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教案 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5973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学教案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教案 4.docx

《自然地理学教案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教案 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地理学教案 4.docx

自然地理学教案4

授课题目

第十一章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人地关系

授课类型

理论课

首次授课时间

2010年01月04日

学时

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

了解并掌握人地关系的发展史;

了解并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

复习(5分钟):

土地分等;

第十一章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自然地理系统的四个阶段;人类出现后,自然界开始了从自然状态向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状态转化,自然地理环境中诞生了人类社会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正在受着人类越来越大的影响。

因此,人们已经不能忽视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研究,这类研究又简称为“人地关系”研究。

第一节“人地关系”的发展与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人地关系”的发展简述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人地关系是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已存在的客观关系。

1.种植业产生以前的阶段

生产活动并不对自然环境造成大破坏,在这上阶段,人对自然界是完全依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原始的协调状态。

2.原始农业至小农经济发展阶段

从单纯依附自然进入到顺应自然的新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人类开始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利用自然力量来生产人们需要的生活资料,但人们还不能制造化肥和农药,还没有使用现化代机械,在自然灾害面前,还处于听天由命状态,在人地关系矛盾中,仍处于被动地位。

3.工业化阶段

人类活动大大增强了对自然环境改造和利用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中,人类在人地关系这对矛盾中占据优势地位。

由于过分夸大主观能动作用,走上了一条以牺牲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来换取高速经济发展的道路,并且不得不耗费巨额资金去治理已被破坏的环境。

4.建设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的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遍及其各个组成部分,既有不利于环境的负面影响,又有某些局部的有利的方面。

(一)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1.人类对生物圈的有利影响

人类对生物圈的有利作用主要表现在驯养繁殖部分动物,既可提供役用、交通等生产条件,又可提供肉、乳、蛋、皮毛等衣食生活资源。

因此说,几乎是同农业历史同样悠久的畜牧业的兴起和发展,大量饲养动物的发展和优良品种的不断培育,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生态建设意义。

人类社会农业的发展是以将野生植物的某些物种逐步培育成供食用的物种的过程而实现。

除粮食作物外,尚有各类蔬菜、果类、花卉等多种植物等,其分布早已远远超出了其原来的生长区域。

经人工培育的大量新品种,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中,新的占有重要地位并广布于世界各地的农业生态系统。

20世纪下半叶,为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和弥补食用生物物种灭绝之患,人类开始在海洋和陆地水域中发展水产品养殖业,即所谓“海洋农业”、“海洋牧业”,统称为农业中的“蓝色革命”。

人类的这些举动,无疑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

但是人类为保护自身的持续生存条件,必须保护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某些愚昧和自私行为进行持久的斗争。

2.人类对生物圈的不利影响

人类对生物圈的不利影响表现为通过捕食、采食、毒杀和改变局部环境,加速生物物种的灭绝,或无意但造成某些物种的意外繁衍,破坏天然植被,同时又以人工方式保护、培育和驯化极少数动植物物种,使天然生态系统趋向简单化等。

总之,人类对生物圈的不利影响可以归结为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所谓生物多样性(Biologicapdivtroitg)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在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意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类历史上曾有约3000种植物被食用;有40%~80%的生物被作为医药资源;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人类生产的原材料及能源;生物多样性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条件。

①人类的活动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物种灭绝的速率在不断加快。

自从3.5×109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原因已经灭绝了难以计数的大量生物,现存在的估计约5.0×106甚至1.0×107种生物是地球上少数幸存者。

据研究,脊椎动物种的生存期一般认为是5.0×106年。

在过去的2×108年中,自然灭绝率平均每世纪约90余种。

高等植物在过去4×108年中,大约平均每27年灭绝一种。

然而自人类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来的近300年间,平均每4年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灭绝,20世纪前半纪,每天约有1~3个物种消失,而现在有报道说每小时有1~3个物种灭绝,每年则有2.7×104种绝灭。

估计今后25年内地球上将有1/4生物物种濒临灭绝。

因此说,是人类活动加剧了地球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使生物灭绝速率至少相当于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②人类活动除对生物物种的损害影响外,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是对生态系统破坏的明显例证。

在人类大规模干扰前,全球森林面积约为6.0×109hm2,至1954年已降至4.0×109hm2。

仅1950~1983年中,美洲森林面积减少38%,约4.4×107hm2;非洲森林减少23.5%,约2.11×108hm2。

自1976年以来,全世界每年有4.0×106~5.0×106hm2郁闭森林被砍伐。

1991年9月,在第十届世界森林大会上,FAO公布自1985年以来,全球森林每年消失约1.7×107hm2。

毁林速率加快,可能造成全球性的生态灾难。

③人类对植被的另一类破坏即开垦草原。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16~24%,由于近百年来人口增长过猛,草原被过度垦殖和放牧,全球草原面积已减少45~47%,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草原生态已受到严重损害。

④人类活动还造成某些物种的意外繁衍,或破坏某些物种的生态条件。

人类把某些物种从其原分布生态区移迁至新的地区,使得迁入区原生态系统的组成物种遭到生存威胁,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

由于人工造修的河口、河道栏河大坝,阻断某些鱼类的回游路线,破坏其生态条件,导致物种的消失或生物食物链的破坏等。

(二)人类对大气圈的影响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本身正在成为改变大气圈和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类主要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向大气中释放热能、改变地表反射率及进行人工降水等方式实现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大气CO2的浓度,威胁臭氧层,以及促使氧平衡失调等方面。

1.增加大气CO2的浓度

1957年夏威夷冒纳洛阿(MaunaLoa)山观测站开始实测大气CO2浓度,1958年~1989年的大气CO2浓度变化见于图33A。

20世纪80年代内,平均每年CO2的增量达1.63ppm,已是20世纪以前每年递增率的13.5倍。

据IPCC公布2000年大气CO2浓度已达369ppm,与1985年相比,大气CO2浓度增加了18%。

全球大气CO2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20世纪后半期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废气排放量大;另一重要原因是人类大面积毁灭森林和草原,引起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减少与林地变裸地后土壤CO2释放量增加。

大气CO2的增加与其它温室气体一起,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气温有增高趋势。

近年来,极地地区冰川融化日益明显。

据有关报道,从20世纪50年代至2003年,北冰洋海域浮冰消失近1/2,海水温度提高2.2~3.9℃;从80年代起至2003年,其海冰平均厚度由4.88m减至2.75m,平均减少了2.13m;我国珠穆朗玛峰顶的积雪厚度,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33年间已消融减薄了1.3m。

此外,据世界气象组织(WMO)2000年1月5日公布,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100年中,全球气温上升0.7℃。

20世纪90年代是自1840年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

以上均表明全球气温有升高趋势。

20世纪100年内CO2浓度的增量按73ppm约算,则平均每增加10.4ppm,全球气温将上升0.1℃。

尽管现今气温的波动仍在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内,但其发展趋势不容忽视。

2.臭氧层受到威胁

臭氧对于人类和生物圈的重要性,在于大气平流层下部的臭氧层的保护作用:

该处臭氧浓度约为15ppm,可有效地屏蔽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如果该臭氧层消失或被削弱,大量紫外线直射,可大量增加人类的皮肤癌等病症,并可能对其它生物物种产生不良影响。

现今由于人类的某些活动,已使臭氧浓度呈现减少趋势,危及臭氧层的稳定。

人为影响之一是大气层核试验使大气层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增加,氮氧化物可使臭氧还原为氧,从而消耗臭氧;另一重要原因是日用化学品生产使用的氟利昂(CFCL3和CF2CL2)逸散于大气平流层时,在紫外线照射下分子发生分解,所释放的游离的氯原子加速臭氧还原为氧的反应,使臭氧浓度降低。

氟利昂(CFCL3)对臭氧的破坏作用极大,在大气同温层中每生成一个氯原子,可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有一项估计预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氟利昂的使用量达7.5×105t/a时,臭氧层将消耗7%,使地面紫外线增强14%。

实际上1972~1974年臭氧已被破坏了2%,至2003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已扩大至2.7×107km2。

紫外线中特别是UV-B(λ295~320nm)的迅速增加,对生命系统及人类生态将产生灾难性影响。

尽管世界各国正在逐渐停止氟利昂的使用,大气层中的残留量仍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臭氧发生破坏作用。

2.大气中氧的平衡失调

现代大气中的氧主要是陆地植物和海洋藻类光合作用的产物,又主要消耗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细菌分解有机体,基本上处于动态平衡。

然而随着世界森林植被快速破坏,以及海洋特别是近岸海域水生植物因海水污染而大量死亡,将导致大气中氧含量减少。

而现今大气中CO2含量在增加,今后会出现大气成分比例的变化。

3.热污染

人类对地表产生的热污染,主要是指火力发电、热核电站直接向大气和水域释放的废热以及城市居民点集中释放的其它生活废热。

人类活动可释放的热量目前虽然还不能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相匹敌,但已经造成的局部地区的热污染及其发展趋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太阳辐射能直达地表的部分热能约为585w/m2。

现今世界工业化地区的能量生产可占全世界的约75%,所释放出的热量平均约为12w/m2,仅相当于地表太阳辐射热能的2%。

然而局部的人口集中的世界极大城市,如纽约市地区,每年释放的城市热量达630w/m2,莫斯科为127w/m2,其数量已相当之大,造成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有人在20世纪曾估算,从1970至2000年,世界能源生产如按每年5.5%的速率增长,至2000年世界能源生产增加5倍,世界工业化发达地区所释放的热量平均达60w/m2,为太阳辐射的10%。

这种效果,再与大气CO2浓度增加、O3层破坏、森林面积减少、草原沙化等导致的热效应叠加在一起,必然影响到地球环境的热平衡。

热污染的危害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被觉察,但它的存在以至今后有增无减的发展趋势,其后果值得关注。

(三)人类对水圈的影响

我们已知全球淡水资源量中可供人类利用的仅为9.0×107km3,而且具有全球分配不均的特点。

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对水圈的影响日益加强。

1.人类对水圈的有利影响

首先,人类自古即重视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兴修灌溉工程,进行流域内及跨流域调水,将丰水区的地表水长距离引入缺水区,发展灌溉农业,从而直接或间接调整区域水资源的分配不均和局部调节了水分循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广泛使用人工降雨措施,也起到局部调节大气水分循环的作用。

其次,由于在河流上兴建拦河坝,梯级开发河流水资源,利用水能发电;蓄滞洪水,防洪防涝以及调节河川径流,改善航运条件等,均属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面。

2.人类对水圈的不利影响

人类社会自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来,随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人口增长加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水污染现象日益严重。

随工业化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工业废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渣等大量产生,排入河流,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破坏淡水资源。

许多河流因受污染,使水质严重变坏,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灭绝。

海洋污染加重。

表现在河口区河水的污染,使河口区海洋生物生产量降低,近岸水域富营养化加重,导致大量海洋微生物过量繁殖,“赤潮”现象频繁发生,大量鱼类死亡,渔场遭到破坏。

此外,海上石油开采及海洋石油运输,使海洋污染加重。

目前世界生产的石油约有2/3经海上运输,油船海难事故导致原油泄漏时有发生,每年流失原油估计至达6.5×106t,大量原油漂散于海面,污染海岸带,使大量贝类、鱼虾类及鸟类死亡。

(2)河流梯级水库的修建,在拦蓄洪水的同时,也拦蓄大量泥沙,使入海泥沙及有机物质大量减少,河口区原来的渔场因入海有机饵料的减少而衰落。

例如,尼罗河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河口区每年1.8×104t的沙丁鱼捕获量剧减97%,其它水产品亦明显减产。

以我国渤海海域而言,由于华北平原各河入海水沙量的减少,海区渔场衰退,再加过度捕捞的影响,以及海洋赤潮灾害,渤海著名的小黄鱼和带鱼基本绝迹,渤海对虾产量亦大为缩减。

渤海湾区20世纪50年代年产对虾超过2.7×103t,70年代降至680t,80年代以来已很少形成产量。

河流入海泥沙的减少,使海岸带泥沙平衡遭到破坏,河口及海岸发生侵蚀后退。

例如,近30年河北省海岸已发生明显蚀退:

约400km2土地沦为海域,海岸平均蚀退率为1~3m/a,这种趋仍在发展中。

(3)过量超采地下水引起的灾害。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及农业生产面临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大量抽采地下水,持续多年动用地下水静储量,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进而引发大面积地表下沉的灾害性后果。

例如美国加州洛杉矶以南的长滩市,自1940年发现地面沉降,至70年代中期沉降区的中心部已下沉9m,估计造成的损失达1亿美元以上。

墨西哥城自20世纪初以来至70年代,市区地面已沉降了7m;1934年建成的美术馆,原来的2楼现已低于现今的地面。

我国华北平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因大力开采地下水,不仅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同时也引起地面沉降:

天津市从1959年发现地面沉降现象以来,至1988年市区最大沉降量达2.63m,平均沉降速率为87mm/a;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市区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也发生严重的地面沉降现象,后虽经采取地表水注水回灌控制措施,80年代以来地面沉降率仍保持在每年平均1.5cm左右。

平原沿海,地下水位下降又会导致地下海水入侵,使地下水咸化,淡水资源遭到破坏。

如山东半岛莱州湾沿海地下的海、咸水入侵面积达975km2,其中仅1993~1995年即扩展98km2。

由于地下水超采和近期年降水量偏少,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充恢复,沿海海水入侵危害仍在继续发展中。

(四)人类对土壤岩石圈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土壤岩石圈的有益影响

人类活动对土壤岩石圈的有益影响可从两方面分析:

(1)对地貌方面的影响。

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对地貌的改变是多方面的,其中对自然地理过程产生有效作用的,主要是人工湖泊——水库的兴建和山坡梯田的修建。

水库的兴建除了在防洪、灌溉、给水、发电、水产养殖、甚至旅游等方面能为社会带来多种效益外,由于地表水面增加,而水体的热容量较干燥地表为大,可以使水库区局部小气候有所改善,使日温较差变缓,水面蒸发的增大也可有利于局部水分循环的加强。

山坡梯田的修建是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并对农田起到保墒的作用。

(2)对土壤方面的影响。

人类长期的农业生产,对农田的精耕细作,对自然土壤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使自然土壤部分地转化为农用土壤;耕作过程改变着土壤的结构,施肥过程改变着土壤肥力。

因此,在世界的古老文明发祥地如古巴比仑所在的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下游平原,黄河、长江中上游平原地区的土壤,多被改造成水稻土、菜园土等人为土壤类型,从而改变着土壤分布的某些规律性,即改变着某些土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人为土壤的形成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基本条件之一。

2.人类活动对土壤岩石的不良影响

(1)对地貌的不良影响。

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大量人工地貌和对地貌体的破坏。

例如,在大规模、大量开采地下矿藏的矿区,易发生大面积的地表塌陷,破坏自然地面或农田、建筑物等,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土石方开挖,破坏原始地貌的自然稳定性,容易形成坡面塌方或规模不等的滑坡现象。

拦河大坝的修建,人为改变河流天然纵剖面,破坏其自然均衡状态,引起河道发生新的侵蚀冲刷或淤积加高的变化。

城市建设中大量自然地面被改造成人造地面,改变地表天然反射率和热辐射状况,特别是城市建设的若干高大建筑物群,使城市变成一处处规模不等的人造“山地”或“丘陵地”,不仅改变了原始地貌,增大了地面起伏度(糙度),又会形成“城市热岛”,影响局部气候变化,形成所谓城市小气候等。

(2)对土壤的不良影响。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四方面,即土壤侵蚀、荒漠化、盐渍化与土壤污染。

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降雨地表径流冲刷土壤表层,即所谓的水土流失。

本来土壤侵蚀是自然地理过程的正常表现之一。

据估算,全球每年的土壤侵蚀模数为12~1500m3/km2·a。

由于人为原因,全球土壤侵蚀流失量大增,全球土壤侵蚀模数达1500~85000m3/km2·a,是原自然状态的125~170倍。

土壤流失过程仍在发展中。

荒漠化现象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植被遭人为破坏的结果,在第三章中,已提及美国中西部破坏草原植被引起的“黑风暴”灾害损失惨重的事例。

该事例表明,草原植被一旦破坏,被开垦成耕地后原始土壤结构即遭破坏,风蚀作用加强,形成沙尘暴,土壤中的细粒成分被风力吹失,其机械组成逐渐粗化,沙化,耕地逐渐变为沙化荒地。

据联合国FAO1977年的统计,全世界因土壤沙化丧失的耕地每年达6.0×106hm2,如听其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全世界将有3.8×1010hm2土地会受沙化威胁。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荒漠化危害也是严重问题,土地沙化扩展速度由1994年前每年2.46×103km2增至现在的每年3.436×103km2,相当于每年失掉一个中等县。

荒漠化面积已占国土的27.9%,每年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我国北方近年来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即与土壤沙化和荒漠化面积的扩展密切有关。

土壤盐渍化现象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自然地理现象,但灌溉方式不当会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导致耕地退化、农业发展受损。

例如,20世纪美国发生次生盐渍化的土地占灌溉地的1/2;苏联约占1/4;埃及、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的3.0×107hm2灌溉地中,有70%受到次生盐渍化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度受此影响的面积约为1.2×108hm2。

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华北平原地区曾因采用粗放的大水漫灌方式发展农田灌溉,一度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迅速扩展。

此后由于地下水位大面积大幅度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发展趋势减弱。

但在沿海地带由于海咸水的入侵,土壤盐渍化现象仍在发展中。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紧张的耕地不足问题更趋严重化。

土壤污染危害自20世纪以来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问题之一。

土壤污染物主要有各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无机盐、农药、化肥及其他化工废弃物等。

土壤污染的危害性在于污染物可长期存留于土壤层中不易被清除,引起土壤质量恶化,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减产甚至死亡。

而残留在农产品中的毒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土壤污染的发展趋势急待控制。

如据我国环保部门的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近2.0×107hm2,约占总耕地面的1/5。

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即达1.0×107hm2。

另外,全国有1.3×103~1.6×107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

除耕地污染外,我国的工矿区和城市也存在日益扩展的土壤和土地污染。

土壤污染同样也使世界耕地不足的问题更趋严重化。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教学后记

应着重分析人类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危害,但同时也给学生说明自然地理系统对人类的“报复”

授课题目

第十一章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授课类型

理论课

首次授课时间

2010年01月07日

学时

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

了解当代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

了解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量度和指标体系;

重点与难点

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

复习(5分钟):

人地关系及其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当代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长期维持着基本的共存共容、相对平衡的矛盾统一的关系。

但是,当工业革命带来技术进步和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人类为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一个有限度的自然环境,实施着无限度的永不满足的“索取”行动,对自然环境进行着多方面的影响和干预,逐渐接近甚至在某种条件下已超过了环境所能“容受”的限度。

时至当代,人类业已为其自身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制造”了一系列严重问题。

如果不对这些问题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找到解决的途径,其后果是严重的。

(一)人口的爆炸性增长

史前时期的人口增长率是很低的,大约只有0.002%,直到19世纪初,全世界人口尚不过10亿,到20世纪初才达到16.5亿。

20世纪的前50年,人口增长率还只是0.8%。

据美国人口调查局国际资料中心(IPC,USDC)计算,2000年底,全世界人口已达61.18亿。

100年内净增44.68亿,平均人口增长率达2.7%,人口增长速率过快。

世界人口如果按2.0%增长率即每35年翻一翻计算,至2635年陆地表面人口密度将达10人/m2!

如此人口密度很难想象人类将如何生活。

因此,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势必成为人地关系中首要的和最为严重的问题。

(二)耕地和粮食缺乏

世界上人均耕地占有量在国家之间有很大差别。

大约只有15%的人居住在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而其余85%的人面临着土地缺乏的难题。

我国是人多耕地更少的国家,人地矛盾尤为突出。

因此,拯救耕地已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世界缺粮的国家也在增加。

(三)淡水资源日益紧张

地球虽然拥有约1.4×109km3的巨大水量,但其中的淡水资源仅占约3%,而能供人类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地表河流与湖泊水体及地下水中的可利用部分,总共仅有约9000km3。

然而就是这部分淡水资源,在陆地上的分布却很不均匀。

世界上水资源富有的国家如加拿大,、巴拿马、尼加拉瓜、巴西、马来西亚和美国,而世界上的贫水国家如马耳他,人均70m3/a,利比亚人均190m3/a,印度人均2430m3/a。

我国人均占有量亦仅2520m3/a,只有加拿大人均占有量的2%。

由于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加上人口增长和工农业需水量的增长,以及因水污染加剧使水资源可用量的减少,世界缺水问题将日益突出。

就全球而言,水资源的短缺势将成为世界政治形势趋向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四)能源储量减少

能源被视为人类社会的生命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商品能源消耗总量达7.2016×109t油当量(1t油当量等于7.33桶原油)。

其中仅美国与苏联分别占25%和18.4%,共占43.3%。

1984年主要国家和地区用作燃料的商品能源消耗量比例,石油占39.5%,煤占30.3%,天然气占19.6%,水电与核电分别占6.7%和3.9%。

关于石油的储量按乐观的估计,可达2.182×1011~3.274×1011t油当量,可持续使用到2025~2050年。

全球煤的储量估计为1.0×1013t,可以供一段较长时间的使用,但随开采难度逐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