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8379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教案.docx

《四年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教案.docx

四年级教案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难点:

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方法:

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

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活动二:

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出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

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

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

找家乡。

5、看图思考:

甘肃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甘肃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甘肃”。

8、出示甘肃省地形图。

请同学们看一看:

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城市?

榆中在哪个市?

榆中在陕西的什么方位?

我们榆中有哪些友好邻居?

9、打开榆中地图,找找自己的家。

活动三:

聊一聊

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甘肃”的资料。

2、看短片。

看后交流。

3、出示甘肃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是哪里。

板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

爱我家乡建设家乡

第二课我的家乡风光好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

你的家乡在哪里?

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2.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

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2.说一说: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

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3.看一看:

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

4.议一议:

家乡风光多么美。

3.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

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

师小结:

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板书设计:

2、我的家乡风光好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热爱家乡

第三课家乡的四季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1.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

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

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

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2.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

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

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

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板书设计:

3、家乡的四季变化

春:

百花盛开

夏:

绿树成荫

秋:

果实累累

冬:

雪花飞舞

第四课家乡的物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2、提问:

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

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3、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

物产多吗?

4、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

(板书课题:

生读课题。

5、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介绍家乡物产。

师:

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

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

(生说一说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活动二、夸夸特产

1、师:

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

(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

2、展示自己家乡的物产

3、师:

你们找到些什么?

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

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

4、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板书设计:

4、家乡物产知多少

家乡的物产

多又多

小小展览会

第五课居民与饮食

教学目标:

1、态度:

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能力:

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知识:

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

(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

1、师:

同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

请大家打开教科书,阅读一下。

(学生阅读。

2、师:

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

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发生变化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谁能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

3、师:

对,说得很对。

那么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学生答)

4、师:

同学们说得对。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来研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两个星期前我们按内容进行了自愿分组,同学们回去调查了吗?

2、调查汇报。

1、师:

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内容。

2、师: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汇报。

(学生在组内交流,分工。

3、师:

哪个小组先来和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住房调查组:

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家庭住房的变化。

学生运用录像片介绍现在自家住房的状况。

学生播放采访录音,介绍过去的住房情况。

学生出示照片,对比介绍过去与现在住房状况。

4、师:

谢谢你们小组和我们交流,并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住房变化。

其余同学有补充吗?

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和我们交流一下?

(道路调查组:

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道路的变化。

学生运用采访资料,介绍现在的道路:

新修路、扩建路等。

5、师:

同学们坐过汽车吗?

你们能谈一谈乘坐汽车的感受吗?

6、师:

也非常感谢你们小组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道路的变化。

其余同学有补充吗?

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

(衣着调查组:

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具体介绍衣着的变化。

学生根据调查访问资料介绍现在的衣着。

)师:

针对我们现在穿衣的情况,老师想说一下,大家不要过分讲究穿着,只要穿得干净、整洁就可以了。

(学生通过对奶奶的采访,给大家介绍过去大连人的衣着状况。

学生展示了一件旧衣物,介绍它的款式、质料等。

老师举例介绍过去使用的布票,表扬和鼓励小组学生所做的努力,同时请最后一个小组和大家交流。

7、师:

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

来,欢迎饮食调查组介绍。

(饮食调查组:

组长结合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饮食的变化。

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介绍现在饮食情况,介绍家庭中常吃的蔬菜、水果。

介绍过去饮食情况。

学生根据市场调查,汇报为什么家乡人一年四季能吃上蔬菜。

学生根据对家长的调查,汇报什么是粮票,过去粮票如何使用,并展示从家里搜集到的过去的粮票。

8、师:

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饮食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

9、师:

同学们说得都对,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能统一供应、统一控制。

现在不同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产的粮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再也不需要用粮票购买食品了。

10、师:

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3、总结提升。

师:

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板书设计:

5、民居与饮食

房子

饮食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第6课家乡的方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

(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节目,引导学生观看。

2、谈话交流:

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

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

3、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谈体会。

活动二:

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

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交流。

2、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师:

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各人一起学习。

教师用差别的方言向各人问好。

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

师:

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他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和煦。

但是,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哪个更好呢?

2、辩论会:

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2、小小辩论会。

3、教师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5、家乡的方言

方言亲切

说好普通话更重要

第七课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

3、《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

4、家乡的歌曲、戏曲等。

教学过程:

感受宁夏。

1、观看风光片。

2、讨论:

分组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宁夏(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3、汇报交流。

〔名胜古迹、宁夏名人、地方戏剧等。

4、学唱宁夏花儿。

1、欣赏。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

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学生自学歌曲(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小结:

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

板书设计:

多彩的民间艺术

戏曲:

地方戏剧、地方曲艺

民间工艺:

风筝、版画、剪纸、根雕

第八课家乡的民俗探秘

教学目标:

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

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教学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

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

(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

①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

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

(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

①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旅游点。

②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

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

④到图书馆查书、把资料抄好、制成一本活动成果录。

板书设计:

家乡的民俗探秘

传统文化

风景名胜

特色产品、特色产业

第九课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难点:

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

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夸夸我的家乡人。

1、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

2、按照学生所收集到的人物,将同一个或同一类分成小组,先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然后选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完毕,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填在教材第50页的表格里,主要事迹可在进一步完善后粘贴或写在下方的空白处。

活动二、走访身边人。

1、成立访问小组,提出要求。

2、确定寻访人,制定访问计划。

3、双方约定一次访问。

4、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小组分工。

5、进行访问。

6、整理访问材料。

7、进行交流。

8、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家乡名人有„„

我知道的名人:

第十课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介绍我的家

1、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在小组内相介绍。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活动二:

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

2、让我们去听爷爷奶奶讲吧。

3、播放录音:

讲过去的生活。

活动三:

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怎么样,并做好寻访记录。

板书设计:

家乡的发展变化

变化——发展——提高

第十一课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

1、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文字,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2、学生交流污染原因。

3、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成调查小组。

4、交流确定调查表。

5、按照调查表调查。

活动二:

调查发布会。

1、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调查,下面我们来进行交流。

2、选出发布主持人。

3、各小组发布调查结果。

4、学生谈收获。

5、教师评价。

活动三:

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

1、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家乡的环保离不开我们大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交流。

3、评价。

板书设计:

我们都是家乡人

环境美好靠大家

第十二课家乡的明天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3、畅想家乡的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教学难点:

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家乡的未来

1、教师为大家展示家乡的未来规划图。

2、学生谈体会。

3、揭题:

家乡的明天会怎样。

活动二:

信息交流会。

1、收集资料:

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了解家乡的未来发展。

2、交流信息。

3、小结。

活动三:

金点子交流会。

1、家乡的大发展,关系着你我他。

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

2、学生设计金点子。

3、小组讨论。

4、总结

活动四:

我们大家一起唱

1、分组编排节目,夸家乡。

2、表演。

板书设计:

12、家乡的明天怎么样

环境变美

生活提高

明天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