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政治考点复习 法不可违 法律护我学案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7652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政治考点复习 法不可违 法律护我学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考点复习 法不可违 法律护我学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考点复习 法不可违 法律护我学案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考点复习 法不可违 法律护我学案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考点复习 法不可违 法律护我学案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政治考点复习 法不可违 法律护我学案无答案.docx

《广东省中考政治考点复习 法不可违 法律护我学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政治考点复习 法不可违 法律护我学案无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中考政治考点复习 法不可违 法律护我学案无答案.docx

广东省中考政治考点复习法不可违法律护我学案无答案

法不可违法律护我

一、课前自学

(一)学习目标:

考点12.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考点13.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考点14.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考点15.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考点16.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考点17.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二)考纲解读

考点12.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法律规范有哪些显著特征(三方面)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②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

(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对高官、名人、明星等特殊身份人员受到法律制裁说是体现“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我国法律具有制裁与保护功能。

①我国法律具有制裁功能:

制裁犯罪行为。

②我国法律具有保护功能:

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总之,我国法律是惩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考点13.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1)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类别(区分)

违法行为

法律特征

法律责任

分类

结论

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

民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一定的法律制裁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

行政责任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刑罚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违宪行为

宪法

违宪责任

考点14.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1)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是哪两部专门法律?

答: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我国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答:

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②未成年人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③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④由于某些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3)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内容(区分)

名称

责任人

内容

家庭保护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①是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②是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③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④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⑤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⑥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学校保护

学校等教育机构(包括工作人员)

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社会保护

社会机构、团体、个人

①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

例如,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戏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②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

如建立和完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各级青少年活动中心或少年宫等,应对未成年学生优惠开放;社会各个方面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等。

司法保护

公、检、法等国家执法机关

①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

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③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受抚养权等。

自我保护

未成年人自己

自救自护

考点15.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1)为什么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因为:

①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②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健康所必需的;③未成年人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侵害;④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

(2)怎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①保持高度的警惕性;②用智慧保护自己(巧用“呼叫法”、“周旋法”、“恐吓法”);③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④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3)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服务等。

①诉讼分为三种类型: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②非诉讼途径包括:

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方式。

③法律帮助的机构: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考点16.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1)犯罪的含义:

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犯罪的法律标志):

③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必然的法律后果)。

(3)刑罚的含义:

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刑罚是国家惩治犯罪的强制手段,它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而且可以剥夺其政治权利、人生权利,甚至剥夺生命。

刑罚只适用于犯罪分子,而且只有人民法院才能有权依法判处刑罚。

(4)刑罚的种类: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

主刑包括:

①管制;②拘役;⑧有期徒刑;④无期徒刑;⑤死刑。

主刑的特点:

只能单独使用。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使用的刑罚。

附加刑包括:

①罚金:

②剥夺政治权利;③没收财产。

附加刑的特点:

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使用,又可以独立使用。

(5)惩治犯罪的意义:

①有利于制止犯罪分子继续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②有利于遏制其他犯罪行为,对社会的犯罪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慑作用,使他们悬崖勒马,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考点17.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1)如何区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结论

旷课、夜不归宿

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严重不良行为:

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但严重不良行为并不是犯罪行为。

一个人走向违法犯罪往往有个演变的过程。

开始是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干一些违法的事:

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到滑向犯罪泥潭。

我们要防微杜渐,自觉纠正不良行为;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携带管制刀具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多次偷窃

参与赌博与变相赌博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吸食、注射毒品

(2)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答:

①个人原因:

身心不成熟,道德水平低,是非不分,法制观念淡薄,自制力差,交损友。

②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方法单一、粗暴,家庭生活不和睦,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等。

③学校原因:

只重视知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等。

④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黑网吧、色情歌舞厅、不健康的音像制品图书等。

(3)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提建议)

①个人:

a.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b.重视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C.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制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d.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e.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总之,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②家庭:

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

③学校: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④政府:

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政府与家庭、学校对青少年齐抓共管。

⑤国家:

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

(4)怎样抵制不良诱惑?

①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律己;②要用科学的观点,磨砺坚强的意志;③掌握正确的方法,抵制诱惑的方法有:

避开诱因法、培养良好兴趣法、专时专用法、联想后果法、请人监督法等。

二、课堂导学

(一)近三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及备考提示

考点序号

考点关键词

近三年省中考考查情况及分值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考点12

法律特征,功能

未考

未考

选择2分,法律产生

备考提示:

本来这个考点是知道层次,故三年来只在2014考了选择,但今年在本考点后加了一句话: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将考点上升了一个层次,加上联系今年“依法治国”国家反腐倡廉的举措,预测如果是选择题很大可能以国家打击高官的时政材料为背景考查对法律第2、3特征以及法律功能的理解,也很有可能联系犯罪、依法治国、中国梦等一起考主观题。

考点序号

考点关键词

近三年省中考考查情况及分值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考点13

违法行为分类、法律责任

2分,刑事责任

2分,刑事责任

涉及,辅助考

备考提示:

要学会区分不同的违法行为,本考点与考点16密不可分,从近三年的考题就知道,其实更偏重于考查犯罪的特征;与考点17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也联系紧密,复习时注意拓展。

考点序号

考点关键词

近三年省中考考查情况及分值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考点14

四大保护

2分,社会保护

2分,家庭保护

2分,社会保护

备考提示:

从近年中考来看,本考点是最热的考点之一,也是最难的考点之一,难在大家难以区分四大保护,复习时要对比理解,练习时审请材料,一定要找准责任人,或者说实施保护的人,决定了这个基本上就可以了。

本考点还有考辨析题的可能,注意误区,保护未成年人是一项综合工程,除了四大保护之外,还了自我保护,所以复习时还了注意联系考点7,珍爱生命,自救自护。

考点序号

考点关键词

近三年省中考考查情况及分值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考点15

维权

未考

选择2分,维权途径

未考

备考提示:

记住几个维权的途径。

复习时注意联系考点7,维权也是自救自护的方法。

考点序号

考点关键词

近三年省中考考查情况及分值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考点16

违法犯罪区别,犯罪特征

2分,刑事责任

2分,刑事责任

2分,严重危害性

备考提示:

主要理解犯罪的三大特征,学会区分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注意与考点17联系理解青少年犯罪的过程。

考点序号

考点关键词

近三年省中考考查情况及分值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考点17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自我防范

选择2分,不良诱惑

选择2分,自我防范

未考

备考提示:

今年考查主观题的可能性极高,原因有:

1、与本考点紧密联系的考点7,加了自救自护知识,与这里的自我防范一致;2、考点11是原2个考点合并而成的,明辨是非也是自我防范的方法。

3、考点47是新增考点,没有正确对待互联网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故预测可能会结合生命话题、自救自护、预防犯罪、网络问题等一起考查主观题。

复习时注意联系以上的考点、知识点。

(二)课堂导练真题链接

1.(2014)2014年5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审通过《安全生产法》修正案,把安全发展战略写进《安全生产法》。

这说明法律的特征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具有强制性

C.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我国法律具有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功能

2.(2012)包工头杨某在广东惠州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制作假工资表煽动工人向项目部索要工资,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这说明因不承担责任而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必然受到()

A.民事处分B.刑事处分C.行政处分D.治安处罚

3.(2013)2013年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对“地沟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如果利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致人死亡,最高可判死刑。

这说明()

A.严重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B.凡是“地沟油”犯罪都可判死刑

C.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D.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4.(2014)2014年5月23日,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及故意杀人罪,判处刘汉、刘维死刑。

这是因为()

A.他们实施了不道德、非正义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B.他们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C.任何人实施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D.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并触犯我国刑法

5.(2012)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根据未成年人视觉特点和上网习惯,采用游戏、卡通、剪纸等形式进行设计,同时开设了校园吧、微博、论坛等互动社区,全部免费提供给未成年人使用。

采用上述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②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

③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④丰富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生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2013)《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草案)规定:

“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让其独处,也不得交由未满十六周岁的人代为照顾。

”上述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实施()

A.社会保护B.司法保护C.家庭保护D.学校保护

7.(2014)2014年4月,某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在池塘等溺水多发地要设立警示牌,加强防护工作,并要求全体学生写防溺水承诺书。

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

A.社会保护B.司法保护C.学校保护D.自我保护

8.(2013)《2013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显示,农民工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约63%的人表示气愤,约60%的人会选择“不干了或忍气吞声”。

对此,你给农民工的正确建议是()

A.到当地政府部门静坐抗议B.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诉讼

C.可通过诉讼途径维护权益D.利用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

9.(2012)七年级学生小刘,由于好奇而迷恋上网打游戏、抽烟,积习难改,导致经常迟到旷课抄袭作业,父母和老师多次劝告无效。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的教训是()

①要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遵守校纪校规②要自觉履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

③要培养高雅的情趣爱好,拒绝不良诱惑④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2013)十六岁的小强整天闷闷不乐、乱发脾气、不与人交往,经常逃学、泡网吧、玩暴力游戏、小偷小摸,后因盗窃被拘役。

以上材料揭示的道理是()

A.家庭教育是未成年犯罪的最主要原因B.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防范和法律意识

C.严重不良行为不属违法犯罪行为D.不良心理必然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三、课后检测

1.目前“网婚”正成为一种新款游戏在部分青少年中流行。

一些少男少女感情“走火入魔”,不计后果千里迢迢相会梦中的“老公”“老婆”。

结果酿成一幕幕惨剧。

鉴于此,应该()

①提高教师执法的能力②完善网络管理的法制③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④增强青少年法制观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作为三亚市实验中学学生的我们都知道,骑电动车上学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学校有明文规定学生是不能骑电动车上学的,这属于了对同学们的()

A.社会保护B.家庭保护C.司法保护D.学校保护

3.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

对待这些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我们应该()

①拒绝和他们友好交往②帮助他们,使他们享受美好人生

③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④帮他们矫正不良行为,共同进步

A.②④

B.②③C.③④D.①③

4.国家广电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所有电视台在观众收视率最为集中的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题材的影视剧,而代之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优秀影视剧。

对这一举措,不正确的理解是()

A.国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B.国家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

C.国家要求对青少年实施更好的家庭保护D.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5.未成年人遇到不法侵害,应该()

①以牙还牙,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②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以防遭到更大的侵害

④敢于斗争,善于周旋,寻求法律保护,依法阻止不法侵害行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②③④

6.2013年10月2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就上诉人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作出二审判决,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被告人薄熙来犯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此案说明()

A.生活中,见利忘义在适当时候都是可以尝试的B.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利”放在重要位置

C.违反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D.以非法手段获得财富,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7.“苍蝇老虎一起打”彰显了中央反腐的决心。

从党的十八大到2014年3月,先后有李春城。

刘铁男等23名省部级高管因贪污、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被中央纪委和检察机关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你对这一反腐成果的认识是()

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②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这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④能对腐败分子造成威慑,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简答题:

某中学附近一家电子游戏室门口的显眼处,虽挂着“非节假日,禁止中小学生进入”的标志牌,但实际上是来者不拒,甚至允许学生欠账玩游戏。

年仅13岁的七年级学生刘楠,经常逃学来这里玩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刘楠的父母遂让其辍学,并把他送到附近的水泥厂打工。

2y·com

请阅读上述材料后,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游戏室老板、刘楠的父母、水泥厂是否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为什么?

(3分)

(2)假如你是刘楠,你会怎么做呢?

(5分)

9.综合探究题:

小波对网络十分感兴趣。

开始上网时,他注重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自从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和迷恋网络游戏以后,他无心学习,满脑子装的都是不良画面和刺激游戏。

后来,他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再受网络不良信息和游戏的诱惑,节制上网时间,把主要精力又放在品德修养、文化学习等方面。

(1)【特别关注】小波如果继续沉迷网络,可能会给他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4分)

(2)【心理分析】小波从沉迷网络的泥潭中摆脱出来,说明他具有哪些良好的心理品质?

(2分)

(3)【爱的积累】运用七年级教材的有关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对青少年的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4)【学会自护】在校园里,如果遇到意外险情,你会怎样应对?

(3分)

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请把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所对应的英文序号填在该题括号内)

1.在某大学有个“小个协会”,在成立之初,就规定了身高标准:

男生低于163厘米,女生低于156厘米,这个标准有一定的弹性。

“小个协会”主要帮小个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到今年已经有20年了。

这个协会的做法,告诉我们要()

A.走出自卑,树立自信,健康成长B.宽容诚信,和谐友爱

c.自信不自大,成功不自满D.知耻近乎勇,立身需自尊

2.上初三的张斌父母离婚了,他很悲伤,总是自己封闭自己,情绪低落。

这样对他的成长是很不好的,同学们都在想办法帮助他,下列方法中有助于他应对挫折的是()

①向老师倾诉,消除心中的积郁②学会自我疏导,善于调节自己

③冷静对待,从生活中找到乐趣④发奋图强去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小亮是长春一所重点高中高二学生,为了买iPhone6,离家出走不成,偷着卖掉自家越野车的4个轮胎,使家里损失近万元。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年轻人追赶时髦,无可厚非B.只有用名牌才有面子,才会被人尊重

c.要克服好奇心理,否则会付出代价D.要克服从众心理,不盲目消费

4.当你进考场感到紧张时,可以这样()

①告诉自己我能行②沉住气,认真审题

③放声歌唱,放松心情④向他人倾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5.俞洪敏说:

“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坚持去做,就会拥有希望。

”他告诉我们()

①坚持不懈是点燃成功希望的必要条件②有坚强意志的人一定能成功

③坚强意志能激发人的潜能④坚强意志使人具有强大的行动力

A.①②⑧、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

”这启示我们要()

①扬长避短②夸大自己的长处,忽略自己的不足

③正确认识自己④客观评价自己

A.①③B.④c.②④D.①②③④

7.右图漫画现象中的主人公如果是你的同学,你认为用下列哪些观点劝诫他比较好()

①自立自强②扶贫济困③无私奉献④勤俭节约

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

8.据调查,我国4亿多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中约3000万有心理问题,青少年往往容易出现烦恼与困惑,甚至心理危机。

当我们遇到心理危机时,要()

①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②开放心灵世界,主动向老师、父母或社会寻求帮助

③听听音乐以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

④独立承受,这是战胜挫折、磨砺坚强意志的良机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9.2013年4月19日,昆明街头发生了老人突然晕厥倒地的情况。

不少市民见状后,纷纷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

而这一幕,被热心网友图文并茂地发布到了微博上,受到各地网友热议的同时,更多收获了阵阵赞许声。

上述材料说明()

①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②帮助他人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

③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

④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