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1908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docx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docx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

【篇一: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答案12】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土地的水平范围包括()

a.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b.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和海洋

c.陆地和内陆水域d.地球表层所有陆地部分

2.合理利用土地的首要问题是()

a.提高全民族素质,人人懂得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b.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c.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d.加强土地管理,包括地权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

3.某乡土地总面积1000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100公顷,林地200公顷,有林地100公顷。

该乡土地利用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是

()

a.90%和20%b.90%和30%

c.70%和10%d.90%和10%

4.土地利用规划所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

a.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b.土地利用中需要与可能的矛盾

c.各用地部门之间的矛盾d.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

5.土地人口承载量是指()

a.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最多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

b.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至少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

c.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和生活水平上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

d.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

6.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用地区之间()

a.可以重合,还可以有复区b.不可以重合,也不可以有复区

c.可以重合,不可以有复区d.不可以重合,可以有复区

7.从土地管理角度,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是()

a.土地利用的全部问题b.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问题

c.如何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问题d.土地利用方式的问题

8.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确定必须根据()

a.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c.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d.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有关部门审批实施,就具有()

a.控制土地利用效应b.行政效应

c.监督土地利用效应d.法律效应

10.不宜作为水库库址的是()

a.“肚大口小底平”地形的地区b.集水面积大的地区

c.喀斯特地貌地区d.占用部分农田地区

11.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反映()

a.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b.耕地利用程度

c.耕地利用的社会效益d.耕地利用的生态效益

12.不是土地利用分区基本依据的是()

a.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土地评价

c.自然社会经济资料d.单位和个人用地需求

13.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手段分()

a.行政、技术和经济手段b.行政、技术、经济和法律手段

c.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d.行政、技术和法律手段

14.不属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土地利用评述内容的是()

a.土地利用成绩b.土地利用问题

c.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意见d.土地利用分区

15.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范畴的是()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土地估价

c.土地利用规划设计d.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1.基本农田不单指“高产稳产”农田,还包括必须保留的中低产田。

()

2.土地利用预测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起点。

()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具体确定各单位或个人使用土地的范围和每个地块的用途。

()

4.在土地利用分区中,某一用地区内不允许其他用地类型存在。

()

5.非农业建设用地预测一般可用定额指标法。

()

6.交通用地规划、城市规划等部门规划不属于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

7.土地开发专指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

()

8.一般水库工程占地面积概算是对库区的淹没面积进行估算。

()

9.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必须先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

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用地指标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任何情况不得改变。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农业生产用地结构是指各种农业用地的面积和。

2.交通运输用地规划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根据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自身的适宜性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要求,协调国民经济各

部门之间和农业生产各业之间的矛盾,寻求最佳土地利

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

行统筹安排的战略性规划。

其基础和起点是分析。

4.总人口预测一般用法、法或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生物繁殖模型。

5.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而进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分

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规划三种类型。

6.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是从组织土地利用的、和的三大方面进行评价的。

7.垦殖指数等于除以土地总面积,复种指数等于农作物播种面积除以。

8.土地利用计划按时间分可分为中期用地计划和计划,按调节控制程度分可分为计划和计划。

9.土地利用预测应充分考虑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状况。

10.居民点布局有卫星式、式、集团式和自由式等形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5.为什么说农业用地预测是土地预测的核心内容?

如何进行耕地需求量预测?

五、论述题(本大题满分为15分)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什么要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

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并要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保生态环境”的用地方针?

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2.d3.d4.b5.c6.a7.c8.c9.d10.c11.a12.d13.b14.d

15.b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比例

2.交通结构

3.用地结构和布局土地利用现状

4.人口自然增长回归方程预测

5.特定目的土地开发土地保护

6.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7.耕地面积耕地面积

8.年度用地指令性指导性

9.土地资源

10.条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答案要点:

1.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包括:

(1)控制土地利用。

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2分)

(2)协调土地利用。

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2分)

(3)组织土地利用。

包括宏观组织和微观组织。

(2分)

(4)为土地利用监督服务。

(2分)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主要内容有:

(1)土地利用基本情况描述:

自然、经济、社会情况。

(1.5分)

(2)土地利用分析:

1)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1分)

2)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1分)

3)土地利用率分析;(1分)

4)土地产出率分析;(1分)

5)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

(1分)

(3)土地利用评述: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做出结论。

(1.5分)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体性表现在:

(1)从规划对象看,是区域内所有土地资源;(2分)

(2)从规划任务看,要协调解决所有用地部门的用地需求;(2分)

(3)从规划内容看,不单是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同时进行土地开发、

利用、整治和保护,综合利用土地;(2分)

(4)从规划效果看,要同时取得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最优。

(2分)

4.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有:

【篇二:

土地利用规划学部分试题答案。

xt>一、概念题部分答案

1.规划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是发现事物多种联系的最优手段,是生产力布局的最优方法,能减少全局中局部决策的个体局部性,提高政策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和决策的整体性和科学性

5.土地利用计划:

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按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

8.土地整治:

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由于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使土地资源能永续利用,必须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就是土地整治。

9.土地利用规划:

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性经济措施。

10.土地保护:

土地保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自然利益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土地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纠纷及不合理占用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性措施。

11.土地利用分区:

根据土地利用上的土地质量、利用方向、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和改良措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定地域分为若干个区,这些区就是土地利用分区,按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土地利用的基本用途的不同划定土地利用分区。

13.农地整理: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14.土地利用:

土地质量与人的干预活动所决定的土地功能。

16.城市规模:

指一定区域内城市的大小,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

17.土地资源:

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18.土地复垦:

凡是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称作土地复垦。

20.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现状各类型面积的比例关系、在总面积中的比重及在空间组合格局。

21.土地用途管制:

为了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目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分区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规则,并据此对各类土地利用和对各利用区域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引导,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行为及方式。

22.城镇体系:

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内或国家中,由不同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23.基本农田:

是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24.城市规划区:

按《城市规划法》,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布局土地承载潜力草地载畜量

二、填空题部分答案

1、人们通常把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土地;把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称为土壤。

2、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的陆地还不能是法律意义上的土地。

广义的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指整个地球表面;广义的土地的立体观认为土地是指整个地球表面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国家领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和领水的底层土,以及领陆和领水上面的空气空间;国土资源一般包括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山区资源、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从经济学分析土地是指包括水面在内的地球表面积;从法学的观点看,国土是指某个国家的人民赖以生存的场所,又指这个地域范围内的全部国土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第一资源,是各种资源之首;土地资产是指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占用的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权利。

4、具有肥力的土地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供应者与调节者。

5、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但人类绝对不能创造出新的土地。

6、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舒适性和美学价值。

9、位置级差地租反映土地纯收益的差异;不同沃度的土地使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产生差别,是形成土地级差地租的重要条件;土地价格是地租和利息率的比率。

10、地球表面积系指在大地水准面上水平投影面积;劳动力和土地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类对土地的需要程度。

11、土地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质,既是生产力要素,又是生产关系即土地关系的客体;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又是巨大的社会资产;既是土地物质,又是土地资本。

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具有一定社会形式,土地利用反映着一定土地关系。

12、土地利用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包括人类根据土地质量特性开发利用土地和利用土地,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两层含义。

13、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和合理配置就是要最终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落实于土地之上。

14、依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依其对象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依其范围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

15、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首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就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各类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土地利用的微观设计。

16、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相互交错且相互联系的系统称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按规划的深度可分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设计、土地利用施工;按区域性质分为行政区、自然区和经济区甚至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17、土地利用结构的实质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面积的数量比例关系。

18、根据地价与土地用途之间关系,后把位于和接近城市中心区土地规划作商业用地。

19、区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寥仕。

20、持续发展是一种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1、土地综合平衡受制于社会经济综合平衡,是其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具体体现;土地数量有限性与土地需求增长性构成土地持续利用的特殊矛盾。

22、土地数量有限性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客观必要性;土地可更新性使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成为可能。

23、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无机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规划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规划学是一门预测变化的科学,规划应理解为给出行动的的过程。

24、一块草地、一片森林、一片沙漠是自然生态系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系统工程=传统工程+系统观点+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

25、人类合理地组织土地利用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效益和最佳服务;因地制宜原则具体体现为土地特性和用地要求的协调上。

26、按照逐级控制原则的要求,应当首先进行关系全局的具有控制作用项目的规划,然后再进行土地利用细部规划。

2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土地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作用是宏观调控和均衡各业用地;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具有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和控制性等特性。

其规划的对象是规划区域内的全部土地资源。

2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包括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31、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社会发展阶段,宏观上是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分配制度的改善,微观上是指居民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活效果的综合提高。

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是吉尼系数。

32、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的依据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33、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依据是区域土地及其相关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区域生产力的布局、保障人民生活与社会安定的需要;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土地供需基本状况、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

3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应将居民点布置在生产区的地形上方,主导风上风向和河流流向地的上游。

36、基本人口是指直接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人数;土地的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7预测方法有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综合预测三类;土地需求量预测包括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有趋势预测法和回归预测法。

39、劳动平衡法一般运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未来人口预测。

40、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对土地质量相对于各种可能土地用途的综合评定;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为土地利用决策、科学的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本依据。

41、土地质量是指土地相对于某种特定用途表现出效果的优良程度;土地质量评价是指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或类别,以表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被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生产能力和价值大小;按评价的目的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四类。

43、地区作物平均先进单产=(地区平均单产+先进单位的平均单产)/2。

44、果园面积=成年果树载植面积/1-(果园内林带、道路、沟渠占果园总面积的比重+幼年果树占果园总面积的比重)。

46、水库库容估算方法有地形图法、断面法、系数法。

47、评价系数法是把把不同量纲的指标化为无量纲系数的方法

48、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方法有:

土宜法、综合法、模型法。

49、期末用地面积=期初用地面积+期内用地增加量-期内用地减少量。

50、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是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和土地需求量预测。

51、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52、常见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土地利用分区是在规划区域内不可重复出现的;而土地利用类型则可以重复出现;土地利用分区模式中区内含有土地利用类型。

53、土地利用分区可分为土地利用地域分区和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54、土地用地分布是指已经形成的土地利用空间形式,是已经实现的现象,被称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用地布局则指土地利用的再分配,是规划中的设想。

55、量度城镇化可采用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56、当今世界城市化的新特点是出现了大城市化趋势、发达国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则以生计城市为主。

57、目前国外比较适用的城镇布局理论有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门槛理论、带形城市理论。

58、城镇体系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等特性;城镇体系规划则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总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其功能结构包括:

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和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

59、居民点规模是指居民点的大小;一般地讲,具有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活动规模、辐射规模。

60、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水利工程用地包括防洪工程、灌溉工程、治涝工程、水电工程和输水工程五类。

三、简答题部分答案

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

答: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一,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以下特性:

针对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则是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中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类型的土地使用问题进行的规划,有很强的针对性;

局部性,在一定时期,需要开发、使用、整治和保护的土地只是局部存在的,因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相对规划区内部分土地而言的;

具体性,因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内容、措施、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都比较具体,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选择性,由于各个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同,不同问题和不同行业部门的用地,其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方法等就不同。

根据规划区所存在的土地利用具体问题,选择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类型。

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程序?

答:

(1)审核各类用地数量与布局;

(2)用地数量综合平衡;(3)用地布局综合平衡;(4)部门用地需求预测;(5)经多次协调难以达成一致的,由规划办公室提出处理意见,交规划领导小组讨论决定;(6)拟定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方案,规划土地利用区,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任务,并将全县各类用地指标分解至各乡(镇)。

3.何谓土地开发?

有何特点?

答:

土地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

具有如下特点:

(1)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变化,土地是由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及地质、地貌组成的综合体,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土地开发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2)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土地开发与社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土地开发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同时,土地开发也将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组合方式;(3)土地开发具有经营性的特点,土地开发是为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土地创造条件而进行的经济技术的投入过程,通过土地开发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面积,改善了土地利用条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所以土地开发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4)土地开发是一个开发、利用、再开发、再利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未利用地被开发为可利用的农地;低产农地转化为高产农地;农地转化为村庄;农地和村庄又将被开发为城市。

土地开发和利用不断相互更替,循环往复。

但每一个循环的过程都不是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