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6101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东莞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东莞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东莞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东莞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莞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东莞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莞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东莞市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东莞市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

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

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加强中央集权制度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一传说反映了

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

4.在一遗址的出土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碳化稻谷、稻叶和稻杆的堆积,由此可推测此遗址为下列哪一项()

A.山顶洞人遗址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D.大汶口遗址

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下列关于“汉武”的评价最准确的是()

A.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真乃盖世英雄

B.他为了做皇帝杀了很多人,是历史罪人

C.他虽然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但是他为了加强统治,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因此过大于功

D.他为了加强统治,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

6.《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

“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

A.战乱频繁B.徭役繁重C.刑罚残酷D.赋税沉重

7.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

“江水初荡潏(yu),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洽理黄河B.修筑都江堰C.奖励耕战D.发明水排

8.《史记》记载: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该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

9.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

10.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下列孔子的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仁者爱人B.温故知新

C.诲人不倦D.有教无类

11.古人曾说:

“夫孝,德之本也”。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12.《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A.进献贡物B.朝觐述职

C.派兵作战D.镇守疆土

13.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

下列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是

A.丞相制B.郡县制C.州县制D.县制

14.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

他是()

A.黄帝B.尧C.舜D.禹

15.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16.大禹以平凡的义举,印证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高尚人生境界。

他成为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考试选拔

17.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其两位领袖是()

A.刘邦、项羽B.陈胜、吴广C.韩信、张良D.苏秦、张仪

18.《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哪一历史功绩(  )

A.首创皇帝制度B.统一全国C.抵御匈奴D.开发南疆

20.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夏商时期D.西周时期

21.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戍边农民因雨误期

B.陈胜吴广的号召

C.民族矛盾的尖锐

D.秦朝的暴政

22.在达州市中小学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

“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仁爱。

”他的班级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  )

A.儒家法家B.道家兵家C.道家儒家D.墨家儒家

23.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

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

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春秋时

A.周王室衰微

B.经济得到发展

C.发生政治改革

D.青铜制作工艺进步

2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请问,三者在生产生活中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会使用火

②都是用打制石器

③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④都能够直立行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初起,公众自发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厉行节约,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提倡“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26.柳宗元认为“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政”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政”指秦之“暴政”

C.“制”是指郡县制

D.柳宗元的判断正确

27.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鲁、宋、卫、郑、许、曹七国国君在葵丘结盟。

周天子派代表参加并宣布说“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还特加优惠,在接受胙(祭肉)时免于下拜,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这说明

A.齐国积极发动兼并战争

B.周王室力量大大衰微

C.齐采取了联横外交政策

D.周王室支持诸侯争霸

28.下列不属于周朝贵族的是

A.诸侯

B.卿大夫

C.士兵

D.士

29.“民以食为天”。

世界上,由我国先民最先培育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稻、粟、黍

B.稻、麦、黍

C.粟、麦、黍

D.稻、栗、黍

30.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千秋万代世袭帝位,但秦朝最后却短命而亡。

下列不属于秦朝灭亡原因的是

A.赋税沉重

B.刑法残酷

C.二世昏庸无道

D.统一文字与货币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的方式来选举部落首领,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所以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和四年的楚汉战争,西汉初年,民生凋敝,人民生活困难,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成为当时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故B符合题意;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之后,项羽的力量基本被消灭,所以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并不是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故A不符合题意;西汉初年,统治者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恢复发展生产,而不是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西汉初年并没有出现朝中大将威胁皇权统治的问题,所以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并不是解除朝中大将兵权,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故选B。

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耒耜,农作”,这是农业的起源,故A符合题意。

原始社会中,陶器是手工业;原始社会还没有商业;牛羊是畜牧业,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耒耜是农业生产工具。

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大量碳化稻谷、稻叶和稻杆的堆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最早人工栽培水稻,故选C。

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是有名的皇帝,他为了加强统治,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他功大于过,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A、B的评价均不全面,故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汉武帝的评价为切入点,考查对汉武帝的全面认识。

掌握,汉武帝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他功大于过。

6.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中““天下苦秦久矣。

”意思是天下的老百姓忍受秦朝的暴政很久了,暗示是该结束的时候了。

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战乱频繁不属于秦朝的暴政,A符合题意;徭役繁重属于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B不符合题意;刑罚残酷属于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C不符合题意;赋税沉重属于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是“天下苦秦”的原因,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题干中“天下苦秦”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致使大批农民脱离生产,田地荒芜。

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农民无法生存下去。

秦朝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一人犯罪,亲属、邻里也要“族诛”“连坐”。

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故“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修筑都江堰。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的意思是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向上天推荐,后来舜向上天推荐与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世袭制是指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国家的管理制度,不是选拔首领的制度,A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9.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栏式房屋,因为北方干旱少雨,南方地处潮湿,所以南北方居民居住房屋不同,主要是自然条件的不同,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0.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体现了教育公平,故D符合题意。

仁者爱人是强调以仁爱之心协调人际关系,与教育无关;温故知新是说学习方法,诲人不倦是说教学态度,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夫孝,德之本也”大意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实行德政,注重道德教育,故B符合题意。

A主张无为而治;C主张“兼爱”“非攻”;D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可见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朝觐述职,故B符合题意。

ACD都属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

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1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建立后,政治上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禹吸取其父鲧堵塞之法失败的教训,“三过家门而不入”,专心治水,采用疏导方法,用13年时间成功治理黄河水泛滥。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

1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稻秆、稻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故选D。

16.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通过民主推选的方式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舜又用同样的方法传位于禹,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制”,C符合题意。

世袭制在夏朝建立后开始,A不符合题意。

武力夺取、考试选拔不是大禹成为部落首领的方式,B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注意准确识记禅让制的有关内容。

1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的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这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8.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故A符合题意。

商朝开始出现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最典型,东周分封制解体,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B

解析: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雄才大略,继位后,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由此可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故选B。

20.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在春秋时期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A符合题意;秦汉时期的牛耕已经普遍使用,牛耕的使用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B不符合题意;牛耕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不是夏商时期,C不符合题意;西周时期主要工具是木制和石制的工具,牛耕当时没有出现,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因此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C

解析: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强化德育教育,仁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

故C符合题意;法家、兵家的思想与“仁爱”无关,故AB不符合题意;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无为而治”不符。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在春秋时期的郑庄公作为诸侯,用了本属于天子才可以用的九鼎,说明了春秋时期礼制的破坏,即分封制遭到破坏,是王室衰微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发生政治改革使诸侯国势力增强,这是出现题干局面的原因,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

青铜器制作工艺的进步与诸侯用鼎多少没有直接关系;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分析题干现象的出现原因,首先诸侯用天子的礼制,说明天子地位下降;在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社会发展与改革导致的,与鼎是青铜所铸造,青铜工艺进步无关,即可排除。

24.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据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用火遗迹。

此后,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山顶洞人能够人工取火并会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选项C符合题意;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不属于黄河流域,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提倡‘节俭’、‘节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因此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墨子,所以C项正确;老子主张人们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与题干“兼爱”“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荀子主张礼治,与题干“兼爱”“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法治,与题干“兼爱”“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26.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柳宗元认为秦朝的短暂灭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制度,故BCD理解正确,不合题意;“政”是秦朝的暴政,不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故A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7.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周天子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这说明周王室力量大大衰微,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齐国积极发动兼并战争、齐采取了联横外交政策、周王室支持诸侯争霸,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28.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在西周的贵族阶层时,天子为最高一层,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士是统治阶级里最低的一层。

士下面就是平民、士兵,平民下面是广大的奴隶。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0.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上缴国家;徭役繁重,男子被征发去修长城、陵墓等;刑法残酷,有由于邻居犯罪而受到牵连的连坐、族诛等;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终于引起农民起义,二世而亡;统一文字与货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