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7662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B

CD

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18.“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

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

”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20.图6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

它反映出当时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

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22.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23﹒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共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甲:

图9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

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

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

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丙:

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

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

“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4分)

(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6分)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

说明理由。

(6分)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8分)

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

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4分)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6分)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分)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8分)

46.(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分)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8分)

47.(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3为若拉•德•贝特莱的画作《革命的寓意》。

画面顶部是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肖像,此外还有许多历史象征和革命符号(注:

图中文字为引者标注)。

此画完成于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最激进的时期。

(1)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些重要文献体现了画中所标注符号蕴含的革命精神?

(4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判断画中的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还是卢梭,并说明理由。

(6分)

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图141945年的德国图151948年的德国

图14、15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14、15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

(2)概括指出图15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

答案ABCBDDCCACA

38.(24分)

(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

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取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对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

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

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面,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39.(22分)

(1)国际条件:

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

国内条件: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影响:

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原因: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4)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制度的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46.(10分)

(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47.(10分)

(1)《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或《1793年宪法》。

(2)卢梭。

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雅各宾派实行的是革命恐怖主义。

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适应了雅各宾派专政的现实需要。

48.(10分)

(1)图14:

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根据推尔塔会议的决定法、美、苏对林国及其首都拍林实行分区占领。

图15: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

(2)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