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8393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标准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标准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标准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标准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标准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标准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docx

《新标准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标准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标准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docx

新标准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

抓螃蟹

       大学最后一年的秋天,我们的心情变了。

刚刚过去的夏季学期的轻松氛围、即兴球赛、查尔斯河上的泛舟以及深夜晚会都不见了踪影,我们开始埋头学习,苦读到深夜,课堂出勤率再次急剧上升。

我们都觉得在校时间不多了,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了,所以都下定决心不再虚度光阴。

当然,下一年四五月份的期末考试最为重要。

我们谁都不想考全班倒数第一,那也太丢人了,因此同学们之间的竞争压力特别大。

以前每天下午五点以后,图书馆就空无一人了,现在却要等到天快亮时才会有空座,小伙子们熬夜熬出了眼袋,他们脸色苍白,睡眼惺忪,却很自豪,好像这些都是表彰他们勤奋好学的奖章。

       还有别的事情让大家心情焦虑。

每个人都在心里盘算着过几个月毕业离校之后该找份什么样的工作。

并不总是那些心怀抱负、成绩拔尖的高材生才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常常是那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同学早早为自己下几个阶段的人生做好了规划。

有位同学在位于麦迪逊大道他哥哥的广告公司得到了一份工作,另一位同学写的电影脚本已经与好莱坞草签了合约。

我们当中野心最大的一位同学准备到地方上当一个政党活动家,我们都预料他最终会当上参议员或国会议员。

但大多数同学不是准备继续深造,就是想在银行、地方政府或其他单位当个白领,希望在20出头的时候能挣到足够多的薪水,过上舒适的生活,然后就娶妻生子,贷款买房,期望升职,过安稳日子。

       感恩节的时候我回了一趟家,兄弟姐妹们免不了不停地问我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实际上,我知道该说什么,但我怕他们批评我,所以只对他们说了别人都准备干什么。

       父亲看着我,什么也没说。

夜深时,他叫我去他的书房。

我们坐了下来,他给我们俩各倒了杯饮料。

       “怎么样?

”他问。

       “啊,什么怎么样?

       “你毕业后到底想做什么?

”他问道。

       父亲是一名律师,我一直都认为他想让我去法学院深造,追随他的人生足迹,所以我有点儿犹豫。

       过了会儿我回答说:

“我想旅行,我想当个作家。

       我想这不是他所期待的答案。

旅行?

去哪儿旅行?

当作家?

写什么呀?

我做好了遭到他反对的心理准备。

       接着是一段长长的沉默。

       “这想法有点意思,”他最后说。

       接着又是一段长长的沉默。

       “我真有点希望自己在你这个年纪时能做这些事儿。

       我在等他把话说完。

       “你还有很多时间,不必急于进入一个暂时报酬高的行业。

你现在要搞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如果你弄不清楚,以后就不可能成功。

       “那我该怎么办?

       他想了一会儿。

然后他说道:

“瞧,现在太晚了。

我们明天早晨乘船出海去,就我们两个。

也许我们能抓点螃蟹当晚餐,我们还可以再谈谈。

       那是一艘小小的机动船,停泊在离我们家约十分钟路程的地方,是好些年前父亲买的。

次日清晨,我们沿着港湾出发,一路上没说多少话,只是默默地欣赏着海鸥的叫声,还有港湾沿岸和远处大海的景色。

       在这个时候沿海水域没什么风浪,船平稳地航行了半个小时之后父亲把船停了下来。

他说:

“咱们在这儿试试运气吧,”然后抓起一个系上绳子的生了锈的网状篓子抛到海里。

       我们等了一会儿,父亲站起来对我说,“来帮我一把。

”于是我们一起将蟹篓子拽上了甲板。

       螃蟹让我着迷,它们太容易抓了。

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顺着篓盖上的小孔爬进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陷阱,更因为即便盖子打开了,它们似乎也懒得从里面爬出来,只会趴在那儿冲你挥动着蟹钳。

       篓子里挤满了几十只软壳螃蟹,一只压着一只,堆得老高。

“它们为什么不逃走啊?

”我满腹狐疑地问父亲。

       “你先观察一下,看那只螃蟹,那儿!

它想爬出去,但每次都被同伴拽了回去,”父亲说。

       我们接着观察。

那只螃蟹顺着网眼向顶盖攀援,每当它爬到顶盖时,果然就会有另一只螃蟹举起蟹钳夹住它的腿把它拽下来。

这只螃蟹尝试了好几次想挣脱它的狱中同伴,但都没能成功。

       “快看!

”父亲说。

“它开始对这种游戏感到不耐烦了。

       那只螃蟹不仅放弃了漫长的逃亡之战,而且还帮着把其他想逃跑的螃蟹拽下来。

它最终选择了一种轻松的活法。

       我忽然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提议早上来抓螃蟹。

他看着我说:

“你可别被别人拽下来哦。

花点时间想想你是哪一类人,你这一生希望得到什么,回顾一下你在大学修的课程,想想有哪些课对你个人来说最有益。

然后再想想什么对你最重要,什么最使你感兴趣,你有什么技能。

琢磨一下你想在哪里生活,你想去哪里,想挣多少钱,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如果你现在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你就得花点时间去找出答案。

你不这样做的话,永远都不会幸福的。

       他停顿了一下。

       “你想去旅行?

”他接着问我。

       “对,”我回答说。

       “那就去申请护照吧。

你想当作家?

       “对。

       “有趣的选择,我们家还没出过作家呢,”他说。

       我父亲发动了马达,我们返航回家。

我们都在走向死亡

       我给你带来一条好消息,还有一条坏消息(正如笑话所说的)。

坏消息是:

我们都在走向死亡——很抱歉是我带来了这条坏消息。

这可是真的,我已经核实过了,事实上我已经三番五次地核实过了。

我也找到了证据,可是要说出这个事实实在是不容易,不过我们的确都在走向死亡。

这件事我过去多少知道一点,但不愿过多地去想它。

但事实是,再过70年或80年——这要取决于你现在年龄有多大,寿命有多长——我们都会躺到棺材里,或者变成某个地方公墓玫瑰园里的灰尘,被人践踏。

我们甚至活不到这么老。

毕竟,我们从来就不清楚那位戴着头巾、手持长柄镰刀、命人吐出最后一口气的死神什么时候会来召唤我们,有可能会比我们希望的要早。

其实我最近就曾经从局外人的角度观察过死亡,没有什么比朋友的早逝更能表明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了。

       真可怕。

       我已经让你够沮丧的了,现在告诉你那条好消息吧:

知道了我们都在走向坟墓,我们就不再有人生无常的感觉了。

我们已经知道故事的结局,开场白和尾声也都确定了,剩下的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那些事儿了,这些事是我们作得了主的。

我们必须挑选故事情节。

       所以,那些被你搁置在一边的计划,即那些“当时机成熟时”你会用生命来完成的伟大事业怎么办呢?

可我发现时机永远不会有成熟的时候。

时间必须提前,必须马上行动,就在这一刻,不能拖延,必须赶紧,而且越快越好。

不管是你想写的小说,还是你一直在筹划的去大峡谷的旅行,你心仪的工作,你想导演的伦敦西区话剧,你都必须现在就去做。

知道吗?

我们都在走向死亡。

这是已经定了的。

       因此,把自己的梦想搁置起来,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才开始实现它,这就意味着梦想可能永远都不会实现。

人生的遗憾莫过于还有事情没有做,我们有必要现在就去做这些事,不然就晚了。

明天行吗?

明天只是个谎言;根本就没有什么明天,只有一张我们常常无法兑现的期票。

明天甚至压根儿就不存在。

你早上醒来时又是另一个今天了,同样的规则又可以全部套用。

明天只是现在的另一种说法,是一块空地,除非我们开始在那里播种,否则它永远都是空地。

你的时间会流逝(时间就在我们说话的当下嘀嗒嘀嗒地走着,每分钟顺时针走60秒,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利用它,它会走得更快些),而你没有取得任何成就来证明它的存在,唯独留下遗憾,留下一面后视镜,上面写满了“本可以做”、“本应该做”、“本来会做”的事情。

       你是否注意过,自助餐馆里服务员会给你一个茶杯碟大小的碗,并告诉你:

“你想盛多少沙拉都可以,但只能盛一次”?

生活就像那只盛沙拉的碗,我们可以和那些饥肠辘辘等着主菜的人一样在那只小碗里装上尽可能多的沙拉。

我喜欢看人们巧妙地把黄瓜片插在沙拉碗的四周——就像往废料桶里堆东西那样——把沙拉堆得老高老高,最后不得不雇个叉车把沙拉拉回餐桌。

他们不是贪婪,而是明白自己只有一次机会。

       把你的碗盛满吧,我们在这个世上只走一遭,既然来了就好好利用这短暂的一生,就像我们牢牢抓住一年一度去佛罗里达或西班牙度假的机会那样。

在短暂的人生中填入尽可能多的内容吧。

确保每天回家后你都会因为干了很多事而感到精疲力尽。

       如果你不想当邮递员就别当邮递员,放弃这份工作去当个画家、作家、滑雪运动员,干什么都行。

千万不要干自己明明就不喜欢的事情。

       现在就开始行动吧,不要等到明天。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间了。

如果在这一刻你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你至少可以趁灵感还在的时候马上开始你的旅程,即刻起程。

我们有同样多的时间,我们和布兰森以及盖茨一样,每天都有24个小时。

决定我们这一生成败的是我们把时间花在什么事情上,是我们如何来分配时间。

       因此,我正在琢磨的是(这可不是分子科学):

如果我们正在走向死亡,而且分配给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到底有什么理由不现在就去做所有想做的事情呢?

这些被暂时搁置的事情到底又是什么呢?

为什么明明知道成熟的时机永远不会到来,而我们却都还在等待呢?

成熟的时机是一张支票,它永远都在邮寄的路上,永远都不会到来。

它就是那位让我们在合作社旁边像桥墩那样站着傻等的女孩,我们再怎么看表也无济于事,她失约了。

       我们傻等着,而成熟的时机却永远不会到来。

       所以我要说,别再等待了,走到路上去迎接天意。

开始给你的生活增添所有你能得到的财富,这样当死神到来时,你已经完成了那么多事,你的一生是那么的充实。

当生命在你眼前回放时,死神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现在就行动吧,不然你的时间会流逝的,而你最终将成为尘封的相册里的一位谁都叫不上名字的灰头土脸的穷亲戚。

       还是给人间留下一本像大煎蛋饼那么厚的传记吧,那可比仅仅留下一块碑铭强。

       “乔 • 史密斯……嘿嘿,他没干过什么,对吧?

通过仪式

       生活是否如同对生活持宿命论看法的美国作家阿尔伯特 • 哈伯德在一百年前所描述的那样,是“该死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

抑或是一场障碍赛跑,其间每个参赛者,即世界各地的人们,不得不在生命的各个重要阶段展现自己的价值?

       莎士比亚的戏剧《皆大欢喜》中那个悲伤的小丑雅克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七个年龄段”,几乎每个社会都有的通过仪式也证明,我们往往是把生命分为这几个阶段来看待的,比如童年、中年和老年。

       通过仪式是社会对个人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阶段的正式的认可,其中被广泛认同的是由少年步入成年时举行的成年礼。

成年礼有多种形式。

例如,在犹太传统中,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就是“犹太男孩成人仪式”,人们为年满13岁的孩子举办宗教仪式和家宴,这标志着从此以后这个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13岁也恰恰是许多国家规定开始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

       美国中学生活结束前的毕业舞会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通过仪式。

这次舞会非同寻常,学生们不仅穿着正式(许多学生平生第一次这么穿),他们通常还乘坐着一辆租来的豪华轿车到达舞会现场。

就在那一天晚上,他们似乎要表现得和年龄是他们两倍的成年人一样,至少是看上去要比自己的实际年龄老。

       世界上最有趣的通过仪式之一或许就是澳洲原住民的“徒步旅行”了,还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必须在野外独自行走六个月,沿着划定国土疆域的“歌之版图”追寻祖先的足迹。

通过这样的仪式,他们深入到土著文化这一世界上最古老而持久的文化的精髓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自我。

我们是怎样听音乐的

       我们都按照各自不同的能力来听音乐。

但为了便于分析,如果把听的整个过程分成几个组成部分,那么这个过程会更清晰一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听音乐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由于缺乏更好的术语,我们姑且把它们命名为:

(1)感官层次;

(2)表现层次;(3)纯音乐层次。

把听的过程机械地分割为以上三个假想的层次,唯一的好处是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样听音乐的。

       听音乐最简单的方式是为了去获取乐声带来的纯粹的愉悦感,这是音乐的感官层次。

在这个层次上,我们只是听音乐,不做任何思考。

我们打开收音机,一边做着其他的事情,一边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乐中。

乐声本身的魅力带我们进入一种无需思考的美妙心境。

       令人意外的是,许多自认为是合格的音乐爱好者在听音乐时过多地使用了这一层次。

他们去听音乐会是为了忘却自我。

他们把音乐当成一种慰藉,一种逃避,由此他们进入了一个可以忘却日常生活的理想世界。

当然,他们也没有在思考音乐。

音乐允许他们离开现实,到另一个地方去做梦,因为音乐而做梦,做有关音乐的梦,却从没有真正欣赏过音乐。

       的确,乐声的魅力是一种强大而原始的力量,但是你不该让它占据你过多的兴趣空间。

感官层次是音乐的一个重要层次,非常重要,但并不是音乐的全部。

       音乐存在的第二个层次就是我所说的表现层次。

一提到这个问题,我们马上就进入到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

作曲家总是设法避开有关音乐表现方面的讨论。

斯特拉温斯基不是曾经声称他的音乐是一个“物体”,是一件有自我生命的“东西”,除了纯音乐性的存在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含意吗?

斯特拉温斯基这种不妥协的态度可能源于这样的一个事实:

有那么多的人尝试着从众多的音乐作品中读出完全不同的含意。

确实,要准确地说出一部音乐作品的含意已经很难了,要肯定并确定地说出来,还要使每个人对你的解释都感到满意,是难上加难。

但我们不该因此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能去剥夺音乐“表现”的权利。

       可能的话,你不妨听听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48个赋格主题。

依次地、一个个地听听其中的每一个主题,你很快就会意识到每个主题都反映了一个不同的情感世界,你很快也会意识到你越觉得某个主题美妙,就越难找到令你完全满意的字眼来描述它。

是的,你当然知道那个主题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

换句话说,你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个主题的情感框架。

那么就更仔细地听一下这个悲伤的主题吧,要明确悲伤的性质。

是悲观厌世的悲伤,还是无可奈何的悲伤?

是时运不济的悲伤,还是强颜欢笑的悲伤?

       假设你很幸运,能用许多词句充分表达你对选中主题的确切理解。

但这仍然无法保证其他人对你的理解都感到满意,他们也完全没有必要感到满意。

重要的是,每个人能亲自感受某个主题的表现力,或以同样的方式去感受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独特的表现力。

如果是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就别指望每次去听它都能给你带来相同的感受。

       音乐存在的第三个层次是纯音乐层次。

除了令人愉悦的乐声及其所表现的情感之外,音乐也因其音符本身以及对音符的处理而存在。

多数听众都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的这第三个层次。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更加充分地认识这个纯音乐层次非常重要。

毕竟乐曲使用的是实实在在的音乐材料。

聪明的听众一定要做好准备,随时提升自己对音乐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使用的理解。

他必须要更加有意识地倾听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弦及音色。

但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跟上作曲家的思路,他还必须了解一些音乐形式方面的知识。

去听所有这些成分就是在纯音乐层次上欣赏音乐。

       让我重复一遍,我仅仅是为了讲解得更清楚才把听音乐的三个层次机械地分割开来的。

事实上,我们从来都不会只在其中的一个层次上听音乐。

我们其实是把它们联系起来,同时在三个层次上听音乐。

这并不需要付出多少脑力,因为我们是凭本能这么做的。

       也许,用去剧院看戏来作类比,能使这种本能的联系更加明白易懂。

在剧院里,你能注意到男女演员、服装和布景、声音和动作。

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会让我们觉得剧院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地方,它们构成了我们欣赏戏剧的感官层次。

       戏剧的表现层次来自于你看舞台表演时获得的感受。

它激起你的怜悯、兴奋或是愉悦。

正是这种笼统的感觉,除了听台词所感受到的,主要是存在于舞台上的某种情感的东西,与音乐的表现性相类似。

       剧情以及剧情的发展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纯音乐层次。

剧作家塑造和发展戏剧人物的方式,和作曲家创造和发展主题的方式是一样的。

你能否成为一个聪明的听众,取决于你对剧作家或音乐家处理艺术材料的手段的了解有多深。

       显然,看戏的人从来就不会单独注意到这其中的一个元素。

他是同时注意到了一切。

听音乐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同时地、不假思索地在三个层次上倾听音乐。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之谜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荷兰画家约翰尼斯 • 维梅尔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画作之一。

画里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年轻女子,身穿异国服饰,戴着头巾,她侧身回眸,望着欣赏画作的观众。

画面的背景一片漆黑,我们的视线被吸引到女子所佩戴的珍珠耳环上,那耳环也是整幅画的焦点。

这幅画在被世人研究了一个多世纪后,仍然留存着一些饶有趣味的问题待人们解答。

那位年轻女子是谁?

这幅画到底是一幅真人肖像画,还是一幅表现女人普遍特征的模特画?

她有多大年纪?

那颗珍珠是真的吗?

她戴的头巾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她回眸看着我们的时候到底在想些什么?

       总的来说,有关维梅尔的记载很少。

我们知道他出生于1632年,一辈子都住在代尔夫特,于1675年逝世。

我们知道他的画作包括宗教及神话题材的画,室内家居画以及风景画。

他好像从来没富有过,可能是因为作品相对较少的缘故。

他的其他名画包括《在窗前读信的女孩》和《拿着水罐的女人》。

       我们还知道,虽然他来自于一个新教家庭,却娶了一位信仰天主教的女孩凯瑟琳娜,凯瑟琳娜坚持要他改信天主教,然后才肯跟他结婚,婚后他们育有14个孩子。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画似乎不是被当作肖像画来画的,而是一幅表现人物表情、面部特征,以及其他一些特点的习作。

的确,少女的那张脸在传统意义上或许算不上漂亮。

如果是一幅肖像画,画家会花更多的力气来表现被画者的美貌,即便那么做会有些背离事实!

这种肖像画当时在荷兰很流行,而且可能也更容易出售。

然而,我们并不知道这幅画在维梅尔生前是否卖出去过。

我们甚至不清楚它是不是维梅尔的资助人范 • 鲁文的委托之作。

如果是的话,画中的模特有可能是维梅尔的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儿。

我们对《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了解比对维梅尔的其他作品都少。

实际上,这种无法解释的背景资料的缺失甚至会使得该画更受欢迎。

       正因为如此神秘,这幅画先是成了一部小说的主题,而后又被一部电影所采纳。

它们都试图揭开有关这幅画的一些谜题,其中一个是:

女孩那双睁得大大的眼睛,以及那一丝神秘的微笑,到底是天真还是诱惑?

像小说或电影这类媒介更适合作出回答。

       崔西 • 雪佛兰于1999年出版的小说向我们讲述了一位16岁的荷兰女孩格里特的故事。

她必须去工作来养活家人,于是成了维梅尔家的一名女仆,和维梅尔的五个孩子、一位老佣人以及他喜怒无常的妻子凯瑟琳娜生活在一起。

在他家干活的时候,格里特不仅被一个屠夫的儿子彼得看上了,也引起了画家本人的注意。

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隶属于不同的阶级,但维梅尔还是邀她进画室,并让她走入自己的世界。

       起初,格里特只是帮维梅尔跑跑腿,干些杂活。

可渐渐地,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维梅尔发现了格里特的视觉才能和艺术潜质,开始让她做画室助手。

格里特清楚自己在维梅尔家的地位,一直谨小慎微,但她还是对画家鼓励她学习绘画技巧而感到高兴。

她的工作是帮维梅尔磨颜料、调颜色,有模特生病的时候,她担当模特之职。

凯瑟琳娜很久之前就被禁止进入画室了,所以格里特的学徒生涯是在秘密中进行的。

格里特和维梅尔的关系日见亲密,虽然他们之间的感情从未被挑明过。

       可是,维梅尔的那位有钱的资助人范 • 鲁文喜欢上了格里特,他坚持要维梅尔在他定的下一幅画里为他和格里特画张双人像。

格里特和维梅尔都不情愿,因为格里特本人很矜持庄重,还因为范 • 鲁文最近和一位年轻女子一起画像时传出了绯闻。

最终,维梅尔作了一点妥协,他答应为格里特画一幅单人像,并让她戴上凯瑟琳娜的珍珠耳环。

作画的时候,维梅尔看着格里特的头发,那一头秀发让她少了几分矜持庄重,格里特为此感到十分难堪,跑到彼得那里寻求安慰。

       一天,维梅尔的女儿发现格里特在给他父亲当模特,就把这事告诉了她妈妈。

凯瑟琳娜顿生醋意,冲进画室,要求看那幅画。

维梅尔则指责凯瑟琳娜不懂艺术,此时的格里特处境很尴尬,她决定离开维梅尔家。

       我们知道,十年后格里特嫁给了彼得,还为他生了孩子。

同时,维梅尔也去世了。

他在遗嘱里把珍珠耳环留给了格里特。

在与彼得结婚时,格里特把珍珠耳环卖了,用来偿还彼得家的肉铺欠维梅尔的债。

       崔西 • 雪佛兰的才华在于她把几个世纪前一位生活在小城市的年轻女子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现代读者的眼前;最重要的是,她对于那幅画所引发的某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这本小说很畅销,所以在2003年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维梅尔由科林 • 弗思扮演,格里特由斯嘉丽 • 约翰松扮演。

电影在描述维梅尔为格里特穿耳洞,为了让她戴上他妻子的珍珠耳环,然后来画那位资助人要的画时,非常到位地表现出他俩之间的紧张状态。

电影的结尾是小说里没有的,那副珍珠耳环被神秘地送到了格里特的手中,至于她是否会嫁给彼得,电影留下了悬念。

       这幅画现在收藏于荷兰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正是因为它像现馆藏于巴黎的列奥纳多 • 达 • 芬奇的画作一样,画了一位面带神秘微笑的女人,那微笑蕴藏着多层意义和疑问,它被誉为北方的《蒙娜丽莎》。

仅仅一幅画就催生了一部备受推崇的小说,以及一部制作精良的影片,这说明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之谜的巨大魅力。

Languagepoints

1.Weknowhisworkincludespaintingsofreligiousandmythologicalthemes,domesticinteriorsandlandscapes.(Para2)

Domesticinteriorsaretheinsideofhouseholdswiththerooms,furnitureanddecorations.

Landscapesarepaintingsofanareaofland,showingthescenerysometimeswithpeoplebutthefocusmostlyonnature.

2.WhileGrietgoesaboutherduties,sheattractstheattentionnotonlyofabutcher'sboy,Pieter,butalsoofthepainterhimself.(Para6)

Togoaboutherdutiesmeanstodotheworkthatsheissupposedtodo.Beingondutymeanstobeworkingatthemoment;beingoffdutymeanstobenotworkingatthemome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