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8496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docx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docx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

实验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使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2.生物学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

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

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

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细胞质流动观察:

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3.某中学科技兴趣小组就温度和食盐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

先配制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按一定比例配成的酵母菌和面粉的悬浊液),分成15等份,并将它们分成A、B、C3组(每组5份)A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蒸馏水,B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C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

然后每组按右图甲所示装配好5个同样的实验装置,分别放在5种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30分钟。

然后用直尺分别测量试管内液面下降的高度,再换算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测量产气量时,应都冷却至常温后再测定

B.该实验结果能支持“随温度的增高,食盐对酶的催化效率的抑制程度更强”的假说

C.选择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培养液的目的是有利于增加结论的科学性

D.此实验还能说明酵母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温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4.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是不可能有结果()

A.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在透射光下是翠绿色的,在反射光下是棕红色的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在上午10左右,用钻有直径为1cm左右的小孔的锡铂纸将田间的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3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成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呈白色或灰白色

5.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

①:

图1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②:

图2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2m×2m样方范围内进行的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圆圈表示个体。

则这块地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3.25(单位:

株/m2)

③:

图3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

④:

图4表示的是叶绿体色素分离的装置,正确的是A、B、C、D中的B图

分析以上叙述,选出正确的答案()

A.只有一项叙述是正确的B.有二项叙述是正确的

C.有三项叙述是正确的D.四项叙述都是正确的

6.科学家做过如下的试验:

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下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

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A、B、C、D、E、F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

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C.在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

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多

7.一系列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下图表示了人、鼠细胞融合的过程,研究中分别将带有绿色荧光,能与人体细胞膜上HLA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和带有红色荧光,能与小鼠细胞膜上H-2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放入细胞培养液中,对人、鼠细胞进行标记。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可以适当提高细胞培养液的温度

B.选取不同生物细胞进行融合是因为不同生物细胞表面抗原差异较大

C.实验表明不同种细胞可以杂交,而同种生物细胞不能进行融合

D.实验结果可以直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8.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⑴×⑶;左上方B.⑴×⑶;右下方

C.⑵×⑶;右下方D.⑵×⑶;左上方

9.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中脂肪鉴定的四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B.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C.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10.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做DNA粗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用新鲜羊血代替鸡血

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用洋葱表皮代替根尖

C.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

D.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用胡萝卜代替苹果

11.下列各项中,依次作为实验试剂、作用和结果。

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丙酮、有机溶剂、提取叶绿素

B.生长激素、促进果类成熟、形成无籽果实

C.醋酸洋红液、细胞核染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D.甲状腺激素、促进动物个体生长发育、个体发育变化迅速

12.某同学做了一个生态系统功能的实验:

在一只透明的金鱼缸内装上适量的河水,水里养2~3条小鱼,放一些水藻,然后把缸口密封起来与外界隔绝,并放在光亮处。

这样,缸内的鱼和水藻就能较长时间内保持着成活的状态。

下列对这个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分较齐全B.营养结构较合理

C.有充足的能量来源D.有充足的物质来源

1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1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水族中的群落的演替”实验中,水族箱应放在黑暗密室中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细胞用吡罗红或派洛宁染色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不需染色

15.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其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16.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法步骤。

在同学们提出的下列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实验步骤

项目

试管1

试管2

1

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

加入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1ml

1ml

3

加入1mol/L的盐酸溶液

/

1ml

加入1mol/L的NaOH溶液

1ml

/

4

置于37℃水浴中

5min

5min

5

滴入碘液

2滴

2滴

A.缺少pH为6.8的对照组

B.都置于37℃水浴中可排除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

D.操作步骤设计合理

17.下列关于实验中出现颜色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紫色

B.向盛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C.DNA的鉴定实验中,DNA遇甲基绿会变成绿色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

黄绿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18.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使发酵失败()1

A.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19.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主要是由的繁殖造成的()

A.酶母菌B.毛霉菌C.乳酸菌D.醋酸杆菌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

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D.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

二、选择题:

本题包括5个小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关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B.酵母菌可以进行出芽生殖,也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C.酵母菌的同化作用方式是自养型

D.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无氧呼吸

22.豆腐“毛坯”装瓶时的操作,正确的是…()

A.动作要迅速小心

B.加人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C.加人卤汤后,瓶口不用密封,因为其内有盐,不会再滋生其他微生物

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23.对“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DNA能溶于酒精溶液,而蛋白质不溶于酒精溶液,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B.利用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却对DNA没有影响的特性,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C.利用DNA在0.14mol/L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特点,可将DNA与杂质分离

D.在DNA滤液中加入嫩肉粉,通过木瓜蛋白酶的作用,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24.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程度叙述正确的是()

A.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

B.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

C.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

D.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

25.下列关于检验发酵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3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不可用重铬酸钾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测定

C.泡菜制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确定

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其中33题为选做题。

共65分。

26.(5分)生物实验室里,有下列试剂供实验时选用:

A.10-10M的吲哚乙酸B.10-4M秋水仙素C.0.6%NaCl溶液

D.醋酸洋红染液E.10%HCl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