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电子管基础知识 转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452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载 电子管基础知识 转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转载 电子管基础知识 转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转载 电子管基础知识 转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转载 电子管基础知识 转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转载 电子管基础知识 转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载 电子管基础知识 转发.docx

《转载 电子管基础知识 转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载 电子管基础知识 转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载 电子管基础知识 转发.docx

转载电子管基础知识转发

转载电子管基础知识转发

原文地址:

电子管基础知识(转发)作者:

zsk_dcy81电子管基础知识二、

收音用电子管。

遥截止电子管

--顾名思义,就是截止比较遥远之意思。

主要是为了供给超外差收音机的放大之用而设计出来。

从30年代起,超外差接收机开始广泛普及,对于微弱的讯号,人们可以放大成千上万倍。

随着通讯频率向短波迈进,衰落问题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在高频、中频放大电路中增加AGC来减小衰落造成的影响成为一个最好的方法。

故此需要有这样一种电子管,在小的栅极负电压下,可以有较高的跨导获得比较高的放大增益;在大的栅负压下,并不截止,而是仍然有小小的屏流。

故此,通过绕制栅极丝时候特别绕法,制造出来遥截止五极管来供给通讯机使用.

相同构造的遥截止和锐截止五极管,比如58和57比较,除了截止的特性不相同以外,其它的参数也不相同。

以57和58比较,57的内阻要高于58,这主要是因为为了获得遥截止的特性,58的栅极丝中间绕的比较疏落,不如57致密所导致。

也因为此,的屏极电流要比57高一些。

同样的6J7和6K7也有如上的区别。

有些朋友希望用五极管作为音频电压放大使用,在找不到锐截止五极管的时候,用遥截止五极管代用。

从理论上来说是并不合适的。

电子管放大器之中,造成大信号失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三极管中的变μ现象和五极管中的变S现象。

这是造成大信号失真的一个原因,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不过一般而言,还是不用遥截止电子管作为音频放大为好。

有朋友要问:

6B8P电子管的五极管部分是遥截止特性,不是一样用于音频放大么?

抑或许多的书籍资料中的电路中也多见到遥截止五极管用于音频放大的线路。

我这里要说明:

不论是6B8P用于音频放大,或者是别的遥截止电子管用于音频放大,不是不能用,而是不算好。

当然这样使用也不会出现危险,但是大信号输入就绝对会有失真。

有些朋友认为:

将遥截止五极管作为三极管连接使用,便没有问题。

这也是错误的,遥截止的五极管作为三极管连接,它的截止特性仍然是遥截止的,因为三极管接法并不能让管子内部的栅极丝有任何改变,所以仍然不适合用于音频放大电路。

我曾经用6K4接成三极管试验过,线性不好,用示波器清晰可见。

遥截止五极管:

58、6K7、6SK7、6K4等等型号,究竟那种好些?

答案是,越晚期的性能越好。

一些大师们有一种说法,谓之:

越早越靓声。

实在是错误。

这里不想再多说。

不过本次介绍的是6SK7,下面就详细说说这种电子管

从大量装配时候的流水化作业角度而言,有帽子的电子管是不好的,不论从电子管的生产还是接收机的装配来说,都不利于实现高速作业。

对于一个五极管而言,最多有七条电极引出线。

八个管脚完全够用,自然而然的,栅极就从下面引出来。

从58到6D6到6K7到6SK7是一脉相承的东西,6SK7内部有完善的屏蔽措施,来保证高频率放大的稳定性。

首先从金属外壳的6SK7来看。

电子管内部上下两个云母片都有金属的屏蔽,屏极是敞开的片状,可以减低跨路电容。

这也是6SK7比6K7进步的一个地方,后来的6BA6、6BD6、6K4也都采用这种屏极构造。

同时因为金属电子管本身外壳和地相连,故此不再设立屏蔽罩。

这种电子管的材料上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第一栅极是应该镀金的,但是第一栅极支柱不需要安装散热片。

玻璃外壳的6SK7G/GT和金属管的结构非常相似,只是外部多了一个屏蔽罩。

这个屏蔽罩可以起到隔离屏蔽作用,同时从屏蔽罩上一直延伸到芯柱上面有两片屏蔽,用于隔离芯柱(有个别产品没有)。

由于这个原因,所以6SK7G/GT电子管的消气剂都是在管子的顶部。

同时又有云母片在管顶将消气剂隔离开来,防止跨路电容的增加。

6SK7G/GT电子管屏蔽罩不同厂家有不同的设计,有些使用的是网状,有些是金属片。

材料上有些是普通的镍,有些是炭化镍。

这些差异对于电子管的特性而言没有任何影响,所以不必考虑这些差异。

6SK7的生产厂家众多,我国型号是6K3P,苏联是6K3。

不论是铁管还是GT构造,使用都没有任何问题。

用于高频放大、中频放大效果都很好。

不过还有一个电子管就是6SG7,跨导比6SK7要高一些,其它特性相同,可以直接代换。

6SK7不仅适用于高频、中频电压放大,还适合用于再生检波、高频振荡等等用途,目前6SK7的货源还有一些,价格也并不高,准备自制收音机的朋友不妨多买几个。

纵观遥截止五极管,特性大都相似,唯独跨导略有不同。

6K4、6SG7略高,6SK7、6K7、6D6、58略低。

一般来说还都是相差不为悬殊。

故此下文不再赘述其它遥截止五极管。

从一个6SK7,不难认识到其它遥截止五极管使用

真空管24

介绍一些收音机常用的真空管。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还是选择古老的24作为收音机用电子管介绍的第一篇。

一些小功率的收音机常用管将陆续介绍。

1917年,肖特基博士研制成功四极管,1918年德绿风根RE1、RE181都问世了。

如果说谁是真正的高效率的高频管,当首推24号。

虽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它的特性非常糟糕,不过在历史上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不论是再生或者超外差接收方式都逐渐被应用,对于短波的开发也在进行之中。

当时的接收机用的高频放大管多数还都是三极管,三机管的屏阻低、跨路电容大等等缺点制约了普通三极管的应用。

随着多极电子管的开发,四极管被运用到高频电路,虽然四极管是欧洲人率先研究成功。

但是,真正普及开来却在美国。

1929年,RCA公司的24号四极管作为成功的、交流高频四极管被推向市场。

24号电子管被推荐应用于高频或者音频放大领域,尤其是高频放大是24号电子管的突出优点,同时作为再生检波或者震荡效果也非常好。

很多早期的收音机中高放、再生检波都可以看到24的身影,此一点尤其在日寇的早期的收音机中极为普遍。

作为旁热电子管,24没有常见的交流声,而且四极管一级的放大量比三极管大太多,故此24也有用于音频放大。

不过当时24的价格仍然比较贵,故此用它做音频放大的设备比较少,比较闻名的是1929年的LOFTIN-WHITE功率放大电路,这个电路是用24直接耦合推动45,用80整流。

在当时作为HI-FI设计而闻名于业界,时至今日仍然有人醉心于此设计,这也是现代直接耦合2A3电路的先驱。

古老的四极管的构造和今天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24有很粗阴极和很大功率的灯丝,这些设计可以看出当时对于电子管的理论计算仍然不够精确,2.5伏特1.75安培的灯丝即使作为功率管使用也并不算小,螺旋灯丝尽量减低交流感应。

屏极外部有一层冲成网状的屏蔽,和现代的电子管不同,此屏蔽并非是连接阴极,而是连接帘栅极,也算是异曲同工。

屏蔽遮挡顶部,底部在帘栅极支柱上也有一个屏蔽的小圆筒。

同时为了减低引线电感,栅极也采用顶部引出。

材料的运用上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纯镍仍然是最主要的材料,作为小功率电子管,屏极没有采用喷涂石墨或者炭化的工艺。

24电子管的鼎盛期并不长,随着科学的进步,五极管迅速占领高频领域,四极管便丧失了高频的用途,作为淘汰产品逐渐走向下坡路。

1933年左右,SPEED公司开发了257、258电子管,RCA等公司迅速大量生产57、58高频管,24便失去往日的辉煌。

以后,不仅24,四极管在高频放大领域几乎完全被五极管所代替。

因为四极管的负阻特殊特性,所以一般的电路设计者不能完全驾驭它。

这也是目前没有办法来炒热它的原因

电子管57号管

在二十年代,四极管是高频放大之中最好的选择。

当时普通的接收机多数采用三极管作为高频率放大,比如30号就是广泛应用的一种。

相比30号,32号四极管用于移动通讯机之中,作为高频放大效果要比30号好很多。

而在交流供电的接收机上面,采用24号电子管作为高频放大要比采用UX-201或者UX-226效果好很多。

但是,因为四极管固有的问题,在高频领域迫切需要一种优良的电子管。

需要它的跨路电容要小、内阻要大、跨导要大、噪音要小。

五极管57号是美国SPEED在公司开发的1932年开发的一种新型通用五极管。

随后,美国RCA公司开始大量生产这种管子。

57号电子管曾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比如高频放大、振荡、再生检波、音频放大、混频等等。

在它问世以后,曾经广泛应用的24号管逐渐被淘汰。

这样,57便成为风靡一时的型号。

另外一种遥截止的高频五极管58号也同样流行.

57、58电子管的参数大体和后来的电子管相似,事实上也是后代五极管的祖先。

在此以后,RCA公司开发了6C6、6D6电子管,外形管脚和57、58完全相同,唯独灯丝电压从2.5V变为6.3V。

再后来,又有RCA开发的6J7、6K7电子管,特性和6C6、6D6相同,但是封装形式改为金属管,以后又有6J7G/GT、6K7G/GT的玻璃管,然后是6SJ7和6SK7的型号,最后是EF86和6BD6一类小型管。

虽然经历种种变化,但是它们的参数还是非常相似的。

O57电子管的构造和它之前的电子管有所不同。

57电子管有比较完善的屏蔽构造,电极上下云母片上都有大的屏蔽片,这一构造适应当时无线电波段向短波较高频率发展的趋势。

同时,它的玻璃外壳是喷碳构造,能够防止产生玻璃外壳电势不同放电产生的杂音。

同时,作为1932年的产品,采用ST管结构,比以前的S管而言更加耐震动,并且工作更加稳定。

(目前S管的价格普遍比ST管高得多,几乎所有的"茄子管"都价格昂贵,恐怕是当时的设计师没有想到的)。

57管主要应用领域是无线电和电子设备,对于有线电设备而言,当然有同样的五极管问世,WE310型就是主要的一种。

WE310其实是在有线电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电子管,WE310特性和57相似,唯跨导略高。

眼下非常时兴仿制WE91扩音机,WE310价格昂贵,有些朋友开始找寻代用电子管。

比如苏联的10Ж12C、EF37、6J7、EF86等等,其中10Ж12C和WE310完全相同,EF37、6J7等等更相近于57。

所以,如果从仿制WE91的角度考虑,用57完全可以推动300B。

日本的再生收音机后期的一些品种,再生检波主要应用的是57电子管,侵占中国期间,日本倾销了很多的三管、四管收音机。

主要是松下电气株式会社制造的产品。

三管机主要是用57作再生检波、47B功率放大、12F整流。

四管机主要是多了一个58高放。

解放以后,我国的华东电子管厂也曾经生产过57电子管,主要为了维修这些日本收音机用。

现在仍然有一些这批次的全新57电子管出售,但是价格绝对今非昔比。

ST电子管由于它的封装构造的限制,通常工作频率都不高。

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管基中的电极引线过长,导致电容电感比较大。

一般来说57电子管大概可以工作到短波波段以内,30MHZ以下的频率。

频率再高,57电子管的特性就不会很好,八脚电子管可以工作的频率要比ST管高,大概可以到50MHZ。

小型管的频率通常可以到上百兆赫兹。

但从高频工作角度而言,这些ST管没有任何优势,不过用来做音频放大,还是非常合适的。

r

{电子管10号

从1921年,RCA公司的UV202,UV203,204功率放大电子管相继问世,加上1918年问世的WEVT2功率管。

1924年,RCA公司的开发的UV210功率管给人以耳目一新感觉。

210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广大无线电爱好者的青睐。

当时各大电子公司也都推出它们自己的10号供大家选择,德弗里斯特推出D410,沙尔文公司的SX-210,CUNNINGHAM的CX-310等等,一时之间,在业余爱好者之中使用10号管成为一种风尚.

210电子管和当时其它的功率管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性能价格比很高。

当时应用最广泛的功率管是RCA的202,202的灯丝耗电比较210大很多,210却可以工作到更高的屏极电压下,工作效率高很多,功率也比较大。

当时西电公司的VT2电子管采用长寿命的设计,性能优良。

可是和210比较,不仅功率不够大,电压也低很多,价格又非常昂贵。

所以,210的面世让这些电子管在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之中迅速失落。

不久就没有多少人应用它们了.

用现代的目光来看待20年代的古董电子管,其设计结构上的一些局限造就了一些令我们感到惊奇的奇迹,常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