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6189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docx

《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docx

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

例析高考生物试题的构建特点

生物考试大纲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实际问题;关注身边生物问题;学会用生物视角洞察各种现实问题;注重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创新相结合。

笔者浅谈近年来高考生物试题构建特点。

一、以社会关注的热点构建生物试题

近年来的高考生物试题中,有不少是以现实问题作为命题的载体,从生命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

如克隆、癌症、艾滋病、生物工程、生态环境问题等。

要学生回答的问题主要是考查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学习方法的应用、对人类行为和研究成果的鉴别、反思和评价,这样留给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能力的舞台就较大。

【例1】(2003.上海)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病毒正侵染淋巴细胞。

进入寄主细胞的是病毒的。

(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

(3)③和④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称为。

(4)HIV有Ⅰ和Ⅱ两种类型,其中Ⅰ型又有7个亚型。

Ⅰ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可达22%,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HIV众多变异类型是的结果,这种变异特点与一般生物的不同之处是,其原因是。

(5)20XX年12月1日是国际第15个日。

(6)据最近研究认为,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病原体可能是。

它和HIV一样,遗传信息是按照的规律进行的(可以用简图表达)

【解析】:

艾滋病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本题以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为素材考查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对于病毒而言,其组成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核酸是它的遗传物质,位于病毒的中心,蛋白质构成病毒的外壳。

病毒侵染细胞时,将其遗传物质注入细胞内部,从而产生与它相同的后代。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RNA病毒,RNA是它的遗传物质。

(2)由于某些RNA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在被其感染的细胞中,出现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DNA的现象,叫逆转录。

(3)细胞内生物大分子间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有规律的,即中心法则。

图示的③过程表示遗传信息从双螺旋的DNA到单链的RNA的转录过程。

图示的④过程表示由RNA决定蛋白质外壳合成的翻译过程。

(4)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根本来源,能使生物的性状出现差别。

HIV众多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双螺旋结构使其分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对于某一物种而言,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且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有害的变异较多,一般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而艾滋病病毒I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频率最高可达22%,其变异频率较高,存在的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说明突变的多方向性。

这同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有着密切的关系,RNA为单链结构,其分子中的碱基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使HIV产生多种变异株。

(5)本题的最后两小题只要关注社会热点,同实际相联系,不难回答。

【答案】:

(1)RNA

(2)逆转录(3)转录和翻译(4)基因突变,突变频率高和突变方向多,单链RNA的结构不稳定(5)世界艾滋病(6)SARS冠状病毒,

二、以现代生物技术构建生物试题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是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如DNA、蛋白质、染色体、细胞及至整个生物体,从而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近年来以现代生物技术为背景的高考命题频频出现。

【例2】(2005.全国)单克隆抗体是指()

A、单个骨髓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B、单个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C、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D、单个抗体通过克隆化,产生大量抗体

【解析】:

单克隆抗体是将免疫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杂交瘤细胞。

这种细胞既能像肿瘤细胞那样长期进行无性繁殖,又能像B淋巴细胞那样分泌抗体。

而且由于这种抗体可以是由单一的无性繁殖细胞系的细胞产生的,故又称为单克隆抗体。

【答案】C。

【例3】(2006.江苏)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

(1)在该技术中,用人工合成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的途径之一是:

以目的基因转录的_______为模板,________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_____。

(2)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有细菌、真菌、__________。

若将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对该目的基因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

(3)假设以大肠杆菌质粒作为运载体,并以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运载体与目的基因,将切割后的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DNA连接酶。

连接产物至少有_______种环状DNA分子,它们分别是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的内容是细胞工程,考查的能力是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真核细胞的基因中有内含子,在转录过程中内含子和外显子都要转录,在形成成熟NRA时,要把与内含子相应的NRA片断切除掉,而原核细胞中没有这类酶,所以若将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先要把真核细胞基因的内含子去掉。

当把切割后的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在加入DNA连接酶后,有可能是两个目的基因片段相连成一个环状DNA,或是可能是一个目的基因片段与运载体相连成一个环状DNA或是两个运载体相连,所以会产生三种环状DNA分子。

【答案】

(1)信使RNA(mRNA),逆转录(反转录),双链DNA(目的基因)

(2)动植物细胞,除去内含子(3)3,运载体自连的、目的基因片段自连、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片段相连的环状DNA分子。

三、以生活常识构建生物试题

生物学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再将知识服务于社会,生物学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可以用生物学的原理、概念、规律去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还原到鲜活的社会实际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以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和探究,才能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4】(2006.江苏)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

从纤维素的化学成分看,它是一种()

A、二糖B、多糖C、氨基酸D、脂肪

【解析】此题从生活入手,考察纤维素的化学本质,属于识记水平。

【答案】B。

【例5】(2006.江苏理科综合)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

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竞争D、互利共生

【解析】此题源于生活,从题干信息“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对于鲤鱼来说是有利的且是种内关系。

【答案】B。

四、以环保热点构建生物试题

综观近几年来的各类高考生物试卷,环境知识这类的试题正在逐渐加强。

这类试题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又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环境问题是生物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例6】(2006.广东)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

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2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

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①减少空气污染②缓解温室效应③不可再生④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以生物科技新成果生物柴油为素材,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对环境问题的掌握程度。

SO2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不仅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减少酸雨危害,还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B。

五、以能源开发与利用构建试题

以能源开发与利用为背景来构建理科综合试题是近年来的一大趋势。

【例7】(2006.江苏理科综合)能源危机是制约现代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中国立足自身解决能源困扰的重要举措之一。

(1)现代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导致气温升高。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效应”。

(2)氢能是各国正在开发的新能源。

氢能开发中氢气的制备是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能使用的主要途径是设法构成原电池,使氢气在原电池中转变为水。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原电池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

(3)水力发电利用了水能这一可再生能源。

在西部大开发的壮丽画卷中,三峡工程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设三峡水库水面到发电站水轮机的落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水的初速和所受的阻力,则水到达水轮机时的速率等于______________若每秒有质量为m的水通过水轮机,水力发电中将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V,则发电的功率等于__________。

【解析】此题以能源开发与利用为背景构建理科综合试题,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答案】

(1)温室

(2)2H2O2H2↑+O2↑,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3),ηmgh

六、以科学发展史经典实验实构建生物试题

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有着许多经典的实验,这些经典实验不仅包含着生物科学知识,而且蕴含着丰富的能力与方法因素。

通过经典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是生物高考简答题的重要类型之一。

【例8】(2000.广东)把载有新鲜水绵和细菌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

光线从反光镜反射上来后,可看到细菌从分散状态逐渐向水绵方向运动,水绵附近细菌的密度增加。

如果在反光镜上方放置一个三棱镜,使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这时看到细菌逐渐聚集成明显的两堆(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这类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

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2)放置三棱镜后,细菌聚集成两堆的原因是________。

【解析】本题的问题背景源于生物学家恩格尔曼于1882年所做的丝状藻好氧性细菌实验。

试题要求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作出解释,需要学生掌握有关叶绿体色素对不同可见光的吸收、光合作用释放氧、细菌呼吸作用等生物知识,并需要运用三棱镜使有色光分色等物理知识。

生物的异化作用包括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这显然是与氧相关的。

由实验结果图示可见,细菌聚集区分别为波长较长的红光区和波长较短的蓝紫光区,由此可联想到这是叶绿体色素吸收的主要光。

细菌在这两个区域的明显聚集是由于这两个区域光合作用较强,放出的氧气较多之故,由此也说明这类细菌是属于需氧型的。

【答案】

(1)需氧型(有氧呼吸型),水绵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绿体被红光和蓝紫光照射部位光合作用较强,放出的氧气多。

【例9】下面是关于生命科学发展史和科学方法的问题。

(1)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八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请回答:

①孟德尔选用豌豆为试验材料,是因为豌豆品种间的,而且是和植物,可以避免外来花为的干扰。

研究性状遗传时,由简到繁,先从对相对性状着手,然后再研究相对性状,以减少干扰。

在处理观察到数据时,应用方法,得到前人未注意的子代比例关系。

他根据试验中得到的材料提出了假设,并对此作了验证实验,从而发现了遗传规律。

②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是。

(2)今年是DNA结构发现50周年。

1953年,青年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构建了模型,从而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成就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时代。

请回答:

①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DNA结构特点为。

②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全称是。

【解析】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选用豌豆作遗传材料,优点是:

豌豆能严格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授粉;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例如高茎和矮茎。

孟德尔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二是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针对二对以上相对性状进行研究,三是采用统计学的方法。

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模型,为合理地解释遗传物质的各种功能奠定了基础,开始了分子生物学时代。

组成DNA的脱氧核糖核酸共有四种:

腺嘌呤脱氧核糖核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解决此此题关键在平时对课本知识理解。

【答案】

(1)①相对性状易于区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二二对以上统计②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双螺旋结构腺嘌呤脱氧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七、以探究性实验构建生物试题

探究性实验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识活动。

它根据实验的目的,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干扰研究对象,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出现什么样的现象,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近年来此类试题出现频率很高。

【例10】(2006.上海)在“学农”活动中,生物小组同学了解到一种有毒植物“博落迥”,农民常用其茎叶的浸出液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杀菌,防治秧苗病害,但是使用中常出现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

同学们经调查后发现,农民所使用的“博落迥”茎叶干重。

他们推测,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可能与使用的浸出液浓度有关。

课题名称:

不同浓度“博落迥”浸出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

晒干的“博落迥”茎叶、饱满无菌已经水浸泡一天的水稻种子500粒、培养皿数套、大小烧杯数只、量筒、台秤、漏斗、纱布、吸管、吸水纸等。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源于课本研究性课题“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是其拓展和延伸的一道实验探究题,也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课本上所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利用与现实生活实践有关的信息材料,来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熟练地掌握研究生物科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进行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答案】步骤:

(1)称取“博落迥”草叶30g、40g、50g、60g、70g,分别放入不同烧杯中,各加水500mL,浸泡2d,用纱布过滤,得到不同浓度的浸出液。

(2)取培养皿6只,分别编号,在培养皿内铺垫吸水纸。

(3)按编号倒入相应浓度的浸出液,对照倒入蒸馏水,使吸水纸吸足水分;每一培养皿中的吸水纸上,平铺50粒水稻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

(4)每天观察,使吸水纸保持湿润,3d后,检查并记录每一培养皿中发芽和不发芽的种子数。

结果与讨论:

(1)计算各培养皿中的种子发芽率。

(2)比较各组的种子发芽率,如果某一浸出液浓度下的水稻种子发芽率远低于对照组,说明该浓度的“博落迥”浸出液能抑制水稻种子发芽。

虽然该浓度的“博落迥”浸出液能用于水稻种子的消毒杀菌,但也能降低发芽率,在生产中不能使用。

【例11】(2006.广东)科学研究已证实某类有机污染物对水生软体动物雌性个体有致畸作用,畸变雌性体内出现雄性生殖器官。

近期某水域被该类有机物X污染,为了解此有机物对水生软件动物是否有致畸作用,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提出开展探究活动。

请利用中学生物实验室常用器材以及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

采自未受污染水域、体重相近、性成熟的水生螺(A螺)(300只),解剖镜,有机污染物X溶液,养殖池,正常A螺雌、雄性器官解剖图谱等。

提示:

给药剂量、具体仪器操作不作要求,室温恒定,养殖时间30d:

A螺为雌雄异体,性别特征可在解剖镜下鉴定:

(1)拟定课题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完全开放的探究性实验题。

也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课本上所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利用与现实生活实践有关的信息材料,来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熟练地掌握研究生物科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进行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答案】

(1)实验名称:

探究有机污染物X对A螺雌性器官畸变的作用。

(2)实验步骤:

①随机取A螺数只解剖,对照解剖图谱,识别雌、雄生殖器官特征;②将A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100只(至少30只);③向实验组养殖池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有机污染物X溶液,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饲养和其他条件均相同;④养殖30d后,将各养殖池中A螺在解剖镜下解剖观察并与标准图谱对照,记录性畸变雌螺数量;⑤计算雌、雄个体性畸变百分率。

(3)结果预测:

①对照组雌性和雄性螺类生殖器官正常②实验组雌性个体出现畸变。

例析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高中生物(第二册)必修教材中,用现代生物进化的理论来阐述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但并未介绍基因频率有关计算方法。

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中,某对等位基因的一个成员占该种群这对等位基因的全部基因的比率,而基因型频率是指一个种群中,关于一对等位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分别占该种群全部基因型比率。

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G.H.Hardy)和德国医生温伯格(W.Weinberg)分别提出关于基因频率稳定性的见解。

他们指出,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

这5个条件是:

①种群大;②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

这就是哈迪-温伯格定律。

哈迪-温伯格定律可用数学方程式表示:

(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如A的基因频率,q代表另一等位基因,如a的基因频率,p+q=1。

p2代表一个等位基因,即A的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q2代表另一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2pq代表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AA+Aa+aa=1。

本文介绍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例题解析及练习。

一、计算方法

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中,某对等位基因的一个成员占该种群这对等位基因的全部基因的比率,而基因型频率是指一个种群中,关于一对等位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分别占该种群全部基因型比率。

在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的前提下,基因频率的计算有以下两种方法:

1.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某基因的数目/该基因的各等位基因的总数。

1.1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A%=(2AA+Aa)/2(AA+Aa+aa)×100%

a%=(2aa+Aa)/2(AA+Aa+aa)××100%

A%、a%表示A和a的频率,AA、Aa、aa分别表示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数。

1.2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XB%=(2×XBXB+XBXb+XBY)/(2×XBXB+2×XBXb+2×XbXb+XBY+XbY)×100%

Xb%=(2×XbXb+XBXb+XbY)/(2×XBXB+2×XBXb+2×XbXb+XBY+XbY)×100%

XB%、Xb%表示XB、Xb的频率,XBXB、XBXb、XbXb、XBY、XbY分别表示XBXB、XBXb、XbXb、XBY、XbY五种基因型的个体数或频率。

2.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的换算

2.1已知基因型频率,则基因频率等于包含特定基因的纯合子频率与杂合子频率一半的和。

A%=AA%+1/2Aa%

A%=aa%+1/2Aa%

2.2已知基因频率,则纯合子频率为特定基因频率的平方,杂合子频率为特定基因频率乘积的二倍。

AA%=(A%)2aa%=(a%)2Aa%=2×A%×a%

AA%、aa%、Aa%表示基因型AA、aa、Aa的频率。

二、例题解析

1、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5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15、30和5个。

在这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A、60%B、40%C、100%D、80%

[解析]:

根据题意,在50个个体中,有100个基因,A基因占:

2×15+30=60个,A基因的频率为60÷100=60%,选A。

2、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例为:

XBXB:

XBXb:

XbXb:

XBY:

XbY=44%:

5%:

1%:

43%:

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13.2%B、5%C、14%D、9.3%

[解析]:

Xb的基因频率=(1×5%+2×1%+1×7%)÷(2×44%+2×5%+2×1%+1×43%+1×7%)=9.3%,选D。

3、已知某群体中,AA=0.25,Aa=0.5,aa=0.25。

求基因频率。

[解析]:

A的基因频率=0.25+0.5/2=0.5,a的基因频率=0.25+0.5/2=0.5。

4、检测429人的ABO血型,发现IA的频率为0.24,IB的频率为0.06,i的频率为0.70,求O型血的人数。

解析:

O型血的人数=429×(0.70)2=210。

另外:

A型血的人数=429×〔(0.24)2+2×0.24×0.70〕=169

B型血的人数=429×〔(0.06)2+2×0.06×0.07〕=38

AB型血的人数=429×(2×0.24×0.06)=12

5、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1人患囊性纤维变性,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A、a)。

一对健康夫妇有一个患此病的孩子,以后该妇女又与一健康男性再婚,问这对再婚夫妇生一个患此病的孩子几率为()

A、1/25B、1/5C、1/100D、1/625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出:

①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该妇女基因型为Aa,a=1/2。

在欧洲人群中aa=1/2500,a=1/50,A=49/50。

再婚健康男性Aa=2×1/50×49/50=98/2500,a=1/2×98/2500=98/5000。

这对再婚夫妇生一个患此病的孩子几率为:

aa=1/2×98/5000=98/10000≈1/100。

选C。

三、巩固练习

1、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

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

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

A.0.64和0.36B.0.36和0.64

C.0.50和0.50D.0.82和0.18

2、从人类群体的一个样本中发现:

AB(IAIB)血型23人,O(ii)血型441人,B(IBi)血型371人,A(IAi)血型65人,则IA、IB和i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0.03、0.45、0.52B.0.04、0.15、0.81

C.0.05、0.22、0.73D.0.06、0.44、0.5

3、在某一个种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占16%,那么该性状的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A.0.36、0.48B.0.36、0.24

C.0.16、0.48D.0.48、0.36

4、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

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5、在某一地区的遗传学调查中发现,该地区男性色盲占该地区男性色盲人口的8%,则预计该地区女性色盲占该地区女性总人口比例为()。

(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1、A2、C3、A4、6%5、0.64%)

动物细胞培养与观察

细胞培养是将器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