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谢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1414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谢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谢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谢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谢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谢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谢伟.docx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谢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谢伟.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谢伟.docx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谢伟

 

苏教版九年级上下册

东海外国语学校谢伟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上第三单元教案

九、成功

季羡林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并概括作者的观点。

2、反复阅读,品味文章的独特匠心,感悟作者的大家风范。

3、对成功有自己的思考,充分认识勤奋在成功中的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起到指导作用。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充分认识勤奋对于成功的意义。

难点:

辩证地认识成功的条件。

三、文本引读

成功是每一人孜孜追求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

那如何成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这三大美誉的季羡林老师写的《成功》。

四、整体感知

1、列阅读提纲:

本文层次清晰、表达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前后照应。

学生可边读课文,边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把握观点。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1~4):

提出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

第二段(5~9):

作者承认“天资”、“机遇”的作用、但更强调

“勤奋”是决定因素。

第一层(5-6):

要客观对待天资。

第二层(7):

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第三层(8):

机遇是存在的,有时对人影响极大。

第四层(9):

分析成功的三个条件,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第三段(10):

指出王国维的疏漏,突出勤奋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2、概括作者的观点。

(书读完了,同学们任务也完成了。

我看在读的过程中,好多同学在圈点勾画,这种读书习惯就很好。

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把自己划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爱它?

下面再请几位同学来概括一下作者的观点: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其中关键因素是勤奋。

3、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容易地找到了作者的观点,也可以说这篇文章观点鲜明。

大家觉得这个观点有道理吗?

五、研读探究

1、但作者是如何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为大家所接受的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从文章内容和结构等方面深入思考下面这些问题:

(1)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各持什么态度?

是如何论证的?

(2)成功的三个条件用“+”连接,论证时是否可以前后调换顺序?

为什么?

(3)有同学认为文章的第9小节纯属多余,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

能否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点分析?

大家可以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讨论。

2、师生互议,完成讨论。

(1)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天资:

承认有天资,但需客观一点。

——举例论证

勤奋:

非常重要。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机遇:

确实存在,有时影响极大。

——举例论证

(从作者对这三个条件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考非常严密,是辩证地、客观地分析,没有随心所欲,没有自以为是,而是准确、科学地阐述了三个条件)

(2)不能调换顺序,首先论证部分的顺序要与公式的顺序相符合。

其次,根据这三个条件的特点决定。

因为天资是先天的,也可以看成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或基础,所以放在第一个。

勤奋是后天的,但是最重要,所以紧接着就要讲勤奋。

而机遇是人们无能为力的,所以放在最后。

(“细节决定成败”,小小的顺序隐藏这这么大的奥秘呢。

(3)不赞同。

从内容上说,第9节强调了只有勤奋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这是作者观点中最重要的一点。

从结构上说,这一节也是全文的重点,在三个条件都阐述完毕之后,重提勤奋,文章也显得很有节奏,重点突出。

(说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原来第9节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突出重点的反复,抓住这一节,你也就理出了全文的结构,理清了作者观点的关键所在。

多奇妙的一小节,希望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能有这样的精彩小节。

六、品读鉴赏

1、学到这里,我们轻松一下。

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一位英国女士在电话中向钱钟书求见,钱钟书回答说:

“假如你吃了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今天,我们也来更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个蛋和这只鸡。

大家从页下注释中知道本文选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大家是否还知道这篇短文在2006年被收进季羡林先生的一本集子《我的人生感悟》。

编者说:

将先生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与人生体验与人生回忆的文章以“我的人生感悟”为名,汇集整理成书,内容侧重于“人生”二字,以指导当今青年一代树立崇高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美好的人生理想。

2、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就以上任意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同学们谈得都很好,从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似乎看到这位大师的“冰山一角”。

但我想给同学们看的还不止这点,我还想把刚刚这段文字的后半部分给同学们看一下。

编者赞扬先生的文字表现出博大精深的知识领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大度包容的道德修养等。

都堪称是对当前社会人心浮躁、道德流失、行为失范等现象的一种反拨,也是对现在有些年轻人恶劣低俗的生活情趣、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等的一种鞭笞和挞伐。

4、季先生的这篇文章写于2000年,这本书编于2006年,也几乎就是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当这几句话触目惊心地摆在我们眼前时,你难道就只觉得先生的《成功》只是一篇指点人们成功的小短文吗?

谁能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5、说到这里,就更明确了文章的观点,勤奋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勤奋这一项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这也是当今社会普遍缺乏的。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看出文学熏陶人、影响人、教化人的非凡作用。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我们明白了不光是季先生写的书有教育意义,季先生的人本身更是对我们读者无声的教育。

季先生的写作高峰期是80岁以后,季先生在《九十述怀》中写到:

四、五十年来坚持每天早上4:

30起床写作,几十年爬出了上千万字,如果那天工作没有收获,晚上躺在床上就愧疚难安,认为是慢性自杀。

所以季羡林先生所写的勤奋不是应景之言,不是泛泛而谈,也正是他自己一生的总结。

所以,读文先读人,对文章作家的了解能让你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

七、应用拓展

(一)拓展升华——拓展观点,我看成功

1、我们重点讨论了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但什么是成功,其实也值得我们思考:

课本中:

当诺曼底号船长将所有乘客救出自己却随轮船一同下沉时,这就是成功;当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治愈一位中国伤员时,这就是成功;当“我”在冬天的百草园里按照闰土父亲传授的方法抓到了一只小鸟欢呼雀跃时,这就是成功。

生活中:

残奥会上,当残疾运动员用胶布绑住乒乓球拍站在球台前就是成功;当聋哑孩子喊出第一声“妈妈”时就是成功;当小小的孩子为父母做好一餐再简单不过的饭菜时就是成功。

成功离我们似乎那么遥远,但此刻又好像让我们触手可及。

当你看到这些成功时,你有什么感受?

从不同的人、事、物、境来看,成功不仅需要天资、勤奋与机遇,还需要很多很多。

请同学们替这个省略号补充上你认为成功还需要的重要因素,说说理由。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评价,时间5分钟。

3、看来,获得成功,需要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

但归根结底,成功的决定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

让我们象季羡林老先生学习,勤出成绩,勤出进步!

4、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季老先生的仰慕和敬佩之情,再来朗读一下文章的9、10节,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勤奋,因为天道酬勤!

(二)课后积累——开拓视野,获得成功

1、余秋雨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课外阅读《我的人生感悟》。

2、积累与成功有关的名言:

(1)成功公式:

W  (成功) = X(艰苦劳动) +Y(正确方法) +Z(少说空话)——爱因斯

教学反思:

十、创造学思想录

罗吉尔·冯·奥赫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2、了解“语录体”这种形式的特点。

3、能反复品味文中思想精华,并在学习中借鉴使用。

二、教学重点 、难点:

1、把握思想录中的基本精神。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三、文本引读

1、鲁班是我国的土木工匠们的祖师。

就拿锯的发明来说吧。

有一次,鲁班在完成一项紧急的建筑任务时,领着徒弟上山一连伐了好几天树,但因伐木工具落后,所以他们起早贪黑,挥动斧头,可是木料还是供应不上,他心里非常焦急。

一天,天刚亮,鲁班在干活时,一不小心被丝茅草的叶子划破了。

他摘了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生满了锯齿般的牙齿。

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

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

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他心里豁然开朗。

他把毛竹劈削成条,在上面刻了很多像丝茅草叶种蝗虫板牙那样的锯齿。

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锯出一道深沟。

可是时间一长,竹皮上的锯齿不是钝了,就是断了。

鲁班想,如果用铁条代替竹条,就会很坚硬耐用。

于是他马上请铁匠打了一个有锯齿的铁条,再用它去拉树,真是锋利极了。

这就是锯的发明。

2、说说你所知道的创造的故事。

3、结合故事,谈谈你对创造的理解。

四、整体感知

1、熟读各则内容,从中概括、归纳、探究出创造的一些方法和特点。

2、选择文章中你所感兴趣的一则故事,尝试给它换换标题,并说说它的含义。

3、短文的内容是怎样体现标题的。

聆听讲述结合所听所讲的故事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大体了解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下面就请你们试着说说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特征。

明确:

创造性思维就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

也可以说,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

五、研读探究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下面的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⑴亚历山大。

⑵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

⑶在飞机场上看时装的人。

⑷建筑师。

讨论并归纳:

⑴亚历山大的思维有着积极的求异性,对常见的、惯用的做法持分析的态度。

他的求异性表现在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的解决。

亚历山大使人们从习惯性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他的思维具有变通、独特的特性。

其实这则有关亚历山大的寓言也折射出与哥伦布竖鸡蛋一样简单而浅显的道理。

⑵将无用的锯末变为有用的引火燃料,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发明者将观察到的事物和已有知识或假说联系思考,把锯末与引燃材料之间的相似性、特异性、重复性加以比较,发现其必然联系、本质现象。

只有独具慧眼、观察敏锐,洞识其潜在意义,才能抓住时机,作出创造。

⑶飞机场上人来人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穿着不同服饰的人,汇集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个万国时装展。

做为时装设计师在这里他才会有活跃的灵感,这时人脑以最优越的功能,加工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

因注意力高度集中,想象骤然活跃,思维特别敏锐,情绪异常激昂。

⑷在绿地间铺设人行道的做法是逆向思维,它突破了思维定势,从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通常是先铺道再走人,现在是先走人,根据人常走的轨迹及路的宽窄来铺设人行道,既优雅自然,又满足了行人的需要。

设计者在思维过程中把注意力转到外部因素,从而找到问题限定条件下的常规方法之外的新思路,也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将思维流向从侧面去扩展和推广或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如下的特点:

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

六、品读鉴赏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则,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谈谈喜欢的理由并引以熟知的事例补充证明。

(三)多问几个假若

(1)理解分析:

"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用以"扩展你的思路并导致新的观念"。

离奇的问题都是奇思异想,这种奇异的想像表明了人不满足自己的处境。

多问"假若"是为了寻找新的途径,奇思异想就是要不灶规则,如果遵守规则就不需要想像力,而没有想像力也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

(2)、举例:

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把"假设"看做是"科学的先遣的侦察兵"。

恩格斯说: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

"

现代高能物理在确定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有结构以后,1964年美国科学家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粒子是由下一层次的夸克粒子组成的。

这一假说促使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进入了崭新阶段。

(八)顺其自然

(1)、理解分析:

这一段也是来自生活中的感悟。

"人行道的设计"一例,含有深刻的哲理。

"顺其自然",也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按照其本身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2)、举例:

我国古代有则寓言故事,讲一个植树专家所植之树,棵棵成活,而且茁壮旺盛。

人家请他介绍经验,他说,不过顺其自然。

我国古代还有一个成语故事,叫"揠苗助长"。

(可让学生自己讲解、交流)

2、根据前面所探究得来的结果,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仿写一两则“创造”的方法或特点。

七、应用拓展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日益加快,知识经济——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初见端倪。

在这经济转变的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全球多极化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

江泽民同志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今天我们学习了《创造学思想录》,你一定会得到很多的启示。

写出你的启示。

教学反思:

十一、学问与智慧

罗家伦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继续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

3、体会隽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优美语言的积累。

三、文本引读

1、大家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吗?

请同学们讲讲。

赵括有没有学问?

他为什么却大败呢?

(学生答)大家说的便是学问和智慧的关系。

这便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2、作者简介。

罗家伦(1897-1969),男,汉族,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

19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北京大学文科。

1920年赴美留学。

1922年起,又相继留学英、德、法等国。

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清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直辖于教育部。

9月,罗家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他长校期间,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

但他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

四、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思考:

这篇文章谈论的论题是___,在作者看来,学问是______,智慧是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此持的观点是(即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结构:

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4-6):

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联系。

3、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的标题是“学问与智慧”,是个并列短语,是全文的中心论题。

中心论点在文末: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同时也是文章的结论。

五、研读探究

一、默读课文1一2段,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学问”和“智慧”。

(1)读文章的第一节,理解文章是怎样来阐明学问与智慧的。

明确:

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

这些比喻贴切,是因为对学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准确。

(2)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

相反如果没有智慧只有学问又是怎么样?

如果同时具备学问与智慧呢?

明确:

第一种则是“有学问的笨伯”或“两脚书橱”“冬烘先生”;第二种情况则可能不见得有很好的学问或者是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

第三种则是既有学问又有智慧的人,他们对人情和事理都有独特的见解,对于学问有自己的独见。

只有同时兼备了这两种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者或学问家。

(3)在论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时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

既采用了对比论证,又引用了《庄子•苞丁解牛》的例子来进行论证。

可见比喻是生动而又贴切的,例证是形象而又典型的。

二、研读第二部分:

1、学生快速地阅读第二部分的内容,明确每段文字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四节:

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

第五节:

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2、阅读第三节与第五节,比较这两段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之处?

明确:

第三节论述学问离不开智慧,运用了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先将没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和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做对比论证;然后列举了孟德尔、达尔文等因有智慧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例证。

对比鲜明,例证典型,有很强的说服力量。

第五节论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裨瞬起瞬灭。

交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喻成“珍珠泉的泉水”,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为宝贵。

”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系。

3、第四节重在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说明著书、读书要有智慧。

4、第六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在篇末指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同时也作为这篇文章的结论。

结束语用“不但……而且……”句式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使全文脉络更加清楚,结构更加紧凑,形成一气呵成、不可辩驳的雄辩气势。

三、总结全文:

(1)中心意思:

这篇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进而提出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量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六、品读鉴赏

(1)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

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

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2)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

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

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

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七、应用拓展:

阅读第(5)段

1、第五段的哪个句子与上下文意思钩连?

如何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

讲解:

第五段第一句“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是一个关键语句,前一个分句“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承上“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书籍是学问的传播承载者)”,后一个分句“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开启下文内容。

2、②句强调了“智慧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

”然而“为什么说智慧必须以学问做基础?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说的难题,作者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

讲解:

作者在解说“无学问的智慧”时就使用了形象的比喻(③④句);同⑤⑥⑦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⑤⑥⑦以“惟有”“惟有”“也惟有”带出一连串比喻,层层深入地证明了“智慧不能离开学问”。

在这个对比论证中,⑤针对③,使用“不是……而是……”,⑥反向呼应④赞美智慧“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⑦句照应了②句的“智慧以学问做基础”提出“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提问三:

这一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结构安排对议论展开有什么好处?

讲解:

第五段的结构仍然是“先总后分”,这样的分析方法便于读者明晰道理,分辨异同。

教学反思:

十二、论美

弗兰西斯·培根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美的真正含义,形成对美的正确认识。

2、学习作者格言式的语言和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培养研读课文的能力。

2、联系相关知识及自己的体验,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三、文本引读

雪莱曾经这样说过: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的确,风华正茂的同学们,正值“美”的年龄,相信你们对美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那么,别吝啬,将你慧眼发现的美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吧!

(学生畅所欲言)

过渡:

看来,同学们眼中的美可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呀,雨后的彩虹是美的,春雨滋润下的万物是美的,胜利者的微笑是美的,诗人作家笔下流出的篇章是美的,国色天资也是美的……但这些美是不是算得上是真正的美呢,让我们请出一位对美有过资深研究的哲学家吧,他是谁呀?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著名的哲学家。

他将在《论美》一文中给我们一个答案。

四、整体感知:

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学生讨论。

明确:

作者首先说到美德是最为重要的,但外形美和内在美往往不能统一,不能兼得,这时,作者提出不要因为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像作者所举的这些人都是内外皆美的,但毕竟是少数)。

为什么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呢?

作者在第三、第四节中作了回答。

作者将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进行比较,说明形体之美胜于颜色之美,优美的修养胜于形体之美。

培根所说的有些老人显得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有些年轻人虽然美貌,但缺乏修养,正是为了证明内在修养胜于外在美。

最后,总结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五、研读探究

1、文章论了哪几种美?

什么美最重要?

什么样的美才是最理想的美?

参考:

颜色之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美德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

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

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

2、作者认为这几种美是怎样的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最高层次的美是哪一种美?

参考:

“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内在美重于外在美。

所以在三者中最高)美德最美

3、你认为哪一句话表达了文章的中心观点?

理由是什么?

4、作者是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美德最美”这个观点的?

请举例说明。

明确:

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举例略。

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

六、品读鉴赏

培根的随笔,都是劝世箴言之类的短文。

黑格尔曾指出:

“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做一张“美的格言卡”

例如:

美的格言卡

格言: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赏析(推荐理由):

以宝石为喻,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宝贵。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总结:

通过格言卡的制作,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么特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语言准确、精练、隽永、形象。

  美的格言卡:

(预案)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2、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3、拉丁谚语说过:

“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4、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