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陕西省长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7064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陕西省长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陕西省长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陕西省长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陕西省长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陕西省长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陕西省长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docx

《高中地理陕西省长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陕西省长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陕西省长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docx

高中地理陕西省长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人教课标版

陕西省长安一中

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读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完成1-3题。

 

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北半球,这两地是()

A.甲地和乙地B.乙地和丙地

C.丙地和丁地D.丁地和甲地

2.关于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3.若甲地位于西五区的中央经线上,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丙地日落时,可能甲地的地方时是()

A.14时40分B.14时20分C.2时40分D.16时40分

9月中旬,湘中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

读长沙2008年9月中下旬的天气状况表,回答4-6题。

日期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最低气温

23℃

23℃

24℃

25℃

26℃

27℃

28℃

28℃

28℃

25℃

最高气温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30℃

天气

多云

风力

较强偏北风

4.2008年9月15--23日,长沙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5.与往年相比,长沙在该期间天气异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强劲,晴热少雨B.“副高”异常强大并控制该地

C.直射点北移,太阳辐射加强D.亚洲高压异常强盛

6.2008年9月24日长沙地区()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C.开始进入秋季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7-9题。

 

7.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8.受自然因素影响,该河段航运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9.该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

A.盛行西风带来的降水

B.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降水

C.夏季午后的对流雨

D.山地冰雪融水和春季积雪融水

读等值线分布图(已知a

 

10.若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则沿PQ线所作的剖面图应为()

 

11.结合上题结论分析,关于①②数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都可能为cB.①②都可能为b

C.①为b,②为cD.若①为c,则②为d

12.若图中等值线为高空等压线,则()

A.①②的气压值一定相等B.甲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②的中心一定为下沉气流D.乙地一定吹偏东风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图,图中城市布局合理。

据此完成13-15题。

 

13.从工业联系的角度考虑,在该城市规划一个机械工业区,适宜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14.若在该城市中规划一个高级住宅区,则下列地点适宜的是()

A.①B.④C.⑤D.⑥

15.图中①地更适宜发展()

A.高档酒店B.文化区C.行政区D.绿化区

 

读某市产业结构变化表,回答16-18题。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亿元)

2007年

0.1

50.1

49.8

6962.63

2008年

0.1

48.9

51

7806.54

 

1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8年该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不变

B.该市的产业结构已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C.2008年该市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该市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不需要进行产业转移

17.下列为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起重要作用的部门可能是()

A.电子工业B.生物制药

C.金融、物流D.花卉、园艺业

18.目前,该市土地、空间、能源、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饱和”状态,若要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

因此下列关于该市今后发展措施中合理的有()

①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②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③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④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此回答19-20题。

19.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取“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D.经济发展水平快

20.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读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省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21-22题。

 

21.若两省土地利用现状合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适宜发展牧业和渔业

B.甲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乙地宜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

D.乙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22.若乙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①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②洪涝问题更频繁

③土地荒漠化加剧④河口三角洲减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读“木桶效应(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23-25题。

23.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

承载力为()

A.8000B.10000

C.6000D.4500

24.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

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

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应是()

A.a

C.b

25.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光热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T

天星版权

26.(12分)读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4分)

 

(2)与该大陆西部相比,该地0℃等温线的纬度位置偏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3)图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弯曲,原因是什么?

(4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人们设想在白令海峡打隧道、架大桥,并修建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铁路,创造现代人类跨越“天堑”的奇迹。

材料二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

但由于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西北通道有望实现通航。

 

(1)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从北京到洛杉矶的海运航线可以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利福尼亚寒流。

(3分)

(2)第21届冬奥会于2010年2月13日至3月1日在温哥华举行。

结合温哥华的气候资料(下表),说明其适宜举办冬奥会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分)

1月

7月

年降水量

气温

3.0℃

17.2℃

1149mm

降水

149.8mm

36.1mm

 

(3)从北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海运航线,与巴拿马运河航线相比“西北通道”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3分)

 

(4)该设想铁路沿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在可行性论证时需要对铁路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模拟预测。

你认为该模拟系统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3分)

 

28.(10分)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

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

图1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

 

材料二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

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

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读图1,说出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3分)

 

(2)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2分)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3)读图2,说出自A地至B地地势是如何变化的。

(2分)

 

(4)罗布泊几近干涸,与其水量最大时相比,罗布泊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29.(16分)阅读资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有240多个国家和组织参展。

预计吸引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

世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用地5.28平方千米。

 

(1)结合材料一和上图,分析世博园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2分)

 

材料二洋山港位于浙江省的小洋山岛上,由东海大桥与上海南汇区相连,大桥全长32.5千米。

该天然港址具备15米以上水深条件,承担国内远洋箱源和国际中转箱业务,将成为世界最大规模集装箱港区之一。

随着洋山深水港及其他港区的新建,2008年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5.82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

(2)对比外高桥港、洋山港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差异。

(6分)

 

(3)简述包括洋山港在内的上海港区建设,对上海市在区域发展中作用的影响。

(4分)

 

(4)说明上海的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5ADBDB6-10BCDBA11-15BBDDD

16-20BCBCC21-25CADCD

二.综合题:

(4小题,共50分)

T

天星版权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