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6753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08-12-04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到2010年实现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重点破解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托产业基础、资源优势,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努力开拓老工业基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

  一、“十五”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大历史机遇,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工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工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较好的完成到2005年老工业基地振兴阶段性战略目标。

  

(一)超额完成工业经济宏观调控目标

  2005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十五”期间平均增长%,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22亿元,重工业增加值亿元。

超额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总体规划确定平均增长%的预期目标。

  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十五”期间平均增长1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比2000年提高个百分点;实现利润亿元,“十五”期间平均增长56%;实现税金89亿元,“十五”期间平均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比2000年增加亿元,增长倍。

  

(二)国企改革稳步推进

  按照政资分开、开放改制、因企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全面启动,有效地推进企业改制与异地搬迁改造;职工并轨与破产退出市场;增资扩股与提高控制能力;整体转让与引进战略投资有机结合。

2004年哈药和哈啤改制重组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标志,这两户改制企业分别列入当年全国十大并购案的第三和第五位。

2005年哈量集团成功并购了德国凯狮公司;一工具与美国格里森成功实现重组;水泥厂、电表厂、松江铜业(集团)等企业也成功实现了战略重组。

到2005年底,完成1012户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国有职工并轨任务,国有企业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取得明显进展。

  (三)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机械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四大基地建设成效显着,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进一步改善。

  机械制造业。

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十五”期间平均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

哈电站集团2003年在国内39台燃气轮机联合循环项目招标中,与美国GE公司合作中标20台。

2004年7月第一台9FA25万千瓦重型燃气轮机制造组装完成,为我国装备工业建设树立了一个里程碑。

2005年初哈空调30、60万千瓦大型电站直接空冷系统国产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内项目招标中一举中标,打破国外公司对我国市场的垄断;哈航集团2003年底与巴西合资生产的ERJ145型支线飞机首航成功;2005年6月与波音公司签订787飞机翼身整流罩转包合同,正式进入波音公司的供应商体系。

2005年3月哈飞赛豹投产,与哈飞百利、哈飞路宝、哈飞赛马形成以下汽车产品系列,覆盖了主要的家庭用车市场,汽车产能达到40万辆。

2005年哈量集团成功并购了德国凯狮公司,实现了与国际机械制造业高端技术的对接。

  高技术产业。

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亿元,增长%,新产品产值率为%。

“十五”期间有34个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其中焊接自动化技术系统集成、冻干粉针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子功率模块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加快了我市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进程。

  食品工业。

“十五”期间,绿色食品、品牌产品、有竞争力产品明显增加,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十五”期间平均增长%。

“十五”期间重点推进了乳品资源整合,加快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初步形成以完达山、龙丹、雀巢知名品牌和大企业集团为核心的国内液体奶和高档乳粉生产加工基地,2005年乳业产品产量万吨,2004年美国AB公司收购哈啤,品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2005年啤酒产量达到130万吨;哈尔滨卷烟厂对海林、穆棱、绥化卷烟厂进行了资产重组,2005年卷烟产量达到80万箱。

  医药工业。

2005年全市医药工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十五”期间平均增长%。

“十五”期间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抗生素生产引进膜过滤、7ACA及系列产品项目,进一步提高哈药集团主导产品—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头孢)系列药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发挥品牌和产品优势,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在省内外收购组建13个标准化制药厂,壮大企业规模。

民营药业发展较快,重点实施了葵花药业、圣泰药业、仁皇药业、成功药业、天宏药业等一批建设项目,到2005年底利民开发区集聚民营医药企业30多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北药园区。

  (四)哈大齐工业走廊规划建设全面启动

  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在“六大基地”框架下构建哈大齐工业走廊。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全面启动了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规划建设工作,编制完成了规划建设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了开发建设若干政策。

2005年五大工业新区和物流系统建设全部启动。

  (五)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加

  “十五”期间,我市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00多亿元,“十五”期间平均增长%。

主要行业的产品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整个行业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2003年10月国家支持的老工业基地项目开始启动,我市46个已列入国家计划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国债项目涉及机械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和企业信息化项目。

到2005年底已开工40个,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的%。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自主创新水平低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小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层次低。

工业结构表现出全而散的特点,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原材料的初加工水平,工业增长仍然停留在粗放型、外延式扩张的阶段,增长的基础不够坚实。

高技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二是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多数企业规模过小,生产和改造资金匮乏。

由于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在生产、市场、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是在优势行业中,一些国有资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优势。

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动力不足,企业的困难还较突出,改制进展缓慢,难以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

四是工业投入少,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致使一些制造业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老化,导致部分企业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支柱产业缺乏重大项目的带动,增长后劲不足。

五是外向牵动战略进展缓慢。

同全国吸纳制造业转移的热潮相比,哈市有助于提高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制造业转移项目极少。

  我市工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

既有国有经济的布局和战略性调整方面的问题,也有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问题;既有企业机制不活导致结构调整动力不足的问题,也有现行财政信贷制度不利于企业发展问题。

这些问题需“十一五”期间认真研究解决。

  二、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十五”期间,国家提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质性的政策措施出台,已经形成了国家与地区相互呼应,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大调整、大发展的强烈氛围。

特别是国务院讨论通过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有助于我市加快解决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扩大投资,增强发展的内部动力,有助于我市集聚域外资本、人才、技术,增强发展的外部动力。

  现阶段国内经济竞争正由企业、行业和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转向城市群与城市群、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

继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区的崛起振兴,国家高度重视东北地区,在国家的指导规划下,东北地区将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和区域联合的发展态势。

东北三省已在北京正式签署协议,联合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研究“哈长经济带”问题,四个城市的投资网已经建立并运行。

我省已组织编制了“哈大齐工业走廊”规划,结合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打造经济加快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我凭借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各个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内各城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带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

  

(二)面临的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步伐的加快,国际商品市场需求旺盛,致使能源和主要工业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通胀水平普遍提高,使我国企业面临着石油价格上升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可能在中长期给我国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成本结构带来新的变数,将使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我市优势行业的汽车和医药行业在我国入世前后就与国内外同行业提前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激烈竞争,但始终没有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

2006年7月1日,汽车关税将最终下降到25%,汽车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

医药行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加剧,大型跨国企业的联合兼并已成为国际性潮流,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医药企业1700多家,世界前20名跨国制药公司都在中国办厂,有的还拥有自己的独资企业,数十家跨国制药企业都进入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形成了“扎堆效应”。

我市的医药工业一直以生产仿制药为主,随着入世保护期临近结束,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我市医药行业开发能力弱的问题更加突出,将面临国际高端产品的巨大竞争压力。

  三、“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的总体要求,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加大工业调整、改造和创新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壮大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四个基地,同时,对其他行业有选择地支持一批优势企业的重大项目,推动工业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哈字头”、“龙字头”知名企业、知名产品品牌。

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产业为主体,配套产业和特色产业跟进发展的新格局,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遵循以下原则:

  ——加快发展,提高质量。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加快发展的中心环节,不断增强我市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改革推动,开放牵动。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全方位扩大开放,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科技先导,体制创新。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再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整合资源,突出重点。

培育若干拥有名牌产品、先进技术、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规划建设,推动企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发展实现整体优化。

  (三)主要目标

  到2010年,工业经济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基本消除;机械制造业、绿色食品工业、医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石化工业集聚优势和竞争力显着提升。

  到2010年主要预期指标:

  ——工业增加值达到1050亿元,年均增长%;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5%。

  ——机械制造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石化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60%以上。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

  ——培育20个全国性品牌产品

  ——万元工业产值能耗降低20%;

  四、“十一五”发展的重点

  

(一)调整改造主要任务

  把深化国企改革为调整改造的核心,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规划建设,推进产业结构和工业空间布局调整。

  1、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老工业基地改造先改制,用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方式推动调整改造的内在要求,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运行机制。

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退出,劣势国有企业从市场退出。

调整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实施产权多元化改制。

  推进优良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集中。

加大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社会资本,优化企业股本结构、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探索产权代表管理方式,完善国有资本运营预算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授权经营和外部监督。

  2、工业结构调整升级

  增强工业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努力保持和强化工业高速增长、比重攀升的产业结构优化趋势。

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高技术产业、石化工业,建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核心企业和主导产品为龙头,规模经济显着、竞争优势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动工业资产向优势行业、企业和产品集聚,建设一批国内规模领先、主业突出、多元投资、综合竞争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形成2户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2户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5户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10户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扩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规划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0项,规划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

  3、工业空间布局调整

  统筹规划,整治工业创新空间,逐步形成具有经济规模和特色经济的产业群,实现产业集聚。

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规划建设,形成江北工业新区、平房工业新区、香坊工业新区和太平空港经济区工业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实施中心城区工业布局调整,到2010年完成二环以内的重点工业企业搬迁、治理。

优化县域工业发展空间,双城、宾县、阿城、五常、尚志等县(市)利用区位优势,完善规模化工业集聚地域,承接市区及外埠、国外工业的转移。

边远县份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优势特色的立县工业。

  

(二)发展和改造重点

  依托产业基础、科技能力、资源禀赋、人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全力打造机械制造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高技术产业四大基地和石化工业产业集群,重点支持优势行业和一批重点企业的重大项目。

  1、机械制造业基地

  发挥产业技术基础雄厚、部分行业国内领先的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企业、重点产品为龙头,发展机电成套设备、汽车、飞机、基础功能部件等重点产品,加快形成区域配套体系,提高产业集群化程度和核心竞争力。

加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环保机械、重型机械、专用机械等优势产品的研制开发。

到2010年全市机械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22亿元,年均增长18%。

  ——电站成套设备

  以哈电站集团为核心,坚持“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推进核电建设,稳步发展天然气发电,加快新能源发电”的电力建设发展方向,突出主业,增强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竞争能力。

在巩固“水、火、核、交直流”等主导产品优势的同时,加快产品升级换代,重点开发超超临界机组、大型燃气轮机、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抽水蓄能机组等项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新产品,研制开发百万等级核电机组,自主开发MW级风电等新能源产品。

采取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举,拓宽新的经营领域和原领域并重,自主开发和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战略,对内充分发挥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品的优势,对外加强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保持传统电站市场优势,拓展新的电站市场,形成以电站工程为主体,其他工程项目协调发展格局。

  电站辅机及配套产品:

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以优化和完善现有电站辅机产品巩固市场,开发和引进高科技产品(如超临界、核电辅机等)占有市场,增加辅机产品,扩大市场。

重点发展电站空冷设备、大型电力变压器、电线电缆、大型钢结构部件等产品。

  ——汽车制造

  发展微型车、经济型轿车、轻型汽车,环保型城市公交车,重点在小排量汽车领域做大,在经济型轿车领域做强,逐渐过渡到中高档轿车领域,使车型系列化。

在坚持自主研制和开发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国内外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形成以多车型、多系列的汽车工业体系。

到2010年形成年产汽车70万辆,汽车发动机90万台生产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

  微型、经济型乘用车、中高级轿车。

哈飞汽车集团形成微型车(民意、HF9、新微客)、经济型轿车(路宝、赛马)、中级轿车(HF3、HF5)、中高级轿车(梦幻)4个平台,同时形成与汽车配套4个发动机系列,5个变速箱平台。

“十一五”期末,汽车整车产销达到60万辆,发动机和变速箱80万套。

  轻型汽车。

哈尔滨轻型车厂依托一汽集团的优势,重点开发经济型轻卡车,扩大市场占有率。

开发生产中高档轻卡与皮卡车,挺进发达地区与国际市场。

2010年,形成轻型卡车和皮卡车8万辆生产能力。

  客车。

加大黑龙江客车厂资产重组步伐,积极寻求与国内外客车生产企业合作,研制开发环保型城市公交车、低地板型公交车,积极开发新型豪华旅游客车,到2010年达到年产5000辆生产规模。

  专用车。

哈建成集团重点发展液化气体运输车、液态食品运输车、厢式危险品运输车等专用汽车,到2010年形成年产5000辆专用车生产能力,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专用汽车科研、生产基地。

  汽车零部件:

加快平房汽车零部件园区建设,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培育一批生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汽车零部件的专业配套企业,提高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条。

依托哈飞实业、航天科技、志阳集团、万宇科技、哈轻塑胶等一批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汽车底盘、动力、制动、悬挂、节油增压、内饰件、汽车空调、电子仪表、灯具等零部件产品。

  ——飞机制造

  以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为核心,加大研技术改造力度,逐步形成多机种、系列化的科研生产格局。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把哈尔滨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飞机制造基地。

  支线飞机。

加快推进与巴西合作生产ERJ145型支线客机项目,逐步扩大零部件国产化率,合作研制ERJ160新型支线客机。

  多用途飞机。

在现有国内通用飞机优秀机型Y12的基础上,重点发展Y12E和Y12F新机型,发展HF5、HF6、HF8、HF9型及各种改装改型机。

  系列直升飞机。

重点发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EC120、Z9、Z10系列直升飞机,加快H425、H450、H455系列民用新机型和10吨直升机的开发研制。

  水陆两栖多用途飞机。

八达集团研制开发BD-205水陆两栖多用途飞机。

  ——焊接技术与设备

  以哈焊接研究所、四海集团、华葳集团为依托,加快重大焊接技术设备、优质新型焊接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建立特种焊接技术装备开发中心,以大型厚壁结构数字化、自动化焊接技术装备、大重型焊接结构的机器人焊接装备、大型复杂结构的内壁自动化堆焊技术装备、大型复杂结构的数字化自动化焊接设备及焊接生产线开发为重点,同时大力开发焊接技术为主导工艺的零部件和产品,开拓国内外产品和技术服务市场。

到2010年形成集科研、加工、生产、咨询服务为一体,综合条件与实力在全国最强,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先进焊接技术与产业化中心。

把哈尔滨建成集焊接工艺、技术、产品、培训和总承包等功能齐全的全国最大、国际着名的焊接城。

  ——基础功能部件

  重塑哈轴、哈量、一工等哈尔滨制造业知名品牌。

注重数字化、柔性化、高精度的关键基础部件、功能部件的开发生产。

加大新型电池、直线电机等高科技功能部件的研发力度,加快产业化进程。

  精密、高速、低噪音轴承。

加快哈轴集团资产重组,发挥国家级轴承技术中心的研发优势,建设航空航天轴承、铁路轴承、精密轴承、静音轴承、汽车轴承、冶金矿山轴承六个生产基地和民用航空轴承生产维修中心。

把哈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精密量仪。

哈量集团以精密量仪、数控并联加工中心系列产品和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等高新产品为重点,同时开发纳米测量技术、激光测量技术等高精度高分辨率测量技术,形成新一代测量仪器产品。

通过实施跨国经营的战略,精密量仪、高档量刃具等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精密、复杂刀具。

哈第一工具有限公司通过内引外联、技术合作等方式,强化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精密、复杂刀具向市场需求的顶尖产品的方向发展,满足交通、能源、军工、冶金、航空等行业特别是汽车、重大装备、数控机床等国家重点企业的需求。

  新型电池。

以光宇集团、巨容新能源、中强能源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智能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高能汽车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超级电容器、高导钠盐蓄电池等重点产品。

  直线电机。

加快精密加工机床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数控加工中心用永磁同步伺服直线电机和直流有刷电机驱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产业化进程。

积极开发非黏着驱动大功率直线电机新技术、新产品,形成批量生产并使之进入OEM供应链。

  ——专用机械

  加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环保机械、重型机械等优势产品的研制开发。

加快星轮减速器、调速器、强自吸泵等一批高技术产品产业化、规模化进程。

  农业机械:

发挥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的设计优势,以哈尔滨东金沃尔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快整合农业机械生产、设计资源,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重点生产125—280大马力拖拉机、插秧机、半喂入水稻收获机、耕整播种联合作业机、免耕精量播种机、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和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1GY系列全面耕耘机、1DF系列复式少耕整地机、牵引偏置圆盘耙、牵引双列对置圆盘耙、3WF系列喷杆式喷雾机等。

  系列全液压港口起重机械。

发挥哈尔滨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优势,自主研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系列全液压港口起重机和集装箱吊运机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合作开发大型履带系列起重机,打造全国的大型港口用液压起重机生产基地。

  大型散料装卸机械。

哈尔滨重型机器厂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实现产权多元化。

形成主导产品滚筒混匀式、大型门式、大型悬臂式、刮板式堆取料机规模生产能力,替代同类产品进口,建成国家散状物料装卸机械产品生产基地。

  节能环保锅炉。

以红光锅炉集团、团结锅炉集团、松花江锅炉厂、知日特种锅炉公司、鑫瑞环保锅炉公司等企业为依托,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整体水平。

重点开发垃圾焚烧锅炉、制循环热水锅炉、分层燃烧环保锅炉、燃气锅炉等大容量、节能环保锅炉。

  专栏1先进制造业重点建设项目

  ▲电站成套设备:

大型燃气轮机技术改造、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改造、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引进技术国产化生产措施、MW级风力发电技术改造、发展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锅炉技术改造、发展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技术改造、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改造、30万千瓦空冷电机生产和提高汽轮发电机生产能力技术改造、燃煤电站脱硫技术改造、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技术改造、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技术改造、半速1000MW级核电站汽轮发电机试制技术改造、煤气化联合循环、小型燃气轮机组、小型水电组、电机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馈电线安全保护、煤矿安全节能工业自动化分布控制系统、600MW直接空冷系统及大型核电空调机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空调设备国产化研制、电工铜型材技改、绝缘材料、电站除尘设备、大型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