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9367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

2016届江西赣中南五校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

试题部分(新课标I)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注意答题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条形码应贴在方框内,并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33分,每题1.5分)

1.青少年上网时间占比越来越大。

电脑所散发出的辐射电波往往为人们所忽视。

辐射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有

①细胞癌化促进作用 ②荷尔蒙不正常 

③钙离子激烈流失 ④痴呆症的引发 

⑤异常妊娠异常生产 ⑥高血压心脏病 

⑦电磁波过敏症 ⑧自杀者的增加 

A.①③④⑤⑥⑧B.②③④⑤⑧

C.①⑤⑦⑧D.全部都有

2、根据下图所示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

C.丙图表示糖类(b)和糖原(a)的关系 

D.丁图可体现出真核细胞(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3、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

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C.

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D.

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4、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生成速率的关系,a点时产生的CO2全都来自有氧呼吸

D.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5、下列曲线所示的生物学意义,错误的是

      A.如图①纵坐标表示细胞内呼吸强度,则横坐标表示O2供应量

      B.如图②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则横坐标可表示温度

      C.如图③纵坐标表示02出入红细胞的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O2的浓度

      D.如图④纵坐标表示植物根对K+的吸收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O2浓度

6、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

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④致癌因子刺激引起的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过程

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文字”

⑥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7、

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体积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能力也增强

B.⑤与⑥的细

胞核内遗传物质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也相同

C.虽然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但其细胞内的物质合成与分解仍能进行

D.细胞的衰老与死亡通常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8、细胞分裂和分化是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的根本目的是平分遗传物质

B.动植物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质的分开不同

C.胡萝卜叶肉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具全能性

D.癌细胞的无限增殖与细胞的畸形分化有关

9、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10、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μ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μg/mL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μg/mL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H

死亡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确定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据实验可知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11、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C.

突变酶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发生有利于进化

 

D.

人体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均不能合成DNA聚合酶

12、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A.

1

B.

C.

D.

 13、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隐性性状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

Ⅱ、Ⅲ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4、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

式中X代表

 A.H2O             B.             C.P             D.Pi

15、

基因型为的生物,如果A-b交换值为m,则该生物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体出现的概率为

A.

           B.

   C.

        D.

16、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免疫活动既可以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也可以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

 

B.

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膜外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

 

C.

若图中的免疫细胞表示效应B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D.

若该免疫细胞进行体液免疫时,裂解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

 17、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某些物质,医学上常用一些化学试剂进行疾病诊断。

下列关于一些试剂诊断疾病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18、某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12条,是三倍体,图表示正常体细胞的是

19、如图为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复制时没有核糖体参与

 

B.

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最佳区域是②

 

C.

经低温处理后,③处可出现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

 

D.

细胞分化程度③处比①④处高,故不易诱导脱分化

20、下图表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情况,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均存在基因的表达

B.①过程和②过程均离不开细胞核的控制作用

C.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D.图中的丁可代表癌细胞,可连续进行分裂

21、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神经元凋亡。

发育中神经元数量的调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神经元一般是过量的

B.神经元能够存活下来可能与获得足够的生存因子有关

C.细胞凋亡能够调节神经元的数量

D.神经元的凋亡与生存因子的数量有关,与基因表达无关

22、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物质P浓度为0.05g·L-1组与0.25g·L-1组为实验组,1.00g·L-1组为对照组

B.数据表明物质P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均有关

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通过本实验并不能确定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

二、多项选择(12分,每题4分)

23、下列代谢途径为糖类、脂肪、氨基酸代谢所共有的是

 

A.

合成糖原

B.

脱氨基作用

C.

C2O

D.

H2O

24、下列各项叙述与右图曲线相吻合的是

A.人体组织细胞中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速率随膜内外葡萄糖的浓度差的

变化趋势

C.抵抗力稳定性随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的变化趋势

D.酵母菌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趋势

25、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正确的是

甲             乙   

A.若图甲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可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B.若图

甲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从A、B到C的过程可以用灭活病毒诱导

C.若图乙表示核移植后再进行胚胎移植,则该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D.若图乙中B为下丘脑,C是垂体,切断BC间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更大

三、综合题(26分)

26、(14分)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

(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

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若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变为______。

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 _______(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

出现了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

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

(注:

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

①_______;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___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27、(12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1)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

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

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分)

2)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

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乙

中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4分)

3)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

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________________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_________。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__。

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4分)

四、填空题(29分)

28、(15分)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1)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发挥,宜选用_____、萃取等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

(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的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法。

(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_____法直接计数。

(4)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_____技术。

29、(14分)南极洲的菲尔德斯半岛是研究南极洲生态系统及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

自1985年2月在岛上建立长城站以来,我国科学家对该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从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下图是关于菲尔德斯半岛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研究资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科学家每年需要统计该生态系统中黑背鸥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

(2分)

⑵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是由冰川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下列图形中符合该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

含有机物变化的情况是_____。

(2分)

⑶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有_______________,贼鸥与企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分)

⑷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⑸假设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贼鸥不以尸体为食,且等比例地捕食各种生物,则贼鸥增重3kg,至少需要消耗念珠

藻__________kg。

(2分)

 

“赣中南五校”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3分)

1、D2、B3、D4、A5、A6、A7、C8、C9、C

9【解析】端粒存在于

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10、C11、B12、D13、D14、D15、A16、A17、D18、A19、C20、C21、D22、A

二、多项选择(12分)

23、CD24、BC25、AC

三、综合题

26、【答案】

(1)GUC   UUC 4  a

(2)1/4  4:

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的)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4)答案一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

1

I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

1

III.中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

答案二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宽叶白花植株杂交

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

1

II.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

III.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例为2:

1

【解析】

(1)由起始密码子(mRNA上)为AUG可知,基因M和基因R转录的模板分别为b链和a链。

对M基因来说,箭头处C突变为A,对应的mRNA上的即是G变成U,所以密码子由GUC变成UUC;正常情况下,基因成对出现,若此植株的基因为RR,则DNA复制后,R基因最多可以有4个。

(2)F1为双杂合子,这两对基因又在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F2中自交后性状不分离的指的是纯合子,F2中的四种表现各有一种纯合子,且比例各占F2中的1/16,故四种纯合子所占F2的比例为(1/16)*4=1/4;F2中宽叶高茎植株有四种基因型MMHH:

MmHH:

MMHh:

MmHh=1:

2:

2:

4,他们分别与mmhh测交,后代宽叶高茎:

窄叶矮茎=4:

1。

(3)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应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现在出现了Hh,说明最可能的原因是基因型为Hh的个体减数分裂过程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了基因型为Hh的次级性母细胞;配子为中应只能含一个基因H,且在4号只有一条染色体的情况下,说明错误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没有分开造成的。

(4)方案1  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mr)与该宽叶红花突变体进行杂交。

若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r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r、Moro,宽叶红花:

宽叶白花=1:

1;若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o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o、Mooo(幼胚死亡),宽叶红花:

宽叶白花=2:

1;若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oRo与moro,后代为MmRr、MoRo、moro、oooo(幼胚死亡),宽叶红花:

窄叶白花=2:

1。

方案2 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mR)与该宽叶红花突变体进行杂交。

若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r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r、Moro,宽叶红花:

宽叶白花=3:

1;若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o与moro,后代为MmRr、MoRo、MmRo、Mooo(幼胚死亡),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若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oRo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oRo、oooo(幼胚死亡),宽叶红花:

窄叶红花=2:

1。

27、

(1)1)逆转录; 2)mRNA;转录; 3)多肽(或蛋白质)

(2)小鼠上皮细胞;病毒RNA;密码子;RNA→DNA→mRNA→蛋白质

四、填空题

28、

(1)压榨

(2)碳源  高压蒸汽灭菌

(3)显微镜直接计数           

(4)PCR(或:

多聚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

29、

(1)标志重捕

(2)初生    C (3)微生物、贼鸥    捕食和竞争

(4)念珠藻(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17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