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9642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docx

《最新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docx

最新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

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

1、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状况

(1)位置与交通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北濒黄河同孟州市相望,西接洛阳市,东连巩义市,南界伊川县、登封市。

陇海铁路,洛(阳)一开(封)、洛(阳)一界(首)高速公路,310、207国道穿境而过,全市226个行政村全都通柏油路或水泥路,交通极为便利(图1)。

图3.1偃师市交通位置图

(2)地形地貌

偃师市位于洛阳盆地东部,其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为两峰夹一堑的地貌景观。

南部为山区,属嵩山山脉的西段(万安山),山区

基岩裸露,沟谷纵横,山势陡峭,最高点香楼寨,海拔高度1303米。

北部为邙岭,横亘于黄河与洛河之间,最高点祖师庙,海拔高

图例

i_|中低山n黄七台放前倾斜半原IV]河谷半原地朝类烈界綫

图3.2偃师市地貌图

(3)气象水文

图3.3偃师市多年平均气象要素(1980-1995)

1.降雨量;2.蒸发量;3.气温

偃师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最高气温43.4°C,最低气温-19.9°匚年平均气温14.2°C。

年平均降水量527.2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占年降水量的一半(图3),年平均蒸发量1826.6毫米,属半干旱区,全年无霜期213天。

洛河、伊河是偃师市境内最大的河流,洛河发源于陕西洛南终南山,经卢氏、洛宁、宜阳三县,流经洛阳市区南部,在巩义北部神北注入黄河,干流长398km,流域面积12265km2;伊河,发源于栾川县西北熊耳山,流经嵩县、伊川、洛阳市南部,主流长268km,流域面积约6120km2,于偃师市的岳滩与洛河相汇形成伊洛河,东流于巩义北部神北注入黄河。

两条河流自西由洛阳市流入偃师境内,境内长约25千米。

据1971—1995年资料,洛河平均最大流量12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3.6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45.042立方米/秒。

伊河年最大流量54.8立方米/秒,最小流量5.2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22.89立方米/秒。

伊洛河最大流量176立方米/秒,最小年流量17.5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71.51立方米/秒。

区域内还有马涧河、刘涧河、沙河等季节性河流。

全市共有水库13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

桃花店水库、九龙角水库;小型一类水库6座,小型二类水库5座。

(4)社会经济状况

偃师市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45亿元,是河南省首批10个小康达标县(市),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26个城镇化发展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第二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

偃师市农业基础稳固,区内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为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是全国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栽培技术的发源地和河南省小麦主要产区之一。

偃师市林地面积8万亩.经济林面积6.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16.2%。

偃师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以积沉矿产为主,部分为变质成因、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

主要矿产为煤、铝土矿和非金属矿产。

目前己发现四大类24种矿产,有煤、铝土矿、耐火粘土、水泥灰岩、花岗石、大理石、硅石、钾长石、含钾粘土岩、矿泉水、地热等,产地70处。

其中中型矿床11处,小型矿床8处,矿点48处。

2、区域地质特征

偃师市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南缘,横跨嵩箕台隆和华北坳陷两个二级构造单元。

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可称“五代同堂二尤以元古代地层最为发育。

区内构造简单,以褶皱和断裂为主。

岩浆活动较为微弱,以元古代中条期酸性岩和中基性脉岩侵入为主。

3.地层

偃师市属华北地层区,境内出露地层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仅在南部发育少量元古代中条期侵入岩。

将地层自老到新分述如下:

(1)太古宇(Ar)

登封岩群(ArDn):

出露于境内南部边界马鞍山、老君山一大瓦山一带。

出露厚度507~1376m。

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片岩、混合片麻岩等。

(2)古元古界嵩山群

主要出露于府店镇东南边界一带。

出露总厚度507~1376m。

罗汉洞组(Phi):

为厚一巨厚层石英岩,上部夹绢云母石英片lXj

Qo

五指岭组(Phw):

为绢云石英片岩、大理岩和千枚岩等。

(3)中元古界汝阳群

兵马沟组(PEb):

主要出露于寇店镇的南部边界万安山一五佛山一带,厚约196~1589m。

为灰黄、灰白、紫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砂岩、粉砂岩、砂砾岩、粉砂质页岩,底部为砾岩。

(4)中新元古界

1)五佛山群

主要出露于府店镇、大口乡、寇店镇、李村镇、诸葛镇的南部边界一带。

总厚约3400~7119m。

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马鞍山组(Pb3m):

为中粗粒石英岩状砂岩,夹砂质页岩,层间砾岩,底部为砾岩。

葡萄峪组(PDP):

砂质页岩夹细砂岩、炭质页岩。

骆驼畔组(Pt3l):

细中粒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底部为砾岩。

何家寨组(P"h):

下部为灰岩、泥灰岩,夹细砂岩,灰岩含叠层石;上部为砂岩、砂质页岩夹灰岩、泥灰岩。

2)震旦系(Z)

罗圈组(ZJ):

零星出露于诸葛镇南部一带。

底部为冰磧砾岩,上部为黄褐色、灰绿色页岩。

厚0〜306m。

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5)古生界(Pz)

1)寒武系(C)

近东西向条带状出露于府店、大口、寇店等乡镇中南部。

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1下统(E)

辛集组+馒头组(Cx+m):

总厚约64~387m。

辛集组为含磷砂岩、含磷砂砾岩、泥灰岩、白云岩、豹皮状灰岩;馒头组为泥灰岩、粉砂质、砂质页岩。

2中统(e2)

毛庄组(Em):

含云母的砂质页岩夹粉砂岩、泥灰岩,上部为薄层灰岩夹页岩。

厚22~150m。

徐庄组(©X):

为砂质页岩夹粉砂岩,含海绿石。

厚53~241m。

张夏组(€2Z):

主要岩性有豆鲫灰岩夹致密块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等,裂隙溶洞发育。

厚49~125m。

3上统(e3)

裂隙溶洞发育。

总厚221~442m。

窗山组(6g):

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夹泥质条带灰岩等。

长山组(6c):

为白云岩、鲫状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等。

凤山组(60:

为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等。

2)奥陶系(O)

中统马家沟组(Chm):

在府店镇东南部、诸葛镇和李村镇南部,寇店镇中南部出露。

为灰岩、白玄质灰岩、白厶岩,底部为含砾页岩。

厚61~438m。

与下伏寒武系呈不整合接触。

3)石炭系(C)

中上统(C2+3):

出露于府店镇东南、诸葛镇和李村镇南部,寇店镇中南部出露。

下部为灰黄、紫红、青灰色铝土页岩、铝土矿、黄铁矿;上部为灰岩、泥岩、粉砂岩夹煤线。

厚20~140m。

与下伏奥陶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4)二叠系(P)

上统(P2)

上石盒子组(P2S):

出露于邙山岭南侧、诸葛镇中部。

下段为黄绿、黄褐色砂质页岩、泥质页岩夹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炭质页岩和煤层(线);上段为灰白、黄绿色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底部为砾岩或砂砾岩。

厚228~969m。

石千峰组(P2sh):

近东西向条带状出露于邙山岭南侧和维山—带。

为紫红色厚层细粒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夹砂质页岩等。

厚268〜865mo

(6)中生界(Mz)

三叠系中统(T2):

近南北向条带状出露于山化北和诸葛镇中部。

总厚459〜598m。

与下伏二叠系呈整合接触。

二马营组(Tzer):

为钙质粉砂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泥fT*—ZZ"L±JA/r

质页石等。

油坊庄组(Tzy):

为粉砂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泥质页岩等。

(7)新生界(Kz)

1)新近系(N)

洛阳组(N1):

在诸葛镇中部和牛庄北出露。

主要岩性为砾岩、砂质粘土岩、粘土质砂岩夹泥灰岩。

厚0~300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第四系

1中更新统(QP2)

洪积层(QP2p,):

主要分布于娱氏、大口、寇店等乡镇中部,以棕红色粉质粘土含卵石或泥质卵石、漂石层为主,卵石成分为石

英砂岩、石英岩及少量火成岩,分选、磨圆均差,呈次棱角状。

厚度约3~10m。

不整合于下伏新近系之上。

黄土(QP2C0,-p,):

直接覆盖于基岩之上。

岩性为棕红、褐红、黄褐色粉质粘土夹钙核和钙质结核层,古土壤发育,多者可达十二层,厚0.5〜5m不等,其底部多有一层厚度不等的钙质结核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2上更新统(QP3)

冲积层:

(Qpsa,):

主要分布于洛河、伊河沿岸II级阶地。

多具二元结构,下部为5~20m厚的卵石层或卵石层夹砂、粉质粘土薄层,卵石由石英砂岩、火成岩及石英岩组成,分选、磨圆较好,粒径一般为5~10cm;上部为灰黄、棕黄色含钙质结核的黄土状粉质粘土。

总厚10~50m。

洪积层(Qpap,):

主要分布于维氏、大口、寇店等乡镇北部,分布于山前洪积扇的中部及前缘。

为棕黄、浅黄色含钙质结核的黄土状粉质粘土夹薄层或透镜体状砂砾石。

厚3~10m。

与下伏中更新统呈不整合接触。

风成黄土(Qf6):

分布于邙山及顾县镇一带。

为灰黄色粉土质粉质粘土,含少量钙质结核,质地疏松,有良好的垂直节理和大孔隙。

一般厚5~20m。

与中更新统黄土呈不整合接触。

3全新统(Qh):

主要为冲积层,分布于洛河、伊河及其支流河谷区,构成冲积平原的覆盖层、I级阶地、河漫滩、河床的组分。

下段的下部为卵石层及砂层,上部为粉质粘土。

分选、磨圆均较好。

总厚15~30m。

在河床及河漫滩中分布的上段为卵石层及砂层,厚3~5m。

(8)岩浆岩

偃师市范围内仅在南部大口乡的神树沟一老羊坡和府店镇的黄龙洞山一带,发育了元古代中条期侵入岩。

为浅红色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4、构造

偃师市总体构造线以东西向和近东西向为主。

主要由走向东西或近东西向的坳陷、断陷盆地、褶皱带、正断层组成。

(1)断陷盆地、褶皱带

偃师市中北部位于洛阳盆地的东段,洛阳盆地为一中生代坳陷—断落盆地。

盆地南与古老的嵩山隆起相连,北侧通过偃师断裂与邙山接触。

偃师市南部山区位于嵩箕山复背斜的北翼,背斜核部出露太古宇或古元古界变质岩,北翼出露古生界沉积岩。

由于背斜轴部纵张断裂、裂隙发育,抗风化能力差,已被强烈剥蚀,又由于斜向、纵向断裂的切割、错断,使山体破碎,开启程度较好。

(2)断裂

境内断裂构造以近东西向、北西向较为发育。

1)近东西向断裂

偃师断裂(F1):

为隐伏高角度正断裂。

断裂西起洛阳北,东至伊洛河,垂直断距约2000m.倾角大于70。

,北盘上升,主要由二叠系砂页岩组成,地层向北倾斜,上覆Q2+3黄土’南盘下降•沉积有数百米厚的第四系松散层,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物。

偃师境内西起刘坡,山化附近出境,境内长约20km,走向276%该断裂为一条活动断裂,第四系以来表现为北升南降,有温泉分布,地震发生,活动性明显。

2)北西向断裂

五指岭断层(F2):

偃师境内唐窑附近穿过,境内长约

1.5km,走向300〜320。

,倾向东北,倾角67-90°,断层的两盘均分布着下元古界嵩山群及其盖层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

它切断了嵩山背斜,使嵩山背斜东段向北西方向推移了5km以上。

嵩山断层(F3):

偃师境内西起峡门,向东南经曹窑、葡萄

峪,从小王庄南出境,境内长约7.5km。

断裂走向315°,断面向南西倾斜,倾角65~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