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加减》大班教案.docx
《《5的加减》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的加减》大班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的加减》大班教案
《5的加减》大班教案
《5的加减》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由此设计了这堂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算式的乐趣
推荐课件:
大班数学课件《5的加减法》PPT课件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3+2=55—2=3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
物质准备:
幼儿已有5的分合知识、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
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
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
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来是5。
(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
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
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2+3=5)
6、提问:
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
8+9=17
B、
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
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5—2=3)
5、提问:
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
(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
你问我答
师:
小朋友,我问你,23=?
生:
老师,告诉你2+3=5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
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
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
例如:
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
(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
教师总结:
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鼓励相对不积极的幼儿,再次带领幼儿巩固知识。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把今天学到的加减法与自己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一起分享。
《5的加减》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感知三幅图的含义,继续学习加减法算式。
2、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买面包圈。
1、师:
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
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4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5个面包圈。
引导幼儿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教师:
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
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二、大老虎吃点心。
1、教师:
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
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
第一幅图——大老虎有5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4个面包圈。
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教师:
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
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三、小组操作活动。
1、看图列5的加减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操作纸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一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
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5的加减算式。
2、看图形记录图形特征。
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看算式写得数。
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四、活动评价
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讲述画面内容和算式,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体进行评价。
重点引导幼儿巩固正确使用“一共”、“还剩下”等词语。
活动反思:
老师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5的加减》大班教案3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3+2=5
5—2=3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
教学反馈:
纠正措施: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个人分析意见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
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
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生:
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
(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
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2+3=5)
6、提问:
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
89=17">小结:
一个数分成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数逐次增加1,则另一个数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都等于原来的数。
用这种方法对一个数进行分合,既快又不会遗漏。
4.教师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引导幼儿口头列算式。
5.游戏:
抢答比赛。
(1)教师出示5以内加减法式题卡片,让全体幼儿很快地说出得数。
(2)分组进行比赛,哪一组抢得快又答得对,就给哪一组记1分。
6.指导幼儿完成第35页练习。
《5的加减》大班教案4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如何在组织教学时,让孩子们感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欲望呢。
《纲要》中明确中指出: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们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水果店”“购买水果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水果店(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水果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2、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3、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泡沫垫20块。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水果店。
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
“今天早上,小朋友把幼儿园的许多水果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成贝贝水果店吧!
”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水果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
“小朋友看。
水果身上有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水果,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
教师举例:
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水果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水果
(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
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水果店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水果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1、教师:
“水果店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水果(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
应该怎样记录?
”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
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水果店买喜欢的水果。
3、提出要求:
每人只买一个水果,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五、小结活动,表扬活动中积极动脑的幼儿。
《5的加减》大班教案5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由此设计了这堂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算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3+2=55-2=3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
物质准备:
幼儿已有5的分合知识.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
碰球(复习5的分合)师:
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
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来是5。
(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
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2+3=5)6.提问:
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
8+9=17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
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5-2=3)
5.提问:
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
(5-3=2)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
你问我答师:
小朋友,我问你,23=?
生:
老师,告诉你2+3=5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
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
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
例如:
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
(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教师总结:
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鼓励相对不积极的幼儿,再次带领幼儿巩固知识.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把今天学到的加减法与自己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该活动教师能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的加减》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继续学习加减法算式。
2、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买面包圈。
1、师:
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
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4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5个面包圈。
引导幼儿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教师:
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
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二、大老虎吃点心。
1、老师:
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
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
第一幅图——大老虎有5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4个面包圈。
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老师:
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
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三、小组操作活动。
1、看图列5的加减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操作纸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一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
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5的加减算式。
2、看图形记录图形特征。
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看算式写得数。
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活动反思:
要使幼儿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
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
这些算法都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5的加减》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
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
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
1-5的数字卡。
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
印章。
2、环境创设:
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
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
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
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
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
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
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
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
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
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
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
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
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
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
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5以内的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5以内的数和初步理解了加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标准》认为: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所以根据学生特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铺垫。
让学生摆学具,先摆3个,摆5个,再把3个分两堆,把5个分两堆,分别说说怎么分的。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5以内的组成,为5以内的加法做准备。
2、探究新知。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感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让学生说出图意后,让学生拿出小棒代替气球摆一摆,让学生知道把小丑两只手上的气球合起来要用加法,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学生很想表现自己会了,争着要边说边做“合起来”,这时多让一些学生说一说,加深印象。
再请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并指导学生认识加号。
算式列出后,再请学生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代表什么什么意思,为学习解决问题作准备。
在计算出结果时,问问学生是怎么算的。
学生有的说想的分合式,有的说数数算出来的,对此不强调某一种想法,对每一种都表示肯定,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待到以后进行大一些数的加法时再由学生自己选择最方便、最合适的方法,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
3、分层练习。
先让学生左手拿3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问合起来一共有几根,体验把两只手的小棒合并在一起就是3+2=5、这样的游戏进行几次后,让学生看书p24“做一做”,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对于第三幅图,有的学生会从图上的人物来说算式的意思,有的会从桌上的纸鹤来说算式意思,都给予肯定。
本节课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理念,通过学生观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乐趣。
同时教学后觉得在练习多样性、趣味性上还需要再改进。
《5的加减》大班教案8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由此设计了这堂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算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3+2=55-2=3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
物质准备:
幼儿已有5的分合知识.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
碰球(复习5的分合)师:
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
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来是5。
(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
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A2.指定幼儿回答。
A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A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A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2+3=5)
A6.提问:
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A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
A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A9.拓展练习:
8+9=17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
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B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B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B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5-2=3)
B5.提问:
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B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
(5-3=2)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
你问我答师:
小朋友,我问你,23=?
生:
老师,告诉你2+3=5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
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
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
例如:
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
(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教师总结:
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鼓励相对不积极的幼儿,再次带领幼儿巩固知识.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把今天学到的加减法与自己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该活动教师能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的加减》大班教案9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