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083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7 大小:29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练习

特殊

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悦

古今

异义

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

泛指多次,虚数

今义:

数词,三

可以

可以为师矣

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许可

一词

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温故而知新

动词,知道,领悟

词类

活用

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

虚词

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思而不学

连词,表转折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其不善者而改之

连词,表顺承

【课文在线】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③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本文节选自《论语》,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请用“/”给下面画线的句子断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有朋自远方来 朋:

志同道合的人

(2)人不知而不愠 愠:

生气,发怒

(3)不亦君子乎 君子: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学而不思则罔 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5)思而不学则殆 殆:

疑惑

(6)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4.下列各组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 )

A.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何以战

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解析:

A项中“而”分别为:

表转折,但是,却/表顺承,就、接着;C项中“焉”分别为:

于此,“在其中”的意思/助词,无实意;D项中“自”分别为:

从/在;只有B项中“以”均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同)走路,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围绕“选择他人优点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回答即可。

7.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回答即可。

8.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益处有:

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

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2017·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见【课文在线】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

“或谓君不善①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②走。

居五日,李生故③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④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谢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⑤右,以昭炯戒。

【注释】 ①善:

善于,擅长。

②还:

(xuán)通“旋”,转身。

③故:

特意,故意。

④盍:

何不。

⑤坐:

通“座”。

9.给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温故而知新    新:

新的理解和体会

(2)学而不思则罔而:

转折连词,可译为“但是”

(3)王生不说说:

通“悦”,愉快,高兴

(4)王生惊觉,谢曰谢:

认错,道歉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取别人的优点来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

12.甲乙两文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

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

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学贵善思、择善而从。

启发:

在我们求学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方法不正确,可能事倍功半,像文中所说的那位好学而不得法的王生,即使拥有再多的知识,学习方法不正确,也只能是一个两脚书柜而已。

附【乙】文参考译文:

王生好学,但没有方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

“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

”王生(对此感到)不高兴,说:

“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

”李生劝他说:

“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一无所得’,学习重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

”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

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

学习最忌讳的事,就是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

”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

“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

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

(二)口技

林嗣环

(近十年未考查) 考查热度★★★★★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满坐寂然

通“座”,座位

古今异义

会宾客大宴

古义:

适逢,正赶上

今义:

会议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古义:

只 

今义:

转折连词,但是

稍稍

稍稍正坐

古义:

渐渐 

今义:

稍微

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义:

其中夹杂着 

今义:

当中

两股战战

古义:

大腿

今义:

屁股

几欲先走

古义:

今义:

行走,走路

虽人有百手

古义:

连词,表假设,即使

今义:

连词,表转折,虽然

一词多义

手有百指

名词,指头

不能指其一端

动词,指出,指明

妇抚儿乳

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

名词,乳头

以为妙绝

程度副词,极

群响毕绝

动词,停止,消失

以为妙绝

形容词,美妙,奇妙

众妙毕备

名词,妙处

词类活用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词作动词,说出

会宾客大宴

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虚词

于厅事之东北角/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介词,在

京中有善口技者

……的人

其夫呓语

代词,她(的)

不能名其一处也

其中

妇拍而呜之

代词,指小孩儿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助词,的

【课文在线】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选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作者是林嗣环。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善于,擅长

(2)会宾客大宴 会:

适逢,正赶上

(3)施八尺屏障 施:

设置,安放

(4)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少顷:

一会儿

(5)其夫呓语 呓语:

说梦话

(6)既而儿醒 既而:

不久,紧接着

(7)妇抚儿乳抚:

抚摸,安慰

(8)当是时是:

(9)众妙毕备 毕:

全,都

(10)宾客意少舒 少:

稍微 舒:

伸展、松弛

(11)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说出

(12)奋袖出臂奋:

扬起、举起

(13)几欲先走 几:

几乎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于”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的“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C )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舜发于畎亩之中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解析:

C项中“于”是介词,表示比较,“比”的意思;A、B、D项的“于”均为介词,“在”的意思。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帐中,(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微发笑,默默赞叹,认为(表演得)妙极了的。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地坐直了身子。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5.联系全文说说“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字有什么作用?

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全文是紧紧扣住“善”字展开的。

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演出前肃静、紧张的气氛,暗示口技表演者的艺术声望之高,为下文写口技者的表演作衬托和伏笔。

7.“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

通过描写宾客的反应,有力地烘托了口技表演者的艺术魅力。

(2016·临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见【课文在线】第④段

【乙】光绪十六年①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

见所制蜡人②,悉仿生人③,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

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余亟④叹其技之奇妙。

(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①光绪十六年:

公元1890年。

②蜡人:

用蜡做成人的形象。

③生人:

活人。

④亟(qì):

屡次,不断地。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夹杂

(2)不能名其一处名:

说出

(3)无不毕肖肖:

相像(相似)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