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7107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安国市祁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人民版)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

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

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

”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优良品质是()

①勤俭致富②乐善好施③注重诚信④守法经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2.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

其目的是()

①发展农业②发展商业③限制手工业④限制城市贸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A.男耕女织基本可以满足正常日用

B.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

C.家庭行业众多,生活所需都可解决

D.农民的生产、生活要求极低

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

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5.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6.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将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空前发展,而钢铁业却迟滞不前,其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缺乏资金

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重工业发展

C.重工业建设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

D.西方列强强抢路矿权,与中国企业不公平竞争

7.下面两幅漫画,反映了中国某一历史时代的社会特征。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反映了“一五”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B.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倾错误

C.反映了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

D.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8.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③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④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

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历史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了依据,如()

A.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D.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10.下列对我国不同时期人们衣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开国大典时,有穿着旗袍的妇女参加

B.中共八大召开时,有穿着中山装和人民装的代表参加

C.中共十三大召开时,有穿着西服和夹克衫的代表参加

D.进入2l世纪以后,人们普遍穿起了长袍马褂和超短裙

11.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

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

”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材料中清政府搁置修路倡议的主要原因是()

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②资金和技术的缺乏③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④担心列强借修路控制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以下关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叙述完整的是()

①让人们及时地了解各地信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②大大密切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避免了矛盾和冲突③丰富和发展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④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3.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不存在超越成员体主权的组织机构,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壁垒为宗旨和目标的当前规模最大多边区

A.EuropeanUnion

B.NorthAmericanFreeTradeArea

C.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

D.WoldTradeOrganization

14.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将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描述为:

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

这种局面在历史上最早形成是在

A.美国的“新经济”出现之时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时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署之时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时

15.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A.牛耕B.蒸汽机C.内燃机D.互联网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其原因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③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④国际贸易的扩展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③④

17.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已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18.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幕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19.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0.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

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A.全部上缴国家B.只能由政府收购

C.必须限量交易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21.近年来,“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

这一材料表明

A“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B.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22.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

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界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

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4.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

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

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5.美国史学家说:

“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

”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决这一问题的是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7分)2006年岁末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

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

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

……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1)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

(3分)

材料二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

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

(1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8~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4分)

材料三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

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

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3)材料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

(1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分)

材料四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

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