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之《历史的主干知识空档处命题》素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2249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之《历史的主干知识空档处命题》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之《历史的主干知识空档处命题》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之《历史的主干知识空档处命题》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之《历史的主干知识空档处命题》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之《历史的主干知识空档处命题》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之《历史的主干知识空档处命题》素材.docx

《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之《历史的主干知识空档处命题》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之《历史的主干知识空档处命题》素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之《历史的主干知识空档处命题》素材.docx

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之《历史的主干知识空档处命题》素材

在历史主干知识的空档处命题

高考历史教材因受篇幅所限讲述的都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主要的历史事件,不可能一一具足,在知识体系的关键处、空档点命题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新意。

这样,第一、可以补教材知识体系之完整,给学生系统的延续的历史。

第二、可以拓展学生的新视角。

面对新材料、新情境,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经验解决新问题。

解题的过程也是再学习的过程,以此完成学科素养考查的立意。

仅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为例,第29题考查的知识点是“30年代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涉及到抗战时期根据地的经济政策;30题的命题区域在抗战后国民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这些在必修教材中都没有涉及。

从《2016年全国高考大数据分析报告》以某省的高考历史成绩统计数据看,30题的出错率为72.74,学生的失误率很高。

第40题的人口问题,是热点问题,也是教材的空档,超出教材原有的小专题模块体系。

这样的试题屡屡出现让考生有无从下手之感。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让备考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尝试做一方法上的指导。

何谓历史空档点呢?

一、教材没讲到的知识,也不需要讲的。

用所学知识和现有能力,可以理解和解决的。

(全国卷2016-1-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教材对明设巡抚一事没有涉及,在此命题,第一、可以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二、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

教材固化的思维是明清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但制度并不是死水一潭,明清时期也在不断调整。

这有利于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

二、教材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讲的不详细的,但又很重要的。

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26题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三、教材略涉及讲的不透,容易引起歧义的。

(2013-1-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何愈演愈烈,似乎胡佛总统的自由放任政策难辞其咎。

其实,胡佛也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此题在“补全”历史的同时也有纠偏的意味。

针对在教材的空档处命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整合知识体系,提升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素养包括史料实证、历史时空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等五个要素的融合。

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历史时空观入手,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性角度整合知识,夯实完整性、体系化的知识基础,从中发现规律,举一反三,积累经验。

如中国古代史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重约30%,涉及知识分布在三本必修中,备考时要以通史体例按时序性加以梳理。

分期

阶段特征

重要知识

商周时期

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

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礼乐制、血缘政治、贵族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转型与文明发展

中央集权政治、官僚政治、社会结构变化、铁器牛耕和土地私有、小农经济、地主制经济、百家争鸣、社会转型时期

秦汉魏晋唐宋时期

社会进步与文明嬗变

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成熟、江南开发、封建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理学形成、科技进步

明清时期

挑战与应对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顶峰、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萌芽和受阻、进步批判的思想产生、封建社会衰落

每个时期还要从政治、阶级、思想文化科技、民族关系等角度再加以细化,构建完整的体系。

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如下图。

整合知识的目的是训练学生从整体、从大处看待历史,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也能避免知识的碎片化,同时也很好的将教材的空档处显露出来,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年命题的高频考点。

复习这一制度我们可以按下图例梳理。

图例的右侧围绕中央集权制展开。

中央集权制的概念解析?

如何加强?

手段和方式?

有何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全面的归纳,有制度层面也有经济、思想、社会教化等层面。

左侧围绕专制主义。

何谓专制?

君主专制和君主制一样吗?

中国古代就是皇帝一人独治吗?

有无民主的成分?

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这样以点穿线、穿线成面、通经贯纬,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

梳理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和提升的过程。

掌握了思考方法,就可以达到以不变可以应万变。

二、转变教材观念,发掘教材价值

2014年山东文综历史命制了这样一道试题。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此题涉及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教材中没有涉及。

但在岳麓版教材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课的“知识链接”中有提到。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进行分级管理。

废除分封制之后,以中央对地方统属关系构成的行政组织形式,一般称为郡县制。

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或为郡县制或为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州)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省道府(州)县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

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

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长官各设正副,彼此制约。

除主要长官负责制以外,其下还按中央政府组织部门的分工,设有相应的官署机构,在主要长官的指挥下,分工办理各项事务。

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

这段材料的引入给老师提供了很大的使用空间。

一、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材料中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的举措。

(参考答案:

①分级管理,两级制或三级制等,层层控制。

②分割地方权力,相互制约。

③主要长官负责制。

④地方和中央对口直属。

⑤任期制、回避制。

)二、用足材料提供的信息。

如材料中提到了回避制。

就要适当补充阅读资料,向学生交代清楚。

2015年山东高考试题就考查了回避制。

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教师要将课后资料和教材主干内容融合起来,对中央集权制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策略进行归纳。

“分”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

如典型的明代。

“监”如十三州刺史、通判等,监察地方。

“收”。

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如将地方税收收归中央,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分”“收”“监”只是方法手段问题,本质的目的都是加强对地方的管控。

浩如烟海的历史浓缩于教材的方寸之间,不可能面面俱到。

教材惜字如金的表述选用的大都是经得起推敲的经典材料。

看似轻描淡写,说不上就潜藏着重要的信息。

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主流价值导向,和高考命题的立意是一致的。

像2016年全国Ⅱ卷第41题“中外文化交流”,参考答案提供的示例就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示例的论述与教材如出一辙。

这些都提醒我们转变教材观,教材涉及到的知识可能不考,不能死记硬背。

教材就是资料,是信息点,要将教材中提供的信息最大化,用好教材。

用好教材的做法有三。

一、边边角角都要看到,不留死角且清晰明白。

教材中结论性的表述较多,一定要搞清楚“这句话的含义。

”“它为什么这么说呢?

”找出得出结论的依据。

二、将教材补充资料“知识链接”“解析与探究”等与主干内容互补,形成较完整的知识链。

三、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贯通整合,体系化、整体化。

三、挖掘知识内涵、体会命题立意

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希腊、罗马是高考高频考点,因为高频,老师在备考时也是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但效果常常不理想。

我们看下面两道试题(2014-1-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2013-2-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

“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

”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这些试题学生在做的时候错误率很高,究其原因是对雅典民主的内涵没有理解。

首先要从整体思维的角度对雅典民主做一的整合。

如下图。

每个子目录下还要细化,要提供一定阅读量的文本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如特征部分,每年高考试题为何屡屡出错?

是我们对雅典民主制的特征没有讲清楚。

或者说我们的讲解只停留在表层的民主的表现,对雅典人创立的这种“古代”民主的特征理解不透彻。

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的区别

古典民主

现代民主

民主方式

直接民主

间接代议制民主

民主范围

城邦内成年男性

全体成年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民主本质

奴隶制民主

人民民主

民主主体

公民集体,否定个人的独立与自由。

注重个人的权力。

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古代民主政治和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在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上有共同之处。

如主权在民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机构部门间分权与制衡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职人员选举制、任期制和一定的监督机制。

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第一、关于城邦和公民的关系。

雅典的民主是一种公民政治,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就城邦与公民的关系而言,城邦至上。

“城邦在本性上先于个人和家庭。

就本性来说,全体必然先于部分;以全身为例,如全身毁伤,则手足也就不能称其为手足。

”①也就是说,在雅典的民主制中,个体意义上的公民是不存在的。

个人仅作为城邦共同体这一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才存在。

第二、关于民主。

民主可以分为实质性民主和程序性民主,两者是民主政治的一体两面。

实质性民主强调民主的目标、内容、主体与价值,侧重于根本目标,旨在确立人民大家做主的地位。

程序性民主:

强调民主的机制、规则和程序,侧重于具体手段,因此也叫形式民主。

雅典的民主制更严格意义上属程序性民主。

第三、关于自由。

雅典的“自由”概念有别于近代的“自由”。

雅典人有充分的自由,但更多的是政治自由,政治自由居于重要且显著的地位,而且是集体的自由。

个人不拥有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公民几乎没有什么个人隐私受到尊重和保护。

近现代意义上的自由是个人权利扩大后才有的。

第四、关于平等。

雅典公民通过投票以多数赞成为原则解决分歧。

公民在政治上享受平等参政权力。

这种平等是数量上的平等。

这种平等容易使少数人的意见受到忽略或压制,缺乏一种宽容、包容精神,难以协调城邦内不同意见者,极易出现多数人的暴政。

概念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种形式。

试题在这方面的挖掘一方面体现思维和知识的严谨,也渗透知识背后价值观的引导。

如雅典的古代民主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新。

我们今天肯定它的什么?

作为人类早期的民主,它不可能不带有缺陷,在哪儿?

今天我们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将蕴含公民教育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东西埋进试题中,也渗透了历史学科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功能。

教材所述仅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不变的历史史实。

何兆武在《对历史教学的若干反思》中说:

“历史事实一旦如此就永远如此而无可更改,但历史学(即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诠释)却必然不断地在更新。

一旦我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原来的史料就被转化为新史料并被给予新的诠释而获得新的意义”。

也就是说,史实属陈述性知识,教师更应该做的是,补充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解释历史。

其实,讲教材、用教材的过程是思维方式的引导和理念渗透的过程,如果历史意识和学科能力提升了,空档点虽在知识的山穷水尽处但必会柳暗花明春满园。

参考书目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