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国际收支pptConvertor.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5637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国际收支pptConvertor.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01国际收支pptConvertor.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01国际收支pptConvertor.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01国际收支pptConvertor.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01国际收支pptConvertor.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国际收支pptConvertor.docx

《01国际收支pptConverto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国际收支pptConvertor.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国际收支pptConvertor.docx

01国际收支pptConvertor

前言(三个问题)

一、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

总体来说,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如何实现外部均衡问题的课程。

(偏重宏观)

具体而言:

1、国际收支问题

2、外汇问题

3、汇率问题

4、国际储备问题

5、国际资本流动问题

6、国际货币体系问题

7、国际金融市场问题

8、区域货币一体化问题

二、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1、金融经济的发展将货币金融问题推上了国际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2、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各样的往来,就需要了解各国的金融体制及其动态,了解国际间有关金融业务,这些都离不开国际金融的知识、理论和实务。

3、我国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外汇管理、利用外资和外汇储备等对外金融问题,都是国际金融这门学科研究的领域。

4、考研问题。

三、如何学习国际金融这门课

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先行课程:

货币银行学)。

准确把握基本概念,重视本学科中各项内容的内在联系。

理论联系实际。

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解。

第一章国际收支

第一节国际收支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国际收支均衡与失衡

第四节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五节中国的国际收支问题

第一节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内涵的历史演变

二、国际收支定义解析

一、国际收支内涵的历史演变

1.17世纪初:

一国的特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收支。

2.“一战”后:

一国特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

此释义是建立在支付基础上的,是狭义的理解。

3.“二战”后,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为了便于一国当局掌握对外经济交易的全貌,国际收支的概念不再以支付为基础,而是以交易为基础。

此即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二、国际收支定义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

在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的系统记载。

正确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正确理解国际收支概念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第一,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

第二,国际收支所记录的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第三,国际收支是个流量概念。

何谓“经济交易”?

交易包括四类:

(1)交换;

(2)转移;(3)移居;

(4)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如何理解“交换”

交换:

一经济体向另一经济体提供一宗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

三类交换

商品和服务的买卖

易货贸易

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的交换

如何理解“转移”?

转移:

一经济体向另一经济体提供了经济价值,但是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如何理解“移居”?

移居:

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迁到另一经济体的行为。

何谓“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根据推论确定交易的存在,即使是实际流动并没有发生,也需要在国际收支中予以记录。

例:

国外直接投资者收益的再投资。

返回

IMF对居民和非居民的界定

个人居民与非居民:

移民、逗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和旅游者属于其所在国的居民;官方外交使节和驻外军事人员一律属于其所在国家的非居民。

法人居民与非居民:

企业属于其从事经济活动所在国的居民;各级政府和非盈利的私人团体属于其所在国的居民;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机构则属于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返回

为什么说国际收支属于流量概念?

流量与存量相对应,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发生额。

国际收支总是属于某一特定时期的。

特定时期——报告期,通常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季度或一个月等。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运用实例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汇总表。

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doc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复式记账原则

复式记账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现代会计学的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即每笔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的账目来表示。

其中一方为贷方,用“+”号表示;另一方为借方,用“-”号表示。

原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国际收支平衡表全部账目的净余额为零。

复式记账法运用在国际收支平衡表时有几个要点:

第一,任何一笔交易的发生,必然涉及借方和贷方两个方面,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二,

(1)凡是有利于国际收支顺差增加或者逆差减少的资金来源增加或资金占用减少均记入贷方,凡是有利于国际收支逆差增加或者顺差减少的资金占用增加或资金来源减少均记入借方。

(2)凡是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对国外货币支出的交易记入借方。

(3)凡是引起货币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都记入贷方,凡是引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则记入借方。

注意:

这一法则不适用于单向实物转移。

记入贷方的账目包括:

(1)表明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2)反映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记入借方的账目包括:

(1)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2)反映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一)经常账户

(二)资本金融账户

(三)平衡账户*

(一)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或经常项目:

经常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项目。

它反映—国与他国之间的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员基本、最重要的项目。

经常账户主要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单方转移四项。

1.货物(Goods)

货物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商品的进出口。

2.服务(Services)

经常项目中的第二大项目,是无形贸易。

服务项目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服务,金融与计算机相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运输服务

包括所有运输(海运、空运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运输)服务。

这些服务是由一经济体居民向另一经济体所提供的,并涉及到客运、货运、备有机组人员的运输工具的租金和其他辅助件服务。

旅游服务

指旅游消费的一整套服务。

主要包括旅游者在一经济体停留不足一年的时间里,从该经济体中所获得的货物和服务。

通讯服务

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电讯、邮政和邮递等服务。

建筑服务

包括在企业的经济领土之外由企业职工完成的建筑项目相安装项目(工程期一般较短,采用一年灵活使用的原则)。

保险服务

包括居民保险、企业向非居民和非居民企业向居民提供的各种保险服务。

包括货物保险、其他直接保险(如人寿保险、其他意外险、一般责任险等)和再保险;还包括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

金融服务

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保险企业和退休基金的服务除外)。

其他服务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计算机数据和信息有关的服务。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批准使用无形、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专有权(如专利、版权、商标等)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和原型而发生的支出与收入的费用。

其他商业服务:

包括上述未提到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各类服务交易。

3.收益(Income)

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在国家问的流动所引起的报酬的收支。

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两大项。

(1)职工报酬

即支付给非居民工人的职工报酬。

包括个人在非居民经济体为该经济体居民工作中得到的现金或实物形式的工资、薪水和福利。

(2)投资收入

常见的投资收入是股本收入(红利)和债务收入(利息)。

注意:

资本收益是不作为投资收入记载的,所有由交易引起的现已实现的资本损益都包括在金融账户下面。

4.单方转移(CurrentTransffers)

当一经济体的居民实体向另一非居民实体无偿提供了实际资源或者金融产品时,按照复式记账法原理,需要在另一方进行抵消性记录以达到平衡,也就是需要建立转移账户作为平衡项目。

单方转移分为经常转移与资本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金融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投资与借贷的增减变化。

资本金融账户记录的是净额。

按投资类型或功能不同,资本金融账户分为三类:

(1)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其他投资

(1)直接投资

是直接投资者对在国外投资的企业拥有10%及以上的普通股或投票权,从而对该企业的管理拥有有效发言权。

直接投资项下包括股本资本、用于再投资的收益及其他资本。

其基本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个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

(2)证券投资

指跨越国界的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的投资。

股本证券包括股票、参股或其他类似文件如美国的存股证、ADRs等。

债务证券包括:

①长期债券、中期债券、无抵押品的公司债券等;②货币市场工具,或称可转让的债务工具;②衍生金融工具。

(3)其他投资

是一个剩余项目,指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之外的金融交易。

具体包括贷款,预付款,金融租赁项下的货物、货币和存款(指居民持有外币和非居民持有本币)等。

(三)平衡账户

1、错误和遗漏

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不是出现净的借方余额就是出现净的贷方余额。

余额的原因是统计资料有误差和遗漏。

造成统计资料误差遗漏的原因:

一是资料不能统计完整;二是统计数字的重复计算和漏算;三是有的统计数字可能是估算出来的。

2、国际储备

亦称官方储备或国际储备,指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在手的外部资产。

它可以分为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和其他债权。

第三节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一、国际收支平衡的标准及差额分析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三、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一自主性交易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标准

交易可以按照发生的动机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

所谓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如商品、劳务的进出口。

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

二、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在现实中,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通过以下口径来加以观察:

1.贸易收支差额

2.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3.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4.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

1.贸易收支差额

贸易收支差额即商品进出口收支差额,这是传统上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法。

2.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虽然经常项目的收支也不能代表全部国际收支,但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因而被各国广为使用,并被当作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相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3.资本金融账户差额

这个指标的可以说明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可以看出一个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对一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所以该账户差额可以折射出一国经常账户的状况和融资能力。

4.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

综合账户差额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构成的余额,也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余额。

由于综合差额必然导致官方储备的反方向变动,所以可以用它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造成的压力。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临时性失衡

2.结构性失衡

3.周期性不平衡

4.货币性失衡

5.收入性失衡

1.临时性失衡

临时性失衡:

短期的、由非确定的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这种性质的国际收支失衡,程度一般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可逆性,因此,可以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

2.结构性失衡

结构性失衡:

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结构性失衡通常反映在贸易账户或经常账户上。

结构性失衡的两层含义:

(1)因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和困难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发生;

(2)一国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或其产业生产的产品出口需求的收入弹性低,或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高而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结构性不平衡具有长期的性质,扭转起来相当困难。

3.周期性失衡

周期性不平衡:

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衰退期,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也相应下降,国际收支发生盈余;扩张和繁荣时期,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旺盛,对进口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国际收支便出现逆差。

4.货币性失衡

货币性失衡:

由于一国商品的货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发生变动,引发了国际收支失衡。

它主要体现为一国的价格水平、成本、汇率、利率等货币性因素变功所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5.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四、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1.持续性逆差首先会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2.外汇储备的减少,会造成本国货币供应量的下降,从而给国内造成紧缩效应。

3.资本金融账户的长期赤字意味着货币需求长期小于货币供给,这将降低本国资金市场的价格,即利率,而利率的降低会加速资本外逃,从而造成本国货币供应量不足,导致生产萎缩。

4.经常账户的长期赤字意味着对外国商品的净需求,这有利于外国出口商利润的实现,而不利于本国厂商利润的实现,这将造成本国收入的下降和隐性失业的增加。

5.持续性逆差会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

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不但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而且出汇率波动较大而不利于对外贸易经济核算,降低经济效益,甚至还会导致该国货币信用下降.出现国际资本大量外逃,进而引发货币危机。

6.持续性逆差会使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同时也使一部分国际储备资产国用以弥补逆差而丧失,这样必然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业。

7.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

如果发生持续性逆差时,该国主要以举借外债的方式来弥补,而且借入外债的使用效益低下,那么,可能会导致该国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爆发债务危机。

(二)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1.持续顺差会破坏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使总需求迅速大于总供给,冲击经济的正常增长。

原因

2.持续顺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有大量的外汇供应,增加了外汇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寻致外汇汇率下跃,本币汇率上升,从而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

一方面,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从而影响总需求;另一方面,这将增加进口需求,从而导致国内商品和劳务市场被外商占领。

下一步

(1)持续顺差在贸易上表现为大量商品出口.而出口商品会直接减少国内社会产品供给,使国内需求相对增大;

(2)持续顺差产生的储备结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兑换压力,各个待存者的兑换要求,会迫使本国金融当局增加本国货币的投放,从而又创造出新的需求,加大通货膨胀压力;

(3)持续顺差会使顺差国的国际支付信誉良好,从而吸引国际资本流入,而这又会增加货币投放,从而容易打破原来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状况,即使得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持续顺差使总需求膨胀的原因:

返回

3.持续顺差也会使该国丧失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权力。

4.持续顺差也意味着其他国家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这必然影响到其他因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甚至报复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

5.一些资源型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则意味着国内资源的持续性开发,它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第四节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

二、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三、各种政策的作用比较

四、国际收支调节手段选择的原则

五、国际收支调节的最高境界

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

(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概述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是指不考虑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系统内其他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使得国际收支失衡得到调节的过程。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实质是指由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基本原理是运用自由市场经济的各种宏观变量的作用使国际收支失衡自动得到改善。

下一步

注意:

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市场调节机制是不存在的,各国政府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运行,如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可能承担了维持市场汇率稳定的义务。

政府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但是它不能完全消除市场机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返回

(二)自动调节机制的方式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包括“货币——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和“收入机制”。

货币——价格机制

A.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这一机制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增加,本国货币存量(货币供给量)减少→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

B.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这一机制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外流增加,对外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汇率下降→进口相对昂贵,出口相对便宜→贸易收支改善

货币价格机制固定汇率制度作用的原理

固定汇率意味着当一国中央银行有义务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外汇需求大于供给,外汇汇率有可能上升,这时,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该逆差国家的中央银行就会通过减少储备的方式来扩大本国外汇的供给,以此平衡外汇的供需矛盾。

但同时,由于外汇的供给是通过用本币与外汇的对调来实现的,所以引起了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由此就会发生以上的连锁反应。

返回

货币价格机制浮动汇率制下作用的原理

浮动汇率意味着该国中央银行没有维持本国汇率稳定的义务。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外汇的供需矛盾会导致该国外汇汇率升值,从而使该国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下跌,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价格上升,引起出口量的增加和进口量的减少。

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收入机制

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存量相对下降→利率上升→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套利)→资金外流减少,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三)自动调节机制评述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能够自发地促使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它发挥作用不需要政府付出调节代价,并可避免各种人为的价格扭曲。

因此,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为市场调节机制创造适宜的环境。

但是,市场调节机制也具有很多局限性。

自动调节机制的局限性

1.现实生活中的市场体系存在不健全。

2.市场调节机制见效较慢。

3.市场调节机制无力解决社会制度、生产力国际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4.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收入、价格、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等因素的波动可能给一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5.各国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积极调节国际收支,这又使得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受到限制。

二、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一)需求调节政策

不同的政策对需求的影响不同,有的政策会对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产生影响;有的政策虽然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但会改变社会总需求的结构。

按照政策对需求的不同的影响,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可分为支出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Policy)和支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Policy)政策两大类。

1.支出增减型政策

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

政策原理:

政策运用→改变社会总需求(总支出水平)→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调节国际收支

政策类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的调节原理

■对于财政政策,逆差时:

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削减政府开支,提高税收→投资I减少→国民收入Y减少,需求减少→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入,逆差减少。

另外,国民收入的下降还能带来物价的下降,从而进一步有利于贸易收支改善。

顺差时:

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开支,减少税收→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进口及非贸易支出→国际收支顺差减少。

货币政策的调节原理

亦称金融政策,即变动再贴现率(最普遍频繁使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

逆差时,提高法定存款储备率、提高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货币供应减少,一方面,提高市场利率→吸引外资流入,另一方面,使物价下跌→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顺差则相反。

要扭转逆差,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但需要一个过程。

发展中国家不会很快,但发达国家会很快。

发达国家由于金融市场发达,资金流动快,高利率会使短期资金迅速流入,可暂时弥补逆差。

顺差时,则反之。

2.支出转换型政策

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

所谓改变支出方向,是指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的商品和劳务上来。

政策原理:

政策→改变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改变贸易品的可获得性→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

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的商品和劳务上来。

→调节国际收支

政策类型:

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直接管制。

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都可以改变贸易品的相对价格。

直接管制可以通过改变进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相对可获得性来达到支出转换的目的。

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进口许可证管制等形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何谓“外汇管制”

所谓外汇管制,就是国家通过法令、规定,对各项外汇的收入、支出、存款、兑换、外汇买卖及国际结算进行管理。

其特点和最大优势为:

能迅速见效。

但:

①不真正解决问题——一旦取消,逆差还会出现;②导致经济行为的扭曲(例如外汇额度的不正常获取。

寻租理论:

只要有优惠,就有人寻租。

),管制的成本会越来越大;③遭至反对与报复。

但欧洲对管制观点的变迁,可以给我们一个提示。

五、六十年代,欧洲处于经济恢复之中,资本自由流动并没有得到欧洲各国的响应,直到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加强,开始对外资本扩张,才开始大力宣扬自由贸易、资本自由流动。

外汇管制的方法之一是制定复汇率,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二)供给调节政策

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

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达到增加社会产品(包括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供给、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

供给政策的特点是长期性,在短期内难以有显著的效果,但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从而为实现内外均衡创造条件。

政策类型:

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制度创新政策。

(三)资金融通政策(外汇缓冲政策)

一国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

对外均衡调控的首要问题是“融资还是调整”。

因为,如果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临时性的、短期的冲击引起的,就可以用融资方法弥补,避免调整的痛苦;如果是由中长期因素导致的,那么就势必要运用其他政策进行调整。

可见,融资政策与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支出政策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与替代性。

三、各种政策的作用比较

各种政策的作用

1

支出增减型

需求和支出增减

2

支出转换型

需求和支出方向转移

3

供给型

供给增减

4

融资型

抵消超额外汇需求和供给(中性)

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