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与读后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3933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与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与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与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与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与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与读后感.docx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与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与读后感.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与读后感.docx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与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分析与读后感

《提纲》共有十一条,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包括第一、二两条。

马克思在这部分中,从总的方面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不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第二部分是分论,包括第三至第九条。

马克思在这部分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理解革命实践活动的意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揭露了旧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第一次阐明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等重要问题,还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

第三部分是结论,第十和十一两条,这两条是对整个《提纲》的总结。

马克思在这部分阐明了哲学的阶级性,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实质。

      第一条

      在第一条中,马克思着重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它们不了解革命实践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在这一条中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揭露旧唯物主义把客观世界单纯地看作认识对象,不把它首先看作是实践的、改造的对象的错误观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把认识的对象看成是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正确的。

但是,它的“主要缺点是:

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三个词,在费尔巴哈的著作中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客观世界说的,也包括客观存在着的人。

费尔巴哈对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就是说,它把事物、人、现实社会等当作同人的实践活动毫无联系的纯客观的对象去理解,或者离开实践把人本身只看成是用消极的感性直观去认识对象的感受主体。

费尔巴哈曾明确地说过:

“意识是一面镜子”。

他对事物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他不是把现实事物当作人的实践的对象,并在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能动地去改造它和理解它。

费尔巴哈说:

“你所看到的,并未经人的手和思想接触过的,都是自然界。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592页)这样的自然界,就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一种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一种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前一种关系又是主要的。

旧唯物主义把实践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排除出去,因此,它把人对客观世界的关系只看作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不看作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旧唯物主义者根本不懂得人是在变革现实的实践中去认识世界,不懂得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的认识看作离开人类生产实践而对事物进行消极直观的反映的错误时指出,改造世界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9—50页)

      总之,由于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不了解革命实践活动的意义,只是从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上,而不是同时从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上去理解人和客观世界,这样,他们也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对象

      第二,指出被旧唯物主义忽视的意识能动性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这就决定了旧唯物主义无力彻底粉碎唯心主义。

      马克思指出: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我们知道,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的意识只看作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反映,他们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反,唯心主义却走到了另一极端,片面地夸大和歪曲了意识的能动性。

“能动的方面”是指意识能动性。

由于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脱离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被意识能动地创造出来的。

这种能动性不需要通过人类的客观的物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可见,唯心主义是在完全颠倒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前提下,片面地强调人的意识能动性,错误地把思想看成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所以马克思说,能动性只是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唯心主义为什么不能正确地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呢?

马克思指出:

“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这里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实践活动。

唯心主义者也由于他们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所以不能正确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

      由于旧唯物主义看不到意识的能动作用,无法理解意识的本质,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彻底粉碎唯心主义。

只有承认并且科学地说明意识能动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才给了唯心主义以毁灭性的批判。

      第三,批判费尔巴哈对实践的错误看法。

费尔巴哈早年是一个属于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者,他把理性、思维等当作自己哲学研究的对象,后来他认识到“绝对精神”是根本不存在的,真正存在的东西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因此他就把自然界和人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对象。

他说:

“观察自然,观察人吧!

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15页)

      马克思指出: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gegenstandliche〕活动。

”“思想客体”指的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神;“感性客体”指的是自然界和人。

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费尔巴哈坚决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反对把神秘的绝对精神这种“思想客体”作为研究对象,主张把自然界和人这种“感性客体”作为研究对象,这表明费尔巴哈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说明他的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这是应该肯定的。

但是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他不是把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而仅仅看成是一种理论的活动;他不是把人的活动看作革命实践活动,而是看做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说:

“只到今天,犹太人还不变其特性。

他们的原则、它们的上帝,乃是最实践的处事原则,是利己主义,并且,是以宗教为形式的利己主义。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146页)费尔巴哈鄙视实践,割裂认识和实践的联系,所以马克思说:

“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总之,马克思在第一条中强调了实践的意义,阐明了主观和客观、人和周围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地割裂这种辩证关系、否定实践活动的意义的错误观点。

      第二条

      在第二条中,马克思针对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客观真理性的标准。

      关于真理的标准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

一切唯心主义者都否认客观真理。

有的把思想是否明晰清楚,是否自相矛盾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有的把凡对我有用的思想看作是真理。

他们都不能正确解决真理的标准问题。

费尔巴哈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人能正确认识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他虽然承认有客观真理,认为人的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由于他不懂得革命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因而对真理标准问题也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什么是检验认识的客观真理性的标准呢?

费尔巴哈把“不证自明”、“一目了然”的感性直观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他认为,能决定思维的客观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乃是直观”。

他还声明真理不仅仅是个人的直观,只有观念在社会上被大家所接受才是真理。

费尔巴哈说:

“我一个人所见到的东西,我是怀疑的,别人也见到的东西,才是确实的。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73页)可见,费尔巴哈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使用直观代替了实践,并没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的这些错误观点,明确指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这就是说,人的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对象,这个问题不能在思维的或理论的范围内解决,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解决。

为什么一种意见是否正确,一种理论是否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呢?

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曾指出: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去的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

)因此,“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

      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马克思在这里科学地回答了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就是说,人们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去证明自己的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证明自己的思维具有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并且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使人们的正确思想起到改造现实世界的作用。

这里使用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此岸性”三个词是一个意思。

“思维的真理性”是指人的思维与客观世界的一致和符合。

“思维的现实性”是指正确的思维反映了现实并且能转化为现实。

思维的“力量”是指正确的思维有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思维的此岸性”是说思维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此岸”和“彼岸”是康德的哲学术语,康德承认有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但他认为,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

因为,他认为在“自在之物”和“现象”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自在之物”在鸿沟的“彼岸”,而“现象”在“此岸”。

所以,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

在马克思看来,客观世界根本无所谓“彼岸”和“此岸”之分。

在这里借用“此岸性”一词,只是为了说明思维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彼岸”的“自在之物”转化为此岸的“为我之物”。

      马克思指出: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这里,什么是经院哲学呢?

经院哲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学派。

由于它是在学院中讲学的学派,就被人们叫做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的特点就在于,它是脱离实践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的,它不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而专门为教会的各种信条去做论证。

例如,“什么使猪走上市场:

手呢还是绳子呢?

”“亚当在他被创造出来的时候身长若干?

”“万能的上帝能否创造不能高举的石块?

”等等,就是他们曾经认真研究和讨论过的一些论文题目。

在这些问题上,他们撰写过很多冗长的空洞的文章,进行过长期烦琐的无聊的争论。

因此,人们有把这种哲学叫做烦琐哲学。

以后,人们就把一切脱离实际、脱离生活、死啃书本、咬文嚼字,不是用实践和事实去证明理论,而是引经据典地用概念去证明概念,用书本去证明书本的教条主义习气,叫作经院习气。

      这就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把实践当作真理的标准,而在理论、认识范围内去争论思维是否正确反映现实,就如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繁琐无聊的争论,根本无法解决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

      第三条马克思在这一条中进一步向我们指出:

旧唯物主义主义者由于不了解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他们也就不能正确地说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是被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

好的思想和好的行为是被好的环境和好的教育所决定的。

坏的思想和坏的行为是被坏的环境和坏的教育所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环境变了,人才改变,环境没变,人也不会变。

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就认为,如果社会上好人少坏人多,罪恶不公平等占统治地位,那么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人,也就一定不会是好的。

地主为什么那样残酷地压迫农民,暴君为什么那样无理地对待臣民,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这都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良好的环境,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

      由于旧唯物主义者把环境和教育看作是决定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力量,因此,他们都非常强调教育的作用,都把教育看成是无所不能的东西。

例如,十八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和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等,都是有名的教育万能论者。

洛克认为,儿童的心灵像一块光洁的黑板一样,每个人都是如此,至于成年人中有好人,有坏人,有有用的人,有无用的人,这些差别都是由于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

爱尔维修也认为,一切人在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不同的才能,都具有同样善良的品德和善良的情感。

以后人们在智慧上、品德上的差异,也是由于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

费尔巴哈也是如此。

在费尔巴哈看来,人在客观环境面前是完全被动的,环境能作用于人,人则不能反作用环境。

在费尔巴哈看来,教育对人说来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他在反对宗教的斗争中指出:

宗教是无知的产物,因而教育就是反对宗教的唯一武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普及教育。

因此,马克思在这里才说:

“有一种唯物主义的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些环境和一种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

”但是,马克思紧接着就指出:

“这种学说忘记了:

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他们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

环境和教育改变了,人也跟着改变。

他们所说的“人”指的是人的认识、观点、性格和道德等,是人的精神面貌。

他们把“教育”一词理解为社会影响的全部总和。

这种学说虽然根据唯物主义原则批判了唯心主义,但他们只看到人是被客观环境决定的这个消极的被动的方面,不能正确解决环境如何改变、教育者的知识和才能又从何而来的问题。

所以马克思指出:

“这种学说忘记了:

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他们看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这一点是正确的。

但他们把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片面夸大,否认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活动可以改变环境,否定了教育者本人也是要接受教育的。

他们所说的环境并不是社会经济关系,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制度,认为这是由人的理性、意志决定的,而真正的理性和正义优势又那些天才人物发现的,而人民群众是无能为力的。

历史的发展必须依靠少数的天才和英雄来决定。

这样,他们就完全陷入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所以,马克思指出:

“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

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欧文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认为,人民群众没有能力解放自己,必须依靠天才人物的拯救。

因而它制定了一套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示范性的试验,企图以此说服统治阶级,达到自上而下地和平改造社会的目的,结果都归于失败。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用实践观点正确地解决了人同环境、教育的关系。

      我们先看一下在人和环境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新旧唯物主义有些什么不同。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虽然根据客观决定主观的唯物主义原则,批判了唯心主义,并正确地指出了人的思想和行动是被客观环境所决定的,但是由于这种唯物主义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因此,他们只能看到认识被客观环境决定的这个消极的被动的方面,而没有看到人是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环境的这个积极的能动的方面。

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虽然也承认客观决定主观、客观环境决定人的思想和行动,但它并不把人看作是一种完全消极被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虽然是受客观环境、客观规律决定的,但是人在客观环境、客观规律面前也不是毫无自由的。

因此,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承认客观环境、客观规律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也不因此而否认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能动作用。

      这样看来,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虽然都承认客观决定主观、环境决定人的思想和行动,但是这两种唯物主义确实根本不同的:

一种是见物不见人,只看到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作用,而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一种是见物又见人,既看到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作用,又看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一种是把人看成是客观环境的奴隶,认为客观条件是很难改变或根本不能改变的;一种则把人看作是自然和社会的主人,认为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客观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客观条件是可以创造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

      在人和教育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新旧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根本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不仅十分强调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看不到人对环境的改造作用,而且还非常强调教育对人的决定作用,看不到人能积极地改革教育。

因此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很多都是教育万能论者。

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教育的巨大作用,它认为教育在人的情感、观点、信念、世界观、道德、习惯的形成上起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马克思主义也指出,教育对人的作用不管有多大,它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影响作用,而不能是决定作用。

谁要是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把教育说成是决定人、决定一切的力量,那他就是唯心主义者。

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决定政治和经济的第一性的东西,相反它却是被政治和经济决定的,为政治和经济服务的第二性的东西。

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是被经济关系、阶级利益决定的,而不是被教育决定的。

教育不但不能决定政治和经济、不能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相反,教育本身倒是被政治和经济决定的,倒是要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服务的。

      为什么旧唯物主义者不能正确说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而新唯物主义者却能说明呢?

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者不了解实践的作用,而新唯物主义者则了解实践作用的缘故。

马克思主义者十分重视实践活动的意义,他们认为实践就是人的最根本的活动。

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改造了周围的环境,而且改造了自己,即不仅改造了客观世界,而且改造了主观世界,提高了认识,受到了教育。

人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认识,受到了教育以后,又能回过头来更好地改造环境,改造客观世界。

总之,改造客观实际和改造主观世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又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统一起来的。

马克思在这一条的最后面所讲的: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马克思在这一条中告诉我们:

不仅要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认识论的领域中去,而且要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的领域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既看到客观规律对人的决定作用,又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人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既充分地估计到教育的作用,又不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并把人分为天才人物和愚昧群众两个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把直接从事物质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劳动群众看成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人物和革命作用。

      第四条在第四条中,马克思分析和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揭露了他对宗教批判的不彻底性,阐明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马克思指出: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

”这里所谓“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一切宗教都把世界分成两个:

一个是想像的宗教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人间世界。

这里的“世俗基础”是指与神的宗教世界相对立的现实世界或人类社会。

宗教认为,人和人间世界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并受上帝支配的。

费尔巴哈批判了这种错误观点,他认为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而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创造了宗教。

他说,我们试想一下,为什么上帝的相貌和我们人类一样呢?

这说明上帝不多是人根据自己的形象和生活幻想出来的。

其实,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就揭穿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在当时反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费尔巴哈到此为止,他没有从社会实践出发,去进一步分析“世俗基础”本身,因而不能正确地阐明宗教的社会阶级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因此,马克思说:

“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

”费尔巴哈只是表述了宗教产生的主观原因,而没有进一步找到产生它的比主观原因更为基本的客观原因和社会的根源。

他不能说明人为什么会对自然界产生恐惧,人为什么不依赖于自身,而要依赖于上帝,为什么不到现实中寻找安慰,而要到幻想的上帝的哪里去寻找安慰。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注意到自然界是自然宗教产生的客观基础。

但是他不能从实践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说明,正是由于生产的不发展,人们知识的贫乏,造成了人对自然的恐惧。

费尔巴哈没有能科学说明自然宗教产生的原因,更没有能进一步说明人为宗教产生的社会原因。

他不能说明主要作为一些零散的传说、具有某种仪式的自然宗教,为什么会被人为地构成理论化、系统化的宗教世界观。

      费尔巴哈没有进一步去探究这些问题,他在这些问题面前停步了。

马克思认为:

“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来,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这里是说,从人间世界分离出来一个神的天国,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根本原因在于现实世界自身中存在着自我分裂的根源,即经济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局限性,阐明了产生宗教的社会阶级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现象。

原始社会产生最初的宗教是因为当时生产水平很低,人们把自然力加以神圣化的结果。

后来人类社会本身分裂为阶级,出现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是和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分不开的,是和剥削阶级对宗教的支持和利用分不开的。

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需要利用宗教来麻醉被剥削阶级,而被剥削阶级在没有看到自己的力量的时候,就只好把自己的希望和幸福寄托于来世,寄托于上帝。

这就是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阶级本质。

因此要消灭宗教,就必须揭露“世俗基础”内在的阶级矛盾,然后通过革命实践来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这是消灭宗教的唯一正确途径。

所以,不应当像费尔巴哈那样,在从“世俗家庭”(即现实世界)发现了“神圣家族”(即由圣父、圣母和圣子等诸神组成的宗教世界)的秘密之后,就止步不前,而应当进一步在理论上揭露人类社会中产生宗教的社会阶级根源,并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才能逐步消灭宗教。

      第五条在第五条中,马克思揭示了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是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从前面两条中我们看到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者,看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却看不到人对环境的反作用;看到了宗教天国的世俗世界的虚幻反映,却看不到消灭宗教的首要任务在于消除产生它的社会阶级根源。

其原因何在?

马克思指出: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由于费尔巴哈是以强调感性直观而著称的唯物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强调抽象思维的唯心主义者,因此他才能在上述问题上持有正确的观点,做出巨大的成绩。

但是,由于费尔巴哈还不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而是一个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因此他才在上述问题上也还有错误的一面,还有不足的地方。

      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指出他歪曲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他将“绝对精神”即思维看作是本原,而将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