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检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9255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8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实验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常用实验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常用实验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常用实验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常用实验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实验检查.docx

《常用实验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实验检查.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实验检查.docx

常用实验检查

第十章常用实验检查

[教学要求]

(1)掌握各项常用实验检查的标本采集法;作微生物学检查的标本采集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医院感染的标本采集处理原则。

(2)熟悉血液、尿液、粪便一般检查的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的临床意义;肝、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常用免疫学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3)了解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标本采集和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

各项常用实验检查的标本采集法;作微生物学检查的标本采集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医院感染的标本采集处理原则。

[教学难点]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常用免疫学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各项常用实验检查的标本采集法。

[学时数]

[教学内容]

第十章常用实验检查

第一节血液检查

一、血液的一般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

1.标本采集法微血管采血。

2.参考值见表10-1-1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数(×1012/L)

血红蛋白(g/L)

成年男性

4.0~5.5

120~160

成年女性

3.5~5.0

110~150

新生儿

6.0~7.0

170~200

3.临床意义

(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通称为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参考值低限。

1)生理性减少:

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血循环的需要,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

某些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造血功能明显衰退所致。

也可见于婴幼儿、15岁前儿童。

2)病理性减少:

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或红细胞丢失、破坏过多等原因引起。

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等。

3)其他疾病:

慢性炎症性疾病、霍奇金病、器官衰竭等。

(2)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

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考值高限。

1)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常因血浆中水分丢失,使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加所致。

如连续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

2)绝对性红细胞增多:

常因各种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缺氧所致,生理性见于胎儿、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活动;病理性见于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1.标本采集法微血管采血。

2.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4000~10000/mm3);6个月~2岁(11~12)×109/L(11000~12000/mm3);新生儿:

(15~20)×109/L(15000~20000/mm3);

2)白细胞分类计数见表

表10-1-2白细胞分类计数

名称

百分数(%)

绝对值(×109/L)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0.04~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2~7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0.5~5

0.02~0.5

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0~1

0~0.1

淋巴细胞

20~40

0.8~4

单核细胞

3~8

0.12~0.8

3.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高于10×109/L(10000/mm3)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4000/mm3)称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总称。

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分,各种细胞功能有所不同,具有吞噬微生物、衰老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致敏红细胞和细胞碎片,以及分泌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等功能,计数值的多少可以反映上述功能的一般情况。

由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同意义。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

当机体某一部位受到细菌侵犯时,它便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侵部位行使杀菌功能。

1)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

见于新生儿、妊娠及分娩时、寒冷、酷热、饱餐、剧烈运动后等,多为一过性。

病理性增多:

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组织损伤或坏死,如手术、创伤、烧伤、心肌梗死等;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中毒,包括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物质或化学药物中毒;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2)中性粒细胞减少:

常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伤寒杆菌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非白细胞性白血病等;化学药物副作用或放射线损伤,如使用抗肿瘤和抗甲状腺药物、X线和镭照射等;脾功能亢进、过敏性休克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正常周围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的分叶核占多数,可见少量杆状核,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正常比值为1:

13。

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

核右移:

周围血液中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3%时称为核右移。

常见于造血物质不足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

4)中毒颗粒:

在较严重的化脓菌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情况时,中性粒细胞浆中出现粗大的分布不均匀的黑蓝色颗粒,称为中毒颗粒。

(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清病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和钩虫病;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也可见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器官移植排异反应前期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例。

(3)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见,可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粘液性水肿、脾切除后以及铅、铋、锌等重金属中毒。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故减少与否很难察觉,意义不大。

(4)淋巴细胞(lymphocyte,L):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儿童的淋巴细胞常有生理性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放射病、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烷化剂等。

在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多的各种疾病中,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称之为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5)单核细胞(monocyte,M):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疟疾、黑热病、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

(三)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简介

手工操作进行血细胞计数费时、费力,且准确性、精密度也不高。

20世纪中叶库尔特发明了电阻法计数血细胞,开创了血细胞分析的新纪元。

其基本原理为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而言属电的不良导体,在电解质溶液中悬浮的血细胞通过计数小孔时产生电阻抗变化来进行检测,这种方法称为电阻抗法,可对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计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细胞分析仪精密度、准确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白细胞仪器自动化分类上进展非常迅速,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有效的实验数据,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但到目前为止,血细胞分析仪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显微镜的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形态千变万化,特别是异常白细胞,单靠仪器鉴别还不够,还需要将血液制成血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行人工鉴别。

二、其他常用血液检查

(一)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计数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细胞。

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

1.标本采集法微血管采血。

2.参考值成人:

0.5%~1.5%,平均1%;绝对值:

(24~84)×109/L(2.4万~8.4万/mm3)。

新生儿:

3%~7%,出生2周内下降至成人水平;绝对值:

(96~288)×109/L(9.6万~28.8万/mm3)。

3.临床意义

1)增高:

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在5%~10%左右;急性溶血时可高达50%以上。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经有效治疗3~5天后可见网织红细胞先于红细胞恢复之前增高,7~10天达高峰,2周左右网织红细胞逐渐减低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逐渐增高。

这种现象称网织红细胞反应,为判断贫血疗效的指标。

2)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常减少至0.5%以下,其绝对值小于15×109/L,可作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验室的诊断依据。

也可见于肾病、内分泌疾病、骨髓移植等。

(二)红细胞比容测定

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是测定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红细胞比积的多少主要与红细胞数量及其大小有关。

1.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2ml,注入双草酸盐抗凝血试管内,充分混匀。

2.参考值成年男性:

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成年女性:

0.35~0.45L/L(35~45容积%),平均0.40L/L。

3.临床意义贫血患者红细胞比容减少,但由于贫血有小细胞性、大细胞性及正常细胞性之别,所以红细胞比容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计数不一定成比例。

红细胞比容增加见于血液浓缩及红细胞增多的病例。

(三)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简称血沉。

在正常情况下,血流中红细胞膜表面带负电荷,它们互相排斥,不易凝集,沉降缓慢。

当血浆中带有正电荷的不对称的大分子物质如球蛋白、纤维蛋白增加时,红细胞外表电荷被减弱使之易于凝集,因而血沉加速。

1.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1.6ml,与抗凝剂(3.8%枸椽酸钠)0.4ml混匀送检。

2.参考值魏氏法:

成年男性:

0~15mm/1h末,成年女性:

0~20mm/1h末

3.临床意义血沉增快无特异性,必须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判断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快:

见于12岁以下的儿童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妇女月经期或妊娠3个月以上。

(2)病理性增快:

1)感染性疾病如急性炎症、结核病活动期、病毒感染等。

2)活动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

3)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坏死,如大手术、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

4)恶性肿瘤患者血沉增快,治疗效果明显时,血沉渐趋正常;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时血沉也可增快。

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

5)高球蛋白血症,如慢性肾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各种贫血,若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血沉可因而增快。

贫血越严重,血沉增快越明显。

7)高胆固醇血症。

(四)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LT或plt;bloodplateletcount,BPC)是计数单位容积内,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

1.标本采集法微血管采血。

血小板易于粘附和聚集,采血时应使用塑料试管,并注意避免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以及溶血或血块形成。

2.参考值(100~300)×109/L

3.临床意义

(1)生理性波动:

如在运动、进餐后血小板增加;女性月经期的第一天,血小板可降低。

(2)病理性减少:

血小板数低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

见于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病、骨髓纤维化;血小板破坏增加,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肝硬化、输入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引起血液稀释。

(3)病理性增加:

血小板数超过400×109/L,称为血小板增多。

主要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反应性增多:

如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恶性肿瘤。

(五)出血时间测定

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是指皮肤毛细血管受一定程度的创伤后出血至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1.标本采集法刺破微血管观察停止出血所需的时间。

2.参考值Duke法:

1~3min,>4min为异常;Ivy法:

2~6min,>7min为异常。

3.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等。

也可见于尿毒症、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引起的血管壁结构或功能异常,以及乙酰水杨酸、双嘧达莫(潘生丁)等抗凝药物的影响。

(六)凝血时间测定

凝血时间(clottingtime,CT)是指血液离体后至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测定血液凝固的能力。

1.标本采集法试管法:

抽取静脉血3ml,除去针头后将血沿试管壁缓缓注入3个试管,每管1ml,立即记录时间后送检;玻片法:

毛细血管采血。

2.参考值试管法:

4~12min;玻片法:

2~5min

3.临床意义

(1)延长:

见于各种凝血因子减少,如甲、乙、丙型血友病;严重的凝血酶原减少,如肝病、阻塞性黄疸;纤维蛋白原极度减少,如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应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双香豆素、华法令等;纤溶亢进时,如DIC。

(2)缩短:

见于DIC血液高凝状态时。

(七)血块退缩试验(clotretractiontest,CRT)

血液凝固后,血小板释放出血栓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收缩,血清被析出,凝血块退缩。

血块退缩的程度,主要与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有关。

1.标本采集法抽取静脉血1ml,除去针头后将血沿试管壁缓缓注入干燥试管(直径0.7cm,长8cm)中,申请单上注明血液刚一接触试管壁的准确时间,即刻送检。

2.参考值血凝后1/2h~1h开始退缩,24h内完全退缩。

血块收缩率48%~64%。

3.临床意义血块退缩不良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等。

(八)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lasmaprothrombintime,PPT)

在血浆中加入组织因子(组织凝血活酶),测定凝血所需的时间称凝血酶原时间。

了解外源性凝血机制有无异常。

1.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1ml,注入干燥抗凝试管内.

2.参考值11~13s(一步法),应测正常对照,患者结果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为异常。

3.临床意义

(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见于严重肝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症、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先天性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应用华法令、双香豆素等抗凝药物等。

(2)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时,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脑血栓形成或心肌梗死、静脉血栓等。

(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1.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rinogen,Fg)

(1)标本采集法抗凝静脉血3ml。

(2)参考值2~4g/L

(3)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感染、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灼伤、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恶性肿瘤以及血栓前状态等。

减低:

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肝病<1.0g/L)等。

2.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plasmaprotamineparacoagulationtest,3P试验)

受检血浆中加入硫酸鱼精蛋白溶液,如果血浆中存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复合物时,可被加入的鱼精蛋白解离,释出的纤维蛋白单体又可重新聚合成可见的纤维状物,此为阳性反应结果。

(1)标本采集法手工或血液凝固仪法:

枸椽酸钠抗凝静脉血2ml,置入塑料试管,充分、但轻轻颠倒混匀3次。

(2)参考值阴性

(3)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DIC早期、中期,出现假阳性可见于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外科大手术后、败血症、肾小球疾病、人工流产、分娩等。

阴性见于正常人、晚期DIC和原发性纤溶症。

3.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fibrin(ogen)degradationproducts,FDP)

(1)标本采集法同3P试验

(2)参考值阴性;胶乳凝集法:

<10mg/L

(3)临床意义FDP阳性或>20mg/L(肝病FDP>60mg/L)见于原发性纤溶症、DI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肝或肾脏疾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4.纤溶酶原活性测定(plasminogenactivity,PLG:

A)

血中纤溶酶原被激活为纤溶酶之后,即可水解酪蛋白或产色基质,水解产物的多少与纤溶活性成正比。

(1)标本采集法血浆

(2)参考值酪蛋白水解法为6.8U~12.8U;产色基质法其活动度为0.8~1.2(80%~120%)。

(3)临床意义DIC时纤溶酶原减少,常<0.5(50%),DIC的阳性率约为87%。

5.DIC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还有:

血小板计数进行性降低;PT延长或缩短3秒以上;抗凝血酶Ⅲ含量及活性降低;血浆D-二聚体测定阳性等。

(十)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血型(bloodgroup)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性标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某些血浆蛋白在个体之间均具有抗原成分的差异。

当缺乏某一抗原的个体,输入该抗原时,就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

由相互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称为血型系统。

血型检查用于输血、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法医鉴定等。

1.标本采集法静脉血

2.参考值

(1)ABO血型鉴定鉴定ABO血型,原则是根据红细胞上是否存在A和(或)B抗原,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和(或)抗B抗体而决定(表10-1-3)。

ABO血型抗体,多为完全抗体,通常用盐水介质法鉴定。

表10-1-3ABO血型系统分型

血型

红细胞表面的抗原

血清中的抗体

A

A

抗B

B

B

抗A

AB

AB

O

抗A及抗B

(2)Rh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常采用低离子强度盐水试验、酶介质法、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人的红细胞上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此抗原被命名为Rh抗原。

含有这种抗原者称为Rh阳性,不含有这种抗原者称为Rh阴性。

目前发现的Rh抗原主要有C、c、D、E和e等5种,以D的抗原性最强。

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主要有5种,即抗C、抗c、抗D、抗E和抗e。

一般临床上称含D抗原的红细胞为Rh阳性,否则为Rh阴性。

我国汉族人中,Rh阴性率<1%。

(3)交叉配血试验需用供血者和受血者静脉血。

见表10-1-4。

表10-1-4交叉配血结果及判断

主侧

次侧

输血判断

凝集(溶血)

凝集(溶血)

不能输血

凝集(溶血)

不凝集(不溶血)

不能输血

不凝集(不溶血)

不凝集(不溶血)

可输血

不凝集(不溶血)

凝血(溶血)

紧急时可少量输血

3.临床意义

(1)在输血上的意义:

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和抢救措施,输血前必须准确鉴定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选择同型人的血液,并经交叉配血试验,证实完全相配合时才可输用。

(2)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

是指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母亲的IgG类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在分娩前后,胎儿致敏的红细胞破坏加速,发生的一种溶血性疾病。

在我国最多见的是ABO血型系统所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常见于第一胎。

其次为Rh系统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常见于第二胎。

(3)ABO血型与器官移植:

已知ABO抗原是一种强移植抗原,如供者与受者ABO血型不合,可加速对移植物的排斥,特别是皮肤和肾移植。

血管内皮可含有A和B抗原,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合时可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4)其他:

亲子鉴定、法医学鉴定、某些疾病相关性研究等。

第二节尿液检查

一、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一)尿液标本的种类

1.随机尿留取任意时间的尿液,便于门诊患者应用。

但易受饮食、运动、用药等因素影响。

2.晨尿指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

尿液较浓缩和酸化,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较稳定,也可避免饮食干扰,适用于可疑或已知有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尿液的一般检查及早期妊娠试验等。

3.餐后尿通常在午餐后2h收集尿液,对病理性蛋白尿、尿胆原和尿糖的检出更为敏感。

4.定时尿主要用于尿中化学成分的定量和有形成分、尿量、尿比重的观察。

最常用的是24h尿,第一天早晨8时排空膀胱,弃去尿液,至第二天早晨8时,收集24h内所有的尿液。

应按试验的要求加入不同防腐剂,或在收集过程中将尿液置冰箱保存。

一般由早晨8时至晚上8时所排的尿为日间标本,晚8时至次晨8时尿液为夜间标本。

5.清洁尿避免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或经血的混入,可先用清水清洁外阴部,然后在患者排尿时留取中段排出的尿液,尤其在用作尿细菌培养者还必须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6.中段尿、导尿、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等,使用无菌容器收集尿液,多用于细菌培养。

(二)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一般检查的尿标本应留取新鲜尿,以清晨第一次尿为宜,因较浓缩,且条件恒定,但急诊时可随时留取。

2.尿液一般检验标本应留取于清洁、干燥的容器内送检,尿液直接接入一次性容器为宜,要注意避免异物、粪便混入标本中,容器上贴上检验联号。

3.女性患者应冲洗外阴后留取中段尿,防止混入阴道分泌物及经血。

4.不能配合的婴幼儿应先消毒会阴部后,将塑料采集袋粘附于尿道外口收集尿液。

5.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以免因光照、细菌生长等造成化学物质和有形成分的改变和破坏。

(三)尿标本的保存

尿标本的检验一般应于采集后的1小时内完成。

如不能立即送验,最好放冰箱内保存,一般在4℃冰箱可保存6~8h。

留取的标本放置较长时间时,可加适量防腐剂以延迟标本内容物的分解。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甲醛对镜检物质如细胞、管型等可起固定形态作用,但因含有还原性醛基,不适用于尿糖等化学成分的检查,一般用量为0.2~0.5ml/100ml尿。

2.甲苯或二甲苯用于尿糖、尿蛋白、丙酮、乙酰乙酸的防腐,它可在尿液表面形成一薄膜层,阻止标本与空气接触。

3.盐酸用于尿17-羟或17-酮类固醇、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香草苦杏仁酸、丙酮等化学成分定量检测。

盐酸用量为0.5~1.0ml/100ml尿。

4.30%醋酸用于醛固酮及5-羟色胺测定。

5.Na2CO3用于卟啉检查。

二、尿液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

1.尿量

(1)参考值成人为1000~2000ml/24小时。

(2)临床意义

1)尿量增多24小时尿量超出2500ml称为多尿(polyuria)。

见于:

①大量饮水、输液、应用利尿剂等所致的暂时性多尿;②垂体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或肾小管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