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后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7778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人后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先人后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先人后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先人后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先人后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人后事.docx

《先人后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人后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人后事.docx

先人后事

先人后事

“先人后事”是我喜欢的几个管理词汇之一。

什么叫先人后事?

先人后事是《从优秀到卓越》里面的定义:

所谓先人后事,就是把合适的人请上车,让大家各就各位,然后让不合适的人下车,然后才决定把车开向哪里。

这是用西方人的话来定义,其实子也曾经曰过类似的话。

子曰: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夫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说舜这个人无为而治,让人很羡慕。

但他真的什么都不做吗?

错了,在《论语》另外的章节很明显地说,舜之所以能够无为而治,是因为他选择招聘了合适的下属,做到了先人后事: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你看,这是不是先人后事啊?

我们再举一个反例,“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

夫如是,奚而不丧?

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卫灵公这个人啊没有什么道,可是知道用人,这样至少可以延缓丧国的时间。

孔子的学生仲弓要去地方当官,来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子曰: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仲弓说我怎么知道谁是贤才呀?

孔子说把你知道的那些人,你用起来,其他人如果知道你善于用人才,他自己就会过来了。

你看孔子问第一句话是说你找到人了吗?

就是说先人后事呀。

所以在这个用人的观点上,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

先人后事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就是“上车”。

领导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选人,不论何时何地发现杰出人才,立即聘用他们,即使当时并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具体的工作。

第二个关键词是“合适”。

过去常说“人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其实这句话是错的,“合适的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什么叫做合适的人才?

就是选择人才注重品德匹配、能力匹配和文化匹配,并且用人所长,有一句话叫做“兼明善恶,舍短取长”。

第三个词是“下车”。

对表现恶劣的员工的容忍是要有底限的,不要说我这个人是好心肠,对表现不好的人也要慈善一点儿这是不好的。

对表现不好的人的容忍是对努力工作的人的最大的不公平。

当然,你也不要把事情做得太决绝,一般来说要给人三次机会,就是说你还是要给人三次机会,实在不行,那就没有办法了,彼此良心上都过得去。

先人后事就是这三个原则:

上车,合适、下车。

永远要选人才,选合适的人才,不合适的下车。

等召集到合适的人才之后,领导人创造合适的环境,这些人组合在一起就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向,设计合适的路线图和行车计划了,自然就知道应该往哪里开了。

这是先人后事的概念。

有两种类型的领导人,一种叫“教练型的领导人”,另外一种叫“明星型的领导人”,前者是“一个教练加一千个明星”模式,后者是“一个天才加一千个助手”模式。

明星型领导人就是说我先确定汽车应该开到什么地方去,我设计好了路线图,再召集助手来按照我的设计图来实现我的愿景。

教练型的领导人,首先组建一个卓越的团队,一旦有了合适的团队,大家会选择出通向愿景的最佳的途径。

先事后人的领导人,有很多是特别特别优秀的领导人,他指明了方向叫你去打。

这样的人有没有?

比比皆是啊。

我认为在合适的时候这样的策略是对的。

比如在军事战斗中,首长就是要一言九鼎!

在具体事件上,在某些时间段内,在企业的开拓期,依靠领导人的天才来实现整体的胜利,有非常多的优势。

但是明星型领导人如果只依靠自己的天才而不相信别人,他就只能成功于一时、一事,而不能成功于一辈子的。

为什么呢?

我们问一个问题:

有没有天才?

有,怎么能没有呢?

天才当然有,毛主席就是天才呀!

李世民就是天才啊!

康熙就是天才啊!

天才是人中之凤,是凤毛麟角,太少太少了。

至少在现实生活中我还没有看到谁是真正的天才。

第二个问题,即使有天才,天才会不会永远正确?

当然不会的!

唐太宗李世民到了晚年犯了很多的错误,最大的错误就是去攻打高丽,打了那一仗,最后失败了。

毛主席晚年也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啊。

康熙后期的时候吏治腐败,财政有严重问题。

天才永远正确吗?

不可能,既然天才不能永远正确,那么伟大领袖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伟大领袖不让你做什么,你就不做什么,那不是麻烦大了吗!

在国内的很多企业的领导人,真的把自己当做天,把自己当做皇帝,他们有那样的潜意识,这是挺可怕的事情。

这样的人能够长远的成就大事就怪了。

教练和千里马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你是天才的领导,就会把自己当作千里马,你就会带着其他的马跑,你就会潜意识跟其他的马来比较,你就不能允许别人超过你,因为你是永远的唯一的千里马,这是维持你神圣地位的标准。

你不能超过我。

如果你超过我,“PIA”!

把你一棍子打跑了,你永远不许超过我。

假如我是教练呢?

我来教你游泳,有没有教练去和队员比游泳的?

说你不要超过我?

这是不可能的嘛,所有的教练都是希望学员要超过自己呀。

千里马说我是最优秀的,你们跟在我后边就行了;伯乐型的教练说你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你要努力往前跑啊,要成为明星,成为冠军!

魏征说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头脑和四肢之间的关系,这个比喻并不完全一定是正确的,但有一定的道理。

魏征说:

“头虽尊而高,必借具备手足而成身体,君虽名哲,必借股肱以致治。

”“如果元首辛劳,万事丛集,必定是股肱之臣懈怠,国事就不堪设想了。

做一个元首,而欲事事自作主张,不纳股肱之臣的良言,其能成功者,未有所闻。

秦始皇每天批的奏章要按重量计算,每天必须完成一定定额,完成不了不睡觉!

秦始皇就是这样的皇帝,非常的认真,非常的勤勉。

但是你看结果又怎么样呢?

秦朝只存在十四年,传二世就没了。

隋文帝杨坚在议事的时候,在办公室里一开会就是一整天,晚饭也不吃,宵夜也忘了吃。

大臣受不了了,警卫员也受不了了,警卫员也饿呀,于是他们在值勤的时候偷偷拿点儿红薯,实在饿得没有办法的时候传着吃。

你说隋文帝够勤勉了吧?

也只传了两任,国家仅存了37年而已。

这些人的揽千斤重担于自己而不假手他人的做法不仅对当世无补,也反遭后人讥笑,费力不讨好。

你看,美国人并不在乎布什是不是老是休假,而在意的是布什能不能把国家治好。

而总统治理国家的首要事情就是找好你的幕僚,每个总统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自己的内阁。

我们的研究方式是“经史合参”,历史典故是证明管理理论的最重要的案例。

下面我们用几组帝王PK的例子来深入说明一下“先人后事”的道理。

1、第一个例子,刘邦PK项羽。

项羽取得天下的那一年刚刚27岁,正当青壮年,事业大有可为,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亚历山大大帝可以与之媲美!

当时有一个姓韩的人建议他,你应该据关中以成霸业。

谁料到项羽说什么?

他说:

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

你大晚上的穿着华丽的衣裳,谁能看见呢?

他一定要回家乡去,不在关中建都。

不但如此,还把那个姓韩的人给杀了,把他给活活煮了!

垓下之役,项羽大败。

临死的时候他做了这样的诗句:

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失利是因为老天爷不给我机会啊!

是因为马跑不动了啊!

是因为手下人无能啊!

他临死的时候也没看明白自己到底死在什么地方。

这首诗流传已久,很多人借此引项羽为英雄,其实他是盲目的个人英雄主义者,死不足惜。

刘邦是一个村的村长,,比项羽要大二十几岁呀,项羽拿天下二十七岁的时候,刘邦已经快五十岁了,垂垂老矣。

他最大的能力就是知人善任和乐于纳谏。

他打下天下以后,遇到一个儒生姓贾的,来给他提建议。

刘邦说:

老子的天下是马上得来的,你们这些儒生懂得什么?

贾生说:

“乃翁天下马上得之,却不能马上治之。

”刘邦马上就听了贾生的建议。

刘邦也有一首诗是非常有名的,叫《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讲什么?

我不是猛士,但我要找猛士来守四方。

这两首诗对比一读就知道谁应该拿到天下了,对不对?

曹魏时期的《人物志》说人可以分为“英”和“雄”两类。

夫草之精修者为英,聪明秀出谓之英;夫兽之特群者为雄,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类人物可以为相,如张良萧何等;雄类人才可以为将,如韩信关羽等。

只有把两类人物的优点会聚一身的才可以是君临天下的大英雄,项羽和刘邦都是这样的大英雄。

不过刘邦英气较多,可以识人才,听人劝;项羽雄气较多,自我英雄主义严重,乃至于连他的干爹范增都留不下来,你说他能不败吗?

夺得天下后,刘邦一开始封韩信为楚王,后来因为谣传韩信要谋反,他就把韩信给逮住了。

他说韩信咱们聊聊天吧,我打了一辈子仗了,你说我能带多少兵啊?

韩信说您最多能带十万兵。

刘邦又问那你能带多少兵呢?

韩信说我带兵多多益善,再多都可以。

韩信这哥们儿不识时务啊,到这个时候还在吹呢。

刘邦笑了,说你既然这么聪明为什么反倒被我逮住了呢?

韩信一听刘邦生气了,出了一身冷汗,不过反应还算快,赶紧说陛下您虽然不善用兵,但是善于用将,所以我被陛下逮住了!

这是一段著名的对话,原文是:

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

“于君如何?

”曰:

“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

”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擒也。

”项羽和刘邦打仗,项羽凡是遇到刘邦,他们两个人打仗的时候刘邦从来没有赢过;可是韩信碰到项羽的时候就几乎百战百胜,垓下之役就是韩信指挥的。

刘邦其实没有什么能耐,但是他就可以用人;他没有什么本事,但是他就能够在关键时刻听得进别人的话。

这就是最大的本事。

刘邦打定江山的时候,和群臣一起喝酒,说你们说为什么我能打下天下,而项羽为什么不能呢?

别人说这说那儿,都在吹捧刘邦。

刘邦说,我告诉你们吧,你们说得都不对: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子房就是张良,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鸿门宴实际上是张良导演的,还有那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都是张良的主意。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垧,不绝梁道,吾不如萧何。

”打仗实际上打的是后勤,粮草的准备,后备军队的准备,这样的事儿都是箫何干的,箫何在后方从来没有让刘邦断过粮,断过兵,这就是箫何,没有箫何不可能有刘邦的胜利。

箫何是刘邦的后勤部长,张良就是他的战略部长。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厉害到什么程度呢?

在战争当中,如果他帮项羽,项羽肯定称王;如果他帮刘邦,刘邦可以夺天下。

是这么厉害的人物。

韩信自己的器具不够,不但不能坐天下,甚至自己的结局也不好。

但是刘邦最后能够把江山打下来,韩信是立了大功的人。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只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败。

项羽单手就可以把鼎举起来,二十七岁的时候就把天下打下来了,刘邦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已经是48岁的老头子了,为什么他能最后取胜呢?

第一个是知人善用,第二个是乐于纳谏。

这两句话我们一定要记下来。

2、第二个例子,唐太宗PK隋炀帝。

大家知道隋炀帝吧?

想起隋炀帝的时候,我们马上想起他是一个残暴之君,他骄奢淫逸,他昏庸无能。

其实,隋炀帝很厉害的,这么说吧,他可谓文武全才,绝对是个明星级的领导。

我们先看看隋炀帝的文。

《隋书—隋帝纪》说他“少敏慧,美恣仪”。

毛泽东的文章和词写得多漂亮啊,谁能在毛泽东的眼里?

但是毛泽东评价说:

隋炀帝是一个会做文章、会做诗词的人。

隋炀帝写了很多诗词文章,集纳到一个文集中,叫《隋炀帝集》。

李世民看了之后评价说:

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后人写了一首诗来感慨隋炀帝的文才和他的命运:

“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作相公。

若使二人穷到老,一为名士一文雄。

”能够把一个皇帝评为文学明星,你说他的文章写得多么漂亮!

我们再来看看隋炀帝的武。

隋炀帝13岁的时候就被封为武卫大将军了。

隋文帝原来是北周的,北周后来灭了北齐,就统一了北方。

那么南方是谁打下来的呢?

是隋炀帝!

他二十岁的时候率领50万大军伐南方的陈,最后统一中国。

后来他领兵平定江南叛乱,征讨突厥入侵边疆,为国家统一立了汗马功劳。

隋文帝也说他的帝业由杨广立了很大功劳。

你说隋炀帝厉害不厉害?

隋炀帝在经济上也有作为,大运河是他开通的。

所以,我们别因为隋炀帝是一个暴君,就认为他没有能力又暴虐,其实他厉害得很。

那么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到这样一个下场呢?

一个如此优秀的甚至接近天才的领导者怎么会在历史上留下这样的恶名呢?

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不用人才,他始终先事后人。

隋炀帝气量狭窄,不喜欢听人劝谏。

高颍,是一个非常好的宰相,从隋文帝的时候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