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docx
《浅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浅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浅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创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与时俱进的品格、有效整合与超越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而且,为我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全面重大的指导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为我们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重大的现实实践意义。
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样一个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继承和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正确认识和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的继承与创新。
没有一定社会实践矛盾发展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理论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创立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
科学发展观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共产主义、科学发展观产生和贯彻的动力都是人民群众思想和科学态度的高度统一。
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逐步突显出来,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要破解这些矛盾与问题,引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科学发展之路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有效整合与超越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这样理解发展的:
增长不等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与增长的关系、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传统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把发展等同于增长,把社会的发展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增长。
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一些国家产生经济结构失衡、增长动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带来了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发展不等于增长,但离开了经济增长,发展就无法体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基本条件的,在增长的前提下,才能呈现发展的内涵和成果。
二、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全面重大的指导作用。
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这一论述充分表明,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和全面的指导作用。
作为战略思想,它将成为谋划所有工作的准绳,为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引领全体人民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加以贯彻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而这正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程度,就是人自身发展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程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受益者,更是现代化建设的推动者。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是为了人民群众,同时也要依靠人民群众。
可以说,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失去了本真意义和力量源泉,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众所周知,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路在于发展,希望在于发展,前途命运系于发展。
然而,怎样发展才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是几代人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有加快发展的经验,又有发展受挫的教训,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走了不少弯路,这一切都与我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执政兴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崭新理论,使之成为包括发展指导思想、方向与目标、实现途径与评价标准在内的一整套发展理论,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发展的理论,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无论是从宏观到微观,还是从总体到局部,都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逐步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对指导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公有制的含义: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就是要进一步突破过去“一大二公三纯”的对公有制经济认识的偏见,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制中的国有部分,此外还在探索公有制经济新的实现方式体现: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1)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很有限,必须始终坚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能不能坚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2)可持续发展战略丰富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反映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相互协调,实现均衡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意义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起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具有这样的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3)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措施:
--通过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成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轻资源环境压力,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差别。
--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完善的优生优育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高,灾害损失明显降低。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健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到2010年,全国人口数量控制在14亿以内,年平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左右,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5%以上。
--合理开发和集约高效利用资源,不断提高资源承载能力,建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体系和重要资源战略储备安全体系。
--全国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重点地区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基本恢复,农田污染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3%,治理“三化”(退化、沙化、碱化)草地3300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万公顷,二氧化硫、工业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前5年下降10%,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
--形成健全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和决策咨询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综合协调能力;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参与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大优良作风: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2: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3: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和谐社会含义: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规范市场秩序:
(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初级阶段的几个方面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是回答中国现阶段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础原则,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能超越阶段、急于求成。
二者的有机统一,就是国现阶段社会的规定性。
这是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
初级阶段含义:
当代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
指在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经历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两重性:
先进性,落后性并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归纳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这个阶段,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渐转变为包含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
(三)、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的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和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五)、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这个过程,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阶段。
(九)、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总之,这几个方面,既展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全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目标,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
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成熟、完善,上述基本特征也会随之变化,其中,先进的、积极的因素将会不断扩大,消极的、落后的因素也会逐步缩小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
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
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
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总结历史经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否则,如果经济大起大落,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
去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突出的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
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由局部性问题演变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妨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我们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工作搞得好,就能够把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如果搞得不好,经济发展也可能出现波折。
我们必须极力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和损失。
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
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
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
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
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
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
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
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这个方面的问题。
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加快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
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
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加快社会发展,就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社会发展,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同时,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
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
同时,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
还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
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
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
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
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
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
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
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
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这个战略布局,努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有序地推进西部地区的开发。
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要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整改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