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7977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

湖南省湘潭市【最新】中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胆矾研碎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金刚石C.海水D.碘酒

3.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牛奶B.黄瓜C.馒头D.茶籽油

4.碳酸钠的俗称是()

A.烧碱B.纯碱C.消石灰D.食盐

5.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

A.铁B.碘C.锌D.钙

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测定溶液pHC.

稀释浓硫酸D.

检查装置气密性

7.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种类B.原子大小C.分子间隔D.分子种类

8.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氮气两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B.观察颜色

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9.磷化铝(AlP)常用做粮仓杀虫剂,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3C.-4D.+5

10.下列物质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可用于庄稼抗倒伏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D.氧气——做燃料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12.下列关于各种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高B.涤纶、羊毛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

C.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其强度相当于钢D.在潮湿的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生锈

13.在M+N→盐+水的反应中,M和N不可能是()

A.HCl和NaOHB.CO2和Ca(OH)2C.H2SO4和Fe2O3D.AgNO3和BaCl2

14.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苯甲酸溶液能与铜反应生成氢气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苯甲酸溶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15.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CuSO4、NaCl、Zn(NO3)2B.MgCl2、Na2SO4、NaOH

C.CaCl2、NaNO3、Ba(NO3)2D.H2SO4、NaNO3、NH4HCO3

16.化学反应A2+2B===2AB中,A2与B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12gA2和12gB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为()

A.24g

B.21g

C.18g

D.15g

1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1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剂质量比乙小

C.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aO(CaCO3)

适量水

过滤

B

NaCl(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CO2(CO)

足量O2

点燃

D

稀盐酸(稀硫酸)

适量硝酸钡溶液

过滤

A.AB.BC.CD.D

20.向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质量分数不变

C.沉淀完全时,x的数值为80

D.N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7.55g

二、填空题

21.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

(1)氦元素_________;

(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3)二氧化氮_________;(4)3个乙醇分子_________。

22.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冬天采用木炭燃烧取暖,木炭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

(3)人体细胞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4)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________作用。

23.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_________等。

(2)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相对稳定最重要的反应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O2+H2O===H2CO3B.CO2+NaOH===Na2CO3+H2O

C.CO2+C

2COD.6CO2+6H2O

C6H12O6+6O2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风能B.太阳能C.地热能D.石油

(4)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

2CO2+6H2===4X+C2H4,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请你写一条节能减排的建议_______。

24.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25.如图所示,A、B、C、D、E是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粒子属于_______(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2)与C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由A、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在E粒子中,x=_____,其符号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6.每年5月31日是“世界禁烟日”。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的二噁英毒性很强。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化学式为C12H4Cl4O2,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通常情况下,它极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所以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难以被排出。

回答下列问题:

(1)二噁英属于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写出二噁英的物理性质:

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1个二噁英的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原子,二噁英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7.以煤为原料获得的化工产品有着广泛的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是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2)煤加工得到的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

如图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原料中石灰石的作用是______。

②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进入高炉前要粉碎成小颗粒,其原因是____。

写出高炉内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③图中出铁口低于出渣口,说明生铁的密度比炉渣_______(填“大”或“小”)。

(3)生铁的含碳量比钢_______(填“高”或“低”)。

四、实验题

2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3)组装发生装置A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试管b.酒精灯c.铁架台d.木块

(4)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五、流程题

29.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湘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待处理的水应该从____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_____(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____。

六、科学探究题

30.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

他们观察到试管a中铁粉全部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①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试管b中有③______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_____。

为进一步确定试管a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和试管b所得固体的组成,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1)试管a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一:

FeSO4;猜想二:

⑤______。

(2)试管b中固体的组成:

猜想三:

Cu;猜想四:

Fe和Cu。

(实验探究)甲图所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a、试管b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如乙图所示),他们惊奇地发现烧杯内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总结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⑥_______。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铜和硫酸溶液组成。

上述小组同学取192.4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往其中加入33.6g铁粉,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

计算:

(3)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原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______。

(5)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B

【详解】

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的单质,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3.A

【解析】

【详解】

A、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A正确;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B错误;C、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C错误;D、茶籽油中富含油脂,故D错误。

故选A。

4.B

【解析】

【详解】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故A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B正确;C、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C错误;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故D错误。

故选B。

5.A

【解析】

【详解】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会患贫血,故A正确;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过量会患甲状腺肿,故B错误;C、锌影响人的生长和发育,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C错误;D、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它使骨胳和牙齿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时幼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7.C

【详解】

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为物理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原子大小、分子种类不变,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C。

【点睛】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D

【解析】

【详解】

A、氧气和氮气均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味无法鉴别,故A错误;B、氧气和氮气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B错误;C、氧气和氮气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鉴别,故C错误;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

能一次鉴别出这两瓶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9.A

【解析】

【详解】

铝元素显+3价,设:

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3)+x=0,则x=﹣3。

故选A。

10.D

【详解】

A、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可用于庄稼防倒伏,故A正确;B、熟石灰呈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故B正确;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可以与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C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D错误。

故选D。

11.D

【解析】

【详解】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A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B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C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能产生白雾,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

12.C

【详解】

A、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故A错误;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是天然纤维,羊毛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故B错误;C、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和塑料的复合材料,强度大,所以其强度相当于钢,故C正确;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铁锈结构疏松,易吸水,更易锈蚀,所以潮湿的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故D错误。

故选C。

13.D

【解析】

【详解】

A、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属于盐,因此M和N可能是盐酸和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属于盐,因此M和N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C、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属于盐,因此M和N可能是硫酸和氧化铁,不符合题意;D、硝酸银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钡,氯化银和硝酸钡都属于盐,因此M和N不可能是硝酸银和氯化钡,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B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苯甲酸显酸性,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故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之后,不能和酸反应,故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苯甲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发生中和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C

【解析】

【详解】

A、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能大量共存,但CuSO4在水中为蓝色,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MgCl2、Na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能大量共存,且在水中都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故C正确;D、H2SO4、NH4HCO3结合生成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6.A

【详解】

根据关系图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A2和B的质量比为1:

1,根据A2+2B=2AB可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12gA2和12gB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两者之和,即:

12g+12g=24g。

故选A。

17.C

【详解】

A、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不是溶液,是纯净物,故A错误;B、能使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属于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错误;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故C正确;D、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点灯通电时放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8.D

【详解】

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判定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B、饱和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当溶液质量一定时,溶质质量越大,则溶剂质量越小。

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乙的质量大于甲,所以甲的溶剂质量比乙大,故B错误;C、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60℃时,甲的溶解度为25g,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C错误;D、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甲的溶解度降低,有溶质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时甲的溶解度大于60℃时乙的溶解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9.B

【详解】

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会把原物质除去,故A错误;B、Na2CO3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B正确;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混合的,一氧化碳是少量的,可能不会被点燃,除去气体中的杂质不适合用气体来转化,易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C错误;D、稀硫酸能与适量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0.D

【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知,向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当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和氯化镁反应。

A、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M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镁和氯化钠,故A错误;B、整个反应过程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质量不变,但溶液的质量增加,因此质量分数减小,故B错误;C、设:

氯化镁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x=8g

y=11.7g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所以沉淀完全时,x的数值为40+80=120,故C错误;D、设: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z=5.85,所以N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5.85g+11.7g=17.55g,故D正确。

故选D。

21.He2OH﹣NO23C2H5OH

【解析】

【详解】

(1)氦的元素符号是He;

(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

2OH﹣;

(3)二氧化氮的化学式为:

NO2;

(4)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乙醇分子可表示为:

3C2H5OH。

22.热能隔绝空气(或氧气)O乳化

【解析】

【详解】

(1)木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灭火的原理有:

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3)人体中含量最大的元素为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

(4)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23.天然气DABCH2O双面使用纸张(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详解】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2)在自然界的碳循环中,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相对稳定最重要的反应是光合作用的反应。

故选D;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属于新能源,石油不属于新能源;故填ABC;

(4)根据化学方程式2CO2+6H2=4X+C2H4可知反应前各原子的数目是:

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反应后各原子的数目是:

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4X中有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所以X得化学式为H2O;

(5)根据生活经验,能直接或间接降低碳排放的做法有:

双面使用纸张、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24.BC置换反应

【详解】

(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A、B、C、D分别是碳、水、一氧化碳和氢气,其中水和一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所以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BC;

(2)由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点睛】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判断物质的类别,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5.阳离子;DLi3N8O2﹣

【详解】

(1)B粒子中,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质子数大于电子数,为阳离子;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D化学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3)A粒子的最外层电子为1,在化学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