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8605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docx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docx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

新闻理论十讲

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

一.新闻≠宣传

1.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一件事,只要对方知道了这件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2.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所以宣传行为的中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了。

宣传分为两类:

政治宣传、商业宣传

3.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说呢?

因为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4.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

宣传

重信息

形式

新异

反复

事实

观点

实效

时机

沟通

操纵

平衡

倾斜

二.新闻≠舆论

1.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

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是,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

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2.舆论和新闻的关系:

A.新闻可以反应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应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一个关系。

B.理论上可以说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但是传媒是否真地代表了舆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新闻反应了舆论的时候,就与舆论有了关系,但是新闻也可能没有反应舆论,两者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是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

三.欧洲文明中“新闻”是指新鲜的信息

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

五.中国传统的传播体系如何限定“新”的内涵

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体系

中国古代生活传播结构有一下几个特征:

1、信息内敛,文化内聚力是社会群体生存发展的依托。

2、文化封闭,在认知上趋向于同化对象,对外部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内部协调比应对外部

更有现实价值。

3、内圈往往是进入外圈的必要精神基础。

4、圈层间具有内在的彼此渗透性和灵活的伸缩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传播结构的特征:

1、社会组织高度统一,但社会是分散的。

2、上一层次比下一层次获得较多的信息。

3、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主管意向的遮蔽,任何层级获得的信息都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

4、一旦外部真实的信息扩散,社会顷刻瓦解。

现代生活传播结构的特点:

1、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发散的活动趋势。

2、打破了生存的封闭性,人民比较容易顺应外界的变化。

3、人民在各个领域的交流频率高,变化大,方向不确定。

4、处于这种社会结构中的人,趋向于个体精神的开放,人格特异、独立。

六、陆定一的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七.我国现代语言文字中“新闻”的内涵过宽“新闻”这个词的含义有10种:

(常用129)

1.是指新闻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

消息。

2.是指各种新闻报道的总和,包括各种各样报道形式,体裁。

3.指各种大众传媒(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电影、网络的新闻网站等等)的总称

4.新闻行业的总称

5.各种新闻业务工作及其延伸,统统被称作“新闻”,包括采访、写作或制作、编播、实况转播、新闻传媒组织的社会活动等等。

6.指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7.等同于“宣传”。

泛指各种与传媒祥光的政治性宣传活动或宣传工作。

8.等同于“舆论”。

其实是指出传媒的意见、观点,或者是领导传媒的党政机关的意见观点。

9.指刚发生的事实。

10.特指通讯社或通讯社的新闻稿。

八.新闻学界关于新闻的定义

1.陆定一: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王中(复旦大学教授):

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3.甘惜分教授:

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4.李大钊:

新闻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

九.新闻的特性

1.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

2.强烈的实效要求

3.新闻是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

4.现代新闻业早就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

第二讲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

1.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第一个前提。

传播者往往是出于利益、情感或是寻找信息的需要而发出的信息,一旦对方接受了或产生了回应,发出的那个信息便有了价值。

如果这种信息是新闻,那么发出者和接受者共同认可的那些新闻,便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2.接受者的“不知”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

不知的情形:

A.不知道的刚发生的事实(一般是偶然、突发的)

B.不知道的最新的变动(常规发生的事实不可能是新闻,在常规的实施中忽然发生了异常变化,这样的事实应该是新闻)。

C.不知道的最新发现(事实可能发生在过去,但刚才发现)

D.不知道的最新发表的观点(被解释的隐秘观点,更可能引起关注)

E.不知道的最新的知识。

F.已知的事实中出现了异常情况——异常情况是新闻,已知部分不是新闻。

3.除了“不知”这个前提,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也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

二.为什么人能够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

是对新进发生的事实(包括观点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

从新闻传播者出发,新闻价值是从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信息效用的目的出发,选择事实、予以报道的职业标准。

一件实事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

2.事实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价值判断是主管的。

不同的人,在不痛的情境下,对同一事实的新闻价值判断会有所不同。

但是在重大问题上,在共同不知的情况下,人们对相当多的事实具有较为相同的价值判断。

由于有这样的共同判断的基础,所以便存在一些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认同的、比较一致的新闻价值标准。

这种对新闻的共同认识,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成立的基础。

3.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发出信息,会有这几个方面的考虑:

A.新闻对受众的使用价值

B.媒体的利益

C.政治利益

D.传播者的个人偏好

4.人们关注有价值的新闻,原因在于:

A.人对异常事物的关注。

B.人对相关利益的关注

C.人对个人偏好的关注(兴趣所致)。

5.新闻价值的五个属性:

时新性、接近性、兴趣性、重要性、显着性

三.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

1.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

2.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3.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4.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5.事实与接受者的心里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6.越是着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着名的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越容易引起关注。

7.凡是含有冲突的事实,多少都有新闻价值;内含的冲突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冲突表现形式:

竞技、论战、商业竞争、外交、斡旋、战争)

8.越能表现人的情感的事实(悲欢离合),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9.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10.事实在比较重带有的反差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四.在新闻实践中体验新闻价值

五.传播者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使用价值是有限的

1.从意识形态角度看,相当多的宣传要求压抑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这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

2.从传媒市场的角度看,报道一个复杂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啥呢分明的时间。

3.从新闻事务的角度看,时间在一天的什么时间发生、记者是否恰好在唱、值班主任的个人偏好、照片的清晰度、版面文字的容量或时间容纳新闻条数的限制、信息登记的确定、版面的位置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

六.传媒选择事实时的实际运作标准

1.传媒运转的时间周期。

如果事实的发生正好与传媒的新闻编排时间吻合,就有可能被攒中并加以报道。

事实发生的持续时间短有可能成为日报和广播电视的新闻。

2.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

规模大、突然产生显着意义的事实容易被选中,发展缓慢的事实,很难成为有价值的新闻,因为记者没有耐心去关注它。

3.事实的清晰度。

不受怀疑、清晰度高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4.文化接近或利益接近相关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5.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相符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6.符合报道连续性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7.版面或节目组合中,从整体均衡出发,有对比特色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七.几个问题的讨论

1.刘建明教授的四种新闻价值:

A.事实对受众要有一定的获知价值

B.事实对受众要有一定的激励价值

C.事实对受众要有一定的获益价值

D.事实对受众要有一定的娱乐价值。

2.与强调新闻价值相反,现在还出现了“反新闻价值”的新闻选择标准。

当然,论证者不是完全反对传统的新闻价值理念,但是强调以“亲社会意识”来矫正以往的选择标准,反对新闻传播中对弱势群体的歧视。

第三讲新闻真实

一.新闻真实——事实的真实

新闻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

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

二.新闻真实受到的各种自然制约

1.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2.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

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知的过程。

3.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4.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

文化背景影响新闻真实的情形:

a.把新闻事实类型化b.新闻礼仪化c.传媒有意无意对事实的命名、定义d.权势人物占据新闻亮点e.传媒的报道总体取向,无形中在为维护现状,有意无意地曲解现实。

5.传播付好表达意思的优先,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也会发生差异。

三.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原因

1.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

2.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

所谓体制性失实,是因为之志需要或者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需要,默许和鼓励的某些不实报道。

3.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4.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

5.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

6.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

7.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到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传媒假事件(新闻真实、新闻自律)

传媒假事件,即传媒可以制造或推动了事实的发展,然后报道该“事实”。

本来事实很小,没有新闻价值,媒体推动事实的发展,或者事实不存在,媒体找个由头,制造真实,然后再去报道。

这种新闻是不真实的。

“假事件”是假新闻中的一类,但是表现形式和假新闻有些不同。

传媒假事件是指一些传媒为了迅速扩大知名度或增加美誉度,以弘扬主旋律的名义,策划、推动的事实。

1、假事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最简单的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某些街头采访,实际是找人念稿。

(2)相对基层领导的表演事实,传媒明知是表演是在表演,仍然当做新闻加以报道。

(3)传媒推动事实的发展。

(4)陷阱新闻。

2、“假”的特征:

(1)消息来源与报道者重合。

(2)传媒假事件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需求,或记者的单纯职业主义动机。

(3)方式上,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

(4)事件媒介化。

即媒体对自己导演的事件进行报道。

传媒运用处理新闻的各种技巧,来对事件进行诠释,或通过报道框架,提供给受众一种经传媒精心组合的“媒介真实”。

(5)暧昧的“真实”。

这种由传媒自己建构的社会真实已经存在,但它是传媒掌控的“客观存在”,由传媒决定事实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社会真实。

3、一些“假事件”中,目的合理性模糊了人们对手段的道德评价。

马克思所说的“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

通常情况下,目的会对手段形成先在的限制。

“以公众利益”的名义采用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手段本身,证明了目的的不真实。

四.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新闻工作的特点很容易造成科学新闻的事实,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

2.科学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和有许多附加条件的,但是新闻报道的接受者通常希望那个得到肯定的(精确)事实,而且是就是,非就非。

3.以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

第四讲新闻客观性原则

一.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背景1.从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

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

3.第传播科技的发展(例如照相术、电影、电视的出现等)支持着客观性理念。

总之,19世纪中叶前后报业自身经营理念的变化、当时哲学观念的发展、传播科技的发展,都让人感觉,传媒和记者有可能把这个世界客观地反映出来。

客观性理念在无形中形成。

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的公正”

“一般的公正”是与客观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译为“共同的公正”,即在报道新的事实、争论的观点,报刊一般应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平衡的态度。

“一般的公正”是报刊的一种形式上的姿态,就具体的关于事实的报道或描述而言,“公正”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全面反映。

于是便出现了所谓“客观报道”。

马克思把这种方式概括为“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

恩格斯则进一步提出了这种报道方式的基本原则,就是你可以有你的观点,但是你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二.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

1.新闻客观性原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理念层面,一个是操作层面。

(1)作为一种理念,客观性是指在工作之前,新闻从业者的脑子的一种对这个职业的认识——我要向公众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报告事实,而且相信能够把事实和关于事实的兼职(对事实的评价)分开。

新闻从业者在报道事实的时候,对事实本身要非常尊重,对有关事实的评论要持一定的换衣态度。

(2)新闻客观性首先要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方法。

2.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有具体的内涵:

(1)诚实。

(2)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

(3)无党派色彩,不抱城建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

(4)不牵扯个人利益

(5)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

三.客观性作为一种报道方式

1.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写作、编辑中的具体贯彻。

一般的要求和主要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

(2)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

(3)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

2.不同体裁,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写作编辑中的具体贯彻:

(1)叙述性新闻,所叙述的内容要能够被核实

(2)分析性新闻,能够列出一系列消息源清单

(3)因果性新闻,使用推断和猜测的词句

四.我国历史上一度存在的“客观主义”概念

1.我国“客观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48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华北《人民日报》关于自然灾害报道的批示中。

这个概念是对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否定。

2.新闻学界学术讨论中的“客观主义”,与这个“客观主义”是两回事。

学术上的“客观主义”是中性感念,指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这种认识或主张。

而后者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批评性的政治概念。

五.我国新闻中较多的主观操控现象

1、主题先行,不能客观地描述人物,而是硬要人物服从某种宣传目的,这种报道很难客观,也难以让公众接受。

2、对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的负面报道,则有效地防止了人们认识上的片面和偏激,从而有利于维护国内社会的安定团结。

3、我们的传媒在报道新闻时,通过带有倾向性的副词、形容词和方向性的位于动词,传达了太多的主观意愿。

六.新闻表现立场与客观报道是否存在矛盾

从新闻职业意识角度看,“客观性原则”是一种职业理念,一种职业立场,只有从这种“立场”出发报道事实,才形式上又采取客观报道的方式,才可能做到较为客观(完全客观难以做到)

七.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的各种自然而无形的影响

1.各种自然而无形的东西对新闻客观性原则带来的影响

(1)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其认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存在了,即使他真诚地要客观报道,但是他本人已经被先前的经验和生活环境规定好了,勾践好了。

超越个人的局限是可能的,但是超越传统和文化的束缚很难。

(2)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

(3)人堆事实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会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情况。

(4)信息时代信息过载,人们在传媒提供的海量事实面前虽然无暇思考,只能接受传媒提供的“事实”,但他们有自己的体验和选择标准,即使记者真诚地以客观的理念来报道所选择的事实,仍然难以让每个受众都感到“客观”。

2.“有闻必录”在我们的新闻理论教材里,是对客观性原则的一种扭曲的解释。

过去的新闻理论教材里,“有闻必录”是指只要有人讲过或见之于其他文字材料的事情,采访者即可持之为据,照录报道,而不对所报道事情的真假负责。

这里的“有闻必录”是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一种扭曲理解。

如果某篇报道以众多事实为依据得出负面结论,有人就会说,我们不能有闻必录,你这是客观主义。

“有闻必录”在中国最早出现在上海的报纸上,它是报纸的广告招徕语,从来不是对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表述。

“有闻必录”也可以正面使用,它的内涵是自我宣传,尽可能让受众指导一些新闻,而不是把所有东西都录下来,我说得很全面,仅此而已。

第五讲大众传媒的职能

一.一种泛化认识:

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观点)

1.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英国18世纪的伦理学家边沁。

他在其着作《宪法法典》中谈到:

舆论表达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报纸。

因为当时唯一的传媒是报纸。

2.马克思恩格斯:

报刊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

报纸是最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

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舆论的认识是深刻的,“广泛的无名的“恰恰是舆论的特点。

3.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是一种泛化的表达,一种人们的总体感觉,无法在理论上给予清晰的证明。

二.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1.新闻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个国家大众传播媒介刊播的新闻,总体上带有那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印记。

并不是所有具体的新闻都反映国家或阶级的意识形态,许多具体的新闻谈不上什么阶级性、政治性。

但是对新闻的整体进行分析,确实能够看到明显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痕迹。

(新闻的党性、阶级性、政治性)

2.把传媒的职能比喻为“喉舌”

3.传媒的职能表现为某种“工具”“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4.列宁关于“报纸是传媒的组织者”的观点

5.传媒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能

6.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传媒的党派属性

世界报刊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

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商报时期。

A.党报党刊本身是政治的一部分,报刊具有阶级性、政治性、党性

B.商报时期,报刊的观点围绕着利益转移,报刊自身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通常决定这报刊的政治态度。

这种利益可能会使报刊的政治态度相当模糊。

媒体的职责基本上已经不是宣传党派的观点,而是考虑如何能让所有得人接受它们提供的各种信息。

7.法西斯主义对传媒性质或职能的极端错误的认识

8.如何论说传媒与政治关系的职能定性

我们的传媒要坚持党性原则,负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责任。

但是,我们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该用同一种观念强加于外国人,不用采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话语和思维方式批判人家。

三.关于传媒的四大基本职能

拉斯韦尔:

1对环境进行检测

2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

3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4提供娱乐。

(赖特提出的)

赖特:

1对环境进行检测

2解释和规定的职能

3“社会化”

4提供娱乐

瓦耶纳1主要的报道职能。

2随意的辩论职能(表达观点)。

3附带的娱乐职能。

关于传媒的“舆论监督”

1.我国的舆论监督的概念,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关于传媒只能的说法,相当程度上是传媒代表某级政党去昂立的监督,在较小的程度上是对传媒代表公众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监督。

2.监督和监测的内涵是有差别的。

(1)监测是把一个发生的事实客观的报道出去,公众接手以后,他要根据你提供的新情况调整和外部的关系,发出一些声音,对所报道的客体造成某种精神压力。

这是传媒监测产生的职能。

(2)监督则是“监测+督查”职能,带有媒体主动出击、由传媒着手解决问题的性质。

四.从传媒与经济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传媒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有三种商品的交换方式:

(1)新闻源和传媒之间的商品交换

(2)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商品交换

(3)传媒和广告商之间的商品交换。

大众传媒不是单纯的产业,它的文化属性要求它得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

于是,传媒在市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不同作用形成一种关于传媒只能的矛盾情形。

这是在不同领域认识传媒的只能,因为现在的传媒身兼两种职能:

1文化产业,传媒要盈利,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本身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

2传媒还有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职能。

五.从媒体形态本身定性传媒的职能

1.现代传播科技构建了传媒本身,传媒不同的外在形态本身,一定程度规定了传媒的只能,这种只能的实际控制者是传播科技。

2.传媒(形态)的职能是一种现代技术,这种技术表面上由人控制,实际上却控制着人,人的行为习惯,甚至人的思想。

第六讲新闻出版自由

一.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王权的书报检查制度

1.新闻出版自由的理念,是在反对书报检查的斗争中提出并得到论证的。

2.第一个出版自由的文献——《论出版自由》,在多元的信息中认识真理。

3.马克思的书报检查的内在矛盾导致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提出。

恩格斯提出“绝对的出版自由”指的便是这种法治化的自由。

没有人阻止你自由地发表言论,但是你发表的新闻、言论若存在问题,别人可以起诉你,有法庭的判决来决定是对是错。

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法治化的出版自由就是绝对的出版自由,指的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出版自由状态,而不是人治的出版状态,与哲学上的概念也有差别。

二.18世纪两个载入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宪法性文献。

1.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11条:

自由传播思想和意见乃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使新闻出版自由获得法律上的保障。

2.1791年12月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国会不得不通过建立尊奉某一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不得废止言论与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集会、请愿、诉愿之自由。

三.19世纪关于言论自由的文献——《论自由》

1.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95年出版了《论自由》。

这本书谈到了“多数人的暴虐”现象。

提出了一个衡量社会的自由程度的标尺。

2.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共产国际的创始人——罗莎.卢森堡也谈到过和密尔一样的观点。

四.20世纪依赖共产党人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中央机关刊物《向导》

五.国际上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件

1.《世界人权宣言》提出了得到普遍接受的、关于人权的最低标准,成为联合国成员国行为的指导准则。

2.《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力国际公约》保护人们的“积极自由”,即公民要求国家、社会为他做些什么。

3.《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保护人们的“消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