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71真题无答案38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5626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71真题无答案38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71真题无答案38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71真题无答案38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71真题无答案38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71真题无答案38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71真题无答案389.docx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71真题无答案38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71真题无答案389.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71真题无答案389.docx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71真题无答案389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171)

(总分85.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人类昼寤夜寐的生活规律,反映的是

A.辨证论治

B.同病异治

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D.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E.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积聚于"膻中"的气是()。

A.精气B.元气

C.宗气D.卫气

E.营气

3.津液的功能不包括()。

A.滋润作用

B.濡养作用

C.促进生长发育

D.化生血液

E.运输代谢废料

4.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为

A.元气

B.宗气

C.卫气

D.营气

E.脏腑之气

5.卫气行于

A.脉内

B.肾中

C.脉外

D.膻中

E.以上均不是

6.气机指的是

A.气的变化

B.气的升降

C.气的运动

D.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互

E.为运动形式

7.走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少阳三焦经

E.手少阴心经

8.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八寸以下)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阳膀胱经

9.下述经脉的循行过程中,经过气街的经脉是

A.足少阴与足太阳

B.手少阳与足少阳

C.足厥阴与足太阳

D.手阳明与足阳明

E.足阳明与足少阳

10.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

A.胸背部分出

B.四肢肘膝以上分出

C.四肢肘膝以下分出

D.头面部分出

E.四肢末端分出

11.有"司眼睑开合"功能的经脉是

A.跷脉B.维脉

C.任脉D.冲脉

E.督脉

12.主司妇女带下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阴维脉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最适用于()。

A.实热证

B.虚热证

C.虚寒证

D.实寒证

E.以上均不是

14.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B.背为阴,腹为阳

C.内为阴,外为阳

D.下部为阴,上部为阳

E.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

15.下列各项中,与"三焦"功能相关的是

A.受盛之官

B.传导之官

C.决渎之官

D.州都之官

E.相傅之官

16.金元四大家中的"寒凉派"医家是

A.李杲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震亨

E.张介宾

17.反映疾病过程特定阶段本质的是

A.症状

B.体征

C.病因

D.发病形式

E.证候

18.确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著作为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本草纲目》

19.多种疾病,当出现气虚时,都可以采取补气的治疗方法,这是

A.辨症论治

B.同病异治

C.辨证而治

D.异病同治

E.辨病而治

20.一般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孔窍,起滋润作用的叫()。

A.津液B.血液

C.津D.痰饮

E.液

21.治疗血瘀证,常酌配补气、行气药物,其机理为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血能载气

D.气能摄血

E.以上都不是

22.气化是指

A.气是活动力极强的精微物质

B.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C.气具有抵抗各种邪气的作用

D.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E.气对身体各组织器官具有营养作用

23.被称为水谷之悍气的为

A.谷气B.宗气

C.营气D.清气

E.卫气

24.血液流行不畅,最主要的是

A.脾不健运

B.心阳不振

C.肺气不宣

D.脾不统血

E.三焦气化失司

25.在人体内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为

A.浮络B.皮部

C.别络D.经别

E.孙络

26.十二正经中,既分布于目内眦,又分布于目外眦的经脉为

A.手少阳三焦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阳膀胱经

27.最细小的络脉是

A.胃之络脉

B.孙络

C.心之络脉

D.别络

E.浮络

2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A.阴阳对立

B.阴阳转化

C.阴阳平衡

D.阴阳互根

E.阴阳制约

29.导致阳损及阴的理论根据是

A.阴阳互根

B.阴阳对立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制约

30.下列各项中,与女子胞的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心脾、冲脉、任脉、带脉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31.清代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著作是

A.《温疫论》

B.《温病条辨》

C.《温热论》

D.《本草纲目拾遗》

E.《医林改错》

32.证候不包括

A.四诊检查所得

B.内外致病因素

C.疾病的特征

D.疾病的性质

E.疾病的全过程

33.同病异治的实质为

A.证同治异

B.证异治异

C.证异治同

D.病同治异

E.病同治同

34.不论是"同病异治"还是"异病同治",其治疗原则依据的是

A.体征的变化

B.病机的变化

C.症状的变化

D.病的变化

E.状态的变化

35.具有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A.精气B.宗气

C.营气D.卫气

E.元气

36."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是实际应用了

A.精血同源

B.气血同源

C.津气同源

D.肝肾同源

E.血汗同源

37.治疗血虚病证,配用补气药物的生理基础为

A.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

C.气能行血

D.血能载气

E.津血同源

38.营气与卫气的主要区别点不包括

A.行于脉中与行于脉外

B.精纯柔和与慓疾滑利

C.生于水谷与源于脾胃

D.营养周身与护卫体表

E.性质属阳与性质属阴

39.下列各项中,可以用来解释"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是

A.气随血脱

B.气随津脱

C.血和津液

D.气和脏腑

E.气能生津

40.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足少阴肾经

E.足厥阴肝经

41.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A.督脉

B.冲脉

C.任脉

D.带脉

E.阳跷脉

42.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为

A.正经B.络脉

C.经别D.经筋

E.皮部

43."阳脉之海"是

A.阳跷脉

B.督脉

C.阳维脉

D.任脉

E.冲脉

44.言人体脏腑之阴阳,则心为

A.阳中之阳

B.阴中之阴

C.阳中之阴

D.阴中之阳

E.阴中之至阴

45.被称为"骨之余"的是

A.髓B.齿

C.爪D.筋

E.脑

46.被称为"中精之府"的是

A.脑B.髓

C.骨D.脉

E.胆

47.金元四大家中的"补土派"医家是

A.张从正

B.李杲

C.刘完素

D.朱震亨

E.张介宾

4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诊疗特点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精气学说

D.整体观念

E.辨证论治

49.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医学基本特点的是

A.藏象学说为理论核心

B.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框架

C.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D.生理学与病理学不能截然分开

E.望、闻、问、切为诊病方法

50.下列各项中,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

A.肺朝百脉

B.脾主统血

C.肝主藏血

D.心主血脉

E.三焦通行元气

51.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气是()。

A.精气B.宗气

C.营气D.卫气

E.元气

52.精的功能不包括

A.固摄作用

B.生殖作用

C.促进生长发育

D.滋养作用

E.生髓化血

53.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呼出体内之浊气

B.宣发输布卫气;发挥护卫全身之作用

C.肺吸入清气,布散周身

D.宗气的生成,贯心脉而行气血

E.转输水谷精微之气

54.气的功能中,减退会导致人体生长发育迟缓的是

A.中介B.凉润

C.推动D.防御

E.固摄

55.防止精、血、津液等物质流失,主要依赖气的功能是

A.温煦作用

B.推动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56.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57.下列循行均通过其经别到达头部的经脉为

A.手太阳与足少阴

B.手少阴与足太阴

C.手太阳与足太阳

D.手阳明与足阳明

E.手太阳与足阳明

58.在头面部,手太阳经主要行于

A.头顶

B.侧头部

C.头后

D.面颊部

E.额部

59.首次将病因分成阴阳两大类的是()。

A.汉·张仲景

B.宋·陈元择

C.《黄帝内经》

D.晋·陶弘景

E.唐·孙思邈

60.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为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转化

D.阴阳互为消长

E.阴阳协调平衡

61.六腑中的孤腑指的是

A.胆B.胃

C.三焦D.膀胱

E.小肠

62.金元四大家中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为

A.刘完素

B.李杲

C.张元素

D.朱震亨

E.张从正

63.中医学整体观念是指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与人体阴阳相应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

E.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

64.中医的证不包括

A.病变的原因

B.病变的性质

C.病变的部位

D.邪正的关系

E.症状和体征

65.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

A.经络

B.六腑

C.奇恒之腑

D.形体官窍

E.五脏

66.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

A.气B.津液

C.神D.精

E.血

67.生成宗气的脏器是()。

A.心B.脾

C.肺D.肝

E.肾

68.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为

A.脾、肾、小肠、三焦

B.脾、肝、肾、三焦

C.肺、脾、肾、三焦

D.肺、肾、三焦、小肠

E.心、肾、小肠、膀胱

69.与一身之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A.心肝脾

B.心肺肾

C.脾肺肾

D.心脾肾

E.肝脾肾

70.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为

A.心B.肝

C.肺D.脾

E.肾

71.气机失调,下降不及时,可形成的是

A.气闭B.气陷

C.气逆D.气脱

E.气滞

72.十二正经中,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太阳膀胱经

73.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的是

A.经别

B.别络

C.阳维脉

D.阴维脉

E.阴跷脉

74.十二经筋多结聚于

A.头面和颈部

B.四肢末端

C.胸腹部

D.关节和骨骼附近

E.肌肤体表部位

75.阴阳的确切含义是()。

A.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B.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C.矛盾的双方

D.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E.古代的两点论

76."热者寒之"的主要适应证是

A.虚寒证

B.实热证

C.实寒证

D.虚热证

E.表实证

77.具有"泌别清浊"功能的脏腑是

A.胃B.大肠

C.小肠D.膀胱

E.肾

78.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A.《温病条辨》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黄帝内经》

79.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

A.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B.整体观念

C.辨证论治

D.唯物观

E.藏象学说

80.夏季易患暑病,冬季易患寒病,这反映的是

A.辩证论治

B.同病异治

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D.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E.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81.气的运动叫做()。

A.气滞B.气机

C.气逆D.气脱

E.气陷

82.下列哪项不是营气与卫气的主要区别点()。

A.精纯柔和与慓疾滑利

B.行于脉中与行于脉外

C.生于水谷与源于脾胃

D.营养周身与护卫体表

E.性质属阳与性质属阴

83.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起濡养作用的是

A.精B.血

C.气D.津

E.液

84.气的运动不包括

A.升B.散

C.化D.聚

E.降

85.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的气为

A.阳气B.水气

C.风气D.精气

E.荣气

86."元气"运行的通道是

A.经脉B.脏腑

C.腠理D.三焦

E.血脉

87.绕腰一周的奇经是()。

A.督脉

B.带脉

C.阴跷脉

D.任脉

E.阴维脉

88.走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少阴肾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太阴肺经

89.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为

A.奇经八脉

B.别络

C.十二经别

D.十二正经

E.十二经筋

90.在头面部,手太阳经主要分布的部位是

A.头项

B.头后

C.侧头部

D.面颊部

E.额部

91.下列与阴阳的基本概念的起源直接相关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E.男与女

92.《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

A.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阳中求阴,阴气得复

D.阳病治阴,阴阳平衡

E.阴中求阳,阳气充盛

93.脏腑相关理论中,与"精血同源"相关的脏是

A.心肾B.脾肾

C.肺肾D.心肝

E.肝肾

94.金元四大家中的"攻邪派"医家是

A.李杲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震亨

E.张介宾

95.中医的"肺阴虚"是指

A.疾病B.证候

C.症状D.体征

E.状态

96.《灵枢·本神》所言"因志而存变"谓之

A.志B.虑

C.智D.意

E.思

97."恶心、呕吐"所属的是

A.证候B.体征

C.症状D.病

E.状态

98.和调于五脏,又能入于脉中的气是()。

A.元气B.宗气

C.营气D.卫气

E.精气

99.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不包括()。

A.水谷精微

B.精髓

C.营气

D.清气

E.津液

100.化生血液最基本的物质为

A.生殖之精

B.津液

C.水谷精微

D.自然界清气

E.营气

101.气的功能中,有固摄精液,防止其妄加排泄的是

A.推动B.温煦

C.凉润D.防御

E.固摄

102.气与津液的关系不包括

A.气能生津

B.水可化气

C.气能行津

D.津能载气

E.气能载津

103."元气"所根于的脏是

A.肺B.心

C.脾D.肾

E.肝

104.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手太阴肺经

105.对经络生理功能论述不准确的是()。

A.联系作用

B.感应作用

C.濡养作用

D.调节作用

E.络属作用

106.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形式是

A.循环贯注

B.左右贯注

C.手足贯注

D.上下贯注

E.以上都不是

107.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是

A.孙络

B.十二经筋

C.十二皮部

D.十五别络

E.浮络

108.在用补阳药治疗阳虚时,兼用补阴药,其根据的原理是()。

A.阴阳的对立制约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消长平衡

D.阴阳的相互转化

E.以上都不是

109."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A.阴阳交感

B.消长平衡

C.互根互用

D.对立制约

E.相互转化

110.脏腑相关理论中,与呼吸功能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肺与肝

B.肺与心

C.肺与肾

D.肺与脾

E.心与肾

111.最早提出病因学中"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秦越人

C.张仲景

D.陈无择

E.孙思邈

112.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的本原物质是

A.血液

B.津液

C.精汁

D.精气

E.水谷精微

113.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原则为

A.整体观念

B.异病同治

C.同病异治

D.辨病施治

E.辨证论治

114.中医的"肝郁脾虚"指的是

A.疾病B.证候

C.症状D.体征

E.状态

115.具有贯心脉,行呼吸作用的气是()。

A.营气

B.卫气

C.宗气

D.元气

E.水谷精气

116.与血的生成不直接相关的是()。

A.营气

B.津液

C.肾所藏的精

D.水谷精微之气

E.自然清阳之气

117.与语言、声音及心脏搏动等密切相关的气为

A.元气B.宗气

C.中气D.卫气

E.营气

118.水液运行的道路为

A.三焦B.小肠

C.胃D.膀胱

E.大肠

119.行于脉内的气是

A.卫气B.营气

C.宗气D.元气

E.心气

120.活动力极强、流动很迅速的气是

A.卫气B.营气

C.元气D.宗气

E.清气

121.起于胞中的经脉是()。

A.脾经

B.肺经

C.胆经

D.膀胱经

E.任脉

122.经脉中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为

A.十五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脉

D.十二经筋

E.奇经八脉

123.足三阳经的走向是

A.从手走头

B.从头走足

C.从头走手

D.从足走头

E.从足走腹

124.阴偏衰,其病证的性质是()。

A.实热证

B.虚热证

C.下寒上热证

D.真寒假热证

E.实寒证

125.从冬至到夏至的气候变化为

A.阳消阴长

B.阴消阳长

C.由阳转阴

D.热极生寒

E.以上均不是

126.被称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的脏腑是

A.肺肾B.肝肺

C.脾胃D.心肾

E.脾肺

127.金元四大家中的"养阴派"医家是

A.李杲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震亨

E.张介宾

128.以下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因素是

A.四时气候

B.昼夜晨昏

C.地区方域

D.情志因素

E.以上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