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9097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终.docx

《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终.docx

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终

丰台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初三语文

2014.1

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巢穴(xué)怪癖(pì)粗犷(ɡuǎnɡ)高屋建瓴(línɡ)

B.拮据(jū)暂时(zàn)提防(dī)惩恶扬善(chénɡ)

C.颠簸(bǒ)订正(dìnɡ)着落(zhuó)恰如其分(fēn)

D.耸峙(zhì)轻觑(qù)解剖(pāo)铩羽而归(shā)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蔡桓公病得(利、厉)害起来,感觉身体疼痛,想起扁鹊的话,立即派人寻找扁鹊,但扁鹊早已逃往秦国。

“利”有“好处”的意思,“厉”有“猛烈”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厉”。

B.广州恒大终于抵达了世俱杯比赛城市摩洛哥的阿加迪尔,这次长途跋涉耗(费、废)近24小时,让队员们吃尽了苦头。

“费”有“花费”的意思,“废”有“不再继续”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费”。

C.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总有一些人和一些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至今都记忆(尤、犹)新,让我感慨万千。

“尤”有“更加”的意思,“犹”有“仍然”的意思,横线处应填“犹”。

D.中国画有其独特魅力。

往往看似(漫、慢)不经心的寥寥几笔,远山近水就跃然纸上,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漫”有“随便”的意思,“慢”有“怠慢”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汉字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期待继续用它来书写民族历史的新篇章。

B.上课已经两分钟了,学生们还在左顾右盼,有说有笑,一向温和的语文老师气冲霄汉,狠狠地训斥了学生一顿。

C.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无论多么不起眼的问题,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及时正确地处理,都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

D.不少人在做学生的时候,并没有认识到求知的重要性,往往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方才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4.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前,高考文理不分科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有关专家认为,文理不分科还需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如改变现有的科目划分和教学方式,多开展综合性、实践性学习,不是让高中生一遍遍巩固早已学到的知识,高中生能够高效自主地学习,使他们不再完全依赖教师的讲授。

A.修改:

就是让高中生能够高效自主地学习

B.修改:

培养能够高效自主学习的高中生

C.修改:

而是让高中生能够高效自主地学习

D.修改:

高中生高效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终于登上了少华山森林公园潜龙寺景区最高点:

观景台。

举头仰望,美丽的晴空水洗过一般湛蓝、澄明,①,自由自在,从容飘过;低头凝视,漫山遍野是红叶熊熊燃烧的彩浪,②,澎湃着色彩的绚烂。

眼前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A.①朵朵白云舒展着②激情在秋天宣泄着

B.①朵朵白云翻卷着②激情在秋天宣泄着

C.①朵朵白云舒展着②宣泄着秋天的激情

D.①朵朵白云翻卷着②宣泄着秋天的激情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①临水的柳树随处可见,树影婆娑,从“草色遥看近却无”到“绿荫渐覆长堤水”,颜色一天新似一天,一天绿过一天。

②柳树间的桃花次第盛开,夭夭其左,灼灼其右;柳树们左右逢源,幸福着、沉醉着。

③办公楼下的一树樱桃,在春天里如襁褓中的婴儿般见风长,一天一个样。

④上班时和同事经过树下,我们惊喜不已:

昨天樱桃还含苞待放,今天就有敲锣打鼓的,有甩花手绢的,有抛媚眼的……

A.选段第①句引用古人诗句,形象地写出了柳树颜色由似有若无到青翠浓郁的缓慢过程。

B.选段第②句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出桃红柳绿相互映衬的美丽景象。

C.选段第③句把“樱桃”比喻成“襁褓中的婴儿”,生动形象地写出樱桃在春风吹拂下迅速生长的情态。

D.选段第④句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出樱桃开放时热烈、奔放的样子,表达了人们的惊喜之情。

二、语文积累(共8分)

7.默写(5分)

(1)蒹葭凄凄,。

(《蒹葭》)(1分)

(2),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3)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4)《陋室铭》中表现作者摆脱了世俗喧嚣和公务繁杂的语句是:

,。

(2分)

8.名著阅读(3分)

《诗经》《论语》《孟子》这些传统文化典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运用的①三种表现手法,至今在诗歌创作中仍倍受青睐;孔子提及的②的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孟子阐释的③的观点,时刻提醒我们在和平年代也要有危机意识。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受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南水北调工程,某校准备开展“关注南水北调”校园宣传周活动。

请完成下列任务。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两条主要信息。

(4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前期投资少,工期短;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梯级抽水北送,耗能多。

中线工程,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供水,水质较好;地形较复杂,需挖掘输水渠,工程量大。

西线工程线路短,水质好;地形复杂,需挖隧洞,工程量大。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10.请你根据同学们找到的下面两则材料,概括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因。

(4分)

【材料一】

流域

流域面积占全国比重(%)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水资源占全国比重(%)

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

北方

28.2

4054.2

14.4

938

南方

36.5

22766.3

81

4180

 

(注: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能促使北方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调水后,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不仅能妥善解决北方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地表沉降等问题,还能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原因:

11.下面是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新闻报道,请据此向南水北调工程的主管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2分)

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穿越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地区,影响范围大,涉及文物遗存内涵丰富。

东线工程刚刚开始不久,已经有多处遗址遭到破坏。

1.2万平方米的临西遗址大部分被推土机推平了,文物遭到当地百姓的哄抢和盗掘;10万平方米的刘集遗址已被毁掉了1/3,遗址中的陶器和瓷器碎片被大雨冲得遍地都是,在考古人员的强烈要求下工程才暂停施工。

建议:

四、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5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以伤先帝之明

B.咨臣以当世之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以彰其咎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不求闻达于诸侯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

(2)临表涕零涕: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翻译:

(2)庶竭驽钝翻译:

15.结合选文第③段,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中“恩”的具体内容。

(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爆米花》,完成第16-18题。

(共14分)

爆米花

赵丽霞

①那年,被父母硬生生塞到了一辆破旧不堪的板车里,一路颠簸。

一条百年小巷里便有了我的家。

②小巷的尽头有一片不大的空地,原本是家家户户的生活垃圾集散地。

一般我宁愿在家,也不情愿迈出家门半步。

有一天冷不丁发现,这里变得异常干净利落了。

一个像唱大花脸的爆米花男人犹如天外来客,迅速成为我们小巷里最受欢迎的人。

③一个椭圆状密封的黑锅,架在一台铁皮制成的低矮小炉子上。

“唱花脸”男人掀开厚重的盖子,“哗啦”灌上满满一杯黄澄澄的玉米,喜欢吃甜的,就放少量的糖精粒。

然后烧上炭火,一手拉动风箱,一手不紧不慢地有节奏地摇动着摇手,不停地转动,眼神一秒也不放松地死盯着镶在锅架上的那块圆表。

十几分钟的工夫,火候已到。

他把黑锅掀起来移开火苗处,把入口伸向顺放在地上的一条用铁丝编制的圆桶。

每到此时,我们都会闪得远远的,生怕黑锅会像一颗雷把我们炸得粉碎。

双手紧紧地捂住双耳,背着身,不敢看。

直到“砰”的一声巨响,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袭来,随即一窝蜂地转着圈捡着迸到外面的爆米花。

一炉接一炉地如此反复着,直到“唱花脸”的收拾好行头骑上自行车,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④我家属于城镇户口,没有地种。

当时粮站也不供应玉米,想吃爆米花就成了最头痛问题。

平时,我是不爱串门的,也很少找小朋友去玩。

自爆米花被自己视作世上第一美味,我便开始和带爆米花的小伙伴结成了盟友,经常一块玩,能蹭他们一点吃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⑤可渐渐我就舍不下这张小脸了。

有一次实在想吃了,就趁父母不在家,偷偷从里屋的瓦罐里舀出几瓢白面粉,用小盆端着,晃晃悠悠进东家出西家换玉米,当时自己也并不知道白面比玉米贵,还生怕人家吃了亏,可怜兮兮地巴望着。

换完玉米,从母亲经常放钱的床席下数出一角五分钱,揣到怀里,像抱了只窜上跳下的兔子。

爆完后,一路连蹦带跳捧着“赃物”逃回家,插上大门,东藏西掖,最后找了个墙根,还觉得不安全,又在上面蒙上几层旧报纸,才得意地把爆米花大把大把地塞进嘴里,直到小嘴都不能再鼓。

⑥秘密没两天就被精明的母亲发现了,我一下就犯了傻,就等撅屁股挨揍了,可母亲依然没事人似的该干啥干啥,这让我心里更没了底。

⑦后来,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发现地上的衣服又多了一捆,闲下来时,母亲便用小剪刀绞缠在上面细细的、多如牛毛的线头。

母亲告诉我说,绞十条可以换两分钱呢。

等收拾完家务,打发我睡下后,母亲便一声不吭地扛起衣服,一手拎着个小板凳走了,几乎天天如此。

母亲手指上的白胶布也是越缠越多,浸透着血迹。

我好奇地想知道个究竟,有次便装睡尾随母亲出了门,当追至大街一个十字路口时,母亲停了下来,放下衣服,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摊开衣服忙碌起来。

路灯斜照着母亲那张发黄消瘦的脸,几丝白发随着秋凉轻轻拂起,比灯光还刺眼。

顿觉母亲老了许多,我心事重重地返回家,再也不能踏实入眠了。

⑧没多久,“唱花脸”的又来了,母亲便扯着嗓门,底气十足地喊我快去爆玉米。

可我却再也兴奋不起来,一小缸玉米捧在手里沉似千斤。

⑨如今,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不经意间发现用现代器具操作制成的爆米花,奶油巧克力、水果芝麻等等多达几十种口味。

可怎么吃都吃不出过去的那个味道——香香的,甜甜的,还带着些酸楚。

⑩那是一种幸福的味道。

(原文有删改)

16.阅读第③—⑧段的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每空限15字以内)(4分)

情节一:

情节二:

我蹭小伙伴的爆米花吃

情节三:

情节四:

母亲挣钱让我去爆米花

17.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写得生动感人,请作简要分析。

(3分)

答:

18.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那是一种幸福的味道”的理解。

(不超过150字)(分7)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9-20题。

(共8分)

①重庆人饮茶之风俗,历史悠久。

自古重庆城就有“城门多、寺庙多、茶馆多”之说。

重庆的茶馆遍及城乡。

坐茶馆吃茶,一直是士农工商、男女老幼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重庆人饮茶习俗的形成与重庆地形、气候等有密切关系。

重庆地势陡峭,人们爬坡上坎,走得脚腿酸软,尤其是在漫长炎热的酷夏,人们走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自然想找个歇脚解渴的地方。

因而往往在坡顶和石梯高处、转弯的街口就有供人歇脚解渴的茶馆。

山城民居狭窄,亲友来访,无法在家中接待,往往起身招呼亲友:

“走,茶馆吃茶去。

”泡上一碗茶,想谈多久就谈多久,花费无几,既体面又方便。

③如若进一步分析重庆的饮茶之风,与重庆人爱摆“龙门阵”密切相关。

重庆人豪爽热情、幽默风趣,男女老少都喜爱闲聊,侃起来就没完没了。

茶馆是人们聚会聊天的最好去处。

坐在茶馆,手捧香茶,无拘无束,古往今来,天南地北,前三皇、后五帝,陈猫死老鼠,无一不是谈资。

大家各自倾吐发泄,调节了情绪,丰富了精神生活,不坐茶馆的人难以领会其中的乐趣。

④明末清初,随着商业繁盛和城市发展,茶馆又成为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交易活动场所。

当年重庆商业茶馆很有特色,行情不兴挂牌,买卖双方购销议价用行帮暗语或在袖笼子里伸拇指出价还价。

只见茶客穿梭往来,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把茶盖斜放在茶船上,起身离座去找第二家。

人们在茶馆里陈列货样、散发仿单(广告)进行宣传推销。

同业间的纠纷债务则多由会董出面在茶馆调解平息,当天的茶资由输了的一方支付。

⑤今日的重庆茶馆,虽在寸土寸金的闹市少见,但中心地区的背街小巷和城郊乡镇仍然随处可见。

茶馆里茶客如云、热闹非凡,店堂交易活跃,门前摊点林立,构成重庆特有的文化景观。

19.全文的说明层次是:

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最后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3分)

20.你是否认同下面材料中小刘的说法?

请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5分)

【材料】

一拨北京的客人在重庆旅游,他们坐地铁体验了《疯狂的石头》里的感觉,领略了嘉陵江风光,感受了重庆吊角楼风貌,最后到茶馆歇息。

有一个游客好奇地问导游小刘:

“小刘,你们重庆的茶馆怎么这么多?

”小刘不无自豪地说:

“这几年,重庆的经济发展很快,我们重庆人有钱了,开始追求高雅的、有品位的生活。

到茶馆喝茶成为新时尚,茶馆自然就多了。

答:

(三)阅读《“书奴”还是“书主”》,完成第21-23题。

(共7分)

“书奴”还是“书主”

赵占豪

  ①书,人人皆读,然而未必人人会读。

史学家顾颉刚述及自己读书治学的经历时曾有这样的表述:

以前他非常喜好读书,但这种喜好只是被动的,只知道局限在书里边。

后来他有了这样一个觉悟,书籍里的东西可以由个人的意志主宰,书籍中的材料可以为个人所用,把书籍当作一种参考而不是作为准绳。

  ②这真是智者之见。

顾颉刚悟出的这种读书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做“书主”而不能当“书奴”。

  ③中华民族自古尚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籍在人们头脑中被神圣化了。

贩夫走卒见字而敬、见文而信、见书而畏;读书人则固守经说,点划句读不敢有丝毫改变,否则便是“非圣无法”。

这真是大谬不然!

殊不知,在这种不以我为主、被书籍牵着鼻子走的方法指引下,皓首穷经最终只不过成了一只“有脚书橱”。

这样读书,读得越多越糊涂。

  ④高明的人是绝不肯被书籍牵着走的。

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他对书籍的态度:

对书籍要大胆质疑,与其对书籍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则不如束书不观。

这就是善读书者,读书时以我为主,而不是本末倒置。

  ⑤读书时以我为主,古今学有所成者几乎莫不如此。

俗话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

毛泽东对此是终生恪守不易的。

我们看他读过的书,无论是“二十四史”还是古典文学作品,都是勾抹点划,不少地方还加上或长或短的旁注眉批。

经过这样一番“涂抹”批注,达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目的,书籍自然为其所用。

苏东坡少时读《汉书》,有自己的方法:

每读一遍,先立一个主题,如军事、政治、经济、艺文等等,读时关注这方面材料。

几遍过后,《汉书》才算彻底读完。

,这真正是以我为主来读书。

⑥由此开来,善读书者都是坚决做“书主”而绝不沦为“书奴”的。

(原文有删改)

21.从文章转述顾颉刚的话来看,“书奴”是指,“书主”是指。

(2分)

22.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过程。

(3分)

答:

23.请在第⑤段画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苏轼的例子与“读书时以我为主”之间的联系。

(2分)

答:

六、作文(共50分)

24.生活中,我们总在追寻,追寻自然的奥秘,追寻世间的真情,追寻成功的真谛……请以“追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