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6724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doc.docx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doc.docx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doc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内容说明

(一)单元教育目标

1、能口算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在根据数据选择计算方法、判断商是几位数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能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运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二)单元教材说明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简单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等知识块,单元最后安排了整理与复习。

本单元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全套教材关于“数的运算”的编写特点,选择学生熟悉的、有一定生活背景的、能够理解的事例和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自主尝试计算并解决问题,在与同学、教师交流讨论个性化算法中学习新的知识和计算方法。

另外,在每节课的问题情境和例题选材上,采取同一事例提出几个问题,或相关事情设计若干例题的方式安排,有利于教师整体设计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共安排11课时,内容编排如下:

知识块

课时

内容

素材与活动

1.口算除法

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例1

(1),玩具厂每天生产80个玩具熊装箱问题

例1

(2),玩具厂每天生产240辆玩具汽车装箱问题

第2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例2,国庆节学校买来84盆鲜花摆花坛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1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没有余数

例1,妈妈买来48枝玫瑰花,插在2个、3个花瓶中

第2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有余数

例2,幼儿园有82个小皮球,分别装在不同盒子中

第3课时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

例3,根据师生讨论年龄对话,提问题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1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除法验算

例1,根据卖苹果的钱数和价钱,计算卖的数量,除法验算

第2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末尾有余数,验算

例2,258块月饼装在不同的盒子中,有余数除法验算。

第3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

例3,唐僧师徒四人分0个计算每个地球仪的价钱

例4,3个地球仪309元米计算每个地球仪的价钱

例5,624个玻璃球,每6个装一盆

第4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末尾有0的除法

例6,王老师每学期用720元资助3个贫困灾区学生

例7,“爱心小学”把724本书平均分到6个班

4.解决问题

1课时

制订住宿方案

某旅行团30人到宾馆住宿事例,小组合作制订住宿方案

5.整理与复习

1课时

复习题

4道复习题,5道练习题

1、口算除法,安排2课时。

“能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安排的“口算除法”非常简单。

一是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把被除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直接用口诀计算;二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分别除以一位数都能整除。

第1课时(教科书44页、45页),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

例1,选择了现实生活中玩具厂生产的玩具出厂前都要打包装箱的事例,设计了两个问题。

问题

(1),用文字和情境结合的方式给出了数学信息及问题:

玩具厂手工制作车间每天生产80个玩具熊,平均装在4个箱子中,每箱装多少个?

通过兔博士的话提出“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的要求。

接着教材以学生交流的方式呈现了不同的解答方法。

红红:

第一次每箱装10个,第二次每箱再装10个,两次正好装完,每箱装20个;丫丫:

想乘法算除法,20×4=80,所以80÷4=20;亮亮:

用口算,把80看成8个十,8个十除以4等于2个十,80÷4=20。

然后蓝灵鼠把亮亮的算法在算式中表示出来,让学生直观看到亮亮口算的过程。

问题

(2),用文字和车间工人正在装箱的情境给出数学信息及问题:

玩具厂模具车间每天生产240辆玩具汽车,4辆玩具汽车装一个包装箱,需要多少个包装箱?

接着通过亮亮和红红的交流给出“想乘法算除法”和“把240看成24个十,用口诀计算”的两种方法。

“试一试”设计了三道计算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

其中600÷3口算时,要把600看成6个百;300÷5口算时,要把300看成30个十。

本节课提倡的两种口算方法,都是在学生理解整十、整百数可以看作几个十、几个百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习的重点是,在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会把整十、整百的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用口诀计算。

难点是把整百数看作几个十口算。

课堂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问题

(1),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机会。

然后结合学生的方法组织教学。

如果丫丫和亮亮的方法都出现,表扬“想乘算除”的方法,重点介绍亮亮的口算方法。

问题

(2),列出算式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

交流时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其中一种口算方法。

“试一试”很重要,学生试做完成后,重点交流600÷3和300÷5是怎样算的。

第2课时(教科书46页、47页),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

例2,选择了现实生活中重大节日学校买鲜花装饰校园的事情,用文字和兔博士的话给出:

“国庆节前,学校买来84盆鲜花装饰校园,计划摆成4个小花坛。

”“帮老师算一算:

每个花坛摆多少盆鲜花?

”教材列出除法算式84÷4=□(盆)。

呈现了丫丫和亮亮口算84÷4的算法。

丫丫的算法是“想乘算除”,亮亮的方法是“把84分成80和4,分别除以4,再相加”。

接着蓝灵鼠把亮亮的算法在算式中表示出来。

“试一试”提出问题:

“如果把84盆花摆成2个花坛,那么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

本节课是在口算乘除法和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商相加的口算方法。

难点是直接在算式等号后面依次写出得数。

“想乘算除”的方法不作重点介绍。

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给学生自主计算、交流的空间和时间,特别是亮亮的算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然后教师重点介绍,边说算法边在算式中画线表示。

特别说明:

因为被除数84十位、个位上的数除以4都没有余数,口算时可以先算十位上的8除以4,并直接在“=”后面写出2,再算4÷4,并在2的后面写上1。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安排3课时。

第1课时(教科书48页、49页),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没有余数。

例1,选择了日常生活中人们把鲜花插在花瓶中装饰房间的事情,设计了妈妈买来48枝玫瑰准备插在花瓶中的情境,用妈妈的话提出来两个问题。

问题

(1),“平均插在2个花瓶中,每个花瓶插多少枝?

”大头蛙说:

“帮妈妈算一算!

”这个问题是上节课学过的口算除法,所以亮亮说:

“太简单了!

48÷2=24。

”接着教材给出48÷2竖式计算过程的分步图。

第一步: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2,也就是先算4个十除以2,商2个十,“2”应该写在商的十位上。

第二步:

用商的2个十乘除数2等于4个十,这个4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下面,表示40;接着算48减40等于8,在横线下面写8。

第三步:

用被除数个位上的8除以2商4,“4”写在商的个位上;接着算8减8等于0。

问题

(2),用妈妈的话提出:

“如果平均插在3个花瓶中呢?

”教材给出算式:

48÷3=□(枝),兔博士提出要求:

“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接着教材用丫丫的话说明了怎样摆小棒,并用示意图直观显示出平均分小棒的过程:

4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1捆,还剩1捆,把1捆和8根合起来再平均分成3份,每份6根。

接着教材给出了48÷3竖式计算过程的分步图。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口算除法和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竖式的基础上学习的。

问题

(1)计算48÷2,在学生口算出商以后,重点理解用竖式计算时商24的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

问题

(2)计算48÷3,借助分小棒的过程,重点理解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3商1个十,余1个十,余下的1个十要和个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的道理。

课堂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分散难点。

如,48÷2先让学生口算出商,然后讲解用竖式计算,重点讲两点:

第一,商“24”十位上的2是40除以2的结果,是2个十,所以要写在被除数4的上面,也就是被除数十位的上面;第二,商十位上的2乘除数2等于4,这个4表示分完的4个十,所以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下面。

在计算48÷3时,首先让学生了解48十位上的4除以3有余数,再动手用小棒分一分,算一算。

交流时重点说一说4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1捆,还剩下1捆怎么分,并借助分小棒的过程和结果讲解竖式计算。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第2课时(教科书50页、51页),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

例2,选择了幼儿园把82个小皮球装盒的事情,设计了两个问题。

问题

(1),用文字和情境结合的方式给出了数学信息及问题:

“每6个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通过兔博士的话提出:

“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教材给出了82÷6竖式计算的过程,在横线上写出计算结果:

82÷6=13(个)……4(个)。

大头蛙提出疑问:

“需要13个,对吗?

”接着用红红的话回答了大头蛙的问题:

“不对!

剩下的4个小皮球也要用1个盒子。

”然后给出答话:

“需要14个这样的盒子。

”问题

(2),“每8个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教材给出了82÷8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

82÷8=10(个)……2(个),并通过蓝灵鼠指着竖式中个位上0的动作和“这个‘0’不写行吗?

”特别强调:

被除数个位不够除,要在商的个位写“0”。

“试一试”仍然利用幼儿园有82个小皮球的事情,提出新的问题:

“把82个小皮球分给各班小朋友,每个班分7个,最多够分几个班?

”“试一试”的问题与例2相比,计算没有新的要求:

82÷7=11(个)……5(个),新的内容是根据“最多分给几个班”确定问题的答话。

因为余下的5个不够分给1个班,所以答案是:

最多可以分给11个班。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例2中的问题

(1),在认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同时,重点理解“需要多少个盒子”的问题,回答问题时要考虑余数,答语中商要加1。

问题

(2)重点理解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

“试一试”重点是根据“够不够”确定余数在答案中的处理:

不考虑余数。

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每个问题的主要环节,突出重点。

如,问题

(1),在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后,重点解决如何写答语。

可以提出大头蛙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学生理解“剩下的4个小皮球也要用1个盒子”,所以答案是:

需要14个这样的盒子。

问题

(2),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82÷8。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讨论蓝灵鼠的问题:

“这个‘0’不写行吗?

”帮助学生理解:

当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

“试一试”,在学生自主计算、交流计算结果后,重点讨论如何写答语。

使学生了解:

剩下的5个皮球,不够再分给一个班,所以答案是:

最多分给11个班。

第3课时(教科书52页、53页),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

例3,设计了老师和学生关于年龄对话的情景图,给出了“老师今年32岁、丫丫今年8岁、聪聪今年9岁、爷爷今年65岁”等信息。

让学生从师生的谈话中选择信息提出问题。

教材呈现了学生交流提问题以及解答问题的对话。

红红:

“老师的年龄是丫丫的几倍?

”聪聪:

“爷爷的岁数是聪聪的几倍?

”结合学生提的这些问题教师提出:

“爷爷的岁数不是聪聪的整倍数,怎样说呢?

”然后以亮亮和兔博士交流的方式给出了关于几倍和大约几倍的描述。

亮亮:

“爷爷的岁数大约是我的7倍。

”兔博士:

“也可以说爷爷的岁数是聪聪的7倍多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