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对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重要指.docx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对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重要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对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重要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对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重要指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对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重要指导作用
面对二十一世纪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浪潮和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监狱事业要实现持续发展,不能再仅仅依靠“人才”引进和使用,而越来越取决于监狱民警队伍整体“学习力” 的培养和打造。
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使监狱民警队伍综合素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是当前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并从监狱工作实践层面切实加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就学习型组织理论与监狱民警队伍建设实际的结合,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
而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度发展,又使知识技术传播和更新速度空前加快。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代里,谁能够坚持学习,不断创新,谁就能抢抓先机,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学习力已成为企业、组织、政府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终身学习已被人们视为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和生活方式。
在我国,党的十六大已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扎波夫认为:
“除了成为学习型组织,今天的组织可能确实别无选择。
” ①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监狱,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已全面进入转型期和矛盾的凸现期,一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积累,各类违法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
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服务的职能。
一方面,监内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日趋激烈,监管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增多,教育改造罪犯难度与日俱增,监狱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正逐步深化,监狱工作正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的关注,社会对监狱执法和教育改造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监狱要积极适应新要求,应对新挑战,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创新工作理念和手段,提升监狱工作水平和质量。
坚持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建设高素质监狱民警队伍,更是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要求的现实选择。
(三)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是监狱工作发展的迫切要求
当前,监狱系统正在实施“三个转移”战略调整,监狱管理体制正在实行以“全额保障、监企分离、收支分开、规范运行”为目标的全新改革,监狱工作正向“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大步迈进,处在前所未有的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转轨变型的关键发展时期。
监狱改革的成功需要监狱民警队伍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充分发挥监狱民警的创新精神,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推动监狱事业不断发展。
同时,改革发展的大潮又冲击着监狱民警旧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监狱民警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自觉地投身到监狱发展的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适应监狱事业发展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狱事业发展更要取决于监狱民警是否有学习力,是否有担当起使命和责任的能力。
二、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关键环节
作为当代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国内外有不少大企业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管理企业获得成功的范例,但也有运用这一理论时遭到失败的教训。
实践告诉我们,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并不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简单移植,而是要从监狱工作实际出发,在思想观念,学习方式和学习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创新。
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关键在于要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需要各级监狱组织的理解和认同。
监狱民警个体要自觉地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如果监狱各级组织能够认识学习力是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将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当做监狱事业发展的基础,从各级监狱组织到每名监狱民警个人都能自觉地投入学习,那么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因此,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在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中主要存在两种错误思想观念。
一是认识有误区。
各级监狱组织在监管安全工作和发展监狱经济的双重压力之下,对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对监狱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监管安全和监狱经济是硬指标,而未能把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予以研究落实。
二是认识上有偏差。
一些监狱组织和监狱民警认为,建设学习型民警队伍就是学习、培训、下文件、制定实施意见,或形成几项学习制度。
这种对学习型组织理论进行生硬移植和理解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和偏差,偏离了学习型民警队伍建设的原有的目标和方向。
必须抓住思想观念这一关键,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二)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难点在基层
基层监区和分监区是建设学习型民警队伍的难点所在。
一是因为基层监区和分监区直接担负着确保监管安全和发展监狱经济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双重压力。
在目前大部分监狱的体制改革还未到位的情况下,基层监区还要承担办社会的繁重职能,有的监狱基层分监区民警每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
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在客观上分散了民警学习的精力和学习所必需时间。
二是基层监狱民警长年累月战斗在监管改造和生产经营一线,封闭的工作生活环境,相对其他层次民警或其他职业而言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给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理解学习新的理论观念增加了难度。
三是基层监区尤其是分监区民警一般工作接触面比较窄,知识起点相对较低,加上学习资料缺乏,信息闭塞,获得培训学习的机会和途径较少,难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过程中,基层监区是监狱工作实践与学习型组织理论结合最为紧密,是最容易产生新经验和新的理论成果的地方。
基层监狱民警作为监管改造和发展监狱经济的直接实践者,也最需要通过学习型民警队伍建设,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和创新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又是学习型民警队伍建设的着力点。
(三)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重点在于创新机制
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连续性是推动学习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监狱要充分借鉴其他领域行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职业特点,在现有学习教育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学习教育机制进行创新。
在现阶段,面对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还没有充分确立的现状下,首先要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继承与创新推动学习长效机制的形成,保证监狱民警在有效学习机制的约束下,逐渐从被动遵从到主动要求。
具体就是要通过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动力推动机制、经费投入机制等,为监狱民警学习提供良好的渠道和环境,为学习的持续投入创造条件。
三、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途径
(一)确立先进学习理念
确立先进学习理念,是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思想基础。
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监狱民警应确立五种先进学习理念。
一是终身学习的理念。
时代和社会发展形势要求人们必须把学习作为自己一生不变信念和自觉行动,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二是全员学习的理念。
在监狱民警队伍中没有与学习无关的人。
只有人人学习,全员学习,才能全面提高监狱民警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监狱民警队伍总体工作水平和竞争力。
三是全程学习的理念。
把学习当作工作对待,把工作作为学习过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学习贯穿于监狱工作的整个过程。
四是不断增强学习力的理念。
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三要素的总和。
提高学习力不再是“学历”至上,而是“学力”至上,不再是“文凭第一”而是“能力第一”。
五是团体学习的理念。
监狱在促进民警个人的学习与智力开发的同时,还应重视团体互动、互助式学习,支持民警学习交流、相互合作和知识共享。
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可以采用广泛宣传发动和重点培训的方式。
广泛宣传发动,就是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宣讲学习的先进理念,通过开展监狱民警大讨论,印发适应于监狱民警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教材等方式,对全体监狱民警灌输先进学习理念,并通过后续的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具体实践,使之内化为民警个体的学习观念和态度。
重点培训就是对监狱各级领导和学习理论骨干采取集中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的形式,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并以其自身的示范行动,推动学习型民警队伍建设。
在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中,监狱各级领导发挥着领头羊、设计师和培训师的重要作用。
一个学习型的班长能带出一个学习型的班子,一个学习型的班子能带出一支学习型的队伍。
总之,要通过对各级监狱领导尤其是分监区领导的重点培训和引导,使他们在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建设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二)培育学习载体
在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过程中,从监狱到每个分监区都要结合实际建立培育学习载体,使每名监狱民警至少参予一个学习组织的学习,为学习构造多元平台,营造浓厚氛围。
培育学习载体,可以通过建立各种层次的监狱学会或学习研究小组,利用电子媒体和平面媒体参与远程教育平台的学习交流活动,组织监狱工作论坛等多种形式。
学习载体的培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与本单位的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学习与工作一体化。
如对分监区每周狱情分析会,可以运用“深度汇谈”、“改变心智模式”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让每名分监区民警坦诚对一周分监区狱情的看法,明确如“本周我的工作目标是什么,目前的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取得什么经验,应怎样调整”等“深度汇谈”标准化过程,大家一起思考,从而把狱情分析会培育成为新型学习载体,通过这一载体实现互动式团体学习。
在有效的团体学习作用下,分监区团体智商大于个体智商,民警个体的成长速度也会变得更快。
推而广之,我们监狱的许多工作会议都可以成为学习载体,发挥团体学习的效果。
二是必须体现先进学习理念。
如读书心得交流会、理论研讨会、专题演讲等形式就体现了团体学习的理念。
三是必须渗透到监狱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如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组织QC小组攻关,对挂牌攻坚重点罪犯进行集体会诊等。
(三)完善学习机制
坚持继承创新相结合,不断完善学习机制,是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制度保障。
一是改进现有的教育培训模式。
在培训内容上不但要重视理论,更要立足于解决监狱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传授新技能和新知识。
在培训方式上要改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激发式地培训。
在培训层面上突出做好分监区民警的教育培训。
二是创新领导责任机制。
在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工作中,领导的角色发生了转换,每个领导不仅是真正的学习者,而且还是本单位学习型民警队伍的设计师和培训师,通过设计本单位发展政策、策略及学习载体和形式,来实现树立共同愿景的领导使命,并以自身的学习行为,影响和帮助每名民警学习,促进本单位监狱工作创新发展。
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领导责任机制,应重点考核其领导本单位学习的成效和民警队伍整体学习力的发展情况,使监狱各级领导在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建设中担负起应有责任,履行好相应职责。
三是要建立科学评价人才体系。
以“学力”评价代替“学历”评价,即把是否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坚强的学习毅力和创新的学习能力作为全面反映人才的真实水平,为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
四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把学习情况作为竞争上岗,提拔使用的重要条件,使学习、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形成“学习—提高—提拔、奖励—再学习—再提拔、再奖励”的激励机制,推动学习持续进行和不断深化。
五是要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根据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建设实际需要,保障经费的必要投入,为监狱民警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保证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建设顺利进行。
(四)改进管理模式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前沿管理理论,它是沿着人本管理思路,吸收各种管理科学精华,借助信息科学的成果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管理理念;是劝阻各类组织逐步放弃各种低层次竞争手段,选择从组织内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被誉为“超越竞争”的21世纪最新管理模式。
要将这一前沿管理理论较好地运用于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实践,还必须在确立先进学习理念,培育学习载体,创新学习制度的基础上,从监狱管理模式的层面来思考和审视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建设问题。
监狱要通过对现有管理模式的改进,使之与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建设相适应,以此推动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化。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缔造者彼德·圣吉认为:
共同愿景对于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在缺少共同愿景的情形下,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性”学习,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才会创造性学习,充分发挥其潜能。
监狱管理模式必须有利于共同愿景的树立,以促进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的建设。
具体来说,一是最大限度下放权限,实行自我管理。
监狱应尽可能将决策权下放到最低的管理层次,让下级监狱机关(组织)拥有最大限度的充分的自决权,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责。
监狱民警应最大限度享有自主管理权利,通过自主管理,自己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自己对现状检查分析,制定决策,评估总结。
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形成共同愿景,使监狱民警对监狱产生归属感,并由被动遵从转入主动投入,进行创造性学习,进而实现自我超越,成为独立型、合作型、思考型监狱民警。
监狱机关(组织)通过行使自决权,监狱民警通过自我管理,自主能动地进行学习,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监狱得以自我完善,促进监狱工作能更好适应新的要求和变化,实现持续发展。
监狱民警和监狱在此过程形成共同愿景,内化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工作目标,使监狱民警自觉按照监狱核心价值观所缔造的价值标准去工作,而不在需要制度来约束,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理想境界。
二是建立科学的绩效目标管理模式。
监狱在确定绩效目标的流程中,必须注重处理好民警个体愿景和监狱共同愿景的关系,体现人本思想,发挥凝聚力、激励、导向和规范的功能作用。
在实施监狱工作目标责任分解流程中,民警个人绩效责任要与上级机关(分监区)责任联挂,使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压力逐级传递,签订契约,划分职责,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进共同愿景的实现。
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须在各级监狱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设计之下,在全体监狱民警的积极参与之中,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逐步建立起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建设,将极大提高监狱民警队伍综合素质,打造出监狱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将使我们监狱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充分发挥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