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怎么写.docx
《记叙文怎么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怎么写.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叙文怎么写
记叙文以叙事为主,我们要把事情发生的经过,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
还有就是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写谁(作文对象):
发生在活动场地的竞赛、劳动、爬山等事情。
写什么(作文目的):
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怎样写:
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说明作文的目的。
写法:
叙述事件,还可以在事件中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
注意事项:
作文过程中,必须坚持始终要与所写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相联系。
一、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六要素。
一件事总离不开这六要素,把这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二、要围绕作文的中心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
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
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
三、事件的主要部分要写具体。
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
在事件中要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生动。
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事不写
例文:
一次难忘的经历
那天是我的生日,爸妈带我去购物。
出来的时候看到几十个人围在路边,天生喜欢看热闹的我便不自觉挤到了人群中——
啊,原来是一位乞讨者。
她衣衫褴褛,满头银丝,牙齿参差不齐的裸露在嘴唇外面,左眼失去了光彩。
她跪在地上,嘴中呢喃着,仿佛在说:
求求你们可怜可怜我,给我几块钱吧,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看到这里我毫不犹豫地拿出十块钱,刚要给她,手却又收了回来,因为我看到她面前的铁罐里只有几毛钱。
看看围观的人群,人们无动于衷,只是好奇地看着她,并且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好可怜啊,快点救救她啊!
”
“给她些钱吧!
”
甚至有几个年轻人说“Ho,myGod!
好恐怖啊,快点走!
”
说给钱的却也不给钱,说走的却也不走,只是围在那里看着……
我厌恶的看着这群围观的人,心里鄙视他们:
“难道你们连一块钱也拿不出来吗?
”却不知自己把钱收回的那一刻,已经和他们一样了。
这时,挤进来一个小男孩,满脸的天真稚气,摇着手,把一块钱硬币丢入了她的钱盒里,硬币与铁盒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声音在人群中荡开去,人们不再议论纷纷,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然后大家纷纷开始从身上掏钱……我也掏出身上所有的钱悄悄放入铁盒中……
感谢这个小男孩,这清脆的响声,不经唤醒了麻木的人群,也涤荡了人们的灵魂,抚慰了人们即将冷漠的心灵。
多长时间过去了这响声还时常回荡在我耳边,激励着我:
心怀悲悯,与人为善……
怎样写好文章
古人说:
“凤头,猪肚,豹尾。
”(元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乔梦符的话)意思是要重视文章的开头,设计一个好的开头会使文章增加色彩,“凤头”的意思是“美”。
要美,不能单纯认为就是词藻美,语句美,而是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这也是美。
开头引入的要求是切题,“美”,吸引读者。
渲染就是能用简要的语句将其意突出,抓住读者,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当然这是写诗的要求,写文也如此,不是“奇”而是真,“逼真”,如同在眼前。
铺垫就是做些必要的铺陈和垫衬
引入、渲染、铺垫的方式很多,如:
交待环境,引入人物、事件。
如《孔乙己》
点出所写的对象、人、事。
如《我的老师》
开门见山,点明题旨,交待写作动机。
如《背影》《一件珍贵的衬衫》
解题,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如《白杨礼赞》
紧扣叙事,直抒胸臆。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描写环境,渲染气氛,为情节发展作铺垫,如《多收了三五斗》、《故乡》
设置疑团,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结尾要引出、照应、升华,就是把读者从具体的事件、人物中引出,使记叙完整,并把读者引回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引向更为深远的境界。
古人说“豹尾”,就是结尾要有力,且“画龙点睛”,有精神,有神采,就是余味无穷,发人深思,给读者以精神境界或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提高。
这就是升华。
结尾引出、照应、升华的方式很多,如:
自然收束,回味无穷。
如《小桔灯》、《背影》
富有感染力的抒情。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含蓄深刻带有启发式,发人深思。
如《荔枝蜜》、《故乡》、《多收了三五斗》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如《一件小事》、《一件珍贵的衬衫》
古人讲究“首尾圆合”,“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白居易《新乐府序》“标其目”就是揭示文章的题旨。
“卒章”就是文章结尾。
“志”就是主旨。
强调开头夺目,结束升华。
清朝李渔《闲情偶寄》中“务使开门见山,不当借帽覆顶”,形象地说明开头不应该把“山”,题旨遮挡住。
宋朝沈义父《乐府指迷》中强调“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
”“须要”必须要放开,结尾要“长留余味”,要响亮,像唐朝白乐天《金针诗格》中说“落句欲似高山放石,一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