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5525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9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类文本阅读doc.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考试内容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考试样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1~34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

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精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

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

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大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圈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

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圈”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阅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

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

“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

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

“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

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

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

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图形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

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试题31】(2006年第14题)

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答案】C

【说明】考查考生分析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试题32】(2006年第15题)

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答案】D

【说明】考查考生分析文中信息、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

【试题33】(2006年第16题)

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参考答案】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

厚重(凝重……)

【说明】考查考生归纳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试题34】(2006年第17题)

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

为什么?

【参考答案】与“清”关系最大。

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美。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说明】考查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进行体察、阐发的能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5~37题。

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50多年,但近年对塑料袋的指责却不绝于耳。

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亿到1万亿个塑料袋。

废弃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掩埋它们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营养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塑料则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人体健康。

所以,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题。

一般来说,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

科学家用“呼吸运动计量法”来测试垃圾的降解率。

他们在一个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放入作为测试样本的垃圾,例如报纸或香蕉皮,使它们暴露在空气中,微生物会一点点地吸收这些样本,并释放二氧化碳,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试结果发现,报纸需要2到5个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则只需要几天就够了。

然而当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对塑料袋进行测试时,却发现它毫无变化,根本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科学家们还提出,在阳光下聚乙烯内部的聚合链将发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见光分解,但这个过程可能漫长得无法确定。

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

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首选。

然而,制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

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相当于生产一个塑料袋的4倍。

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耗能更高。

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纸袋要比塑料袋多产生70%的空气污染和50倍的水污染。

同时,处理垃圾纸袋所需要的空间也更大。

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是将垃圾掩埋并用水泥隔绝,接触不到空气、水和阳光,纸袋的生物降解过程会极为缓慢。

看来,不论是使用纸袋还是塑料袋,要保护环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随意丢弃,而要循环、重复利用。

统计材料表明,塑料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比纸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能量要少91%。

目前,科学家们也在抓紧研制廉价易得且能够降解的塑料。

我们期望,不远的将来垃圾塑料袋的处理就不再是问题了。

(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学迷思》)

【试题35】(2008年第14题)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呼吸运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B.在太阳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参与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

C.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

D.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答案】C

【说明】考查考生分析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试题36】(2008年第15题)

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塑料袋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难以降解性。

B.使用纸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护环境。

C.未来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

D.现在看来,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纸袋节约能源。

【答案】B

【说明】考查考生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试题37】(2008年第16题)

根据文意回答问题:

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解决塑料袋污染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为什么?

(4分)

【参考答案】

第一问:

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

第二问:

(1)用纸袋替代塑料袋不可取,因经济、环保成本过高。

(2)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可减少“白色污染”。

(3)塑料袋回收再生产成本较低。

【说明】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8~39题。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包含着某种普遍性。

艺术,列入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生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

如李白《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多年后,苏轼作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

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歌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议论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自然界称为自然规律。

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结构,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

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的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展,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

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

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的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

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取材于李振道的文章《楔》)

【试题38】(2010年第14题)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

B.举礼拜、苏轼作品为例,表明题载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人的共鸣。

C.科学的深刻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与其定律阐述的简单性成反比。

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推动了核能等20世纪新科技的发展。

【答案】D

【说明】考查考生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

【试题39】(2010年第15题)

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艺术和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艺术追求的是人类情感的普遍性,优秀作品能跨越时空引起人们深层的情感共鸣。

②科学追求的是原理的普遍性,应用的广泛也反映了科学原理的普遍性。

【说明】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三年模拟

【2010·朝阳一模】

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5题。

牌坊,也叫牌楼,古已有之,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

关于牌坊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那时称为“衡门”。

“衡门”的结构是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

唐代,我国的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

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

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于是老百姓也逐渐称这种坊门为“牌坊”。

牌坊的建筑材料多为木质的,也有石质的、琉璃的或砖砌的。

木质的牌坊多不延年,现存的有些仿古牌坊,看上去似木质的,实际是后人用钢筋水泥或钢管建造的。

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牌坊是朝阳门外神路街牌坊,设置于东岳庙山门之前。

东岳庙始建于元文宗天历年间,有人说初建时,山门前就有牌坊,可能是木质的,到明万历三十五年,改建成一座三间四柱七楼的绿琉璃牌坊。

雄峙若城阙,歇山顶,正脊两端施螭吻。

楼顶正中饰火焰宝珠。

北面石额为“永延帝祚”,南面石额为“秩祀岱宗”。

相传为明朝严嵩之笔墨,意为皇图永固,江山绵延。

首都博物馆大厅内现竖有一座古牌坊,被称作“品级最高的牌坊”。

该牌坊是一座三间四柱的木质彩绘牌坊,原设置在历代帝王庙的庙门外,牌坊旁置有一座石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早年,无论是多高品阶的官员,至此必须下马,步行着从牌坊下面走过。

若不如此,就犯有欺君之罪,会被衙役收监的。

牌坊上的题额是“景德街”三字。

现在此街被称作阜内大街。

这座牌坊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首都博物馆建成后,又把它重新竖立起来,供公众观赏。

文丞相祠牌坊坐落于现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

明洪武九年,北京按察司副使刘崧为纪念文天祥这位南宋民族英雄,在他被关押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文丞相祠”,并在祠堂所在道路的两端各立了一座牌坊,东口题“教忠坊”,西口题“育贤坊”。

这两座牌坊成为弘扬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凛然正气的象征。

人们从牌坊下经过,无不满怀崇敬之情。

牌坊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牌坊这一形象化的标志已成为古老的中华文明和历史悠久的中国的象征。

(取材于王铭珍《北京牌楼趣话》等,有删改)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牌坊”的名称是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牌坊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

B.北京现存的最古老的神路街牌坊,元朝初建时为木质,明代时又改建成琉璃牌坊。

C.历代帝王庙庙门外的古牌坊品级最高,只有高品阶的官员才能从它下面步行走过。

D.世界各地都把牌坊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15.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牌坊的作用。

(5分)

【2010·朝阳二模】

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5题。

现代能源中,不论是煤、石油或是天然气在化学结构式上都是以碳(C)元素为骨架组成的有机碳化合物,所以以这种高含碳的化石能源推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被称为“高碳经济”。

而这些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现在地球上已查明的这些化石能源储藏量按现在的能源消耗方式计算,只够人类开采一百年。

若没有新的能源替代,届时人类只好再回到牛车薪火时代。

与高碳能源相对,水电、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这些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则属于“低碳”的清洁能源,与之对应的经济发展方式被称为“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为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

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等。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尤其处于“高碳”状态,按国内专家计算,中国现有的石油资源只够开采13年,天然气40年,煤炭60年。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目前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比重仅占8%,其中水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比重还很低。

如何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使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却消耗了世界30%以上的能源,美国的这种高能耗消费方式不是我国可参照的方式,倒是严重缺乏资源的日本节能减排方式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现今我国的万元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按照目前的高能耗发展模式,我们难以维持持久发展的速度,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

我国政府和有识之士都已认识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进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取材于周志勇、郭明《低碳经济》,有删改)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一百年以后,人类将回到牛车薪火的时代。

B.“低碳经济”是为应对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个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处于“高碳”状态,我国现有的能源最多只够开采60年。

D.我国不能走美国高能耗消费的经济发展之路,而应采用日本经济发展的模式。

15.根据文章内容,请分别概括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分)

【2010·丰台一模】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5题。

手机电视,是在以电池为能源的便携终端上,以频道的形式接收视频、音频等数据的多媒体业务,其接收终端类型包括手机、PDA、MP4和车载终端等。

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

基于数字地面广播技术的实现方式、基于卫星广播技术的实现方式和基于移动蜂窝网的实现方式。

基于数字地面广播技术的实现方式使用的是地面数字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主要是针对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而产生。

为适应移动终端的特点,有些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成为手机电视技术,而另一些技术则同时为地面数字广播电视系统和手机电视系统服务。

这种方式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在高带宽信道上进行高速传输,在覆盖区域内,接收广播的受众数量没有限制,与使用点对点连接的移动蜂窝网络相比,可以更为经济地向广大受众提供具有完美画质的视听服务。

但这种方式必须在接收终端上安装数字电视接收模块。

基于卫星广播技术的实现方式就是通过卫星提供下行传输,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应对多径干扰问题,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服务。

但此类技术与所要覆盖的范围关系密切。

当覆盖范围较小、用户较集中时,对于移动通讯而言,卫星DMB业务可作为一项增值业务,用户不须增加设备,只需通过具备DMB接收芯片的手机即能收听收看数字广播。

但当覆盖范围较大时则成本较高,特别在我国,仅靠一颗卫星覆盖全国难度很大。

从终端角度出发,若使用其他的卫星频段,则需增加一套新的射频,成本将有较大增加。

基于移动蜂窝网的实现方式是在移动通信网中采用各种技术实现电视业务。

典型的技术有:

移动流媒体、MBMS、BCMCS。

基于移动蜂窝网的实现技术继承了移动网固有的诸多优点,如用户管理、业务计费以及用户个性化定制、点播、互动等。

但此类技术传送视频数据占用网络资源较大,需要占用3G系统的核心频率,资费较贵,对运营商和用户来说,成本负担都比较重。

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正在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在上述各种手机电视技术中,每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和不足。

中国手机电视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不过手机电视以其高度的便携性、移动性和超强的互动性,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

(取材于《手机电视的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

14.下列说法或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地面数字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不是针对手机电视产生的,也不只为手机电视系统服务。

B.基于卫星广播技术的实现方式对于领土面积较小的国家更为适用,例如韩国、日本等。

C.移动蜂窝网络因为使用点对点连接方式,所以向受众提供的视听服务画质不够完美。

D.虽然目前几种主要的手机电视技术都还有种种不足,但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很乐观。

15.对手机电视用户而言,目前手机电视业务几种主要实现方式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5分)

 

【2010·石景山一模】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4—15题。

(8分)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它不仅是中医人的,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藏。

近一百年来,许多人固执地相信用西医的方法可以发掘和提高中医,这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

德国慕尼黑大学曼•波克特教授是著名医学家、汉学家,既熟悉西医,又坚持研究中医几十年。

他在接受《科技中国》记者的专访时说:

“我一再强调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

这是我几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中国自己不把中医药学当成科学,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其根源是有文化自卑感。

中医是一种内容最丰富、最有条理、最有效的医药科学。

而西医学的发展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踏步发展只有几十年。

的确,中医学虽然产生于古代,但它的理论并不落后,甚至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中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人,把人的发展看作是大自然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必须通过“升降出入”,与大自然不断交换物质,以此保持生命的正常状态。

人内在的脏腑与自然天地四时之气相通相应,平衡协调,这是从生态和谐的角度认识生命。

同时,中医学强调“天地之间人最贵”,人是有精神灵魂的,精神寓于形体之内,是形体的主宰。

中医的诊疗措施完全是以人为本,望、闻、问、切的诊判方法体现出中医是地地道道的人的医学,也实实在在透射出中医包蕴的人文精神。

中医认为人体经常处于“健康”与“疾病”两种状态互相转化的过程中。

因此中医说的疾病,多不是固定不变的病灶,而是可以转化的不健康状态。

有些疾病已成病灶,中医也强调病灶的可转化性,比如,胸痹虽然略同于冠心病,但是,中医认为它是可通的“痹”,而不是具体病灶形态。

一个人的气滞、痰凝、血瘀,虽然都可能形成病灶,但中医强调其可散可消,着眼点在可转化,而不是研究病灶内部结构。

这样动态辨证的认识疾病,与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完全不同的。

人类生命现象是极为复杂的,疾病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过程。

中医重视研究“复杂”,把天时地利、人体素质、饮食劳倦、情志苦欲、治疗反应等等,都纳入进来观察疾病,作疾病判断治疗的依据。

而且中医主张在没有形成病灶之前,就要根据征候,辨证论治,推崇“治未病”,而这正是未来医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中医药学是一个独特的学术体系,现代中国人还远没有认识到它的优秀价值,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中医,大力宣传和发展中医药学,弘扬伟大的中医传统文化。

14.下列理解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德国曼·波克特教授用几十年的研究证明中医是成熟的科学,并将中西医相比较,强调中国人有文化自卑感。

B.中医说的疾病,多是可以转化的不健康状态,而不是固定不变的病灶,即便人体上有病灶,中医也强调其可转化。

C.中医推崇的“治未病”,是说在人体没有形成病灶之前,医生就根据人要生病的某种迹象,及时辨证论治。

D.中医之所以重视研究“复杂”,是因为人类生命现象是极为复杂的,疾病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过程。

15.阅读文章,概括中医学理论的内容。

(5分)

 

【2010·崇文一模】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5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意境”这个词。

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意境,许多人并不清楚,常常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认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另一个概念,就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刨造意象。

因此任何艺术作品都应该睛景交融。

但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半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的规定性。

我们生活的世界,不仅是一个物理的世界,而且是一个有生命的世界,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对待这个世界上有区别。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头就指出:

兰亭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于它可以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这就引发了一种人生感:

宇宙无限,人生有限。

王勃的《滕王阁序》开头也描写了滕王阁建筑的美,但是接下去就说,滕王阁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它可以使人看到一个无限广大的空间和无限壮丽的景色。

在这种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感叹。

从有限的时空进入无限的时空,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

王夫之比较过杜甫和王维的诗。

他认为别人写诗都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

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诗“工”,王维诗“妙”。

,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姜夔,说他格调很高,但没有意境。

姜夔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音乐家。

他的曲谱一直保存到今天,曲调雍容华贵,听起来很有韵味。

但是它只局限于抒发生活中一个具体情景的韵味,而不能使人感到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

当然,中国有很多古代音乐作品很有意境。

苏东坡《前赤壁赋》描写朋友中有人吹起了洞箫,“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在这个洞箫的乐声中,寄托了他这位朋友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因此,有“意境”是一种很高的艺术追求,值得我们去玩味。

(节选自叶朗《胸中之竹》,有删改)

14.下列说法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