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6135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报告.docx

《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报告.docx

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报告

工程测量技术报告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系、专业:

XXXXXXXXXXXXXXX

班组:

XXXXXXXXXXXXXX

姓名:

XXXXXXXXXX

学号: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XXXXXXXXXXXX

 

2012年7月日

XXXXXXXXXXXXXXX

·XXXXXX·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一、实习小组根据工程项目(虚拟的)建设任务要求,完成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需要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实习内容包括编制工程项目的工程测量方案、按照工程测量方案展开各项工程测量工作、提交各阶段工程测量成果报告。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求,由实习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工程项目建设任务要求。

在此以某市政道路桥梁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为完成该项目需要完成的工程测量工作。

其他不同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测量工作可参照该项目,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工程测量方案,并付诸实施。

二、已知点坐标及高程:

H07(3272750.503,470866.830)

H10(3272837.751,470916.947)

H41(3273287.803,470225.597)

H43(3273303.737,470361.101)

H02高程:

500.0000m

H22高程:

506.7054m

点号

X

Y

备注:

曲线桥半径R=660

起点里程:

K1+000

缓和曲线L0=30

桥K1+060-K1+130

起点QD

3273086.1072

470952.4137

交点JD1

3273295.8704

470952.9874

第2章施工测量方案

2.1平面控制测量

本次测量的导线形式为附合导线形式,技术要求采用的是一级要求,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为:

等级

导线

长度(km)

平均

边长(km)

测角中

误差(″)

测距中

误差(mm)

测距相对

误差(mm)

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

差(″)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

一级

4

0.5

5

15

1/30000

2

10√n

≤1/15000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精度

半侧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2C值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一级

2″级仪器

12″

18″

12″

布点方法:

1、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以便于角度和距离的测量;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之处;

3、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和地貌

4、导线边长应按照相关的规定,最长不超过平均边长两倍,相邻边长尽可能的相等。

5、导线点的布置除满足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外,应便于施工放样

6、导线点应选在避免影响交通的路上,选定点以后,要以红漆标注

7、导线点统一编号,以便于测量应用和资料整理

仪器选用:

J2-1光学经纬仪全站仪

仪器检校:

见小组表格。

2.2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路线采用的是附合水准路线,采用的等级是四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的限差等技术要求为:

等级

每千米高

差全中误

差(mm)

路线长

度(km)

水准仪

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附合导线)

往返较差、

附合或

闭合导线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一次

平地20

山地6

等级

水准仪型号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较差(m)

前后视距较差累积(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黑红面读书较差(mm)

黑红面高差较差(mm)

四等

DS3

100

5

10

0.2

3.0

5.0

布点方法:

1.相邻水准点间通视良好,以便于角度和距离的测量;

2.应选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之处;

3.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和地貌

4.水准点与一起之间的视距应小于100

5.水准点的布置除满足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外,应便于施工放样

6.水准点应选在避免影响交通的路上,选定点以后,要以红漆标注

7.水准点统一编号,以便于测量应用和资料整理

仪器选用:

DS3-2

仪器检校:

见小组表格.

2.3控制测量检核

控制测量的检核方法是根据我组布设的导线点与水准点,支出一个支导线或者水准支线测出给定的点的高程与统一坐标,然后交由老师与该点实际高程与坐标比较,得到闭合差。

相关数据表格见附表。

2.4桥墩施工放样

主点:

缓桩号ZH=01+048.211,坐标X=3273134.319,坐标Y=470952.546,切线方位角FWJ=0°9ˊ24.1″

缓圆桩号HY=01+078.211,坐标X=3273164.316,坐标Y=470952.855,切线方位角FWJ=1°27ˊ24.84″

曲中桩号QZ=01+207.419,坐标X=3273292.341,坐标Y=470968.703,切线方位角FWJ=12°39ˊ24.1″

圆缓桩号YH=01+336.627,坐标X=3273414.85,坐标Y=471009.116,切线方位角FWJ=23°51ˊ23.36″

缓直桩号HZ=01+366.627,坐标X=3273442.099,坐标Y=471021.663,切线方位角FWJ=25°9ˊ24.1″桥墩放样方法:

根据给出的已知数据,计算出主点里程,然后各个桥墩的中心坐标(考虑偏移量),粗略确定出需要测设的桥墩中心点,最后在实地通过角度交会以及极坐标法定出符合要求的桥墩点。

精度要求: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精度

等级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复

读数之差(″)

半测回归

零差(″)

一测回内2C互差(″)

同一方向

值各测回

较差(″)

四等及

以上

1″级仪器

1

6

9

6

2″级仪器

3

8

13

9

一级

及以下

2″级仪器

 

12

18

12

6″级仪器

 

18

 

24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面控制网

等级

仪器精度等级

每边测回数

一测回读

数较差(mm)

单程各测回

较差(mm)

往返测距

较差(mm)

三等

5mm级仪器

3

3

≤5

≤7

≤2*(a+b*D)

10mm级仪器

4

4

≤10

≤15

四等

5mm级仪器

2

2

≤5

≤7

10mm级仪器

3

3

≤10

≤15

一级

10mm级仪器

2

——

≤10

≤15

——

二、三级

10mm级仪器

1

——

≤10

≤15

仪器选用:

DJ2-1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

2.5施工管理

施工测量时间计划为:

7月11号在指导老师讲解完实习事项后领取仪器,12号开始进行仪器校核,13号踏勘选点等,13号~19号进行水准控制测量和导线控制测量,20号~24号进行桥梁的施工放样以及资料成果等的整理上交。

人员安排情况是:

控制测量阶段小组分成两批人,一批做水准控制测量,另一批做高程控制测量,隔天轮换。

施工放样阶段,集体计算并用全站仪、水准仪以及经纬仪放样和测量桥墩位置及高程。

仪器管理:

在测量过程中,记录员和观测员管理水准仪或经纬仪,立尺的人管理水准尺和尺垫。

测量完毕,所有的仪器放在同一寝室。

操作过程中不要违规操作,严禁仪器的不合理对待。

施工安全管理:

1、人员安全由于大部分测量工作是在马路边进行的,来往的车辆和人都比较多,要注意个人的人身安全。

因为实习是在夏季进行所以还要避免在高温暴晒的条件下进行测量,以免发生中暑。

夏季也是多雨的季节,在下大雨的情况下尽量不进行测量,防止感冒等疾病。

2、仪器安全在测量过程中仪器要时刻有人看管,避免仪器的损坏。

在高温或大雨的天气条件下不进行测量工作,这样不仅对仪器的损害大,而且所测得的数据误差也大。

第3章施工测量成果

3.1平面控制测量成果

导线坐标计算表:

见附表

导线布点图,见下图:

3.2高程控制测量成果

水准测量计算表,见附表。

3.3桥墩施工放样成果

曲线计算成果:

桥墩放样计算成果:

经过对已知数据的计算,实地勘察以及通过CAD表示各曲线点和桥梁走向,大致确定出了桥墩的坐标点,其实地放样的计算数据及成果见下。

计算成果:

见附表。

放样成果如下:

点名

X坐标

Y坐标

轴线方位角(上下)

里程K1+067桥墩中心点

3273153.084米

470952.528米

上点

3273153.58米

470952.534米

下点

3273152.588米

470952.524米

0度35分26秒

里程K1+124桥墩中心点

3273209.862米

470955.476米

上点

3273210.462米

470955.538米

下点

3273209.288米

470955.480米

2度49分42秒

第4章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4.1项目技术总结

4.1.1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

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水准点: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

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

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

附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4.1.2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附合到另一组已知控制点,成为附合导线。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然后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实地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1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2线边长应大致相等

⑤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测角: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DJ2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量边:

用全站仪测量两导线点之间平距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附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①计算角度闭合差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

②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如果测量闭合差大于容许闭合差,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测量闭合差小于于容许闭合差,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③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

计算检核:

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3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改正数。

2)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3)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①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②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Δ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Δy

图根导线的相对闭合差≤1/15000

③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调整的原则是将Δx、Δ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④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4.1.3实习中引起的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1.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

(2)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

(3)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2.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3.施工放样中防线放线出现错误

原则上角度交会实地测设,精度会高于极坐标法测设,但是若测量后进行粗略检核发现有所偏差,则应继续进行调整,才能保证真正达到角度交会的精度。

其他方式的测设方法也应该这样。

4.2个人实习总结

我的体会:

在十五天前的现在,正在懊恼暑假又没能够早早回家,还要在学校实习我,与实习完后的现在的我心情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

在这十五天里,最大的体会应该就是,团队不会是一个人的团队,成果不会是一个人得成果,错误也不会是一个人的错误。

在这十五天的时间里尝到了种种种辛酸无奈与苦累还有喜悦,我的情绪也势必经历了各种复杂的阶段,然而正是这种提前到来的实习经历(相对于我们的工作而言),让我们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同时更加让我们对“团队”有了一个更加深刻和实际的理解。

说实话,实习却是很辛苦,至少现在还未出生社会到达工作岗位的我们会觉得苦,我们也曾经在中途有不知多少次,想过就这样马马虎虎的过吧,得过且过吧,也是在看到自己的团队齐心协力,热情满满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团队百般努力的结果,才发现其实我们是“乐”在其中的。

还有就是,个人的力量与智慧还有创造力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往往可以制造奇迹。

我的收获:

如果要说收获,我想应该至少从两个方面来讲。

其一,单从技术层面来说,从大二上学期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学习工程测量这门课,其中也确实学到了很多理论的知识,这过程中也参与过很多的测量实验,然而与这次的实习相比,可以说,正是这一次的测量实习,尽管结果可能会不是很令人满意,才让我们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成就感,才让我们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土木人”的感觉。

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参加了水准,导线,放线等测量,在这个过程中才是实际的真真切切的对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的操作有了更近一步的掌握。

同时还有对于平面控制测量以及,工程施工放线等的认识也更加显得清晰了。

其二,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这次实习的任务对于之前的我们来说应该算是比较重的了,而我们也是以小组的形式参加了这次的实习,因而也就表明要成功的完成这个实习,最大的保证应该是团队的力量。

对于团队的认识,必然会是我们成长路线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课。

另外,测量本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要想出色的完成这次测量任务,也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智力,毫不吝惜我们的劳力。

因而,每件事都不是单靠智力或者说劳力就能得到完美结果的,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更是需要我们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思考力与学习力充分结合我们的行动力,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对实习的建议:

从实际情况的角度出发,这次的实习应该还是很圆满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应该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有任何的疑问或者说困难都能找到指导老师得到帮助。

然而还有一点个人认为有点欠缺的是,测量时间安排的不是非常紧凑,出现了很多时候的时间的浪费,还有就是很多时候仪器也会存在许多的不理想因素虽然有主管仪器的的老师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导致给测量增加困难。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这次的实习自己感觉是非常圆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