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4147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合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合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合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合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docx

《合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肥.docx

合肥

合肥

合肥,安徽省省会,安徽第一大城市,古称“庐州”、“庐阳”。

安徽省政治、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皖江城市经济带核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是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同时也是国家综合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

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央,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襟江拥湖,沿海腹地、内地前沿、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合肥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同时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中日韩围棋三国赛的永久举办地。

合肥是首批中国国家园林城市,自然景色锦绣多姿,文化古迹甚多。

  魅力合肥

合肥古为淮夷地,商朝称虎方,西周称夷虎。

春秋战国时期,先属楚,后属吴、属越,再后又属楚,终为秦兼并。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废分封,立郡县,属九江郡。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在九江郡地置九江王国。

高祖四年,改九江王国为淮南王国。

汉文帝六年(前174年),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十二年,复将淮南郡改为淮南王国。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合肥县名始见于此。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合肥县属扬州九江郡。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扬州治合肥。

三国时,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为扬州治。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合肥县属淮南郡。

东晋时,南北分裂,合肥为双方争夺的重镇,县废。

南朝宋置南豫州,于旧合肥县地置汝阴县。

汝阴属南豫州南汝阴郡,为郡治。

梁武帝天监五年(506年)改属汝阴郡。

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以寿阳置豫州,汝阴为南豫州治。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置合州,汝阴属合州汝阴郡,为州、郡治。

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年),合州为北周占领。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属庐州,为州治。

大业初,改庐州为庐江郡,合肥属庐江郡,为郡治。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庐江郡为庐州,合肥属庐州。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置十道,合肥属淮南道庐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庐州为庐江郡,合肥县属庐江郡。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庐江郡为庐州,合肥县属庐州。

唐僖宗中和到唐昭宗天复年间(883年~902年),杨行密先后为扬州刺史和吴王,辖合肥。

后梁到后唐(907年~936年),合肥县属吴国庐州,昭庆军节度。

后晋到后汉(936年~950年),合肥县属南唐庐州,保信军节度。

后周时(951年~960年),合肥县属后周庐州,保信军节度。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合肥县属淮南道庐州,为州治。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合肥县属淮南路庐州,为州治。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淮南路分东西两路,后并又分,合肥属淮南西路庐州,为州治。

宋朝庐州属保信军节度。

南宋高宗绍兴初,庐州寄治巢县。

绍兴十年(1141),合肥为金朝占领,旋即收复。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庐州仍治合肥。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庐州为庐州路,隶淮西江北道,合肥属淮西道庐州路。

至元二十八年,合肥县属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

元泰定二年(1325年),合肥县仍属淮西道庐州路。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合肥县复属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

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占庐州,改路为府,置江淮中书行省于此,合肥县属江淮行省庐州府,不久改属江浙行省庐州府,为府治。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合肥改属中书省直隶庐州府,为府治。

洪武十三年,合肥改属六部直隶庐州府,为府治。

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置南京直隶,合肥属南京直隶庐州府,为府治。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京直隶为江南省,合肥县属江南省庐州府,为府治。

顺治十八年,设江南左右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辖庐州等府、州。

清朝康熙六年(1664年),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合肥县属安徽省庐州府。

清朝咸丰三年到十一年(1853年~1861年),安徽巡抚治于合肥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3年,全省分为三道,合肥县属安庆道。

民国17年,废道,合肥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21年,置行政督察区,合肥县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27年(1938年)05月,日军侵占合肥县,国民政府将县政府撤至大潜山北麓鸽子笼圩子(今合肥肥西县铭传乡),民国34年08月复治合肥城。

民国29年,合肥县改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安徽省省会迁至合肥县,合肥成为安徽省的省会。

1948年12月,析、取合肥县西乡、南乡建立的肥西县;次年1949年02月01日再次析合肥县东乡、北乡为肥东县。

1949年01月21日,合肥县和平解放,同年02月合肥设市。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建国初期由于芜湖处于长江流域,水运发达等优势,当时的省政府官员也曾设想设立芜湖市为新省会,但毛主席谈及到安徽省会的选择时说“合肥,居皖之中,可为省会”。

后合肥成为安徽省会。

1965年由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现在的长丰县,该县也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市辖县。

2011年08月地级巢湖市拆分,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

名称由来

合肥之名称的由来就不能不说到淝水。

淝水源出自城西南七十华里的紫蓬山(又名李陵山),出山后分二支,一支东下经城南绕到东关,称为南淝河;一支向北,与鸡鸣山龙井的水汇合后,又分二支:

一支折向东流,穿城而过,称为金斗河(今天已不存在了),另一支向北经寿县,注入淮河,称为东淝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即发生在此。

晋·谢玄在此地以少胜多大败符坚。

按《尔雅》释义:

“归异出同”曰肥,这是肥水得名的依据。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一说因古时庐州由合州改名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意思是合肥作为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运的节点,是南北皮革、鲍鱼、木材的转运站。

在当时大运河未开通,邗沟经常淤塞的情况下,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运输节点的位置使得合肥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

史记里记载当时的大都会,

东南地区只有寿春(安徽寿县)、吴(苏州)、番禺(广州)和合肥。

当时为汉置九江郡隶属县。

合肥之名见于史书为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辖合肥等县。

可见合肥得名还应早于此。

东汉光武帝元年(公元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废合肥侯国,恢复合肥县。

三国时期,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

吴王孙权曾多次想夺取合肥但未成功,但为合肥留下了不少千古故事和地名,如张辽威震逍遥津,曹操练兵的教弩台,数兵的斛兵塘,孙权逃跑时跃马飞过的飞骑桥等等,只是可惜的是名称仍在,但岁月已磨去了它们的原貌。

南朝宋置南豫州,于旧合肥县地置汝阴县,为南豫州南·汝阴郡的郡治之地。

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置合州,汝阴属合州汝阴郡,为州、郡治之地。

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合州为北周占领。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属庐州,为州治之地。

从此,合肥县之名就固定下来未再改过。

2行政区划编辑

合肥市辖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代管县级巢湖市,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巢湖经济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

土地面积达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75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6%。

其中,城镇人口达486万人,乡村人口266万人,城镇化率达64.6%。

合肥地区处于燕山期断陷盆地之中,所见地层以中生界侏罗系以来地层为主。

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侏罗系上统,市区分布于杏花村以西至董铺水库一线,大致呈东西向延伸,西部较阔,东部较窄。

主要岩性为砾长石、石英砂岩、中细中粗粒砂岩。

此外,还夹有砾岩和薄层泥岩、粉砂岩。

岩层产状:

走向北西西,倾向北东,倾角20度左右。

白垩系下统分布于西北部,尤以南淝河上游以北分布面积较广。

岩性为长石、石英细砂岩,夹有粉砂质泥岩和泥岩。

岩层产状:

走向北西西,倾向北东,倾角10度左右。

白垩系上统在合肥市有大面积的分布,主要在北部和西南部。

岩性为中细粒砂岩,夹有薄层泥岩。

大蜀山出露点的岩层产状为走向北西西,倾向北东,倾角8度。

下第三系古新统集中分布在东南部。

岩性为粉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

自西向东具有颗粒变细、泥质增多的趋势。

第四系上更新统主要分布在低岗地区,面积广大。

厚度一般为10~30米。

岩性下段主要为亚粘土、轻亚粘土或粉细砂层。

上段主要为粘土,偶夹有亚粘土。

第四系全新统分布于南淝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平原,呈条带状展布。

地层厚10~20米。

岩性为粘土、亚粘土、轻亚粘土,夹有粉细砂。

  火山岩在合肥市有零星出露,其范围较小,主要沿断裂展布。

其中,橄榄辉绿岩分布于大蜀山95~100米顶部,冲穿于上白垩系上统红砂岩之上,系火山岩颈。

辉绿岩墙分布于环湖东路采石坑中,穿插在侏罗系上统砂岩内,近垂直状。

这两个火山岩体均形成于第三纪始新世~上新世(距今5500~250万年)。

肥东低山丘为大淮阳地质延伸部分,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磷片岩及震旦属变更岩裸露,燕山运动时侵入岩浆带来了丰富的矿藏,如铁、磷灰石、云母、白云岩、花岗岩、石棉、石英石等。

长丰北部舜耕山脉为寒武系——奥陶系地层,有灰岩、瓷土、大理石、石英砂岩等。

肥西大部分为大别山凹陷隆起余脉(西、中、北部)形成的低山丘陵,主要为沉积岩,如红砂岩、砾岩及大别山杂岩,出露及地下分布广泛。

其东南沿巢湖系合肥凹陷之中生代地层(巢湖盆地);西北部系大别山凹陷之淮河低台地,形成有小块平原。

巢湖北、西岩平原,为近代冲积型地层。

地貌

合肥地处江淮丘陵,北起舜耕山,南至巢湖盆地周围,大部分地域

岗冲起伏,垄畈相间。

总的地势是中部高,南北低。

江淮分水岭横贯中部(大别山余脉),自六安龙穴山进入肥西牛尾巴山,向东延伸,经大潜山、官亭、焦婆、大柏店、将军岭,至长丰山土山、吴山和肥东县中北部八斗岭、广兴一带高岗出境,进入定远县继续向东延伸。

自肥西小蜀山北三向庙,有江淮分水岭南侧的一个分支(古称“龙干”)延伸向东,经南三十里岗、大蜀山向市区延伸,形成合肥市区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局部地貌特征。

江淮分水岭以南为长江水系,流域面积4316平方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巢湖盆地周围)倾斜,沿巢湖一带形成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圩畈绵延。

江淮分水岭以北为淮河水系,流域面积2950平方公里,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部分为海拔高程30~50米台地,沿瓦埠湖、高塘湖周围有小块狭长的冲积平原。

气候

合肥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合肥的气候特点是: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春天:

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

夏季:

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

秋季:

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

冬季:

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

水文

  合肥市气候湿润,水系发育分别源于江淮分水岭两侧,或南流注长江,或北流入淮河。

属长江流域的河流主要有南淝河、店埠河、丰乐河、派河等;湖泊主要有巢湖。

属淮河流域水系的河流主要有东淝河、高塘河、庄墓河等;湖泊主要有瓦埠湖、高塘湖。

兴修的有跨流域的淠杭灌溉河总干渠、滁河干渠、瓦东干渠等工程以及几十座水库和数千口塘坝。

这些水流组成水网,为防洪、灌溉、供水、航运、养殖、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面广泛粘土覆盖,丘陵岗地渗透性较差,地下水比较贫乏。

4自然资源编辑

合肥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面积41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8.3%;水面114万亩,占10.5%;林地37万亩,占3.4%;其他用地521万亩,占47.8%。

  合肥水资源较丰富,南有巢湖,北有瓦埠湖、高塘湖,东可由滁河提引长江水,西可引淠史杭总干渠水。

市区西北部董铺水库,是合肥最大的水库,面积4.5万亩,库容量2.45亿立方米。

此外,三县一郊还有中小水库455座。

水利库容5.1亿立方米。

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拦蓄量9.6亿立方米。

合肥的生物资源种类很多。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麦类、豆类、油菜、花生、芝麻、棉花、烟叶、薄荷、蔬菜、西瓜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藕、菱、芦苇、蒲草等;鱼类主要有鲢、鲤、鲫、银鱼、虾、蟹等;饲养动物主要有猪、牛、羊、兔、鸡、鸭、鹅、蜜蜂、蚕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黄鼠狼、野兔、野鸭、鸳鸯、斑鸠等。

原生林木较少,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松、刺槐、杉木、栎类等。

合肥地区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10多种。

其中,磷矿石、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铁矿石、石棉、瓷土、石墨等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肥东的东南和长丰的西北部。

5人口编辑

人口概况

全市常住人口为5702466人,相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十年共增加1235082人,增长率为27.65%,年平均增长率为2.47%。

全市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501946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0337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985749人,增长24.44%,年平均增长2.21%。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729024户,家庭户人口为489122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0人减少0.57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01192人,占14.05%;15-64岁人口为4418679人,占77.49%;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2595人,占8.4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3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9475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4428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2484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8906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的由7463人上升为1919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827人上升为1655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733人下降为3375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1483人下降为19098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01199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42447人,文盲率由9.92%下降为5.28%,下降4.64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887257人,占68.1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815209人,占31.83%。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92.39万人,乡村人口减少68.7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24.21个百分点。

民族概况

合肥市是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有43个少数民族成份。

少数民族人口4.8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0.6%。

其中回族人口最多,满族3000多人,肥东县是全省满族最集中的地方。

全市少数民族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各县(市)、区和大部分乡镇街道均有少数民族居住,近三分之二居住于偏僻的乡村,肥东、肥西县是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县(省规定:

少数民族人口5000人以上的是民族工作重点县)。

全市有1个民族乡,12个民族村,2个民族社区,2所民族卫生院,9所民族中小学。

有少数民族企业促进会1个;国家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清真牛羊肉摊点30多家;回民墓地3处(庐江县1处)。

此外,合肥市还承担着教育援藏和援疆任务。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现有12个藏族班,437名在校生。

合肥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现有2个新疆班,招生100人,98名在校生。

6经济编辑

现状

2013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GDP)467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涨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居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第四,居武汉、长沙、郑州之后。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330户,比上年末新增243户,2012年完成总产值7612.12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4707.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工业投资1752.98亿元,增长18.9%,房地产投资1105.81亿元,增长21%,文化产业投资360.11亿元,增长3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高于全国,全省1.7和0.8个百分比,全年财政收入768.27亿元,同比增长10.6%,地方财政收入438.62亿元,同比增长12.6,财政支出630.89亿元,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83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10352元,增长14%,人均GDP达6.15万元。

比较项

数据

增长率

全市生产总值

4672.9亿元

1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707.99亿元

23.1%

进出口总额

181.9亿美元

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083元

10.4%

农民纯收入

10352元

1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80.84亿元

14.8%

注:

上述相关数据截至于2014年5月

农业

合肥境内农业、水产、畜牧资源丰富,适宜稻、麦、棉、油料、菜、瓜、果、麻等多种作物的种植和猪、禽、渔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相传楚国令尹孙叔敖,修建了合肥地区最早的百里蓄水坝——芍坡(今寿县安丰塘),灌溉合肥以北淝河与沛河流域的4万余亩农田。

东汉末,合肥境内传人了牛犁耦耕。

约在公元3~4世纪时,中原人民大批南迁,他们利用地势,筑塘兴坝,整地为梯田。

三国时,曹操屯兵巢湖,始兴围垦。

南宋以后,巢湖沿岸稻田增多,逐步形成了合肥南部的圩田产粮区和北部丘陵岗地的杂粮产区。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巢湖沿岸运往京城粮食达500万斗。

清雍正和乾隆年间(1723一1795),合肥地区农业有较大发展,但自清光绪十年(1884)起,由于清政府鼓励农民广种鸦片,合肥耕地“十居其一”,因此,“地瘠粮减”。

清末大军阀李鸿章及其兄弟6人,平均每人在合肥地区占有土地10万亩以上,农民倍受盘剥,加之灾害频仍,农业更加凋蔽。

据民国22年8月25日湘、鄂、皖省上书国民党中央称:

“农民所需耕种各费,罄谷之值,不能抵偿。

”据民国32年报载:

“合肥县土地面积18888平方公里,人口127.4万,耕地47.4万亩,粮食总产1.83亿斤,人均占有粮143.6斤。

”民国36年,安徽田赋粮食管理处统计,合肥县产稻2099368市石,占粮食总产27.6%;产杂粮(大、小麦)5502587市石,占粮食总产的72.4%。

合肥地区以产杂粮为主。

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水利事业。

1957年,粮食种植面积由原来的648.2万亩扩大为794.1万亩,其中水稻田由289.8万亩增加到367.3万亩。

这是合肥农业历史上发展最快时期。

1958~1965年,由于盲目推广双季稻,增大劳力投入,生产资料费用增多,增产却不增收。

1966~1978年,由于农业生产搞以粮为纲,分配上平均主义,管理上瞎指挥,导致生产停滞,产量徘徊。

肥东县1976年的粮食产量反比1957年少。

长丰县1977年栽双季稻,单产585斤,虽比一季中稻每亩多收87斤,但除去种子、肥料、农药、水费等项开支,亏损甚巨。

加之,毁林造田,生态环境遭破坏。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迅速发展起来。

1985年统计,合肥市肥东、肥西、长丰3县和郊区及蜀山镇有耕地总面积417万亩,其中水田2804379亩,占总耕地的67.2%;旱地1368471亩,占总耕地的32.8%。

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0万亩,占总耕地74%。

总农户618399户,农业人口2708455人,人均占有耕地1.54亩;劳动力1232239人,占农业总人口的45%,劳均耕地3.38亩。

全市有市、县农科所5个,蔬菜科研所1个。

长丰、肥西县都建立了农业科技中心。

全市有21个区建立了农技站。

市、县都设有种子、植保、土肥等工作站。

有原种、良种场6处,种植面积:

良种杂交水稻150万亩,杂交西瓜30万亩。

全市农业总产值13.65亿元,是1949年的4.57倍;粮食总产量31.06亿斤,是1949的4.5倍;畜牧业总产值3.01亿元;水产品总产量1399吨,产值0.31亿;林业产值0.14亿元。

年上市蔬菜14540万斤,人均日占有蔬菜0.73市斤;乡镇企业总产值5.3301亿元。

30多年来,合肥市造林面积369143亩,年平均造林6344亩。

据1985年统计,合肥市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的6.28%,农业人口占全省农业人口的5.93%,粮食产量占全省的7.7%,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产值的7.89%。

合肥市的肥西、肥东和长丰3县都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

工业

合肥机器工业在本世纪20年代已开始萌芽,但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1949~1957年,是合肥工业开创奠基阶段。

此阶段初期,合肥工业处于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阶段,年工业总产值在千万余元。

从1954年开始,合肥市开始投资建厂,创办现代工业企业。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到1957年底,合肥工业企业单位数达到518家。

其中:

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71家,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4家。

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企业490家,重工业企业28家。

这些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初步形成了合肥机械工业、轻纺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的架构,为合肥工业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期间,合肥工业之所以发展较快,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得力于上海内迁企业。

从1954~1957年,合肥先后从上海内迁近50家工厂。

这些工厂迁来合肥后,有的独立建厂,有的合并建厂,有的则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带动建立新厂。

这些工厂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加速了合肥工业启动和发展的步伐,而且解决了当时合肥工业发展存在的人才、技术、设备、资金及生产管理经验不足等诸多困难,为合肥工业的大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至1957年,合肥市工业总产值上升至16000万元,比1949年增长72.67倍,比1952年增长11.2倍,比1954年增长3倍。

1958~1976年,是合肥工业曲折发展阶段。

此阶段,合肥工业虽在总体上有较大发展,但其间起落波动较大。

1958年“大跃进”,在全民大办钢铁运动的推动下,全市各行各业一哄而起,掀起大办钢铁热潮。

在工业企业建设中,同样是一哄而起,抢上了一批不具备条件上马的工厂,以致这批工厂在1961年,或因资金问题,或因技术、设备问题,或因原材料短缺问题,相继被迫下马。

几经折腾,不仅造成资金和财

富的极大浪费,而且使合肥工业发展伤了元气。

1962年和1958年相比,合肥市工业总产值下降28.9%。

经过1963~1965年的3年调整,合肥工业逐步恢复元气,重又出现健康发展形势。

然在1966年后,又遭受连续10年的“文革”浩劫,使合肥工业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和破坏。

在1966~1976年的10年中,合肥工业企业单位数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减少了8.2%。

1976年的工业总产值虽比1966年增长1.64倍,但与“一五”计划期间相比,其增长幅度低254.7个百分点。

较“文革”前10年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