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1.1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明白
1、宇宙概念:
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
“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
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明白历程:
“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能成长对宇宙的明白范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
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隔断,约即是9.4608×1012千米
3、范畴:
(2)可见宇宙:
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
二、多条理的天体系统
(1)概念: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
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工天体:
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条理:
主要组成:
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19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
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比邻星隔断太阳约为4.2光年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河外星系:
超过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互助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
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
太阳①同向性:
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性②共面性:
险些在联合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
公转轨道都靠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B分类②巨行星:
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
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周期:
76年
偏向:
自东向西
彗星成因:
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挤
特性:
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
组成:
彗核→慧发→彗尾
地月系:
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偏向:
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
27.32日(恒星月)
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他天体系统:
火、木、土、天王、海王
月相成因:
地球与月球空间位置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月相类型:
新月-上弦月-满月或望-下弦月
2》月相成因及变化月相的变化纪律:
上上西西,下下东东,初一月黑头,十五月亮圆。
三、平庸而又特殊的行星——地球
1、地球的平庸性:
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是一颗平庸的行星。
其运动和布局特性无特殊之处
①共面性
(1)八大行星运动特性②同向性
③近圆性
①类地行星
(2)八大行星布局特性②巨行星
(按质量巨细)③远日行星
安定的空间运行轨道: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外部环境
稳固的太阳光照条件:
有生命来光照条件没变化
日地隔断适中:
温度适宜(0~100℃);水呈液态状态
2、地球的特殊性
体积与质量适中:
适宜生物呼吸的较厚大气层的
存在(大气厚度密度合适,大气成分合适)
自身条件
公转与自转的周期适中:
温度变化幅度小(表面
温度的日变化、季候变化较小)
液态水的存在:
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
海洋(生命摇篮生物由简略到纷乱,低级到高级)
【考点概括总结1】
1.剖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连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剖析,具体剖析如下:
条件
原因
影响
外部条件
安定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系八大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
稳固
的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自身条件
表面温度适宜
日地隔断适中
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
大气层的存在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季候变化较小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有液态的水
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
2.我国和世界一些著名航天基地的地理区位及条件剖析
著名航天基地
经纬度
条件
我国甘肃酒泉
41°N,100°E
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好,火食稀少,交通便利
我国四川西昌
28°N,102°E
纬度相对较低,气候湿润但清洁,交通便利
我国山西太原
38°N,113°E
航天产业基础较好,温带季民风候,冬春季气候明亮
法属圭亚那
约5°N,53°W
纬度低,利于获得较高的放射初始速度。
火食稀少,冬季气候明亮
卡纳维拉尔角(美国)
29°N,81°W
纬度较低,濒临海洋,地形广阔,冬季气候明亮,利于查看
意大利圣马科航天放射场(肯尼亚)
3°S,40°E
纬度低,利于获得较高的放射初始速度。
冬季气候明亮
拜克努尔航天放射场(哈萨克)
46°N,63°E
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好,火食稀少
【考点概括总结2】
1.影响太阳辐射漫衍的因素[大气透明度]
影响因素
纬度
阵势
气候
日照
时数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一般阵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阵势低的盆地
多阴雨气候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明亮气候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辐
射总量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阵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
好天多,抵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2.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漫衍特点及因素剖析
(1)总体特性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漫衍差异较明显,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
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
而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呈工具向漫衍。
我国太阳能漫衍的高值和低值中心均位于北纬22°~35°,在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
具体漫衍如下图所示:
(2)特例剖析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好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抵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其原因在于: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例3】下图是世界太阳总辐射量漫衍图,读图回答下列标题。
(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互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值大抵是_______。
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查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A、B的纬度值应为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候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设计1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大气分层
2.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圈层
太阳活动
现象
对太阳活动的指示作用
周期
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
黑子
太阳光球上常出现的暗黑斑点
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约11年
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离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产生磁暴、极光、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气候异常等现象
色球
耀斑
色球层上有时出现的局部地区忽然增亮的现象
日冕
太阳风
日冕层离开太阳引力的带电粒子流
板书设计2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
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1》、太阳辐射的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响。
在高温高压下,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
公式表示如下:
4H→He+能量
3、太阳辐射、太阳常数
可见光:
0.4~0.76微米,占太阳辐射50%
红外光:
>0.76微米,占43%
太阳辐射波长范畴
(0.15~4微米)紫外光:
<0.4微米,占7%
1》、太阳辐射
可见光:
波长由长到短;红橙黄绿青蓝紫
纬度位置: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则弱,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气候状况:
好天多,云雨天少;南方比北方少
影响因素海拔高低:
海拔越高大气层薄、云量少,辐射强。
所以说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
日照长短:
长强短弱,夏半年,高纬地区辐射强
2》、太阳常数:
是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量:
太阳常数值为8.24焦(平方厘米·分)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
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①:
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
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
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如下图所示。
(投影)
太阳环状热量大气运动大气环流地理
辐射天体传递水体运动洋流环境
(2)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
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晾晒衣服需要阳光。
目前利用较多的是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小型太阳能发电站等。
②可利用地质汗青时期稳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即由太阳能转化形成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它们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与地球)
①太阳外部布局:
(内→外)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内→外)亮度、密度由大→小
(内→外)温度、厚度由小→大
1、太阳活动
②太阳活动类型
概念
成因
特点
所处位置
黑子
太阳光球上的暗黑的斑点
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
11年
光球
耀斑
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的忽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的显示
色球
太阳风
日冕层离开太阳引力的带电粒子流;受地球磁场的影响
日冕
2、太阳活动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产生的影响(黑子)
A:
太阳黑子数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有的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
B:
树木年轮厚薄变化周期11年;两极永久冰川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有11年周期
C:
太阳活动高峰年,激烈气候几率增加,反之,气候变化相对稳定
2》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耀斑)
(耀斑放射)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3》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
(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偏向)
4》(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
(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轰击极区高层大气⇒极光(大气电离产生发光现象)
注意:
一、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往往具有同步性,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一再的地方和时期。
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升降,表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所以地球上的许多现象往往是它们互助作用的终于。
如下所示:
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
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磁暴”现象
高能带电粒子――→碰撞极区高层大气⇒极光
黑子、耀斑⇒地震、水旱灾害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1.3地球的运动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环境
1.概念: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
A、侧面定向:
自W→E
(1)图形定向
2、偏向:
自西向东B、极点定向:
北逆南顺
(2)经度数变化定向:
东经度顺自转偏向增加,西经度顺自转偏向减小;所以东经度增加或西经度减小的偏向便是地球自转偏向
(1)恒星日:
真正周期;1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转动角度360°
3、周期
(2)太阳日:
昼夜更替周期;1太阳日长24小时,转动角度360°59′
注意:
当查看者自西向东运行时,查看到的昼夜更替的周期<24小时(自
转速度+物体运行速;周期缩短);相反自东到西昼夜更替周期>24小时
A、概念:
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
(1)角速度B、纪律:
除极点外,其他各点均为15°/小时。
角速度不随纬度、海拔变化。
4、速度A、概念:
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千米/小时)
(2)线速度
B、纪律:
赤道上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维递减
,两极为零。
恣意纬度φ的线速度=1670×cosφKm/h。
第二课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交替
1.产生原因:
地球自身特性决定不发光,不透明;地球自转的终于
2、昼夜交替的周期:
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3.昼夜状态的表达:
太阳高度,指的是太阳光芒对本地地平面的倾角。
a日出日落太阳高度为0º;b白昼大于0º;c夜晚小于0º;d一天中正午时最大(未必为90º);e从环球来看,直射点太阳高度最大(一定是90º)。
4、晨昏线
自转偏向鉴别:
顺自转偏向,由夜到昼为晨线。
反之,由昼到夜为昏线。
(1)晨昏线鉴别要领:
昼、夜半球鉴别:
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限为晨线,
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限为昏线。
分昼夜半球
②晨昏线与太阳光芒垂直
③晨昏线永远中分赤道
④晨昏线春秋分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
(2))晨昏线特点⑤晨昏线自东向西,速度为15°/小时
确定地球自转偏向
②确定地方时:
赤道上晨6点昏18点,昼半球中央经线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时(24)
③确定日期: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鉴别二分日;晨昏线与极圈
△(3)晨昏线应用相切,鉴别二至日
④昼夜长短推算:
昼长=日落-日出=24-夜长=(12-日出)×2=(日落-12)×2
夜长=24-昼长=(24-日落)×2=日出×2
注:
日出=12-1/2昼长日落=12+1/2昼长
⑤根据晨昏线鉴别太阳直射点:
过圆心晨昏线与太阳光芒垂直,
此线与球面交点所在的经纬度直射点位置
偏向:
自东→西
△(4)晨昏线运动历程
②范畴:
极点→极圈之间往返移动
1.原因:
惯性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偏离原来偏向
2、特点:
垂直物体运动偏向;只影响偏向不影响速度;纬度高越大
(二)地转偏向力
3、偏转纪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4、手势判读要领:
北右手定则、南左手定则(左右手定则)
注:
四指:
物体初始运动偏向;拇指:
偏转后运动偏向
(1)河流沿岸选址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5、原理应用
(2))根据风向和偏转偏向鉴别南北半球
(3)炮弹的放射及物品空投方位确定
(三)地方时(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本地时间)
(1)概念: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2)原理:
24小时/一周,15°/小时,4分钟/度,4秒钟/1′,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
1、地方时(3)地方时的谋略:
A:
地方时差=两地经度差×4分钟(经度差用法,两地经度差在0°经线同侧为“-”,异侧为“+”;同减异加)
B:
所求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用法,已知西边求东边用“+”,已知东边求西边用“-”;东加西减)
2、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
A:
环球按经度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
B:
中时区:
7.5ºW~7.5ºE(以0º经线为中央经线);
C:
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中时区以西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D:
工具十二区:
172.5ºE—172.5ºW(以180º经线为中央经线)
(2)区时的准则:
以中央经线地方时作为全区互助使用的时刻,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中
时区的区时被称为国际标准时间
(3)区时的谋略
A:
时区序号=经度数÷15(四舍五入,取整数)
余数>7.5度时区序号为所得整数+1
余数<7.5度 时区序号就为所得整数
B:
区时差的谋略(时差):
区时差=两地时区数相±(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C:
区时的谋略: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已知西边求东边用“+”,已知东边求西边用“-”;东加西减)
D: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时区号×15°△
E:
时区经度范畴:
时区号×15°±7.5°△
(4)北京时间和世界时△365日5时48分46秒
A:
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
北京的经度是东经116,但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我国各地大多都用北京时间作为联合的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经度是116°E,所以北京时间比北京本地的地方时早了16分钟。
B:
世界时:
即中时区的区时,也是0°经线的地方时,还是伦敦的区时。
3、日界限(国际日期变更线)
(1)人为日界限:
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限),大抵与180度经线重合。
东十二区进来西十二区减一天,西十二区进来东十二区加一天。
(向东跨过日界限:
减一天;向西跨过日界限:
加一天)
(2)自然日界限:
0时所在经线,(即夜半球正中央所在所在的经线,他不断变化。
)
注:
A顺着地球自转偏向,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范畴为新的一天;相反从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之间范畴为旧的一天;
B当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此时环球一个日期,其他时间地球上有两个日期。
第三课时
三、地球公转的基本环境
1.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2.公转轨道:
类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此中的一个焦点上。
1月初,地球议决克日点;7月初,地球议决远日点。
3.偏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1)恒星年:
以遥远恒星作为参照物,(恒星可以为稳定不动,地球公转一周后回到原来位置)地球公转一圈360°,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应用于天文
4.周期:
(2)回归年:
以春分点为参照物,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上来回运动一个周期为1回归年,约365日5时48分46秒,是平常生活所用的地球公转周期。
a.角速度:
均匀每天向东推进1度;克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5、速度注:
克日点(1月初);远日点(7月初)
b.线速度:
均匀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克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四、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干系)
1.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
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目前黄赤交角的巨细为23.5°;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所以地轴与黄道平面交角为66.5°。
注:
黄赤交角的度数即是回归线的度数;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度数即是极圈的度数
2、黄赤交角的影响: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
(1)黄赤交角是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原因
(2)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范畴:
南北纬23.5°之间
(3)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纪律:
(4)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周期: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3、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影响:
黄赤交角巨细的变化,则会影响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畴和五带范畴的变化
比方:
黄赤交角变小时,回归线的度数变小,极圈的度数变大,被太阳直射的范畴变小,极昼极夜的范畴变小,五带中热带和寒带的范畴变小,温带的范畴则扩大。
第四课时
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太阳高度(角):
昼半球>0°;夜半球<0°;
晨昏线=0°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12时时太阳最高
B、正午太阳高度纪律:
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
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纪律
二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A、纬度漫衍纪律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B、季候漫衍纪律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回归线之间:
直射赤道时抵达最大值,为90°,一年有两次(回归线上只有一次)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谋略:
A、公式H=90º-纬度差
(纬度差:
本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差;当直射点与某身分于联合半球时,“纬度差”=该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当直射点与某身分于不同半球时,“纬度差”=该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同半球大减小,异半球相加)
B、公式H=90°-|φ-θ|△
注:
φ本地纬度,θ夏半年取“+”、θ冬半年取“-”。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
确定地方时:
本地地方时为12时,谋略其他经线上的地方时
A、北回归线以北:
正午太阳位于南方,衡宇朝南
B、南回归线以南:
正午太阳位于北方,衡宇朝北
:
确定衡宇朝向与房间采光干系C、夏季照射少,冬季照射大(冬暖夏凉)
:
鉴别日影长短及偏向
北回归线以北:
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夏至日日影最短,冬至相反
南回归线以南:
正午日影始终朝南;冬至日日影最短,夏至相反
A、正午日影长短及偏向
南北回归线之间:
可朝南,可朝北,直射时无日影
日出:
正东升日影正西
赤道
日落:
正西落日影朝正东
B、日出、日落、日影朝向
日出:
东北日影西南
北半球
日落:
西北日影东南
日出:
东南日影西北
南半球
日落:
西南日影东北
谋略楼高和楼间距
TanH=h÷L
L=h×cotH
注:
两楼间的合适隔断L≥h×cotH
H=90°-|φ-θ|
φ本地纬度,θ夏半年取“+”、θ冬半年取“-”。
谋略开水器布置角度:
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为a,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角a+角h=90°
a=90°-h=90°-{90°-|φ-θ|}=|φ-θ|
太阳开水器的倾角应该是直射点与本地纬度的差值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弧和夜弧:
昼夜弧的长短反响该纬度的昼长和夜长(晨昏线将某一点的轨迹破裂成昼弧与夜弧,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就取决于他所在纬线圈昼弧与夜弧的比例干系)
(2)昼夜长短时空漫衍纪律
A、春、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环球昼夜等长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
:
纬度变化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
A、夏至日: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畴最大,
南半球相反
季候变化B、冬至日:
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畴最大,
南半球相反
C、春秋分:
环球昼夜等长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3)昼夜长短的谋略: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