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7628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docx

《关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docx

关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

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发改规划〔20XX〕2489号)和《X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X市府办字〔20XX〕69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X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优化产业布局、空间格局和组织架构为关键,以推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等为重点,大胆探索、先试先行,走出一条发展结构优化、产权制度明晰、公共服务配套、要素支撑有力和标准体系完善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建设“精致大气、文明典雅、生态宜居”的样板城市,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XX年,将XX打造成为X州市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特色小镇样板区,为欠发达革命老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城镇吸纳人口能力大幅提高,城乡要素实现平等交换,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4%左右。

——城镇化布局更加优化。

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重点,推动县城、中心镇和特色镇、一般镇协调发展。

重点加强中心城区和新生小城镇建设。

着力打造县城南安镇为中心,新城镇、吉村镇次中心为依托,特色中心镇为支点的城镇体系构建,城镇区域协调进一步加强。

——城镇综合承载力提升完善。

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能源保障和信息网络水平进一步提升,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城乡风貌特色突出,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城镇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

——产城融合日臻紧密。

产城融合建设取得突破,城市功能新区加快打造。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服务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

产业支撑城镇发展能力增强,城镇承载产业空间持续优化,城镇发展和产业集聚、就业转移、人口集聚更加协调统一。

——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完善,户籍管理、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取得突破,行政区划和金融体制、财税体制、城镇建设融资机制、生态环境制度等更加完善。

三、主要任务

(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融入城镇

1.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加快贯彻落实《X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X市府发〔20XX〕33号)精神,全面放开中心城区及建制镇落户限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居住证制度和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人口基础信息库,确保20XX—20XX年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低于3.47万人,年均不低于0.8661万人。

(县公安局、县发改委等)

2.提升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承载力。

建立以人口分布为主要依据的公共资源调配机制,加大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增强城镇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

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到20XX年基本建立人地挂钩机制,到20XX年全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地挂钩机制政策体系。

(县财政局、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国土局等)

3.建立健全就业保障制度。

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加快创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县公共实训基地、县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加快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等平台建设,降低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门槛。

(县人社局、县发改委等)

4.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政策。

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统一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对保障房建设用地需求做到应保尽保,20XX年前建设公租房入住率到20XX年达90%以上,20XX年达95%以上。

全面推进“三房合一、租售并举”,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拓宽住房保障渠道,重点解决已稳定就业并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的住房问题。

(县房管局、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国土局等)

5.建立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本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及时安排进城务工子女到就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

(县教育局、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财政局等)

6.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机制。

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区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职业病防治、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县卫计委等)

7.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鼓励农业转移人口积极参保、连续参保,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强化企业缴费责任,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比例,实现具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全覆盖。

(县人社局等)

8.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

加强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后生活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农业转移人口符合当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政策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县民政局、县人社局等)

(二)以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和新生小城镇培育为重点,统筹城乡发展

9.推进空间规划编制和“多规合一”。

建设“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全面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建立与“多规合一”相适应的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县、乡(镇)全域空间“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委等)

10.提升县城核心区带动力。

制定出台县城核心区整体发展的意见,提升次中心乡镇核心带动力,县城区常住人口到20XX年达13万以上,20XX年达14万以上。

建设“三园两路一桥”,大力推进城南片区提升改造,完善道路、公交站台、污水管网、停车场等设施。

改造提升迎宾大道、中山北路、上河边路等道路。

打通县城中山桥至瑞香西路、梅国北路等道路,全面解决老城区“断头路”问题。

加大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力度,完善雨污分流体系。

完成文化艺术中心项目、行政服务中心项目、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推进路灯节能项目建设。

加强部门协作,打击“两违”建筑,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力争到20XX年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

推动实施金莲山大道、南安大道、“一河两岸”等特色街道立面改造,打造2个以上示范街区。

推进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市场化管理,20XX年全面建成并运行全县智慧城管平台。

(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城管局、县发改委、县房管局等)

11.推进小城镇建设。

立足我县资源禀赋,挖掘特色优势,发展壮大1~2个主导产业。

加大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全省百强中心镇、省、市级示范镇建设。

(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发改委、县交通运输局、县国土局、县财政局,各乡镇等)

12.推动统筹城乡发展。

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到20XX年完成新一轮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建制镇控规编制,20XX年实现乡镇、村庄规划全覆盖。

加快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争取完成11个乡镇总规及控规编制工作;启动105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网络体系。

加强耕地保护,完成县域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

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坚持旅游、文化、产业“三位一体”,建设一批聚焦特色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

重点推进丫山运动休闲小镇建设,争取成功申报省级特色小镇。

以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为重要抓手,到20XX年完成中心村建设25个,自然村建设500个,推动镇村联动、城乡一体,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加强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乡村旅游服务网络、农村邮政设施和宽带网络建设,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

继续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增加农村商品零售、餐饮及其他生活服务网点。

(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发改委、县农粮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县旅发委、县文广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体育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科技局、县城投公司,各乡镇等)

13.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

加强重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加强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利用,做好陈毅旧居、长岭会议旧址、新四军整编出发地旧址,南昌起义朱德、陈毅部XX整编旧址修缮工作。

加快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梅山红色旅游区等项目建设。

实施左拔曹氏围屋、杨梅古城传统风貌古居修缮工作。

(县文广局、县旅发委、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财政局,各乡镇等)

14.提高城乡绿色智能化水平。

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率到20XX年达89%,20XX年达92%。

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20XX年达75%,20XX年达98%。

推进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城市绿地建设,城镇建成区绿地率到20XX年达3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8㎡。

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

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行动。

严格落实“三区”规划,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

完善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实现所有行政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电信宽带光网乡镇以上覆盖率100%,宽带用户占比提升至90%以上。

(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城管局、县委农工部、县环保局、县交通运输局、县财政局、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各乡镇等)

(三)以产业培育壮大为支撑,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15.积极发展新经济。

制定出台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政策意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生物制药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大力发展智慧经济、分享经济,建立共享数据库。

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到20XX年达0.7%、20XX年达1.0%。

提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到20XX年达0.92件、20XX年达1.2件。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行动计划。

(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等)

16.强力主攻工业。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到20XX年力争形成2个百亿元产业集群。

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入驻率到20XX年达60%,20XX年力争达80%。

强化重点企业培育,推进“众创业、个升企、企升规、规转股、扶上市、育龙头、聚集群”。

到20XX年,引进、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0家,打造和锋电子、伟翔制衣等主营业务收入过亿企业超50家,众能光电、日荣钨业等主营业务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20家以上,海创钨业、润泽药业等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海创钨业、润泽药业等在境内外上市企业2家以上。

(县工信局、县工业园管委会、县发改委、县金融工作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等)

17.加快升级现代服务业。

着力发展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攻坚战,到20XX年打造综合收入超100亿元的旅游业和总产值超100亿元的服务业。

发展壮大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

(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旅发委、县金融工作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广局、县民政局、县体育局、县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县财政局等)

18.大力提升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