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期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5842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秋季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秋季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秋季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秋季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期教案.docx

《秋季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期教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季期教案.docx

秋季期教案

中班上期活动开学谈话:

我上中班了

王珊珊

活动时间:

2017.8.31

教材内容:

大主题计划

教学目标:

1.意识到自己升中班了,长大了,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

2.主动与小班的弟弟妹妹交往,学习尝试照顾弟弟妹妹。

3.萌发自豪感和骄傲感。

活动重点:

愿意为弟弟妹妹做榜样

活动难点:

能大胆主动的与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活动准备:

故事《成成当哥哥》

活动环节:

1.组织幼儿讨论:

小班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你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弟弟和妹妹和你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比较,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要有一种新的姿态,新的表现,为弟弟妹妹做榜样。

2.小朋友现在是小哥哥和小姐姐了,你想为弟弟妹妹做点什么事呢?

(怎样做弟弟妹妹的榜样,怎样关心小弟弟和妹妹。

3.教师引导幼儿以“我们升中班了,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为题,拓展话题。

(1)教师组织幼儿观看中班幼儿的学习、游戏的照片。

使幼儿明确中班幼儿应该在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上中班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吃饭、睡觉、游戏等方面应该怎样做。

4.有个小朋友,也上中班了,他很想做哥哥,他能做一个真正的哥哥吗?

请小朋友听故事《成成当哥哥》

提问:

谁是成成的妹妹?

妹妹让成成帮她干什么?

成成会吗?

他怎么么样帮助妹妹的?

妹妹高兴吗?

成成怎样学会系鞋带的?

通过听故事,进一步激发幼儿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5.小朋友要想当哥哥姐姐帮助弟弟妹妹,就要比弟弟妹妹学的知识多,本领大,要不怎么帮助他们呢?

活动延伸:

绘画《我是大哥哥(或大姐姐)》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根据图片说出自己和小班孩子的不同,而且还感受自己是一个中班小朋友,为自己变能干而高兴。

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

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评价,看得出他们自豪,自信!

想到这,我的心里无比高兴!

孩子们在相互交流的时候,小部分幼儿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中班上期活动:

大头贴

王珊珊

活动时间:

9月3日

活动内容:

绘画《大头贴》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

2.观察五官的状态,画出五官大头贴,表现出哭笑生气几种表情。

3.学习画人物头像。

活动重点:

学习画人物头像,画出五官大头贴,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难点:

画出表现出哭笑生气几种表情。

活动准备:

纸笔、镜子、范画。

活动环节:

二、画结构——运用示范法,示范怎样画七星瓢虫。

1.画身子,画一个大圆。

2.画头部,形成另一个小半圆

3.画触角;

4.画背部,也就是把大圆从脖子到尾部一分为二画一条直线;

5.分布背部圆点,对称的装饰性强;

6.示范上色。

一、观察讨论。

——运用观察法,自己的五官的主要特征。

照镜子:

做哭笑生气的表情的脸谱,观察五官位置变化。

二、贴脸谱:

让幼儿尝试用绒布教具粘贴出哭、笑、生气的表情。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动物哭、笑、生气的表情。

三、师示范绘画人物头像。

《给自己画像》

指导幼儿画出自己三种表情的头像,重点引导幼儿表现不同表情时的眼、嘴的形态变化。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回家画一副《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更亲近家人、朋友。

活动后建议:

本活动是幼儿第一次画人物形象,幼儿通过观察自己的五官,并观察自己哭、笑、生气的表情进行作画。

教师示范部分表情的画法,其余的表情让幼儿自己想象并展开自由作画。

可能是第一次画人物形象,幼儿对五官的比例掌握得不太得当,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多鼓励幼儿多画人物形象。

中班上期活动:

我会用筷子了

王珊珊

活动时间:

2017.9.6

教材内容:

童易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筷子的用途,感受筷子的多样性,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2.学习使用筷子,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活动重点:

了解筷子的本领,探索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活动难点:

学习使用筷子,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各样的筷子若干、带壳花生、童易课件

活动环节:

一、谜语导入。

“兄弟俩,一样长,是咸还是淡,它们先来尝。

二、观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制作材料和作用。

1.特点:

(出示一双筷子)请幼儿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筷子像两根小棍儿,上边粗、下边细,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圆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圆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2.多样性:

(出示多双筷子)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筷子,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长短,颜色,材料)

3.作用:

这些筷子是干什么用的?

三、介绍筷子的起源。

你们知道筷子是怎么来的吗?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吃东西都是用手抓,可是煮熟的食物很烫手。

于是人们就随手采摘细竹子和树枝来捞熟食吃。

那时候的人们都住在荒野、茂密的森林和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就是树木、竹枝了,所以,小棍、细竹枝经过人们一代一代的传递,筷子就逐渐出现了。

筷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用筷子吃饭,能锻炼手指动作,使手部活动灵活,并能开发智力。

使人越来越聪明。

小朋友,你们想来学用筷子吗?

四、学习使用筷子。

1.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先将筷子像老师这样拿在手上,细的一头向下,粗的一头向上,且两只筷子的两端要对齐,然后用大拇指,食指夹住,将中指放在两根筷子之间,这样,我们的筷子就能够自由的开合,夹取东西了。

2.幼儿练习拿筷子:

每个幼儿用右手拿一双筷子,按老师讲解的方法学拿筷子,练习用筷子夹小纸团,老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启发幼儿说一说:

什么东西好夹,什么东西不好夹?

为什么?

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夹?

还是拿下面好夹?

为什么?

3.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一样新本领,能用筷子夹住这么小的花生,真是不容易。

要是你们天天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都用它,你们的小手会越来越灵巧,脑子会越来越聪明。

4.讨论:

平时我们用筷子吃饭时应注意什么?

(筷子不能指到别人的脸上,以免划伤。

不能拿着筷子跑,以免碰伤别人和自己。

不咬筷子、不把筷子含嘴里,以免戳伤喉咙。

活动延伸:

会夹花生的小朋友尝试夹花生粒,比一比谁夹得多、夹得快。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掌握了使用筷子的技能,也提高了动手能力,从而刺激大脑的发育,起到益智的作用。

刚上中班,部分幼儿在用勺子还用得不太好的基础上用筷子,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活动中还让幼儿认识到各种各样的筷子,积累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生活常识和动手技能在活动中表现得淋淋尽致,让幼儿乐于参与到其中来。

 

中班上期活动:

我的老师

王珊珊

活动时间:

2017.9.8

教材内容:

绘画《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临摹做画的能力,并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2.初步学画人的上半身,简单画出人的五官,并表现出老师的明显特征。

3.体验与老师间的美好感情,提高对绘画的兴趣。

活动重点:

提高临摹做画的能力,并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难点:

简单画出人的五官,并表现出老师的明显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黑色水彩笔,蜡笔,画纸。

活动环节:

一、谈话导入

教师:

请小朋友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子呢?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展开

1.老师想请小朋友帮老师一个忙好不好?

你们能给老师画张相吗?

2.观察

教师:

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老师。

请幼儿描述老师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头发的长短,是圆脸还是长脸,眼睛是大是小)

3.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绘画的步骤。

4.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在绘画前要注意仔细观察老师的基本特征,

观察完先用黑色水彩笔画出形象,再动手涂色。

(2)在绘画时要保持画面的干净。

(3)用色要大胆,美观。

涂色要均匀。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 指导幼儿掌握画画的正确顺序。

(2) 指导幼儿注意观察老师的明显特征。

三、结束

布置幼儿作品“我喜爱的老师”展,请幼儿互相参观、介绍,并互评画的像不像。

活动延伸:

拿着自己的作品,对老师说说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

活动反思:

通过谈话导入,让幼儿直观说出老师的样子,孩子们细心观察、各抒己见,能详细说出了老师的形象特征,与此同时,我让孩子用一些简单的图形来描述老师的五官,画老师的大致轮廓就出来了,这为幼儿后面的绘画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在作画的过程中让幼儿一边观察老师一边画,幼儿觉得这样的画画形式新颖、亲切,能够大胆下笔。

大部分幼儿能够按要求完成作品。

只有小部分幼儿还不能把人物的五官特征表现出来。

这在后面的教学中要加强画人物的练习。

中班上期活动:

祝福老师

王珊珊

活动时间:

9月10日

教学目标: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是所有老师的节日。

2.初步学习祝贺节日的方式。

3.抒发对老师的爱,做到尊敬老师。

活动重点:

知道9月10日是老师节,是所有老师的节日。

活动难点:

初步学习祝贺节日的方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练习册

活动环节:

一、活动导入。

——通过谈话了解“老师节”是哪一天。

老师:

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老师的节日是哪一天吗?

——让幼儿知道每年的9月十号是老师节,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所有老师的节日。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情境图片,观察图片。

——幼儿在幼儿园生病,让幼儿感受老师对幼儿的细致照顾。

2.师提问:

那谁来说说,这位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让幼儿了解,老师很爱他们,关心他们,乐意照顾他们,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三、结合幼儿用书,向幼儿讲述老师关心小朋友的事例,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

老师:

请小朋友们打开我们的书本,看看图上老师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说自己记得的老师对自己关心过或者帮助过的事情)

老师:

那书上小朋友是怎么样跟老师庆祝节日的呢?

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呢?

——讨论老师本领大。

老师:

现在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老师有哪些本领吗?

你喜欢他们吗?

——幼儿自由发表。

老师:

哇,老师真厉害,那你们要怎么样谢谢老师的关心呢?

——幼儿回答

四、活动结束

老师:

今天是老师的节日,老师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哦!

老师要谢谢小朋友们给老师带来的那么多的快乐,希望我们都继续努力好吗?

活动延伸:

制作爱心卡片,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

活动反思:

中班的幼儿大部分都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也懂得祝老师节日快乐。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孩子们学会自己制作贺卡,把对老师的话写在贺卡上面。

首先学会对老师完整地说出几句祝福语,孩子们都能认真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然后我们一起制作贺卡,并且设计把祝福语写进贺卡里。

写进贺卡里面的话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在家里完成,从而起到家园共育的作用,家长也引导孩子如何去尊敬老师、爱老师。

通过送礼物、说祝福等形式、大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情感。

中班上期活动:

上下肢协调一路纵队跑

王珊珊

活动时间:

2017.9.14

教材内容:

体育《上下肢协调一路纵队跑》

教学目标:

1.能双眼注视前方,曲肘协调摆臂,快速地跑动。

2.能认真倾听口令,敏捷灵活做出反应。

3.积极参加游戏,体验跑的乐趣。

活动重点:

上下肢协调排成一路纵队跑。

活动难点:

跑的过程中能保持队伍的整齐。

活动准备:

军训视频

活动环节:

一、导入部分

1.观看军训视频,让幼儿感受什么是上下肢协调一路纵队跑。

2.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第一名幼儿做车头,后面的幼儿做车厢,做车头的幼儿作开车状;后面的幼儿左手搭在前面幼儿的左肩上,右手做开动车轮状。

(开着“小火车”进入操场)

二、练习部分

1.准备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运动。

2.幼儿尝试练习

(1) 师:

刚才我们看了解放军叔叔跑步的视频,你们想不想学学他们那样跑步呢?

他们是怎么跑的?

(排成一纵队跑))

(2)师:

现在请小朋友们学一学解放军叔叔跑(幼儿尝试)

(3)幼儿总结刚才自己跑的时候的表现。

3.教师讲解示范

跑的时候要双眼注视前方,曲肘协调摆臂,与前面的小朋友在同一直线上。

不要跑太快,也不能太慢。

4.幼儿再次挑战

(1)先分组进行一次练习。

(2)全体幼儿排成一纵队,边与老师喊口令边跑。

三、结束活动

原地放松活动后,边喊口令边踏步回活动室。

活动延伸:

上下肢协调一路纵队跑作为每次体育活动前的热身运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都积极参加游戏,体验跑的乐趣,能认真倾听口令,双眼注视前方,曲肘协调摆臂,快速地跑动。

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孩子在新奇中学、在快乐中练,在一次次的身体运动中理解掌握动作要领,增强身体素质,真正地做到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幼儿一直以积极、轻松、愉快、自觉的心情主动参与活动。

中班上期活动:

风娃娃

活动时间:

9月18日

教材内容:

主题式课件

故事:

风娃娃

火辣辣的太阳挂在天上,大象伯伯正在田里割草,太阳晒得他满头满脸都是汗。

风娃娃看见了,心想:

让我来帮助他吧。

于是就轻轻地吹呀吹呀。

一阵阵风吹来,大象伯伯觉得很舒服。

抬头看到了风娃娃,“谢谢你风娃娃,你让我觉得很凉快”。

“不用谢,能帮助你我很高兴”。

风娃娃来到小河边,看到熊猫阿姨站在帆船上发愁,原来没有风的帮助帆船在河里行得太慢。

于是风娃娃鼓足了气用力地吹,帆鼓起来了。

船很快地向前行驶。

“风娃娃,是你帮助了我,谢谢你!

”“不用谢,能帮助你我很高兴”。

风娃娃正在往前走,突然看见小兔、小狗、小猫正拎着小桶飞快地往前面跑。

于是赶快追上去,啊!

原来是小房子着火了,“让我来帮助他们吧”。

于是用力一吹,哎呀,不好了,火烧得越来越旺了,风娃娃急得不知道怎么才好。

教学目标:

1.感受故事中风娃娃爱帮助别人的情感,学会故事中的礼貌用语。

2.知道遇事要冷静处理,要学会思考。

知道风的好处和坏处。

3.了解一些灭火的办法。

4.尝试借助角色头饰与同伴合作表演故事。

活动重点:

1.懂得乐于助人的道理,学会故事中的礼貌用语。

2.知道风的好处和坏处;了解一些灭火的办法。

活动难点:

尝试借助角色头饰与同伴合作表演故事,学习故事里的对话。

活动准备:

课件《风娃娃》,故事角色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入故事

1.教师:

小朋友们,你们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帮助别人吗?

(会)

是的,我知道有的小朋友不小心摔跤时,你会怎么做?

别人的书包掉到地板时,你会怎么做?

——引导幼儿说说我会怎么做,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己帮助别人的情感发泄。

2.今天,有一个娃娃也特别爱帮助别人,我们来听听它是谁?

帮助了谁?

二、学习故事

1.播放课件,整体欣赏故事一遍。

——让幼儿对故事有大概的了解。

问:

故事里爱帮助别人的是谁?

它帮助了谁?

2.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在田野上】。

问:

风娃娃在田野上遇到了谁?

风娃娃为他做了什么?

大象伯伯是怎么说的?

风娃娃又是怎么说的?

——师注意引导幼儿学说对话,多鼓励和表扬孩子。

(2)播放【在小河边】。

问:

风娃娃在小河边遇到了谁?

她怎么了?

风娃娃怎样帮助她的?

熊猫阿姨怎么说的?

风娃娃怎么说的?

(3)播放【在火灾中】。

播放到“原来是小房子着火了。

”师就按暂停。

问:

风娃娃看见了谁?

为什么要哪桶?

小房子着火了,那怎么办呢?

请小朋友帮小动物想想办法吧?

你会怎样做的?

——让幼儿思考了解一些灭火的方法,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哪一种方法最合适。

师说:

我们来看看风娃娃是像小朋友这样做的吗?

(4)继续播放播放【在火灾中】。

问:

风娃娃是怎么做的?

火灭了吗?

——让幼儿知道风娃娃好心做坏事了,知道遇事要冷静处理,要学会思考:

怎样做才对。

并结合生活的事情,什么是好心做坏事,明白遇事要冷静处理,分辨好与坏。

3.完整欣赏故事,并复述故事里的对话。

二、讨论:

1.教师:

刚才小朋友们都发现了,风娃娃能帮人送来凉爽,能推动帆船前进,风还有什么好处?

风还有什么坏处?

2.教师总结:

风娃娃利用自己的本领助人为乐真好,但风会为火提供更多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火变得更大,所以小朋友们要记住风是不能用来灭火的。

活动延伸:

1.把幼儿请到操场上,观看老师用灭火器灭火的现场演练。

2.环境区域投放各种灭火的方法,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灭火知识安全。

活动后建议:

1.在活动中我是以分段讲述故事的形式,通过风娃娃特别爱帮助别人,为别人做了很多事情,让幼儿判断那些是做的好事,哪些是错事?

让幼儿懂得乐于助人的道理,并学会思考和判断用好方法去做事情。

2.让幼儿积累生活常识:

风会为火提供更多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火变得更大,所以小朋友们要记住风是不能用来灭火的。

3.幼儿发现了很多灭火的办法:

比如:

用沙子、用水等等。

他们的回答让我非常惊喜,这是生活经验的积累。

这次活动孩子们踊跃发言,不但懂得了乐于助人的道理,也了解了一些关于灭火的生活常识。

中班上期活动;我是中国娃

王珊珊

活动时间:

9月22日

教学内容:

《我是中国娃》

  我是中国娃,生着黑眼睛,长着黑头发。

  写的是中国字,说的是中国话。

  不管在哪里,中国都是我的家。

教学目标:

1.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2.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重点:

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活动难点: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镜子里自己的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  

  2.PPT:

中国人的图片、外国人的图片、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几种国家的字体;

  3.音频:

一段汉语和一段英语。

活动环节:

一、出示PPT,比较中国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的不同,引导幼儿知道我们中国人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运用了观察法,比较中国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的不同,让幼儿知道中国人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人的外貌有什么不同呢?

  “世界上有几种肤质的人呢?

  “世界上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

  “那你们知道这些人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呢?

  二、图片展示情境,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

  “这是什么地图呢?

地图上有哪些国家呢?

中国在哪呢?

你是怎么找到中国的呢?

  2.“观察下中国地图的轮廓,你有什么发现呢?

(看看它像什么呢?

)”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人口很多,有谁知道中国共有多少人口呢?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谁知道中国有多少民族呢?

  三、运用生活情境,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

  1.放两段录音,一段汉语、一段英语。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我们说的是汉语普通话。

  2.出示中国汉字和英语。

  “哪是我们国家的文字?

你们认识上面的字码?

观察一下上面的字,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我们写的字是汉字,也叫方块字。

  四、欣赏儿歌《我是中国娃》

  1.教师朗诵,幼儿欣赏。

  2.师幼朗诵儿歌,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五、放“国歌”,增强幼儿的爱国心。

“国歌想起时,我们要起立,行注目礼,保持安静。

活动后建议:

幼儿感知到了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通过对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观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中主要运用了观察法,观察各国小朋友的照片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充分感受到中国娃娃和其他国家娃娃在外貌上有哪些的不同之处,从而揭示课题--我是中国娃。

这样能把握儿童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趣,为幼儿兴趣昂然的思考、理解奠定基础。

基本达到目的。

中班上期活动;国旗

王珊珊

活动时间:

2017.9.24

教材内容:

绘画《国旗》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国旗。

2.掌握画五角星的技巧。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自我成就感。

活动重点:

正确认识国旗,练习画国旗,具有热爱祖国的初步意识。

活动难点:

正确认识大小五角星的位置并画出来。

活动准备:

国旗一面,绘画工具

活动环节:

一、谈话导入。

师:

小朋友,我们星期一早上都会举行什么仪式的呀?

(升国旗)

师:

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小朋友自由地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国旗)

二、开展部分

1.教师出示国旗,让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老师: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

它上面有什么?

国旗是什么颜色的?

上面的五角星呢?

2.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画国旗,小朋友们想不想学?

3.老师先教幼儿学习画五角星。

(一个人来做操,伸伸手,摸摸左脚,摸摸右脚)

幼儿学会后,老师再示范画国旗。

先画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然后在左上角画一个大五角星,再在大五角星的旁边画上四个小五角星。

最后涂上颜色。

4.老师展示作品,并让幼儿进行比较黄色星星的大小和位置。

5.老师给幼儿提供材料,指导幼儿操作。

4.幼儿绘画,老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出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进行评价。

2.把幼儿的作品放在展览区。

活动延伸:

手工贴画《国旗》。

活动反思:

考虑到画五角星的难度比较大,在画国旗之前已经安排了一次活动画五角星,为这次活动画国旗打下了基础。

这次活动幼儿先通过视频认识国旗,然后进行作画。

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知道国旗有5颗黄星(一颗是大的,四颗是小的)、重点让幼儿观察到五颗星星的位置是在国旗的左上角,一颗在中间,四颗星星围在大星的周围(每颗小星星的一个角对着大星),然后和孩子一起完成示范活动。

幼儿都能画出5颗五角星,但是由于对比例掌握得不是很得当,五角星画得不够匀称,排列的不够美观。

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让幼儿多练习画图形以及掌握适当的比例。

中班上期活动:

我们的祖国真大

王珊珊

活动时间:

2017.9.30

教材内容:

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呀,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大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啊!

伟大的祖国是妈妈,东西南北中的孩子,

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2.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3.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重点:

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活动难点:

是让幼儿学习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课件,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出示背景图: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

——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

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

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问:

你听到什么?

看到什么?

——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3.教师用图片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问:

北方是谁的家?

它是什么样的?

南方是谁的家?

它又是什么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