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7795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9 大小:13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1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8春季学期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名学生,男女一半,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由于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

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如戴嘉欣、卢子云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

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

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

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

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

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

所学知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

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8、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9、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

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

 

正,逐步提高。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1--------

1

2--------

4

4---------

5

5--------

7

7--------

8

8--------

10

10--------

13

13--------

14

15--------

15

15--------

15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课时

起讫时间

一、扇形统计图

3

3.2---------

3.6

二、圆柱和圆锥

10

3.9---------

3.25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3

3.26--------

3.31

四、比例

4.1--------

4.16

☆面积的变化

五、确定位置

3

4.17--------

4.23

六、正比例和反比例

4.24---------

5.5

○大树有多高

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5.6----------

5.25

2.图形与几何

5.26----------

6.5

3.统计与可能性

6.8----------

6.10

综合与实践

6.11-----------

6.12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

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教学扇形统计图,要使学生认识它的特点。

了解它的用处,能够看懂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信息,能够利用统计图给出的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不同,体

会根据数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

因为制作扇形统计图需要扇形的知识,要计算扇形的圆心角,而小学数学只简单认识扇形,不教学画扇形,所以小学生不具备制作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出的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一些简单事实,能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与判断,进一步认识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

2、进一

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教学难点:

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学准备:

PPT课件扇形统计图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旧知。

提问:

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

2、引入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

说明:

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板书:

扇形统计图)哪位同

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

说明:

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议一议。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

问:

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讨论提纲:

(1)圆代表();

(2)扇形代表(

);(3)扇形的大小反映(

);(4)

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

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

请算出,并填入表中。

 

地形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

 

面积/万平

方千米

 

3、比一比。

(练一练)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随机出示扇形统计图: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

育。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提问:

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

么?

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

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

各部分。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哪些认识?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3题。

 

?

用百分数表示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例2和第4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

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

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

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统

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

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

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

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

(结合刚才的分析,

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全班汇报交流,并适时的总结。

3、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

再一次的归纳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

明确:

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巩固新知

做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

(学生

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五、布置作业

做基础训练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

可以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