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8601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鼓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石鼓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石鼓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石鼓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石鼓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鼓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附答案.docx

《石鼓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鼓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鼓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附答案.docx

石鼓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附答案

石鼓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2.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3.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4.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5.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图中初级消费者只有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两种成分

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kg

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7.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多,F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F→B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9.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11.2011年8月云南曲靖发生严重的铬污染事件。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溶液培养法探究铬进入细胞的方式,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铬能随着食物链传递,下表为某河流水域中一些生物种群的个体内铬的含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铬含量(mg/L)

0.026

0.028

0.25

0.23

2.2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铬元素含量,因变量是铬吸收速率

B.影响a、b两点铬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均为能量和载体数量

C.该水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甲→乙→丁→丙→戊

D.五种生物中甲和乙种群同化的能量可能最多,戊种群同化的能量可能最少

1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两种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供体DNA和载体

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

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二、双项选择题:

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得4分,选对1项且正确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

13.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14.甲、乙、丙、丁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生态系统组成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生态瓶编号

注 “+”表示有,“-”表示无。

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减少

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

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四种成分

15.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蛋白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16.某同学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测得该湖泊内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甲、乙、丙、丁4个生物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生物种群

能量(kJ)

1.1×108

2.8×109

1.1×107

9.9×107

A.分析表中数据可知,4种生物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

B.除甲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

C.在上述4个种群中,丙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

D.因捕食引起的竞争关系,可能涉及到甲、丁两个种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60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7.(9分)如图是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及彼此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中由于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2)图中食物网中仙人掌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成分),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碳元素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流动,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图是食物网内能量流动的图解,①~⑥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量,则流入该食物网中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②的值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分)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

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温带湖泊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影响藻类大量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对受到轻度污染的湖泊的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______________性。

(3)试解释“绿潮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图3所示沉水植物的死亡,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许多景区水域都由于污染,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混浊,透明度减小,景致大为减色。

相关部门为了湖水还清,曾多次投放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

此种处理方法虽然可以取得眼前效果,但存在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并可能危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

(6)某些景区采纳专家建议,在水域内种植图3所示植物,同时投放鲢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在修复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中,上述措施发挥的作用是:

①利用这些植物与浮游藻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制约了浮游藻类的生长;②草食鱼类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约了浮游藻类的数量。

19.(10分)根据教材中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回答有关问题: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前者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________________,这一般用于________________的群落。

(3)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______中,也可放入_______中。

(4)观察时最好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观察。

20.(9分)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

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

(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分)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根据下图回答:

(1)在形成图中③的过程中,我们称②为____________,获取②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对这种牛奶不敢食用,人们对这种转基因食品的担心表现在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血清白蛋白的生产说明该工程突破了自然界物种之间的______________,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前端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22.(14分)实验题:

.酵母菌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30℃,能在pH值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h增殖一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

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

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5

25

5

25

第三步: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

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

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________________,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在观察计数时只记________________(被、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如所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小方格容积为0.1mm3(1mL=1000mm3)。

请推导出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

酵母细胞个数/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善该实验的探究案例

实验假设

案例1

案例2

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实验设计

实验组

对土壤高温处理

A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

对照组

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

B杯中加入

自变量

土壤中是否含微生物

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

实验现象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

对照组

A

A1

A2

产生砖红色沉淀

B

B1

B2

结论分析

注 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

2014高二理科生物期中试答案

1-5BDCCD6-10CCDBD11D12A13AC14AC15AD16CD

非选择题:

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60分。

17.(9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2)生产者 捕食和竞争 (3)有机物 能量流动

(4)仙人掌和矮灌木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分) 蚂蚁→老鼠的能量传递效率

18.(9分)

(1)无机盐浓度 

(2)抵抗力稳定

(3)大量的蓝藻死亡后,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的分解过程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氧气(2分)

(4)沉水植物缺乏光照和氧气

(5)污染水体(或环境) 直接或间接以藻类为食的

(6)竞争 捕食藻类

19.(10分)

(1)取样器取样法 较强的活动能力 身体微小 

(2)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3)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试管 (4)实体镜 

20.(9分)

(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耕地减少) c 

(2)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 (3)1.96 

(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2分)

21.(9分)

(1)目的基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PCR技术扩增、人工合成

(2)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改变

(3)生殖隔离启动子

22.(14分)

.(7分)

(1)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2分)

(2)②盖玻片 用滤纸(吸水纸)吸去 ③不被

(3)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400×104×稀释倍数(2分)

.(7分)

小于

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30mL蒸馏水

不变蓝

变蓝

不变色

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