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9693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4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4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4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4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单元备课.docx

《14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单元备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单元备课.docx

14单元备课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1课时

课题

数一数执教时间:

9月4日本单元第1课时

目的

 

要求

1、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数数,在具体场景里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初步学会和同学交流数数结果,了解并会用点子图表示数数的结果。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数的原则和方法,感受通过数数可以知道物体的个数,提高数数能力,并体会可以用符号(点子图)表示数数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感受数来自具体数数的结果,在和同学互相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

难点

重点:

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数数,在具体场景里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难点:

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数的原则和方法,会有序数数。

教学具

实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

一、创设情境

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哪儿玩呢?

先想一想,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老师猜,小朋友一定非常希望到儿童乐园去玩吧.(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二、观察场景,数数交流

1、观察场景

(1)提问:

图上画了什么?

这是什么地方?

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

(2)同桌交流。

(3)描述:

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尽情地在儿童乐园里游玩着,他们有的骑木马,有的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玩滑滑梯。

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

2、看情境图数数。

(1)提问:

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2)请小朋友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学听。

(3)集体交流,引导孩子按顺序数。

告诉学生,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画掉一个,防止遗漏。

(4)总结方法。

(1)讨论:

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同桌讨论后再集体交流)

(2)小结:

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5)抽取片断图。

(3)谈话:

请在图上找一找什么东西只有1个?

什么东西有2个?

什么东西有3个?

4个……10个?

比一比谁说得好?

(4)学生自由说.

3、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1)提问:

什么物体是1个的,什么物体是2个、3个的?

指着小图问:

滑梯、秋千、木马下面各画几个点子,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儿童乐园里每种东西有几个,我们怎样记录下来呢?

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的个数,你想用什么符号表示?

(2)指出:

儿童乐园里一种物体有几个,就可以画几个点子表示。

反过来,画了几个点子,就表示那种物体有几个。

请小朋友注意观察后面的小图,大家讨论一下,看能不能看明白什么意思,让我们做什么?

组织交流,引导理解小图和空框的意思。

让学生自己用点子表示每种物体的个数,对照已知的点子数在场景中找一找是什么,再数一数。

组织全班展示,交流完成情况。

提问:

你能用画点子的办法表示小飞机、蝴蝶、小鸟和气球的个数吗?

(让学生各自在书上画点子,同桌互相订正,教师巡视检查。

提问:

这里还有三幅点子图,它们各表示多少个东西?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从上面的大图里找出它们各表示什么东西吗?

说给同学听。

三、联系实际,巩固数数

1、刚才小朋友在儿童乐园数出了许多物体的个数,真了不起。

你能数一数你们一排坐几个男小朋友,几个女小朋友吗?

再数一数你们一排一共几个小朋友。

2、画一画。

教师依次出示几种物品,让学生数一数,用画点子图表示,并交流。

3、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

今天学习了“数一数”,你觉得数数要注意什么?

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数的个数

4、课外拓展。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大家都很聪明,相信通过今后的学习,大家会学得越来越聪明。

今晚回家看一看,你的玩具有多少个,家里有几把椅子、几个人、或者还能数些什么,自己数一数再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板书设计

 

数一数

●●●●●●(?

)(?

)(?

)●●●●●●●●●●●●●●●(?

)●●●●●●●●●●

 

感悟: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内容很简单,可我却上得汗流浃背。

不是因为孩子们没学会,而是孩子们感觉太简单了,每个孩子都很“羡”,上课乱插嘴的现象贯穿整堂课,看来兴趣是有了,还得在教学方法上多变换,来适应孩子好玩好动的年龄特征,真正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2课时

课题

比一比执教时间:

9月5日本单元第1课时

目的

 

要求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并说出两个简单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形成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简单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认识,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重点

难点

重点:

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高矮、长短、大小、轻重比较活动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

难点: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形成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简单方法。

教学具

实验

多媒体课件,两根不一样长的毛线。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游览了儿童乐园,在那里数了物体的个数,知道了数数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

这节课我们到校园里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提醒学生:

发言先举手)

 

2、揭题。

启发:

你觉得图上石榴树和柿子树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跳的两条绳子会有什么不同?

谈话:

校园一角的两棵树高矮会有不同,绳子可能长短不同,这些都是比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比出一些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或大小。

(板书课题:

比一比)

二、自主探究,体会方法

1、比长短

(1)出示小朋友跳绳图,仔细观察,哪根绳子长一些,哪根绳子短一些?

(2)现在两条绳子在两人手里,都是弯弯的,大家说不清哪条长些哪条短些。

你觉得可以怎样比出跳绳长短?

互相讨论讨论,再说给大家听听(板书:

比长短)

老师带来了两根跳绳,谁能到前边来比一比?

(指名两人合作到前面来比一比)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

提问:

谁看仔细了,他们是怎样比的?

(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发表意见)

(3)谈话:

可以把绳子拉直,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可以比出绳子长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出示教材小朋友跳绳图和比较长短的图,要求学生比一比,长的画

“√”。

(5)交流:

哪条绳子长一些,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追问:

我们刚才是怎么比出绳子长短的?

指出:

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就要把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比一比,就可以知道结果。

现在我们发现,红绳比黄绳长,反过来可以说黄绳比红绳——(短)。

(6)让学生说一说:

红绳比黄绳长,黄绳比红绳短。

2、比高矮

(1)引导:

滑梯上的两个小朋友,他们两人可以比一比什么?

(板书:

比高矮)

(2)提问:

从站在滑梯上的图看,你觉得两人谁高一些,还是一样高呢?

说说你的想法。

提问:

要是能一眼就看出他们的高矮,你觉得他俩怎样站着比?

(3)谈话:

小朋友都知道,比高矮,要站在同样高的地面上比。

(出示教材上滑梯图和比高矮的图)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比一比,高的画“√”。

(4)体验:

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到前边来,比一比身高,其他小朋友当裁判,看看谁高谁矮。

(指名两人比)

(5)提问:

谁能说说比的结果?

3、比轻重

(1)引导:

除了可以比一比两件物品的长短、高矮,你们觉得还可以比什么呢?

(板书:

比轻重、比大小、比多少)

(2)出示石榴和柿子:

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石榴和柿子的轻重。

让一位学生用手掂一掂,提问:

石榴和柿子哪个重?

(3)出示教材上比轻重的图,说明是放在天平上来比的。

要求学生想想哪个重哪个轻,在重的下面画“√”。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判断,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结合强调:

如果两边一样重,天平会怎样;如果不一样重,天平会怎样?

(4)追问:

在天平上比轻重,可以怎样看出谁重谁轻,或是一样重?

你能说说石榴和柿子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吗?

(2)怎样一下子知道谁重谁轻呢?

我们可以把他们放到天平上比。

(3)出示天平比较图,介绍天平。

比较谁重谁轻?

你是怎样比的?

(天平的托盘沉下去说明重)

(4)总结:

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用手掂一掂的方法,也可以用天平来称,沉下去的一端的物体重。

4、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1)学生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2)比较苹果树和梨树的高矮

三、巩固升华,学会比较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情境,明确要求,同桌合作,每人拿一枝铅笔,比一比谁的铅笔长?

再拿出一枝铅笔,比一比哪枝最长?

(2)小组活动

选择几组交流比较结果,说说比较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情境图

(2)学生判断

(3)交流比较结果,明确,一直走比弯弯曲曲走近。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图,让学生观察3条线,哪条最长,哪条最短?

(2)提问:

你是怎样比出来的?

生1:

第三条最长,因为第三条绕了两个弯,如果拉直的话,它就是最长的。

生2:

还可以数里面的一段一段。

师:

你的想法真不错,那我们就一起来数数吧。

(3)让学生给最长的线打“√”,最短的画“○”。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完成。

(2)交流:

男孩和女孩谁高?

你是怎样比的?

(3)说明:

看,男孩受伤了,而女孩在帮助男孩,真是好孩子。

因为男孩坐着,看上去男孩和女孩差不多高,他如果站起来就比女孩高。

教育学生帮助病人、残疾人。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2)提问:

哪个杯子里的水最多,哪个杯子里的水最少?

(3)交流:

生1:

第二个杯子里的水最多,因为第二个杯子长得最胖,它里面的水就最多,;第三个杯子里的水最少,因为它长得最瘦。

(4)让学生给杯子水最多的打“√”,最少的画“○”。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1)出示第一个天平,让学生观察后完成。

(2)出示第二个天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追问:

为什么一个红萝卜比一个胡萝卜重?

指出:

这里1个红萝卜和3个胡萝卜一样重,那么1个红萝卜比1个胡萝卜重。

7、做“想想做做”第7题。

(1)提问:

如果小朋友要比谁高谁矮,你觉得怎样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2)让几个小朋友自己从高到矮排队。

(3)提问:

从前往后他们是怎样排的,从后往前是怎样排的?

这些小朋友里谁最高,谁最矮?

四、总结方法,拓展运用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学会了一些比较的方法,收获真不少。

你们学得开心吗?

2、做“思考题“

(1)出示图,让学生观察。

(2)与同桌讨论交流,在书上完成。

要求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比一比

长短

高矮

轻重

教学随笔:

比长短、比轻重、比高矮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借助生活中的物体,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寻求最简单的比较方法,有意义的接受。

课堂中我还关注学生的学习常规,要求学生发言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学会倾听等。

虽然一部分学生的课堂纪律还不够好,我想只要老师多用心,多引导,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一定会有很大提高,期待下节课会更好!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3课时

课题

分一分执教时间:

9月6日本单元第1课时

目的

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类,体会分类的作用,能按要求把一些物体分类,能自己按物体的特点进行分类,能说出分类的依据。

2、使学生经历按制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分类的过程,初步感受分类的思想,初步体会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3、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使学生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重点

难点

重点:

使学生能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分类。

难点:

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知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会选择不同标准给物体分类。

教学具

实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新。

1、初步体会物体分类。

(1)谈话:

小朋友都到商店买过东西吧,还记得商店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的吗?

(2)出示商店的情境图:

这里有一张商店的货架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上面摆放的物品,你们觉得这些物品摆得怎么样?

2、揭题: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货架上的这些物品,摆放得既美观又整齐,那么营业员叔叔阿姨是按照什么标准把商品分开摆放的呢?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板书课题:

分一分)

二、观察思考,学习分类

1、学习例题。

(1)提问:

图中有几个货架?

第一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

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

你能说说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吗?

(2)同桌讨论。

(3)谈话:

第一个货架上的物品是玩具,是卖给小朋友们玩耍的。

那么第二个货架上的物品又属于哪一类呢?

有什么用途?

(4)小结:

第一个货架上是玩具,第二个货架上是书籍,这是以用途为标准分类的。

(5)提问:

你知道商店里这样分类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吗?

生1:

便于顾客购买。

生2:

看上去很整齐。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情境图。

提问:

多么漂亮的树叶呀,仔细观察,它们一样吗?

你们打算按什么标准分类?

(先和同桌讨论)

(2)指名说说分类的标准:

按什么来分类?

生1:

可以按颜色来分。

生2:

可以按形状来分。

(3)指名用不同标准分类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分类结果,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书上的要求用线连一连。

三、应用体验,解释内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情境图。

(2)提问:

你能说出图中每一个小动物的名字吗?

(3)活动安排:

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

(4)学生独立做题

(5)反馈:

把你圈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指名回答。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情境图

(2)提问:

图上画了一些交通工具你知道他们在哪里行驶吗?

(3)提问:

如果把这些交通工具按行驶的地方分类,你认为可以分成几类?

是哪几类?

分为三类:

天上飞的;地上行的;水里行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情境图。

(2)提问:

你能把这些小朋友分一分吗?

先仔细观察,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3)交流:

你是按什么来分的?

分的结果是怎样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活动:

比赛整理学习用品。

(教师预先准备好一个书包,里面的学习用品乱糟糟的放着)

(1)谈话:

这是小华的新书包(出示)你们觉得里面的东西摆放的怎么样啊?

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指名说)

(2)提问: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使漂亮的小书包看起来很整齐呢?

(3)比赛整理学习用品:

看谁的小书包更整齐,更美观。

(4)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延伸:

1、师:

今天的数学课小朋友学得开心吗?

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呢?

2、师:

分一分的方法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请小朋友回家,看看自己的小房间,自己的一些生活用品是不是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如果不是,想一想该怎样整理?

回家动手分一分,理一理。

 

 

板书设计

分一分

《新课标》提出:

“教师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游戏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因此,教学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基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如案例中游戏之一:

比赛整理学习用品,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认识到把文具分类摆放会更好看、更方便。

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动脑、动手整理,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形成更具生机和活力。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4课时

课题

认位置执教时间:

9月11日本单元第1课时

目的

 

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场景、利用生活经验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以及物体间的简单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左右、上下和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描述方位的活动,在观察、描述过程中,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观察、交流等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难点

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难点:

初步学会用左右、上下和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教学具

实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

一、创设情境,认识方位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谈话:

小朋友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懂得了很多课堂纪律。

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

(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

(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2)提问:

大家举的是哪只手?

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3)谈话:

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

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

谁来说说?

(要求学生摸着说)

(4)小游戏:

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1)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2)谈话:

小朋友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

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3)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如果有的学生说“小明坐在左边”,则启发:

这样说不够完整,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坐在谁的左边吗?

(4)小结:

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

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

同桌互相说后汇报。

(5)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

(6)让每个学生自由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7)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或竖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所处的位置。

(8)小结:

我们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而不能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

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可以用前、后的关系进行表达)

二、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请小朋友先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再告诉大家。

还能用上、下说说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关系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冰箱里都有些什么?

提问:

能用上、下、左、右说说这些物体的位置关系吗?

和同桌讨论讨论。

(2)看桌子图,谁来说说这些物体的位置关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按要求涂色。

交流涂色结果,提问:

你涂了几朵红色,涂了几朵黄色?

要求:

数一数,一共有几朵花?

从左往右数,原来的红花是第几朵?

从右往左数数看,原来的红花又是第几朵?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同桌合作操作:

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

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三、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提问: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

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揭示课题:

认位置)

谈话:

课后,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说一说,好吗?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认位置

左右

上下

前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