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1896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docx

《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docx

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

六年级期末抽查分析

一、命题的总体思想:

本次考试试题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了听写,读拼音写词语,查字典,课内知识的积累和阅读、作文等几方面的内容。

从试题的设计上可以看出试题能体现新大纲的理念,考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各题型与内容的设计评价及学生答题优缺点。

   第一题:

(听写)要求听写课内三个句子。

该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听写的能力及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大部分同学能掌握听写的内容,只有个别同学没有掌握好,错个别字。

(“迅”字)得分率为75%。

第二题:

(读拼音,写词语)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中生字掌握的情况怎么样。

从试卷上看普遍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得分率为90%。

第三题:

(按要求填空)主要考查的是学生查字典,形近字组词,成语积累,课外知识的积累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得比较好的题型有形近字组词,成语的填空,课内知识的积累。

得分率为80%。

1、 大部分同学对查字典掌握得比较好,得分率为90%。

2、 形近字组词普遍掌握得比较好,得分率为90%。

3、 填写成语,许多同学能掌握成语的填写。

但对用成语造句则出现用错字,故得分率为88%。

4、 判断对错一题,涉及的面比较广,前面的三题大部分同学做得比教好,就是最后一题中,中下生对课文中所讲述的道理不明确。

得分率为75%。

5、 按课文内容填空普遍同学掌握得较好,但部分中下生有错字,漏字的现象,得分率为85%。

6、 解释古文一题,部分同学古文解释的不完整或解释错。

得分率为60%。

7、 默写古诗一题,古诗的默写比较好,但对读后的感受则掌握得不怎么好,主要是不会抓住中心,写出自己的感受。

得分率为70%。

第四题:

(课内阅读)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卷面的成绩来看得分率约为50%左右。

可见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低。

1、 据给出的动词一段话,考查的是学生的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由于给出的动词比较简单,学生普遍能运用动词写出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但遣词用句的能力不强,所写内容都是比较简单的。

得分率约为70%。

2、 用“一面……一面 ……”写话。

由于句式比较简单。

所以许多同学都能写出句子,该题掌握得教好,得分率为95%。

3、 联系课文的内容,想一想,“心里又欢喜又有些害怕”一句讲出了叙利奥什么样的心情一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得分率约为70%。

4、 自己读后的感受。

掌握的程度与《游子吟》的程度一样。

得分率为70%。

第五题:

(课外文章的阅读)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标点、概括能力、解词能力等方面的知识。

1、 加标点。

许多同学对逗号、句号的运用较好。

得分率为80%。

2、 按什么顺序写文章一题部分同学掌握得不够好。

写出了按时间顺序、方位转移的顺序写,所以得分率为70%。

3、 概括短意部分同学由于概括能力较弱,所以掌握得较差。

得分率为50%。

4、 划出文段中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一题掌握得较查,得分率约为40%。

5、 解词一题,掌握程度约为50%。

6、 理解文段的意思一题,掌握的程度约为50%。

7、 概括中心的句子部分同学得不够好,得分率约为50%。

第六题:

(作文)。

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从学生的作文得分来看。

写人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方法。

但遣词造句的能力较差。

得分率为75%。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试题方面:

1、 试卷的命题应体现难易适中,本份试卷难度大的题应适当增加一到两题。

试题则重了积累的考查。

但能力考查相对薄弱。

2、 句式训练可穿插与阅读训练中检测。

3、 《游子吟》中已经出现过谈感受,在《叙利奥》中可否不出现。

教学方面:

1、 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

2、 注意阅读的多元化训练。

3、 强化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的委托,向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做关于我县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有关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我县教育工作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目前,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46所,其中小学273所(国办小学5所、乡镇中心小学及完小119所、村办小学149所)、中学49所(高中7所、国办初中1所、乡镇初中41所)、职教中心1所、成教中心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教中心1所、乡镇成人学校20所。

全县中小学共有在校生147687人(含在园幼儿11700人),其中高中12000人(含职中2300人),初中50340人(含特教80人),小学73647人。

在编教职工7923人。

全县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44%,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78.12%,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50.25%。

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9.99%和99.9%,初中生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9%和96.3%。

多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努力使基础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我县以迎接“普九”复查为契机,大力推进“普九”完善工程,我县在办学条件、教育装备现代化、教师队伍素质、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1998年,我县被省政府评为“普九”工作先进县。

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同时,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自1998年以来,全县共新建中心幼儿园19所,独立幼儿园59所。

目前,全县在园(班)幼儿达11700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53.4%。

高中阶段教育不断发展,高中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办学条件逐年改善。

目前,我县高中在校生人数和办学规模均居全市前列。

普通高中工作连续三年被市政府命名为“高中工作先进县”,县职教中心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县成教中心被市评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

总的看,几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在全市排位逐年前移,与乐亭、迁安、丰南等先进县区的差距逐渐缩小。

二、《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情况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为满足我县教育发展的需要,县政府在财政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本着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采取政府出资、施工单位垫资、组织社会各界捐资、争取上级扶持和向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广泛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99年以来,国办中小学及县直单位先后完成了一批重点工程建设。

主要有:

投资5600万元的一中迁建一期工程,投资180万元的亮甲店中学教学楼工程(2300平方米),投资170万元的一幼教学楼工程(2000平方米),投资260万元的职中图书电教楼工程(2930平方米),投资100万元的林南仓中学实验楼(1560平方米)建设工程,投资350万元的教师进修学校迁建工程,投资65万元的彩中宿舍楼、桥中实验楼续建工程,沽中投资103万元征地12亩。

三年多来彩中、仓中、桥中、一幼等学校还投资70万元修缮了校舍。

正在建设的工程有:

投资120万元的三中宿舍楼(2300平方米)、投资120万元的成教中心教学楼(1660平方米)、投资350万元的二中宿舍楼(5300平方米)建设工程。

另外投资970万元的实验小学迁建一期工程(8100平方米)、投资1300万元的一中学生宿舍楼(12000平方米)和投资100万元的林南仓中学教学楼(1900平方米)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已经或即将破土动工。

今年秋季谋划实施的有:

投资600万元的一中教学楼、餐厅及附属工程,投资130万元的二中教学楼工程(2100平方米),投资150万元的职中教学楼工程(2300平方米),投资140万元的仓中宿舍楼工程(2400平方米)。

三年来,各乡镇还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投资达1752万元,新建校舍24500平方米,改扩建校舍13042平方米,维修校舍85520平方米,主要工程有:

窝洛沽镇投资108万元为镇中建2200平方米教学楼一栋,投资57万元为窝洛镇中心小学翻建校舍1680平方米;玉田镇投资50万元为镇中、林东、马头山三所中学建校舍1480平方米;林西镇投资50万元改造北霍庄中心小学校舍940平方米;鸦鸿桥镇投资60万元新建校舍1520平方米,改造、维修校舍820平方米;杨家套乡投资50万元翻建校舍1360平方米,维修校舍940平方米;散水头镇钱家沟小学投资50万元整体迁建,建校舍800平方米。

正在建设的工程有:

石臼窝一中、二中合并,投资120万元建2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工程;林西中学投资55万元建1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工程。

渠河头中学投资200万元建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工程、散水头中学投资120万元建2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工程及郭屯中学与葫芦寺中学合并项目正在运作之中。

同时,狠抓了校舍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旧校舍改造力度,努力撤并规模过小的农村小学,近三年共撤并学校193所,农村小学由99年前的461所减少到目前的268所,使农村小学的布局和规模逐步趋于合理,现有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全县有18所学校被唐山市教育局命名为“校园环境建设示范学校”。

2、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

为控制在校生流失,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我县狠抓了学生控流、辍返工作。

县政府转发了教育局《关于控制初中生流失、加强辍返工作的安排意见》,将此项工作纳入了政府行为,从根本上保证了控制初中生流失工作的顺利开展。

县教育局把初中生年巩固率纳入校长目标考核,明确了各校的初中生巩固率保底指标。

各乡镇及学校抽调人员,深入学生家庭宣传《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做辍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适时下发了劝学通知书,使绝大多数辍学生又重返校园就读。

在此基础上,我县进一步加强了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通过开展法律讲座、严惩扰乱校园秩序人员、清理校外游戏场所等措施,有效净化了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内部管理,规范教师行为,融洽师生关系,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并对后进生实施重点帮教,对贫困生实施救助,有效控制了学生流失。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几年来,我县初中生巩固率逐年提高,今年中考报名人数达11500多人,进入全市前三名,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已接近省“普九”标准,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已达省“普九”标准。

3、学校内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一是教育系统内部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机制。

每学年,教育局都要对乡镇教育办及中、小学校进行目标考核,通过规范科学的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2001年,我县顺利通过了市薄弱初中改造验收,至此,全县初中彻底消灭了薄弱学校,被评为初中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我县高中通过了市普通高中学校升级升类验收,全县高中整体管理工作又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在具体工作中,我县坚持”五育并重,德育为首”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坚持“两全、两开”,不断推进素质教育。

2001年底,为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成立了玉田县中小学德育研究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德育研究;为提高全县教师的师德水平,适时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以教科研为先导,全县中小学开展了以“主体性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为重点的教育科研活动,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深入开展;在城内及周边乡镇小学三年级开设了英语课,并计划今年暑假后在全县小学三年级全面开设;认真执行上级减负规定,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基本杜绝了体罚、变相体罚和乱收费、乱征订现象;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选拔考试,小学生全部划片就近升入初中学校,初中不再设重点学校,禁止学生择校;高中针对“3+X”的高考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全县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县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各校都建立起了音美活动小组,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活动。

通过上述工作的落实,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2001年中考,县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居全市前列。

2001年高考,全县二批本科以上上线910人,上线率为35.5%,居全市十县第五位,一般本科以上上线1305人,上线率为50.95%,创我县高考最好成绩。

4、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重点抓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深化用人制度改革。

1997年在唐山市率先实施了教职工聘任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自1999年开始,对919名新分配的毕业生实行了合同制管理,对全县20个乡镇教育办的中小学视导员实行了公开招聘,教育局也先后两次从基层单位公开招聘机关工作人员20余名。

竞争机制的引入,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二是加强了干部教师的业务培训。

根据我县的师资队伍实际,按照“立足当前,兼顾长远,解决急需,注重实效”的师资培训思路,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1998年以来,先后举办干部培训班4期,全县284名小学、初中校长参加了校长岗位培训,其中270人参加了校长提高班培训,并全部取得了合格证书。

2001年,我县有2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6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5名教师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教师学历达标率逐年提高。

5、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有较大进展。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县委、县政府适时启动了以多媒体视听设备为重点的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把教育装备现代化列入了2001年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十件大事”之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责任目标,制订了奖惩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

自1999年以来,全县教育装备现代化的投资约2300万元,共装备微机室64个、语音室58个、多功能教室112个,购置校长办公系统225套、教师办公微机403台,中小学计算机总数达到2556台;建立计算机校园网5个、多媒体教学网2个。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我县的教育装备现代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市排位由后几名升至中游水平。

在加大装备力度的同时,我县对所有中小学校长进行了微机培训,并培训了60名微机专职教师,为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做了必要准备。

目前,全县所有高中、23所初中和13所小学开设了微机课,有80多名教师能自制教学课件,为实现2005年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打下了坚实基础。

6、教育经费的征收、管理及使用比较规范。

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坚持以县级投入为主,乡镇村队合理分担,依法落实各级政府的办学主体责任。

2001年,全县教育总投入为13993.2万元,其中县财政预算内拨款9171.8万元;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三税”的3.5%计征,征收总额为215万元;农村教育费附加按玉政[1997]39号文件规定标准减少10%,征收总额为1871万元,其中乡镇留用835万元,缴县1036万元;捐集资383.2万元;学杂费等收入2352.2万元。

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首先保证了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

征收的农村教育附加费主要用于民办教师的工资和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加强了对学校经费的收支管理,国办中小学及县直单位的经费由县财政管理,安排预算支出;乡镇中小学的经费由乡镇教育办管理,保证了各校资金用于正常的公用支出。

全县没有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现象。

中小学收费是直接关系到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为此,县政府把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制止乱收费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做到思想上位,工作到位,常抓不懈。

具体做法是:

①规范基层收费行为,完善收费程序,实行“一证一卡四统一”制度;②坚持中小学用书由县教育局审批制度;③实行公开承诺;④加强收费的常规检查,加大对乱收费案件的查处力度。

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使我县中小学的收费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三、“两法”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推进我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我县教育工作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需求的增加与教育投入的不足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近年来,我县县、乡两级财政受基金会兑付的影响,一直比较紧张,加之近几年村队投入减少,社会集资更加困难,使教育经费的来源更显不足,特别是公用经费近两年呈下降趋势,2000年全县教育公用经费投入为341.6万元,2001年减少到170.4万元。

而我县校舍建设、危旧校舍维修改造和教育装备现代化任务艰巨,资金投入巨大。

我县现有危旧校舍70000平方米,需改造资金1450万元,其中危险校舍11000平方米,需改造资金200万元。

按照我省制定的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划要求,2003年全省初中学校要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2005年小学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

而就我县目前的教育装备现代化的进展情况看,全县初中只有计算机教室23个,尚缺19个;全县124所完小以上小学,仅有计算机教室13个,即使考虑近两三年内撤并一些小学,也至少要装备计算机教室100多个。

按市教育局规划要求,年内40%的中心小学要配备计算机教室,这样,今年我县小学需要装备计算机教室44个。

要确保全县如期开设信息技术课,仅设备投资就需1800万元。

另外,各校建多功能教室和购置教师办公微机等还需资金760万元。

2、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滞后,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是教师编制不足。

目前,我县小学生源锐减,初中正值高锋,高中从今年开始也进入高峰期。

小学教师相对超编,但初、高中教师严重不足,即使暑假后将小学超编教师全部拔高到初中使用,同时,初中尽量扩大班容量减少班数,以压缩初中教师的需求量,乡镇中小学仍然缺编381人,高中缺编120人,系统县直单位的职中、三中、国小缺编20人,暑假后教育系统合计缺编521人。

3、学校布局调整发展不平衡。

自1995年以来,我县根据小学生源不断减少的趋势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始对农村小学布局进行调整,但由于一些村队干部或群众出于局部利益考虑,加之个别乡镇缺少应有的力度,至今依然没有完成调整任务。

调整后出现的校舍不足和老化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不足百人的小分校和教学点在个别乡镇还依然存在,制约了教育资源的合理调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今后几年,我县初、高中仍处于入学高峰期,虽然我县每年都要投入资金扩建校舍,但仍难以满足生源增加的需要,全县初中班容量普遍过大,平均班容量为58.9人(省“普九”复查标准的最高限额为初中每班50人)。

城内学校由于县城人口增加,也导致班容量偏大,实小平均班容量达80多人(省“普九”复查标准的最高限额为小学每班45人)。

4、素质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当前,受社会就业、用人制度及教育自身基础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学生在校时间长、课业负担重,部分教师改革意识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小学、初中的非主要学科授课质量不高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打算1、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投入。

将农村费改税前应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收齐上交县财政统一管理,作为教育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危房改造和学校布局调整,余额补充学校公用经费不足。

费改税后,取消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教育管理体制由“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改为由县级政府举办,并管理农村义务教育。

按照“财政多投、社会多筹、教育专用”(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原则,教育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保证专款专用,并多渠道吸纳和利用社会资金与资源,积极争取上级的转移支付资金,努力做到“四个确保”,即保教师工资,保学校危房改造,保公用经费的正常运转,保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使“费改税后的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2、将教育目标纳入县政府对乡镇政府的目标考核之中。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费改税后,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党委、政府在发展本地教育中的职责,使各乡镇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控辍保学、提高普及程度、学校布局调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切实负起责任。

县政府将把以上教育目标纳入对乡镇目标考核工作之中,定期考核,落实奖惩。

3、加快布局调整步伐,确保师资队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将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与校舍建设和危旧校舍维修、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将调整撤并下来的小学校建成幼儿园,或拍卖变现后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继续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教师队伍的能出能入的管理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同时,继续采取到省内外重点师范院校招聘本科生与择优选聘当年专科毕业生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补充教师,确保教学需要。

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央、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为根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要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完善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暂行办法》;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积极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运行机制,坚持依法治教,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璧山县林业局:

根据县委县府的要求以及林业局的工作安排,为了进一步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强化农民对退耕还林目的理解,规范农户对退耕还林的重栽轻管行为,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效益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凸显,5月底6月初,县林业局同我镇农技中心人员一道,开始了对我镇退耕还林的检查工作,检查的截止时间为7月15日。

一、大路镇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大路镇是一个农业大镇,退耕还林面积也是全县最大的镇之一。

自XX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共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4301.51亩,其中生态林面积为10209.84亩,经济林面积为4091.67亩,每年按时兑付完农户的退耕还林补助。

但自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较多的农户栽轻管,抚育管理差,部分种苗的成活率较低。

二、成立了退耕还林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大路镇党委政府对此次退耕还林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镇长谭良宽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李贵春为副组长,农办主任、农技中心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技中心,由田云中任组长,下分三个组,由陈维军、何顺均负责原大路、青龙湖退耕还林检查;由陈小军、赵彬负责原保家退耕还林检查;由孙源、杨进伟负责原六塘退耕还林检查。

三、明确此次检查的目的,强化措施,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此次退耕还林的目的,是要求农户对退耕还林工作应当高度重视,加强对退耕还林林木的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早日实现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为了确保此次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专门召开了退耕还林检查专门会议,要求各村、社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镇党委政府也将该项工作纳入阶段性工作的重点,以压倒一切其他方面工作来保证此次退耕还林检查工作正常开展。

四、退耕还林检查的基本情况此次退耕还林以自查为主,同时县林业局进行配合指导。

县林业局同我镇分的三个小组一道,对全镇的退耕还林工作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

此次检查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林粮间作现象较为严重。

群众对退耕还林的要求意识较差,总是误以为种上林木,对退耕还林地是一种浪费,因此间作上一定的粮食作物。

二是种苗的成活率较差。

自退耕还林实施以来,我镇每年都组织了一定程度的种苗补植,这是因为,首先,退耕还林实施初年,农民的种植技术差,种苗的栽植时间没有很好的掌握,管理技术差,造成种苗成活率普遍偏低。

其次,农户对退耕还林的不重视,造成牲畜等对种苗的损坏。

三是抚育管理差。

退耕还林实施后,外出打的人员增多,存在退耕还林地重栽轻管的现象。

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由县林业局和镇农技中心一道,对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作出了以下决定。

一是对抚育管理差、成活率低,林粮间作严重的社享受的退耕还林补助予以取缔;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