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们的学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6458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造我们的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改造我们的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改造我们的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改造我们的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改造我们的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造我们的学习.docx

《改造我们的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造我们的学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造我们的学习.docx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的语段。

2、理解掌握本文的十一个词语:

前仆后继、为之一新、生吞活剥、等闲视之、有的放矢、哗众取宠、徒有虚名、发号施令、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华而不实、言必称希腊

能力目标:

1、掌握筛选信息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筛选显示行文脉络的语句和文章主要观点。

2、筛选主要论据,概括语段。

3、领会包含深刻的哲理或对于认识和实践富有启示、指导意义的语句。

情感目标:

1、认识主观主义学风的危害。

2、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

3、树立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学风。

【教学重点】

1、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

2、筛选重要语句。

【教学难点】

筛选主要观点及论据,筛选文章中重要语句,应特别注意显示行文脉络的语句,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还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和运用语言的规律,表达方式等筛选信息。

【教学方法】

1、加强朗读,加深理解。

本文脉络清晰,采用提问方式勾画出行文脉络的语句,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采用点拨、答疑、研习等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思考、练习、讨论对课文进行探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设计】

一、交代题目来源,提示全篇中心(引论)

二、有业、敬业、乐业(本论)

三、总结全篇,勉励诸君(结论)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课文,理解思想内容,领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重要意义,研讨课文。

筛选信息:

1、行文脉络的语句。

2、有关调查研究工作的语句。

3、作者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的理由。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如果思想僵化,停滞不前,我们就缺乏生机和活力,也会丧失先进性。

为此,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让我们共同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

(板书)

二、写作背景

1、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2、本文是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学习文件。

3、延安整风是对过去几次“左”倾机会主义的清算。

4、整风运动的内容主要是“整顿三风”,即: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当时,毛泽东同志作了三个动员报告:

整顿学风——《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风——《整顿党的作风》;整顿文风——《反对党八股》。

在中国共产党艰难成长的历史上,1941年是个值得纪念的时期,在建党20周年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圣地延安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三篇文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今天,在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直接关系到我党的形象。

我们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一切从本本出发,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强调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更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使学到的东西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

三、题解

文章的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既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又标明了文章的论述范围——如何彻底改变学风方面的问题。

“改造”不是一般的改变,而是从根本上改掉旧的,树立新的。

“我们的学习”这里主要是指我们党内的革命队伍内的学风(即学习指导思想、学习态度等)。

题目可以有三个问题:

1、我们的学习指什么?

(即含义与范围)

2、为什么要改造?

(即:

意义、目的、原因)

3、怎样进行改造?

(即方法和途径)

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是议论文一般要谈的几个方面,围绕它去阐述论证的。

四、整体感知

本文由导言和四个部分组成。

从议论文的结构角度说,导言是引论,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表明中心论点,十分简洁明了。

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是本论(分析问题),具体阐述中心论点,说明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

第四部分是全文的结论,是解决问题的部分。

五、研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

1、用“跳读法”把握全文要点:

启发:

我们拿到一本论著,想用最快的速度大体了解全书内容要点,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

明确:

可以看封面后边的内容提要,并快速浏览目录页上的章节标题等。

那么,我们拿到一篇议论文,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把握全文要点,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

明确:

可以采用首尾跳读法,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头的话;如果文中有小标题,当然还应抓住各部分的小标题。

现在,请同学们用首尾跳读法迅速找出课文中显示全文结构脉络和内容要点的最重要的几个句子。

2、讨论后明确:

这几个句子是: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其理由如次”;(引论部分)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第一部分第一句话)

“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第二部分第一句话)

“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第三部分第一句话)

“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第四部分第一句话)

“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第四部分最后一句话)

3、叶圣陶先生说过: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这篇课文中,作者的逻辑思路大体上可以用上面几个句子里的3个词来概括:

“主张”——“理由”——“提议”

文章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本论部分(包括文中的一、二、三)阐明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结论部分(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

4、如给课文四部分各加一个小标题,如何概括?

指导:

(1)内容能涵盖本部分;

(2)简练、明确、贴近课文,尽量摘引原词原句;

全文开头一段是引言,末尾一段是结语,中间21段,作者已经用数字标明的四个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引言紧接着标题已经表明了的主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这个中心论点旗帜鲜明,提纲挈领。

“其理由如次”,是过渡性的词语,用以引出下文。

根据学生的概括,全文结构的板书设计如下:

一、主张——提出问题(引论)

二、理由——分析问题(本论)

1、成绩与进步2、缺点(3点)3、两种对立的态度(对比)

三、提议——解决问题(结论)

4、具体建议(3点)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进一步熟悉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课文,筛选信息: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内容

上节课我们用提炼论点、加小标题等方法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筛选重要语句。

二、研习课文

本文由一个很短的“引论”开头,然后分四个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

成绩与进步

通过总结我党20年的革命经验,说明我党所需要的学风是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学风。

这就为改造我们的学习提出了准则,指明了方向。

这一部分共七句话,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一句话):

肯定我党20年来在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这一句是这一部分的论点,以数量词作主语(二十年)的判断句。

“日益结合”一天比一天更加结合。

“日益”一词表明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在同错误路线思想不断的斗争中逐步结合过程,其中既有“结合”的成功经验,也有“不结合”的失败教训,所以显得用词十分准确且蕴含丰富。

第二层次(2~5句):

回顾我党掌握马列主义的历史,概括说明结合的过程。

第2句说明我党从幼年时期到现在,对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认识有个由“肤浅”到“深刻”,由“贫乏”到“丰富”的发展过程。

“肤浅”和“深刻”表明认识的深度,“贫乏”和“丰富”表明认识的广度。

四个词前后加有“何等”和“得多”说明了“日益结合”的结果。

第3、4句,概括摸索和掌握真理的过程。

“最好的真理”则说马列主义是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它最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最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最好的武器”是说人民群众掌握了马列主义并与革命实践结合后就能战无不胜。

“倡导者,宣传者,组织者”:

三者关系并列,但顺序不可动,因为它科学地反映了对马列的认识,接受和运用的过程。

第3、4句上溯到鸦片战争,概括了一百年的历史,语言十分凝炼。

(这一百年来,太平天国、义和团、戊戌变法维新、辛亥革命都先后失败,为什么?

第5句用“……一经……就……”句式,写出了马列主义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无比威力,以取得效果之迅速来充分显示二者结合的重要性的必要性。

有力地说明了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革命的巨大作用。

第三层(6~7句)肯定抗日战争以来我党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又进一步。

句中提出了理论研究工作的三个方面,以引起第二部分的进一步论述。

第二部分:

由成绩转入谈“缺点”

主要谈了三方面:

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列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这一部分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1段):

总括

“但是”紧承上文,直截了当,“而且”……递进,突出缺点不容忽视,接着用一个“假设复句”和两个“无法”,强调存在的缺点必须克服,学习必须改造。

第二层次(2~5段):

对三个方面的缺点作具体剖析。

首先对“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先肯定成绩,再指出缺点,然后进行分析。

具体的缺点:

“材料还是零碎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

具体的表现:

“闭着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借喻)——蛮干(形容主观主义不注重研究现状)

“粗枝大叶”“夸夸其谈”“一知半解”(形容主观主义不注重细心调查,只会死搬教条。

指出缺点的严重:

“极坏”、“完全违反”、“直接违反”

其次,研究历史存在的问题:

对中国历史“漆黑一团”,许多马列主义者“言必称希腊”——足见情况之严重。

无论是研究现状还是历史空气都不浓。

再其次,学习马列主义方面,“不是……而是……”,用对比性并列复句,内容对举,说明目的不明:

“虽然……但是……”,转折复句,“只会……而不会……”对比性并列复句,指出方法不对。

“非常有害”、“害处更大”,突出危害严重。

从反面论证我们的学习必须改造。

第三层次(6~9段):

说明学习上的坏作风所产生的严重影响。

第6段起句:

承上启下,“确实”“确有”强调这种坏作风的存在。

1、主观主义作风:

不愿作调查、研究,一知半解,想当然,发号施令。

2、不懂自己的历史。

3、学习马列主义方面:

生搬硬套,生吞活剥,理论与实际不统一,教条主义的。

第四层次(第10段):

小结,与总括呼应,一分为二的辩证地加以总结。

第三部分:

两种对立的态度。

通过两种学风的鲜明对照,进一步说明必须改造主观主义的学风,坚持和发扬马列主义的学风,文章先对主观主义的态度进行了剖析。

对一、二两部分的反复和加深。

反复论证的方法:

摆表现,揭本质,议危害,最后表明态度。

可分四个层次:

一、分析主观主义的表现:

在第二部分论述的基础上,并与第二部分的内容顺序相对应。

一开始对第二部分论述的有关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接着写出马恩列斯的教导作为下文对照的标准,列出主观主义的可鄙形态。

二、指出主观主义的危害:

“拿了……则……”一组排比句,由“已”到“人”,再到“革命”,层次严谨,语意肯定。

三、揭露主观主义实质:

“这种反科学的反马……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这个排比句,内部逻辑性很强,先后次序不可变动。

四、说明对主观主义的态度:

“打倒”主观主义,但对犯主观主义错误的人,作者进行了善意的讽刺和诚恳的告诫。

文章剖析了主观主义的表现、危害、实质及我们应采取的态度之后,接着对马列主义学风作了论述。

这段文字从内容安排到遣词造句,处处注意和主观主义的态度作鲜明对比。

首先用了三个“在这种态度下,就是……”的句子,概述了马列主义态度的表现:

对现状——“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

对于历史——强调“不要割断历史”;“要懂得外国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对马列主义理论——“要有目的研究,从中找立场、观点和方法。

接着揭示了马列主义态度的实质:

“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是党性的表现”,一句话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

作者通过对“有的放矢”、“实事求是”两个成语的解释,赋予了它的革命新意,深刻阐明了马列学风的革命性和科学性。

第四部分:

具体建议

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的具体方法、三点建议,指明了途径。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括,“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勉励全党认真改造学习。

三、写作特点

1、第一部分,回顾历史经验,说明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重要性,正面论述改造我们的学习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二部分,指出在学习中存在的三方面的缺点,从反面论证我们的学习必须改造。

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论述的基础上,把两种对立的学习态度进行对照,进一步证明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学风。

这一部分是对一、二部分的一次反复和加深。

2、正反对照,是非分明,说服力强。

对照是一种鉴别事物的有效表达方法,通过对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旗帜鲜明,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采用了段与段之间的正反对照,句与句之间,句中的正反对照三种形式。

通过对照,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非常清楚。

二、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1、准确性。

观点、概念、术语、逻辑、语法、修辞都运用得十分准确。

“肤浅——深刻”、“贫乏——丰富”两组反义词准确反映了客观情况。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如不“常常”,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基本”二字很有分寸,准确地表明了“两件大事”不是共产党的所有任务,而是重要的基本的任务。

2、鲜明性。

一是表现在爱憎分明的态度上,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

在对待主观主义态度上,“在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而对犯有主观主义错误的人则“送副对联,给他们画像”,对事不对人,团结同志。

二是表现在善于进行正反对比,帮助读者明辨是非,自觉取舍。

3、生动性。

一是表现在关于使用口语和富有生命力的成语上。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意调查研究现状。

用“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细心调查,只会死搬教条。

二是表现在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上。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言必称希腊”、“为之一新”、“等闲视之”等等。

三是表现在多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毛泽东语言的“三性”,综合体现了一种准确美、平易美、简洁美、参差美、均衡美、抑扬美,读毛泽东的文章不但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而且语言上也得到陶冶。

“三性”中逻辑,文法、修辞,可以说是文章的语言必须遵循的法则,它是文章表情达意的语言基础。

“三性”是文章对语言的要求,是衡量语言的三项标准。

四、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新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