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缩编技术规范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4664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万缩编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5万缩编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5万缩编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5万缩编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5万缩编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万缩编技术规范标准.docx

《15万缩编技术规范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万缩编技术规范标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万缩编技术规范标准.docx

15万缩编技术规范标准

1:

5万、1:

10万土地利用图编制流程图

 

 

 

 

一、资料收集

2004年1:

10000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数据(MAPINFO、AutoCAD、MAPGIS矢量数据)。

二、矢量数据处理

1、MAPINFO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由于缩编需要对图形进行重新矢量化采集,所以先要形成各分幅图的栅格数据。

栅格数据可以在MAPINFO中对现有1:

10000分幅图数据(矢量数据)采用直接存储为栅格数据的方式得到。

存储前,需将线状、境界的线宽细,符号、文字改小。

(存出标准分幅图线宽可改成0.2粗,符号改为2号,文字改为7号。

根据不同情况,可作调整)。

存出的影像,可在Photoshop中作裁切→锐化→模糊处理,裁切后的影像时,应尽量将白边裁完,方便cad使用。

矢量化时,可将几幅影像拼在一起画,减少接边的工作量,也容易掌握稀密度。

2、DWG数据坐标系处理

原始资料中,除嘉陵区及营山县分别为MAPINFO格式数据和MAPGIS格式数据外,都为DWG格式数据,且其坐标都缩小了10倍,需要对其进行坐标系处理。

a、分幅数据中,以图框左下角为基点,对所有数据进行10倍的放大;

b、运行生成图框程序,生成当前区县的图框结合表;

c、将放大的数据,插入到当前区县图框结合表中正确的位置,另存为分幅数据;

d、删除分幅数据中的图框结合表。

DWG数据坐标系处理结束。

3、MAPGIS数据转换为MAPINFO数据

数据转换较为复杂,且技术路线的正确性正在验证中,有待进一步进行确认。

MAPGIS数据转换为MAPINFO数据将在稍后进行补充。

 

三、按照1:

5万的缩编要求进行制图综合

1.采用在计算机直接综合(边综合边矢量化)的方法

原图采用2004年1:

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矢量化采集(相对于1:

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1:

50000图形长度缩小5倍,面积缩小25倍),并进行图形的综合处理和适当取舍达到缩编为1:

50000的目的。

缩编后各地类面积比例应与缩编前各地类面积比例相近。

图层分类可相对土详图简洁些,以方便操作。

如:

自然河、单线沟都放入沟渠层。

矢量化过程中,除层码可简化外,应遵循土详的基本法则。

如:

农村道路、沟渠不能穿过居民地、工矿、建制镇等。

特别是路沟并行及线状悬挂的图层。

2.图斑合并的原则

合并方法:

两个图形靠近1MM(1:

5万缩编成果图)即可合并。

如:

颈部(合并处)要求:

面积最小,但须颈部及弯曲处大于1MM

合并原则:

1、同二级类的图斑可以合并,即:

耕地部合并,园地部合并,林地部合并。

河流边不够面积的滩涂合并到河流里。

2、不同二级类,同一大类,且周围没有本类可合并,合并后标示原来较大的符号。

假如两个图斑差不多大的,标次要符号。

3、不同大类的图斑不能合并:

优先选择1、2点后,第3点看面积大小,面积大的就画,面积小的就不画。

(此处的“不画”只是不单独画,合并在在图斑。

地类的合并说明如下:

1、耕地:

水田、旱地、菜地可以优先考虑合并;

小于最小图斑指标的图斑,则舍去;

小于最小图斑的舍去后的图斑,其包含在什么地类,就归那个地类。

2、园地、林地:

园地部三级类优先考虑合并;

小于最小图斑指标的图斑,则舍去;

若周围没有园地三级类(果园、桑园、茶园、其他园地),可考虑与林地合并(与林地相邻);

若周围没有园地三级类(果园、桑园、茶园、其他园地),可考虑作为林盘地归入农村居民点中(与农村居民点林盘地相邻);

个别不同大类但具有亲近性的地类可合并在一起。

如:

林地与牧草地、滩涂与坑塘……

3、独立工矿

独立工矿综合应保持完整形状;

一般不采用颈部连接法,而采用直接连接法;

能合并则合并(附近有居民点也可以合并到附近居民点),不能合并则舍去;

3.弯曲度处理(简称图形转换,线条、图斑都适用)

1:

5万缩编图要求大于1MM弯曲度(最小不能小于0.8MM)(1:

5缩编成果图)。

弯曲舍取方式:

从弯曲处一点到弯曲第二点,从各弯曲点部画,弯曲走势不能变。

如:

4.土地利用现状图综合取舍指标

1、地类指标图斑综合指标(针对1:

50000)

地类

指标

 

居民点

村驻地、乡驻地、镇驻地图斑必选

平坝\丘陵

图上每4cm2 2—4个;面积≥4MM2

当面积<4MM2,总数<8个时,把图斑扩大到:

按其形状沿四周扩大,不能改变形状,扩大面积<原面积的1/3

耕地、水域、园地、工矿、特殊用地

面积≥6MM2

耕地中的非耕地,非耕地中的耕地≥6MM2

林地、草地、未利用地

面积≥8MM2

林地、草地面积≥15MM2(仅适用于“三州”地区)

3、计算选取的最小图斑,合并间距,最小弯曲度保留(下面的面积和长度为1:

5万缩编成果图的面积和长度);

1:

1万→1:

5万

选取容

地类

最小图斑

机上面积

合并间距

机上距离

最小保留弯曲长度

机上长度

居民点及其工矿

用地

4MM2

10000M2

小于1MM

<50m

0.8-1MM

40-50m

耕地、水域、园地、特殊用地

6MM2

15000M2

小于1MM

<50m

0.8-1MM

40-50m

林地、草地、未利用地

8MM2

20000M2

小于1MM

<50m

0.8-1MM

40-50m

3、境界表示:

1:

5万\1:

7.5万最低行政级别:

村;1:

10万最低行政级别:

乡、镇

境界线如果用map转入cad的,要检查境界层码是否有误。

Map转出的境界也要进行一次缩编,将弯度缩掉。

如果在cad中直接矢量化,在画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弯曲度的取舍以及各级境界的完整。

境界表示区、县界、乡镇及村界,如果原始数据有街办界,还必须表示街办界,因为街办界和乡界是同级行政界限,如果没有,必须注街办所在地及名称;

区县界用1.0MM宽紫色,沿中心线晕边,可用单斜或双斜中密度平行线;乡镇界不晕边;

飞地只表大于1CM2(1:

5万缩编成果图,机上>250000m2)以上的区、县之间飞地,其他飞地不表示,选取表示的飞地应注记名称属性。

4、河流、沟渠:

道路穿过河流可不用画桥梁,水域流向符号大小、摆放位置适当、美观。

采集线状要圆滑、通畅,<50m的弯度一律去掉。

一般情况下,矢量化完的线状弯度保留较少。

河流、渠道选取指标(1:

5万的选取指标)

地区

长度指标

山区

机上长度

平坝

机上长度

丘陵

机上长度

河流长度)

1.5CM

750m

2CM

1000m

2CM

1000m

凡缩编后大于1MM的河流、公路用双线表示;小于1MM(机上50m)单线表示,线条粗0.2-0.25MM。

选取密度:

分为低、中、高密度区域。

低密度区域(原图河流、沟渠较少)河流、沟渠纵向间距12MM-15MM(600m-750m)选取;中密度区域河流、沟渠纵向间隔8MM-10MM(400m-500m)间距选取;高密度区域则间距5MM-8MM(250m-400m)选取。

线状要讲究连贯:

单线公路尽量接在建制镇或双线公路上;农村道路尽量接在单线公路、双线公路、居民点上。

5、道路:

道路等级:

一级:

铁路、高速公路

二级:

高等级公路

三级:

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农村道路

一级、二级道路全部保留;

三级中的国道、省道全部保留,双线宽度基本一致,不能宽宽窄窄。

联系乡、镇的道路(县道)必选(与高等级公路平行而且比较临近的不选);高速公路必须表示为双线。

如底图上铁路有围线,也要保留,如果线条比较曲折要进行弯度取舍。

农村道路只选择村与村之间连通的,平坝、丘陵地区只选总数的20%,山区的农村道路基本要求全选,但与高等级公路平行的断续的低等级道路不画。

道路在农村和城市的处理上还有一定差别,下面分别说明。

城区中一般街道宽度大于0.8MM(1:

5万缩编成果图)用实际宽度表示,宽度小于0.8MM(1:

5万缩编成果图)小街小巷,要么选取扩大到0.8MM表示,要么舍去;

选取时应考虑该区域道路分布密度和特点。

6、居民点优先选取村驻地处。

其它位置面积较大的居民点也要选。

农村居民点选取指标,原图分高、中、低密度区域。

每4CM2(1:

1万图上一个公里网格)包含居民点数量如下表所示:

原图密度

选取个数

3-4个

2-3个

1-2个

合并居民点及处理弯度时,不能变化其大体形状。

面积太小,但必须保留的居民点,照原形状扩大至11000m2左右,不能肆意扩得很大。

而且,当居民点间的间距>50米时,就不能合并成一个,必须单独画。

注意:

一个村不能一个居民点都没有。

7、其他图斑按最小图斑6MM2选取(1:

5万缩编成果图),图斑保留弯曲宽度为0.8MM,图形轮廓简化。

8、文字注记

以下文字注记必须保留:

主要河流的名称、一级支流名称;

铁路名称、高速公路名称、高等级公路名称;

村驻地、村名(村驻地照底图);

乡镇驻地、乡镇名(每个乡、镇必须要有一个名称、驻地符号);

县城驻地,县名(注:

县城处如果有镇名,标注为:

**县(**镇));

外县注记;

水库名称:

中等以上水库(面积大于1CM2,机上面积>250000M2)才标注名称;

主干街道及高速路和高等级路名称;

一般街道名称;

以上说明了该标示出来的注记号,下面说明一下注记的一些规:

乡、镇驻地用2MM直径圆点表示,注记黑等线5号注记,街道办事处驻地用同样符号表示,图例用“**街道办事处驻地”,图上只注记“**街办”,注记位置放置在正东北西南方向上,保证不压其他重要地物为准;

区、县名注记应放在其区域围的中心位置;

河流、道路名称随图斑走;

权属名称随居民地、建城区放;

河流名称字体:

左斜或者右斜;

文字注记的大小可由图幅大小来决定。

4.制图综合注意事项

1、确定线状地物为单线还是双线(道路、河流都是如此。

高速路、铁路除外)

a)1:

5万双线标准:

宽度大于1MM(1:

5万缩编成果图)。

2、河流、沟渠、道路、境界的位移关系,位置界距:

0.2——0.3MM(1:

5万缩编成果图)

b)河流一般不位移(河流、渠道先画,所以一般不位移);

c)位移道路、境界,当渠道与高速公路平行时,沟位移;

d)双线表示的河流、沟渠、道路等一般不位移。

3、水域:

e)采集顺序;从双线河流到一级支流再到二级支流;

f)注:

画水域时,靠的近的沟,如果界距小于4MM(1:

5万缩编成果图),可去掉一根次要的。

先采集河、沟时,可连续不断的采集,以后采集水塘、居民点时如将穿过居民地、坑塘的沟裁切掉。

4、居民点:

从大到小,县城——》镇、乡——》村——》工矿、特殊用地

5、道路:

从高级到低级。

铁路——》公路——》农村道路

6、注:

农村道路,沟渠也不能穿过居民点

7、境界:

县界——》乡镇界——》村界

8、注:

后画界线,是因为跳绘处,线状变,境界也变。

1:

50000图上境界与线状距离为0.5—0.6MM

9、注:

路沟并行,界距应为:

0.5—0.6MM

10、被线状物隔开的非建设用地,不能综合在一起。

公路在穿过经过较小的居民点时,可断于两边,不穿越图斑。

(因为公路线条较粗,容易遮挡住小图斑)

线状地物交叉并行时,可将道路改成走水域的一边,不要形成绞来绞去的线状物。

11、采集坑塘、工矿、特殊用地也是首选较大的,对于那些密集但个体面积不大的坑塘,可作合并处理。

在坑塘分布稀散不能作合并处理且个体面积不大时,可选取相对较大的坑塘进行扩大处理,扩大后的坑塘只要达到“最小图斑”标准就可以了。

11、有些地区的线状、图斑达不到选取标准,但为了图面协调及地类平衡,也可适量选取一些进行扩大处理。

12、缩编图,路穿过河时可不画桥。

5.图形拼接

对缩编后的2004年1:

1万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形进行接边处理,形成一幅完整的1:

5万缩编图(一个区县一幅)。

接边处理参照1:

5万土地利用图接边处理相关规。

6.图框整饰及后期处理

图名:

××市××县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

框线:

0.15——0.2MM

花边宽度:

与图的大小协调,半开图纸小于1CM;全开图纸:

1——1.6CM

白边:

3-5CM

图例:

图例只注本县所有的地类,本县没有的地类不做图例。

图例摆放位置,一般在左下角或右下角,应与全图协调,而且应尽量减少幅面,方便打印。

最终的成果挂图要求美观、清晰、简洁。

所以境界、线状两边相同的地类可删掉一些符号。

一个权属面只要一个权属名称。

每个乡\镇必须要有一个乡驻地或镇驻地符号及图斑,驻地处不能有重新。

乡驻地处图斑为203,镇驻地处图斑为202。

而县文字注记可加白色轮廓,否则会压到线的地方会显得有些杂乱。

Map数据要进行一次同种地类的检查,修改的同时检查是否是因为地类代码赋错才导致同种地类形成。

外围境界晕边共3个,缓冲值分别为:

4;150;300。

颜色分别为:

无;255,124,80;255,184,160。

外围境界如与线状跳绘,单边跳的线型应在线状外边将线状围在本县围同。

以外围境界作边界的图斑,够面积但比较小的可合并掉或删掉符号。

总之,不要与外围境界显得很拥挤。

为了使打印的境界、线状看起来连贯、美观,应生成辅助境界、辅助线状层。

一切完成后,可保存一个名为“XX县5万缩编图”的工作空间,方便以后在map中使用。

7.其它

矢量化步骤可概括为:

境界:

省界→市界→县界→乡界→村界

骨架地物:

双线河流→双线公路→单线沟渠→单线公路→居民点→农村道路→检查

其他地物:

水域(水库、坑塘、鱼塘、可调整的)→其他建设用地(工矿、特殊用地)→园地(果园、其他园地……)→林地(有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未利用地(荒草地、滩涂、裸岩石砾地……)→耕地(旱地、望天田、灌溉水田)→检查

  转入map后:

分层→赋入dldm→解释线型→生成图框、后期处理→检查

  缩编成果图如果不仅是出挂图,有其它特殊用途,可能会有一些特殊要求。

在做之前,应向甲方单位询问清楚。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技术人员联系并讨论解决方案。

一次缩编完后,如果认为稀密程度不均、线状太多、房屋太少等,需再进行一次图斑、线状的调。

 

附一:

各比例尺图上常用面积、长度指标与机上面积、长度对照表

地类

5万

7.5万

10万

图上

机上

图上

机上

图上

机上

居民地

4MM2

10000M2

4MM2

16000M2

2-4MM2

20000M2-40000M2

耕地、水域、园地、特殊用地、工矿

6MM2

15000M2

6MM2

28000M2

4-6MM2

40000M2-60000M2

林地、草地、未利用地

8MM2

20000M2

8MM2

56000M2

10-15MM2

100000M2-150000M2

山区的沟渠、道路

1.5cm

750m

1.5cm

1100m

3cm

3000m

平坝区的沟渠、道路

2cm

1000m

2cm

1500m

4cm

4000m

丘陵区的沟渠道路

2cm

1000m

2cm

1500m

4cm

4000m

跳绘及线状并行界距

0.5-0.6mm

25-30m

0.8-1.0mm

60-80m

0.9-1.1mm

90-110m

弯曲度、合并界距

0.8-1mm

40-50m

0.8-1mm

60—75m

0.8-1mm

80-100m

双线地物

1mm

50m

1mm

50m

1mm

100m

低密度区沟渠界距

12-15mm

600-700m

12-15mm

900-1100m

12-15mm

1200-1500m

中密度区沟渠界距

8-10mm

400-500m

8-10mm

600-750m

8-10mm

800-1000m

高密度区沟渠界距

5-8mm

250-400m

5-8mm

400-600m

5-8mm

500-800m

需标注名称的水库

1cm2

250000m2

1cm2

560000m2

1cm2

1000000m2

居民点个数

每4cm2

2-4个

(1km×1km)

每1.7cm2

1-2个

(1km×1km)

每4cm2

5-7个

(2km×2km)

注:

上表中的换值是根据标准来推算的,在实际做缩编时,可根据各地区的地貌特征进行调整。

 

附二:

cad层码表

●一般境界、线状、地类界、辅助

境界名称

地物名称

线状层码

层码(CAD)

颜色代码

地类代码(MAP)

省界

12

11201120012

170

970

市 界

12

11301130012

120

950

县 界

12

11401140012

50

940

乡 界

12

11501150012

170

930

村 界

12

12101210012

240

920

铁路

构面

13

00002261013

180

261

铁路

悬挂

3

00002261003

50

公路

构面

13

00002262013

210

262

悬挂

3

00002262003

50

辅助

4

00002262004

100

农村道路

构面

13

00002153013

140

153

悬挂

3

00002153003

50

沟渠

构面

13

00002156013

90

156

悬挂

3

00002156003

50

水工建筑

构面

13

00002272013

20

272

悬挂

3

00002272003

50

陡坎

构面

14

00002273014

30

273

辅助

4

00002273004

50

一般地类界

11

00001310011

60

999

水系地类界

11

00001320011

130

998

河流流向

4

00002189004

200

●境界跳绘

Map字段

DLMC

XZCM

STDM(前4位境界、中4位线状)

DLDM

XZL

QSL\JJL

境界名称

线状地物

线状层码

层码(CAD)

颜色

 

公路

一边跳绘123

11502262123

50

262

两边跳绘124

11502262124

130

农村道路

一边跳绘123

11502153123

50

153

两边跳绘124

11502153124

130

沟渠

一边跳绘123

11502156123

50

156

两边跳绘124

11502156124

130

水工建筑

一边跳绘123

11502272123

50

272

两边跳绘124

11502272124

130

 

附三:

缩编检查表(cad与map)

检查容

占用时间比例

实用时间

错误量

备注

cad

境界

2%

双线地物

3%

公路、农村道路连贯、密度、长度,与建城区以及房屋的联系

10%

沟渠连贯、密度、长度,与河流及坑塘、水库的联系

10%

线状物并行的层码、线状物之间是否杂乱

5%

居民点形状、大小、密度、分布是否合理

13%

坑塘分布是否均匀、合理

5%

是否有漏图斑、漏线

30%

图斑与线状、境界的距离是否>75m。

是否有杂乱、狭小细长的图斑

线状、境界在经过图斑时,是否形成了小图斑

图斑稀密程度是否均匀

是否有漏掉乡镇驻地(参照县图)

2%

拼合在一起的县图,线状、图斑是否均匀

20%

MapInfo

境界、线状的线型

10%

注记摆放

10%

线状物是否连贯

20%

通面、空白面、同种地类

30%

符号是否太多

10%

整饰、整体效果

20%

Cad检查员:

检查日期:

简评:

Map检查员:

检查日期:

简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