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810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

《江西省吉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吉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

江西省吉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吉安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监考(jiàn)布衾(qīn)汗流浃背(jiā)妄自菲薄(fěi)

B.石墁(màn)发酵(xiào)命途多舛(chuǎn)繁文缛节(rù)

C.角色(jiǎo)气氛(fēn)翘首以待(qiào)纨绔子弟(kù)

D.悲恸(tòng)重创(chuāng)潜移默化(qián)谆谆教诲(zh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申冤走头无路励精图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B.妨碍养尊处优矢口否认道不同不相为谋

C.编辑梳装打扮气宇轩昂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厮守混淆视听咎由自取麻雀虽小,肝胆具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各位营员从哪所学校来,又实际编排在哪一兴趣班,他都洞若观火,一清二楚。

B.这一批年轻的科学家,正以无所不为的勇气不懈行进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程上。

C.合作小组协力攻关,无暇他顾。

有人却趁机大肆侵吞攻关成果,坐收渔人之利。

D.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这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高原铁路的能力。

B.从瘦肉精、苏丹红到孔雀石绿,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C.个人财产拍卖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拍卖单位负责代扣代缴,并按规定向拍卖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部门办理纳税申报。

D.电子商务能否成为互联网商业的一个支柱,取决于一个前提,就是它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商家和合作网站从中受益。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的水墨画,我还真有些忘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②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

③犁把翘翘直指云天④脚下是无际待耕的田野⑤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

⑥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

A.④①②⑤③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④①⑤③⑥D.④②①③⑤⑥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虽然老是顶撞孔子,但耿直忠厚,孔子一直很喜欢他。

子路死了以后,孔子发出感叹说:

“噫!

天丧予!

天丧予!

”(《论语》)

B.斯本罗知道大卫和自己女儿多拉订婚的消息后非常高兴,虽然第二天就因病去世了,但他们还是在多拉家人的支持下结了婚。

(《大卫·科波菲尔》)

C.警察局差使老小姐米旭诺刺探伏脱冷的身份,米旭诺在饮料中下麻药使伏脱冷不省人事,终于发现伏脱冷是一名苦役犯。

(《高老头》)

D.觉慧瞒着家人参加了《新青年》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攻击旧制度和旧思想,虽然离家庭越来越远,但始终没有忘记鸣凤。

(《家》)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中国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知识体系),而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世界,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

这个“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

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就是显现存在的本来面貌。

这也就是杜夫海纳说的“灿烂的感性”,就是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意义,是感性与意义的内在统一。

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

这里的“心”并非被动的、反映论的“意识”或“主观”,而是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的意义生发机制。

心的作用,就是赋予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意义。

这些意义之中也涵盖了“美”的判断,离开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美。

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受中国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都十分重视精神的层面,重视心灵的作用。

宗白华强调中国艺术是一个虚灵世界,是一个“永恒的灵的空间”,强调中国艺术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又是自然的本身”;他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中国的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的一面,并且与意象相联系,更多地体验“器”的非物质化的一面,与“道”可以契合的一面。

中国艺术家追求“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作品显示一种形而上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

所以宗白华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说过,中国艺术常常有一种“哲学的美”,中国艺术常常包含一种形而上的意味。

一些西方汉学家特别喜欢把中国艺术从“物”的层面去考证和分析,这种考证和分析当然很有价值,但他们中间有的人在这么做的时候,常常抽走中国艺术的精神的层面、审美的层面,抽走宗白华所强调的虚灵化的层面。

在他们那里,中国艺术不再是“永恒的灵的空间”。

这样,他们的研究,实际上完全否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的价值。

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突出了审美与人生、审美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价值追求的密切联系。

艺术的本体之所以是“意象”,艺术活动之所以是意象创造活动,就是因为它可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从而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选自叶朗《追求照亮生活的艺术之光》,有删改)

7.与“意象世界”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意象世界是一个完整并且有意蕴的情景交融的感性世界。

B.意象世界是一个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人与万物相融的世界。

C.意象世界是一个美与真相统一的能显现真实的感性世界。

D.意象世界是一个感性与意义相统一而更偏重情感的世界。

8.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从中国美学关于艺术作用的观点入手,阐明了意象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而指出杜夫海纳所说的“灿烂的感性”是受到了意象理论的影响。

B.第二段紧承上文,指出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的能动作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C.第三段首先指出中国美学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然后指出西方汉学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价值的错误理解,最后介绍宗白华在这方面的论述。

D.第四段在前三段论述意象理论内涵、特点和影响的基础上,最后阐明意象理论可以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离不开“心”的能动作用,如果离开了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美就在天地万物之间不复存在了。

B.中国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特别值得重视,它使得中国艺术成为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之一。

C.西方汉学家都喜欢把中国艺术从“物”的层面去考证和分析,完全否定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价值。

D.因为艺术活动可以不断地去创造意象,所以艺术才得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傅青主善医。

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按脉毕,命之曰:

“此一月症也,可速归家料理后事,迟无及矣。

”王急治任旋里。

会傅入都,遇诸途,问王归意,以疾告,曰:

“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

”某叹曰:

“仆之归,从其命也。

”乃具告所言。

傅骇曰:

“果尔,奈何?

试为汝诊之。

”按脉良久,叹曰:

“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

”王泫然泣曰:

“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

然君久着和、缓①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

”傅又沉思久之,谓曰:

“汝疾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

”王大喜,求友。

傅命归家,遍觅健少所用旧毡笠十余枚,煎浓汤,漉成膏,旦夕履之。

王归家,如法治之,疾果愈。

寻至都见傅,喜慰异常。

更谒某,某见王至,瞿然曰:

“君犹无恙耶?

”王具以傅所治之法告之。

某叹曰:

“傅君神医,吾不及也。

吾初诊汝疾,乃脑髓亏耗,按古方,惟生人脑可治,顾万不能致。

今傅君以健少旧毡笠多枚代之,真神手,吾不及也。

若非傅君,汝白骨寒矣,谓非为鄙人所误耶!

医虽小道,攻之不精,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吾尚敢业此哉!

”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傅善医而不耐俗,病家多不能致。

然素喜看花,置病者于有花木之寺观中,令与之善者诱致之。

傅既至,一闻病人呻吟,僧即言为羁旅贫人,无力延医,傅即为治剂,辄应手愈。

某妇忽患腹痛,辗转地上。

其夫求之傅,乃令持敝瓦缶,置于妇榻前,捣千杵,服之,立止。

一老人痰涌喉间,气不得出入,其家具棺待殓。

傅诊之,曰:

“不死。

”令捣蒜汁灌之,吐痰数升而苏。

凡患泻者,遇傅无不瘳。

用药不依方书,每以一二味取验。

有苦痨瘵者,教之胎息②,不三月而愈。

(选自《清稗类钞·傅青主善医》,有删改)

【注】①和、缓:

春秋时期秦国两位名医的名字。

②胎息:

像婴儿在母胎中一样不用口鼻而用脐呼吸,是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法。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急治任旋里行李B.医虽小道,攻之不精研究

C.病家多不能致达到D.令与之善者诱致之交好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就诊于太医院某乃令持敝瓦缶,置于妇榻前

B.乃具告所言乃脑髓亏耗

C.试为汝诊之谓非为鄙人所误耶

D.问王归意,以疾告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尧患头痛病,被京城的太医判为不治之症,一个月后必死。

傅青主叫他试着用青年人戴过的毡笠熬成药膏,早晚服食,竟然把病治好了。

B.太医见到病愈的王尧,大为吃惊,深有感慨。

既佩服傅青主医术高超,又自愧学艺不精,几乎误人性命,此后,这个太医干脆不再从医了。

C.傅青主平素喜欢看花,因而他让人想方设法先把病人安置在有花木的寺院之中,傅青主来了之后,了解情况,给病人诊治下药,手到病除。

D.傅青主善于医治各种疑难杂症,因病施治,不拘一格,用药不多,妙手回春,很有特色。

他还教病人运用“胎息”法调治痨症,效果很好。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

然君久着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

北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北山:

即钟山,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晚年在那里隐居。

(1)请分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