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9331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docx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年级语文练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docx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

本练习共七大题,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18分,其中1-4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谂知/丰稔湖泊/漂泊无定扁平/一叶扁舟呱唧/呱呱坠地

B.湖畔/装扮龟裂/龟玉毁椟血肉/碧血丹心隽秀/含义隽永

C.乳媪/拗断脑壳/金蝉脱壳蹊跷/别开蹊径出塞/敷衍塞责

D.挣揣/揣摩婢女/无裨于事疑窦/买椟还珠猝死/人文荟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飞驰的高速列

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B.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双双殉情。

在两人的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

C.《西厢记》写书生张珙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乌鸟私情,私下结为夫妻的爱情故事。

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人们消费选择的拓宽,黄金周开始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向其他行业广泛延伸,越来越多的行业正从假日消费中分得“黄金”。

B.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中,本应在几十秒内完成的突击,菲律宾警方用时79分钟,被媒体誉为“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C.号称是马云、王菲、李亚鹏等三万精英人士师父的神奇道人李一,随着吹捧者的纷纷撇清或缄默,正成为一个声誉上的“破落户”而陷入讨伐之中。

D.市民政局已对全市自然灾害救助人口进行摸底排查,调运储备棉衣、大米、药品、食物

等物资,安排好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款的筹措和拨付工作。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一生成就卓著,其中《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罗密欧用“朱丽叶就是太阳”这样的比喻来形容朱丽叶的美貌,真实刻画出初恋时仰慕的心理。

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长亭送别》出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整折戏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C.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

因李陵事件获罪,受宫刑。

曾任太史令,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报任安书》就是其中的一篇。

[来源:

学§科§网]

D.《渔父》,楚辞体代表作。

作品刻画了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屈原形象。

他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不随波逐流,遇事深思高举的崇高品德。

5.结合必修五第二专题选文,仿照划线句子的表达方式,填写下面短文中的空白处。

(2分)

我们本学期要通过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认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而逍遥的庄子,理解“宁赴湘流”而不“受物之汶汶”的屈原,,。

我们为“隐忍苟活”而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者司马迁折腰,更为喊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鲁迅而自豪。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泥石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性词语。

(4分)

泥石流是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冲蚀掏挖,山体塌滑下来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急速奔泻的粘稠浆体。

四个关键短语: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共24分。

选择题每题3分)

先妣事略

明·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1]二月十一日生。

年十六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

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

又期而生女、子[2],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

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3]。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

“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伤哉!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

命之曰:

“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

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

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4]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入城,则缉纑[5],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

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

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痛哉!

注释:

[1]弘治元年:

公元1488年。

下文的正德八年系公元1513年。

[2]生女、子:

此指生了双胞胎。

[3]加健:

更加费劲。

[4]姁[qú渠]姁:

和蔼亲切。

[5]缉纑:

搓麻线。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延:

聘请。

B.孺人讳桂讳:

忌讳。

C.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遗:

馈赠。

D.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从:

堂房亲属。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为多子苦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B.孺人之吴家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中夜与其妇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世乃有无母之人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母亲的勤劳俭朴的一组是()

①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②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③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④灯火荧荧,每至夜分⑤室靡弃物,家无闲人⑥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

A.①④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鉴赏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家中的“老妪”好心办了错事,为了帮助母亲避孕,让她喝了民间避孕偏方,从此失声变哑。

[来源:

学科网]

B.归有光的母亲何氏,世居吴家桥,娘家富有,却热爱劳动,生了许多小孩后也不停地干活。

C.本文虽名为“先妣事略”,但材料极为丰富,作者对母亲生前的琐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娓娓道来,情真意切。

D.《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一样,都是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表达自己的感情,文中没有一处直抒胸臆的笔墨。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3分)

译文:

(2)遇童仆有恩,虽至

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3分)

译文:

[来源:

学科网ZXXK]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分)

译文:

(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3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里万里江山。

(1)词的上片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

(4分)[来源:

学科网ZXXK]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

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吗?

请结合词意予以阐述。

(4分)

四、名句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但以刘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总是离人泪。

……夕阳古道无人语,              。

(王实甫《长亭送别》)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用之所趋异也。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__________________。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4),决胜于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17分)

冢中琵琶

林清玄

最近读到魏晋时代艺术家阮咸的传记,阮咸是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七位诗人作家之一,这七

人在当时号称为“竹林七贤”,但是他没有其他六贤有名,因为他的文学创作一点也没有保留下来,我们几乎无法从文字上去追探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

阮咸死的时候,以一件琵琶乐器殉葬,这使他成为中国音乐史上少数可以追思的伟大音乐家之一。

伴随阮咸长眠于地下的琵琶,经过从西晋到唐朝的五百年埋

藏,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有

人在古墓里挖掘到一件铜制的正圆形乐器,经过弘文馆学士元行冲的考证,才证明它是阮咸的遗物。

这一件冢中琵琶因为五百年的沉埋,已经不堪使用,元行冲叫技巧高明的乐匠依其样式仿制了一具木制乐器,称为“月琴”,音调雄亮清雅,留传至今,不但成为宫廷中的乐器,也成为后来民间最常使用的乐器。

到了唐德宗时代,著名学者杜估鉴于“月琴”原是阮咸所创制,为了怀念他的遗风逸响,将月琴定名为“阮咸”,自此以后,凡是中国琵琶乐器全得了“阮咸”的别名,阮咸于是得以与中国音乐史同垂不朽。

阮咸与琵琶的故事是宜于联想的,经过时空一再的洗炼,我们虽无幸重聆阮咸的丝竹之音,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一颗伟大的艺术心灵的不朽。

艺术心灵的伟大纵使在地下数百年,纵使他手中的乐器弦败质朽,却仍然能在时空中放光,精灿夺目。

阮咸死

时以琵琶殉葬,做

为惟一的知已,这种艺术之情使他恒常令人怀念。

千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国音乐最高境界的名曲《广陵散》便是阮咸的创作,随着阮咸的逝世,《广陵散》成为中国音乐上的绝响,我们如今眼望广大的土地,倾听历史的足音,在夏夜星空的月下,仿佛看见阮咸在竹林下弹月琴自娱,或者与嵇康的古琴(嵇康是古琴的高手,古琴状似古筝)相应和,在琴声响过,筝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他们纵酒狂歌,大谈圣人的明教与老庄的自然,然后长叹一声“礼岂为我辈设耶!

”[来源:

学*科*网Z*X*X*K]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阮咸的音乐天分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被称为音乐的“神解”,任何音乐到他的耳中马上分辨出高低清浊,丝毫不爽;因此他不但弹奏月琴时能使人如饮醇酒,沉醉不已,他还是个音乐的批评家,对音乐的鉴赏力当世无有其匹。

没想到他的音乐批评,竟得罪了主掌全国音乐行政的大官苟勋,他向晋武帝进谗言,革去了阮咸的官职。

阮咸丢官的时候,官位是“散骑侍郎”,这个职衔我们不用考证来解释,而用美感来联想,就仿佛看见一位卓然不群的流浪琴师,骑着驴子到处弹琴高歌的样子。

事实上,阮咸对当世的礼法非常轻蔑。

他曾在母丧

期间,身穿孝服,骑着驴子去追求自己私恋已久的胡婢,引得众人大哗,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事,如今想起来却特别具有一种凄美的气氛。

我一直认为像阮咸这样的人,他是可以做到忘情的境界,但是他不能忘情音乐,以琵琶殉葬却是不可解的谜,难道这位“神解”能料到千年之后,人们能从冢中的琵琶怀想起千年之前,曾在他手中传扬的《广陵散》吗?

阮咸给我们的启示还不只此,他和当时的艺术家给我们一个视野广大的胸怀,也就是“以大地为栋宇,屋室为禅衣”的胸怀,因为这种胸怀,他们方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发出艺术的光辉。

我最喜欢“竹林七贤”的一则故事是:

有一天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刘伶在竹林里喝酒,王戎最后才到。

阮籍说:

“这个俗气的东西,又来败坏我们的乐趣!

”王戎回答说:

“你们的乐趣,岂是可以败坏的吗?

”这则故事正道出了“竹林七贤”艺术生命的真正所在,你看阮咸留在坟墓中的琵琶,它虽朽了,却永远不会败坏;因为那一把琵琶,曾经属于一个伟大的艺术心灵,注定了它在人心里永不败坏的玄想——如此说来,琵琶恐怕也是有心的吧!

(节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4.“阮咸与琵琶的故事是宜于联想的”,作者联想到哪些内容?

(3分)

15.文章开头写阮咸在文学上的影响不及其他六贤,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一段讲述“竹林七贤”的故事,又有何作用?

(6分)

16.综观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眼中阮咸的特点。

(3分)

17.赏析本文在构思上的主要特点。

(5分)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3分)

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羞耻感

王晓华

①大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部分国人迅速丧失了体验和言说羞耻的能力。

他们心中只有博弈的胜负而无义与不义之别。

倘若开车闯红灯被摄像头拍到、行贿受贿露出了马脚、论文抄袭受到谴责,那么,很多当事人和旁观者都会将之归结为运气不好。

于是,耻感文化不断地丧失自己的精神领地,日益走向衰微。

②中国古代的耻感文化本有其信仰之维。

儒家之所以要求人要有羞耻意识,是因为它预设了天道的规范性,认为人的羞耻感源于人的内省,源于对天道的信仰。

这种信仰在汉代董仲舒那里获得了强化,更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举止:

人和国家倘若行为不端,必受天地之警告、谴责、惩戒。

③正因为虔信天可惩恶扬善,国人才会祈祷和忏悔。

关汉卿笔下的窦娥,相信自己的冤情会感动青天,故而祈求天降异象,以证明自己的冤屈。

显然,窦娥心中的天无时无刻不在对世人的言行进行审判。

正由于以天道为尺度,国人的内省才有了依据,耻感文化方能生成和延续。

④信仰之所以会造就耻感文化,是因为它为人设置了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

有了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人才可能判断自己当下行为的意义,从而生成自豪感和羞耻感。

否则,人当下的行动就会缺乏方向和尺度,就无法区别正义和不义,自然会沦落为无耻者。

中国当代耻感文化的衰落,是因为90年代的中国开始进

入信仰全面式微的阶段:

传统的对天的信仰、对共产主义信仰、对自由、平等、博爱的信仰,均被冲击、解构乃至遗忘。

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上“无法无天”的时代,胜者为王的丛林法则开始支配大多数国人。

大凡腐败(从行政腐败到医疗腐败、学术腐败、教育腐败)而被揭露,人们的本能反应是:

此乃斗争之结果,被揭露者和惩罚者肯定得罪了重要的权力主体。

在这种语境中,要求他人忏悔和言说羞耻成为展示权力的手段,拒绝忏悔和言说羞耻则成为自我保护战的关键环节。

于是。

几乎所有关于忏悔和耻感的话题都指向他人而非内心,源于内省的羞耻感成为稀缺的体验,耻感文化日益衰弱。

⑤公正地说,并非所有中国人都丧失了羞耻感。

那些依然有所信仰和敬畏的人,依旧在从高处审视自己,为自己的不义和缺失感到羞耻。

遗憾的是,与庞大的无信仰和无耻感的人群相比,他们不但

数量少得不成比例,而且处于被遗忘、忽略、抑制的边缘状态,其所造就的耻感文化难以影响更多的人。

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如何培育感受羞耻的能力仍是个问题。

道德感归根结底源于信仰,信仰指向精神的天空,因此,不重建国人的精神之天,就无法全面重建耻感文化。

(选自2009年7月22日《文汇报》,有删节)

1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耻感文化”是指,人们的言行举止受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的引导、约束,源于内省的羞耻感、注重廉耻的文化心态。

B.文章第一段由列举部分国人迅速丧失了体验和言说羞耻的能力的几种生活常见现象,自然地引出了本文论述的中心。

C.文章第二段分析儒家关于“人要有羞耻意识”文化,阐释了对天的“敬畏之心”是维系我国古代耻感文化的重要因素。

D.作者列举大凡腐败被揭露,人们的一些本能反应的现象,意在强调如何培育当今国人感受羞耻的能力仍是个问题。

19.文中运用窦娥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结尾所说国人的“精神之天”的内涵是什么?

(6分)

20.综观全文,中国人丧失羞耻感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4分)

七、写作。

(7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现实中屡遭挫折的约翰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于是他来到了天堂。

一位天使给了他一个水瓶,让他收集花草上的露珠。

约翰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很辛勤地劳作。

但一个月后,水瓶还没装满。

约翰非常失望,他找到了天使,说:

“难道这就是生活?

这就是生命?

”说完,生气地将瓶中的水倒了出去。

天使微笑着,手往下面一指,说:

“你看一看下边吧!

”瓶中水已化作了漫天甘霖,正纷纷扬扬地洒向人间。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

请以“面对挫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要求:

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加试试题2011.13

本部分共三大题,时间30分钟

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题目指定地方

一、文言文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

2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习业当凝神伫思,戢足纳心,鹜精于千仞之颠,游心于八极之表;浚发于巧心,摅藻为春华,应事以精,不畏不成形;选物以种,不患不为器。

能尽我道而听天命庶不愧于父母妻子矣循此则终身不堕沦落尚勉之勉之以我言为箴勿愦愦于衷毋朦朦于志。

(选自明·徐媛《训子书》,有删节)[来源:

学_科_网Z_X_X_K]

23.根据文段内容,概括“习业”的三种态度。

(3分)

答:

24.解说文中“箴”的意思及其文体特点。

(1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20分)

25.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红楼梦》中贾赦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

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

B.《红楼梦》里,“抄检大观园”过程中,晴雯和探春表现出强烈反抗的态度,而宝钗因王熙凤的建议没被抄检,黛玉却无此待遇。

C.《红楼梦》里有句话: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其中阆苑仙葩是指贾宝玉,美玉无暇是指林黛玉。

D.《红楼梦》中老太妃去世,贾母入朝随祭,将宝琴托与李纨照管,把黛玉交给薛姨妈,薛姨妈挪至潇湘馆。

这期间,荣府事件均由邢夫人协管。

26.简答题(16分)

(1)《红楼梦

》第二十七回的回目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分别写的是哪两个人?

概述回目中的这两件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6分)

答:

(2)“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简述“晴雯撕扇”或“晴雯之死”故事情节。

(6分)

答:

(3)高二(16)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

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

要求:

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

(4分)

答: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0分)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7-28题。

从政治博客的安全性来看,目前互联网上80%以上的信息使用的语言是英文,世界上6000种语言中的大多数语种在互联网上找不到,40%的网民在美国,因此英语霸权和美国霸权表现得特别明显。

并且,美国人还制定了详细的全球网络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期望在未来单独地充当“网络警察”。

众所周知,电子网络能导致信息霸权,信息霸权是国际政治霸权的一种延伸,西方帝国主义所谓“软文化”的入侵和意识形态的输入有可能使青年丧失主流道德价值观和正确的行为参照体系,有可能分离公民对国家的向心力,也有可能带来对国家主权的威胁。

因此,一种陶醉于所谓的网络“超国家主义”幻觉有可能带来博客殖民主义的泛滥。

因此,作为公民而言,政治博客意见的表达必须以国家利益和公共事务的民主设计为原则,尽量避免私人化、低俗化和过分情绪化。

而作为政府而言,博客治理的制度和文化的建构必须充分发挥其规范和引导的作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发展之路。

27.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信息霸权”造成的原因。

(4分)

答:

28.根据文意,概括我们应当怎样应对“博客殖民主义”的泛滥。

(6分)

答: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2010.10

1、A(B项“血”都读“xuè”;C项“乳媪/拗断”都读“ǎo”;D项“婢”、“裨”都读“bì”)

2、B(不共戴天:

谓不共存于人世间,喻仇恨极深。

A选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很明显“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后面再接“谈论”语意重复,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

C选项“乌鸟私情”指乌鸦反哺之情,比喻人子的孝思。

这里不合语境。

D选项“举手投足”是指人的一举一动,对象有误。

3、C(A搭配不当,“黄金周”不能与“延伸”搭配;B中途易辙,“誉为”感情色彩不当;D并列不当,“大米”与“食物”不能并列)

4、D.(A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B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与郑光祖;C《报任安书》不出自《史记》)

5、参考:

品味王实甫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的泪”,见证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纯真爱情……(每句1分)

6、四个关键短语:

冲蚀掏挖,塌滑,挟带搅拌,急速奔泻。

(每个1分)

7、B(旧时不敢直称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叫讳。

8、D(A前“为”是因为,后“为”是替、为了;B前“之”是动词,到,后“之”在主谓语之间取消独立性;C前“其”活用为第一人称,我的,后“其”是第三人称,他的;D两个“乃”都表示转折,竟,竟然。

9、C(①写老妪帮助母亲避孕的

行为;②写外祖父的为人;⑥

写母亲子女多的苦况。

10、A(B“母何氏”是指归有光外祖母

姓何[文中对先妣惯称孺人,归的外祖家姓周];C作者幼年丧母,所忆有限,文中所记多为家人所述,且文中说:

“追惟一二,……馀则茫然矣。

”D文章结尾有抒情文字。

11、

(1)冬天生炉火剩的炭屑,叫丫环(使女、婢女)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

(3分,“为”1分,“累累”1分,“暴”1分)

(2)对待佣人有恩惠(很慈爱),佣仆即使被责打了,背后(事后)也不忍心责怪她。

(3分,“遇”1分,“虽”1分,“后言”1分)

(3)我奉命迅即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3分,奔驰、日笃1分,苟顺私情1分,告诉1分)

(4)院子里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死的那一年亲手栽植的,现在已经高高地站立着,枝繁叶茂像伞一样了。

(3分,手植1分,盖1分,句意通顺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

十六岁嫁到我家。

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

淑静,就是我的大姊。

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

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

过一年生淑顺,再过一年生有功。

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

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

“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我因为多子女而受苦)。

”有一个老婆子(家里雇用的保姆)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

“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

”先母举起杯,把水一气喝完,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病故。

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

真是伤心啊!

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

“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

”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最像母亲。

先母名桂。

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