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2882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docx

《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docx

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

一、先秦篇

(一)《诗经》

风篇:

1、《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考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赏析]

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

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

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恩爱的情侣,看着它们河中小岛上相依相和的融融之景,小伙子的眼光被采荇女吸引。

诗人在这里采用了“流”、“采”等词描述小伙子的心里变化的过程。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属于《诗经》咏物言志三法案——“赋、比、兴”之一的“兴”,即从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事物入手,引出心声,抒泄胸臆。

本诗语汇丰富,如使用“流”、“求”、“采”、“友”等动词,“窈窕”、“参差”等形容词,表明了诗人的文学技巧。

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

 

2、《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参考译文]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

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流而下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

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

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赏析]

《蒹葭》属于秦风。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

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

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

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

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暂且不论。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

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

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3、《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参考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赏析]

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

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

桃花开后,自然结果。

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诗人在歌咏桃花之后,更以当时的口语,道出贺辞。

第一章云: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也就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个家。

第二、三章因为押韵关系,改为“家室”和“家人”,其实含义很少区别。

古礼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男女结合才组成家庭。

女子出嫁,是组成家庭的开始。

此篇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炼。

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

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这个“宜”字,掷地有声,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代替。

 

4、《诗经·国风·周南·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

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参考译文]

沿着汝水河边走,砍下树上的枝条,不见我的男人,饥肠辘辘般难受。

沿着汝水河边走,砍下树上的残枝,见到我的男人,不要不要再远离。

望着鲜红的鱼尾,想起王室的惨境。

王室虽已焚毁,父母却近在眼前。

[赏析]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在高高的汝河大堤上,有一位凄苦的妇女,正手执斧子砍伐山楸的树枝。

采樵伐薪是男人担负的劳作,如今却由妻子承担。

她的丈夫究竟到哪里去了?

竟就如此忍心让妻子执斧劳瘁!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二句的跳出,即隐隐回答了此中缘由:

她的丈夫行役外出,这维持生计的重担,若非妻子又靠谁?

“惄”者忧也,“调饥”者朝食未进也。

满腹的忧愁用朝“饥”作比,自然只有饱受饥饿折磨的人,方有真切感受。

此为文面之意。

“朝饥”还有一层意思,它在先秦时代往又被用来作男欢女爱的隐语。

而丈夫常年行役,可怜的妻子,又何曾能享受到丝毫的眷顾和关爱?

首章展示的女主人公境况:

她孤苦无依、忍饥挨饿,大清早便强撑衰弱之身采樵伐薪。

当凄凉的秋风吹得她衣衫飘飘,大堤上传送来一声声“未见君子,惄如调饥”的怆然叹息时,能不令你闻之而酸鼻?

第二章诗情发生了意外转折。

“前两句,点示了女主人公的劳瘁和等待,秋往春来又捱过了一年?

忧愁悲苦在岁月漫漫中延续,期待也许早已化作绝望,此刻却意外发现了“君子”归来!

于是后二句,便带着女主人公突发的欢呼涌出诗行。

又远比“欢呼”要丰富和复杂:

既有对久役丈夫归来的喜悦,也有归来的丈夫还会不会外出、会将我抛在家的疑虑;然而此次是再不能让丈夫外出,这又是喜悦、疑虑中发出的深情叮咛。

如此种种,实难以一语写尽。

第三章则为女主人公见到丈夫后表白。

自己在家辛苦做家务,丈夫在外服劳役,王室的劳役政策又使他们无法相见,如今即使相见,可丈夫还可能会再次服劳役.自己在家累点苦点没什么,因为自己有父母在身边作依靠,再累也值得,而丈夫却一人在外,风吹日晒,很辛苦。

5、《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参考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

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

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

跑了战马何处寻?

一路追踪何处找?

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

别时握住你的手,白头到老此生休。

哀叹你我相离远,没有缘分相会和。

哀叹你我相离远,无法坚定守信约。

[赏析]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

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

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

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

第四章“死生契阔”。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

“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

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

”“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

“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

6、《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参考译文]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在城的角楼等我。

隐藏起来不让我看见,急得我挠着头来回走。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好,送我一支红色的笛管。

红色的笛管色泽鲜亮,漂亮的笛管真让我喜爱。

姑娘从郊野采来茅草芽送我作为信物,真是美好新异。

并不是茅草芽有多美,而是因为美人所赠。

[赏析]

实际上,《邶风·静女》是顶好介入的一篇作品,它的故事再简单不过,我们很可以把它当作“郭靖黄蓉初相识”的一幕场景。

郭靖、黄蓉是大家顶熟悉的人物,郭靖憨厚实诚,黄蓉机灵刁钻,本篇的男女主人公恰是这样的性格。

所以,大家很可以把作品的主人公置换成郭靖和黄蓉。

这样来理解,会容易和有趣许多。

这篇无非是写“郭靖”(我)和“黄蓉”(“静女”)相约在城墙根儿见面以及见面的情形。

叙述是从“郭靖”的角度。

他们应该是第一次约会。

约会之前,他们邂逅,彼此有美好的印象。

黄蓉是何等聪明之人,自然对人生有很好的判断,郭靖那憨厚老实,将来断不会欺负、背叛自己,而郭靖的笨拙也未尝不在某一方面激起黄蓉内心潜藏的母爱关怀。

这两个人可谓天作之合。

黄蓉是心知肚明,早已做好终生相托的打算,郭靖未必有这样的智商,可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如此聪明、可爱的女子,又如何能无动于衷呢!

这一次的约会应该是由“黄蓉”发起,总是黄蓉掌握着主动权,郭靖的性格习惯于回应,然而这回应无比深沉。

这篇作品的成功是对人物性格的刻划,虽只是男主人公自言自语的几句话,可是把他的憨厚实诚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刻划男子的同时,女主人公机灵刁钻的形象也便呼之欲出。

作品本身虽简约,但是为读者留下无数想象空间,我们甚至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复原当时的场景,而这一场景又是这样富有戏剧性和生活气息。

7、《诗经·国风·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隰(xí)则有泮泮(pàn)。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参考译文]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

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

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

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

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

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

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

你用龟板、蓍草占卜,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嫁妆嫁给你。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

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

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

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

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每天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凶恶起来。

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

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白头到老的心愿让我怨恨。

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

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

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8、《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参考译文]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桃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李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此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

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

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

“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

”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

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

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

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9、《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参考译文]

那个采葛的人儿啊。

一日不见他,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人儿啊。

一日不见他,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人儿啊。

一日不见他好像三个周年长啊。

[赏析]

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则如三月之久”;牟庭《诗切》又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方氏申述云:

“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

”(《诗经原始》)近人则多主恋歌说。

就诗论诗,视为怀念情人之作为妥。

闻一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风诗类钞》)。

译文取闻说作男词。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

本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覆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仿佛能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那发自心底的呼唤。

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拨动千古之下读者的心弦,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审美价值永不消退,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

其艺术感染力的奥妙在哪里?

拙作《风诗含蓄美论析》曾剖析本诗“妙在语言悖理”,意思说:

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怎能与“一日”等同呢?

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

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10、《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shu)!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yuán)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mie)!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die)。

逝将去汝,适彼乐国(gue)。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tie)。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汝,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参考译文]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粮食!

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

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麦粒!

多年辛苦养活你,拼死拼活谁感激。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安乐地。

安乐地呀安乐地,劳动价值归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

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

新乐郊呀新乐郊,自由自在乐逍遥!

[赏析]

这首诗主旨古今看法分歧不大,古人多认为“刺重敛”,今人多认为是反对剥削,向往乐土的。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被剥削阶级反剥削斗争就没有停止过。

随着奴隶制衰落,奴隶更由逃亡发展到聚众斗争。

《硕鼠》一诗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全诗三章,意思相同。

头两句直呼剥削者为“硕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

“无食我黍(麦、苗)!

”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

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

”诗中以汝、我对照:

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至连一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示了汝、我关系的对立。

这里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人,应扩大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大问题。

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

一个“逝”字表现了诗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

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