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4979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8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与天然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石油与天然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石油与天然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石油与天然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石油与天然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与天然气.docx

《石油与天然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与天然气.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与天然气.docx

石油与天然气

石油与天然气

绪论

(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石油(Petroleum)是指在地壳岩石空隙(孔、洞、缝)中天然生成的,以液态烃为主的可燃有机矿产。

天然气(Naturalgas)广义上指自然界存在的一切气体。

油气地质上指的是在地壳岩石空隙(孔、洞、缝)中天然生成的,以气态烃为主的可燃有机矿产。

可燃有机矿产是指这些矿产资源是由深埋于地下的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变化而演变成的,属有机成因,而且又可以燃烧,所以称可燃有机矿产。

研究内容:

生、储、盖、运、圈、保

油气地质学三大核心问题:

(1)成烃

(2)成藏(3)油气分布规律

(2)世界及我国油气资源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油气水特征

(1)掌握以下概念:

石油沥青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荧光性、旋光性、凝析油、凝析气

石油沥青类:

天然气、石油及石油的固态衍生物的统称

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子化石、地球化学化石、指纹化合物):

指来源于生物体,基本保持了原始物质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生油母质特殊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

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产生荧光的性质

旋光性当偏振光通过天然石油时,石油能使其振动面旋转一个角度的特性

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凝析油采至地面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下降,这部分气可凝结析离成轻质油,称为。

(2)掌握石油的化学组成和组分组成

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烃类: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非烃:

含N、O、S的化合物

石油的组分是根据石油中的不同成分在不同溶剂中选择性溶解对石油成分进行的分类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

正己烷、石油醚、苯、酒精-苯、氯仿

(3)了解石油与天然气的物理性质略

(4)理解并掌握油田水的来源

广义上,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下水

狭义上,指油气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

油田水的来源:

沉积水:

沉积物堆积过程中保存在其中的水

渗入水:

大气降雨时渗入地下空隙和渗透性岩层中的水

深成水:

来自上地幔及地壳深处、由岩浆游离出来的初生水和变质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变质水

转化水:

沉积成岩和烃类形成过程中,粘土转化脱出的层间水及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时分解出的水

(5)理解并掌握油田水的苏林分类

 

(6)了解碳同位素分布机理

(7)掌握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

碳同位素分布特点:

1)原油的δ13C值介于-24‰~-31‰,海相油较陆相油重

2)时代老的石油,C12富集,δ13C低

3)由饱和烃→芳烃→非烃,δ13C逐渐增大

4)天然气δ13C变化范围大(-20~-100‰)

低温浅层生成的天然气,δ13C低,小于-55‰

中深层高温条件下生成的天然气,δ13C高,-55---20‰

同一天然气,δ13C1<δ13C2<δ13C3<δ13C4

氢同位素分布特点:

1)原油中δD一般为-80~-160‰。

天然气δD一般为-105~-270‰;与δ13C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即δ13C高,δD也高。

2)饱和烃δD<芳烃δD<非烃δD。

3)生物成因气δ13C、δD较低,热解成因气δ13C、δD都较高。

4)同油气聚集伴生的水中H2含量增高,由于石油与水的氢同位素交换,产生了富H2的石油。

古老地层水中H2含量较多。

第二章油气成因

★了解油气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说及各自证据略

★掌握以下概念:

沉积有机质、干酪根、氯仿沥青“A”、未熟-低熟油、煤成油、生物化学气、油型气、煤型气、无机成因气、烃源岩、有机碳含量(TOC)

沉积有机质随无机质点一起沉积并保存下来的那部分生物残留物质。

也是它所寄存的地质体的一部分,所以也叫地质有机质。

其中既包括生物的遗体,也包括生物生命过程中的排泄物和分泌物。

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非极性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有机质。

氯仿沥青“A”(游离沥青):

岩样未经稀酸(HCl)处理,用氯仿抽提出的产物

未熟-低熟油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石油。

生物化学气:

只在成岩作用或有机质演化早期阶段,沉积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的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

油型气:

指腐泥型沉积有机质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包括伴随生油过程形成的湿气、以及高成熟和过成熟阶段由干酪根和液态烃裂解形成的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煤型气:

指由各种产出状态的腐殖型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

无机成因气:

指不涉及有机物质反应的一切作用和过程所产生的气体,包括地球深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无机矿物分解、放射作用以及宇宙空间所产生的气体。

烃源岩:

广义上,是指所有具有潜在生烃能力的岩石,从石油地质勘探角度,主要是指已经生成并排出足以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烃类的岩石。

有机碳含量(TOC)是指岩石中所有有机质含有的碳元素的总和占岩石总重量的百分比。

★理解并掌握影响有机质丰度的因素

(1)长期稳定下沉大地构造背景;

(2)较快的沉积(堆积)速度;

(3)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的原始有机质;

(4)温暖湿润、低能还原性岩相古地理环境

★理解并掌握干酪根的光学和化学分类

光学分类

 

化学分类

★理解并掌握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

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未成熟阶段)

埋深:

0-1500m

温度:

10-60℃

演化阶段:

Ro<0.5%成岩作用阶段

机理:

生物化学作用

产物:

◇生物甲烷、CO2、H2O

◇干酪根

◇少量高分子液态烃(未熟油)

◇高分子量正烷烃C22~C34范围内有明显的奇数碳优势

◇四环分子显畸峰

◇高分子量化合物为主,显示萘和四芳烃双峰

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成熟阶段)

埋深:

1500-4000m

温度:

60-180℃

演化阶段:

Ro=0.5~1.2%深成作用阶段早期

机理:

热力+催化作用

产物:

◇液态石油为主◇部分湿气◇残余干酪根

◇正烷烃碳原子数及分子量递减,中、低分子量的分子是正构烷烃中的主要组分,奇碳数优势消失

◇环烷烃及芳香烃碳原子数递减,多环及多芳核化合物显著减少

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高成熟阶段)

埋深:

4000-7000m

温度:

180-250℃

演化阶段:

Ro=1.2~2.0%深成作用阶段晚期

机理:

热裂解作用液态石油的裂解为主干酪根的裂解为次

产物:

◇湿气◇液态烃急剧减少◇低分子正烷烃剧增,主要产物是甲烷及其气态同系物

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过成熟阶段)

埋深:

7000-10000m

温度:

>250℃

演化阶段:

Ro>2.0%变质作用阶段

机理:

热裂解、热变质作用

产物:

◇干气◇固体沥青◇次石墨

★掌握烃源岩的岩性特征

☆粒度细☆颜色暗☆富含有机质和微体生物化石☆常含原生分散状黄铁矿☆偶见原生油苗

☆粘土岩类烃源岩灰黑色、深灰色、灰色及灰绿色的泥岩和页岩

☆碳酸盐岩类烃源岩

灰黑色、深灰色、褐灰色、灰色的石灰岩、生物灰岩、泥灰岩,常含泥质成分

☆煤系烃源岩煤和煤系地层中的暗色泥岩

★了解有利于烃源岩发育的地质条件

☆大地构造条件:

长期稳定下沉、补偿性沉积

——利于沉积物堆积和沉积有机质的保存

☆古气候环境:

温暖湿润

——提供丰富的生物有机质

☆古地理环境:

低能静水、还原性

——有利于有机质的堆积和保存

☆水介质环境:

弱碱性

形成烃源岩最有利的沉积环境:

封闭性浅海环境、前三角洲环境、深水-半深水湖泊环境

★理解并掌握烃源岩评价的主要地球化学指标

1)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含量=有机碳含量×K,K为转换系数

2)有机质类型

☆光学分类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

☆化学分类I、II1、II2、III

☆岩石热解参数HI=S2/TOC、OI=S3/TOC

3)有机质成熟度

指盆地中烃源岩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

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

★掌握储集层、盖层的概念及储集层具备的基本特性

具有一定的储集空间,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称为储集岩。

由储集岩所构成的地层称为储集层,简称储层

基本特征:

孔隙性—直接决定了岩层能储存油气的数量

渗透性—控制着流体在其中流动的难易程度

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成为盖层

★掌握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的概念

总孔隙度:

岩样中所有孔隙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有效孔隙度:

岩样中能够储集和渗滤流体的连通孔隙体积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当岩石中只有单相流体存在,并且流体与岩石不发生任何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此时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该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也称为有效渗透率。

★理解并掌握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沉积条件

①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

石英砂岩比长石砂岩的储油物性好

②碎屑颗粒的粒度及分选性:

粒度、分选好,孔渗好

③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和磨圆度:

立方体堆积、磨圆度好有利

④杂基含量:

杂基含量多,孔渗性低

☆成岩作用

①压实作用:

致密、储层物性变差

②溶解作用:

次生溶蚀孔隙,储层物性变好

③胶结作用:

储层物性变差

☆成岩环境

①地温梯度:

影响矿物溶解度、矿物转化、流体和岩石反应、有机质成岩演化

②异常高压:

减缓压实作用、延缓或抑制胶结、产生裂缝

③埋藏史:

年代效应、低热成熟度地区孔隙度高

★试比较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性质的差异

★理解并掌握盖层封闭油气的机理

☆超压封闭:

依靠盖层异常高孔隙压力封闭油气

油气上方存在异常高的流体压力,对下方的油气造成封闭

☆烃浓度封闭:

依靠较高的烃浓度阻滞下伏油气向上扩散运移

★理解并掌握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

☆盖层的岩性盖层的主要岩性:

泥岩、盐岩、石膏、硬石膏

☆韧性盐岩→石膏层→富含有机质页岩→粉砂质页岩→钙质页岩→燧石岩

☆厚度大厚度的盖层对封闭油气是有利的

☆沉积环境及连续性水体深、面积大、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易形成质纯、粒度细、连续性好的区域性泥质岩盖层

☆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主要体现在岩石的压实作用、粘土矿物的转化、有机质演化程度、岩石的塑性。

☆构造运动地层抬升剥蚀,盖层残余厚度越小,封闭性越差;断裂作用破坏盖层封闭性;岩浆或者岩体等侵入作用,可使盖层拱张破裂。

第四章油气运移

☆掌握以下概念:

油气运移、初次运移、二次运移

油气运移:

地壳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在各种天然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移动

初次运移:

油气自烃源岩层向储集层或运载层(输导层)的运移

二次运移:

油气进入储集层或运载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对比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通道、主要时期和距离

★初次运移

(1)相态

☆水溶相:

油气溶解在水中呈真溶液或胶体溶液进行初次运移

☆游离相:

油气在烃源岩中呈分散或连续状的游离相态进行初次运移,并在外力作用下随地层水一起排出,包括分散油相和连续油相

☆气溶油相、油溶气相

☆扩散相(气体)

(2)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压实作用

☆粘土矿物脱水作用

☆流体热增压作用

☆有机质的生烃作用

☆扩散作用

☆渗析作用

☆胶结和重结晶作用

☆毛细管力

(3)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

☆源岩低成熟-未成熟阶段:

孔隙和微层理面;

☆成熟-过成熟阶段:

异常高流体压力导致源岩形成的微裂缝为主。

(4)油气初次运移的时期

石油: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阶段

天然气:

多期,大量生气之后

(5)油气初次运移的距离

☆只有与储集层相接触的一定距离内生油层中的烃类才能排出来

☆生油层有效排烃厚度约为10~30m

☆厚层块状泥岩源岩层排烃不利,相当一部分厚度对初次运移排油无效

★油气二次运移

1)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

主要为连续油相,连续气相。

石油主要呈游离相,少量气溶相和水溶相

天然气主要呈游离相,少量水溶相和扩散相

运移过程中因温压条件改变,会发生相态变化

2)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和阻力

动力:

浮力、构造应力、水动力、扩散力

阻力:

毛细管力、吸附力、水动力

3)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

基本通道连通孔隙裂缝

断层:

垂向运移主通道

不整合面:

侧向运移重要通道

4)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时期

开始时期:

初次运移之后发生

主要运移时期:

生油期后第一次大规模构造运动时期或主要生排烃期后构造相对活动时期

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多期运移成藏期

5)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方向和距离

横向:

几米至上百公里;垂向:

几米至几千米。

第五章圈闭与油气藏

★圈闭、油气藏的概念

圈闭是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Trap-“捕获油气”

圈闭是储集层中油、气物质自身势能最小而其动能为零的地方

★构成圈闭的基本要素

储集层(储集空间)

盖层(阻止垂向运移)

遮挡物(阻止侧向运移)

★油气在圈闭中的聚集原理

油气聚集:

油气在圈闭中

1)油气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势差或压差:

浮力-水动力机制

—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渗滤作用、排替作用

☆浓度差或盐度差:

渗透力-扩散力机制

—主要对低分子的天然气起某种作用排出孔隙水而积聚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

☆渗滤作用

含烃的水或随水运移的油气进入圈闭以后,毛细管封闭的盖层对烃类产生毛细管封闭,水可以通过盖层继续运移,结果油气过滤下来在圈闭中聚集。

一般泥质盖层的流体压力比相邻砂岩层大,圈闭中的水难以通过盖层

在油水界面处,油和水的压力相等

油水界面以上,由于密度差,油气的压力比水的压力大,产生向下的流体势梯度,石油气在圈闭中向上运移的同时,把水向下排替直到束缚水饱和度,油水界面不断下移,直到烃类充满圈闭

☆渗滤作用+排替作用

上覆盖层只有毛细管封闭时

油气聚集初期:

水可通过上覆亲水盖层渗流;

油气聚集到一定程度后:

水主要被油气排替到圈闭下方

当盖层为异常高压封闭时

圈闭中的水只能发生向下的排替作用

2)油气在不同圈闭中的聚集模式

☆背斜圈闭

水:

可通过上覆泥岩盖层

烃类和无机盐:

在圈闭中聚集

圈闭中含盐量增加,PH值降低,利于油气进一步聚集

☆地层圈闭

☆岩性圈闭水:

泥岩微裂缝或层理面

☆断层圈闭

☆充注过程

油气运移:

以浮力作用为主的渐进式运移,以异常高压为动力的快速的幕式运移

油气在圈闭中的充注:

渐进式充注和幕式充注

最初进入最低排替压力部分(高渗带)

不断向相对低孔低渗的储层部分扩展,最后将整个圈闭充满

以石油波阵面方式充注油藏

☆混合过程

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及充注过程的差异性—流体分布非均质性—流体大混合—稳定状态

三种混合机制

密度差异混合:

圈闭中石油密度倒置—重力分异混合

浓度差异混合:

圈闭中石油组分浓度差异—扩散混合

热对流混合:

效率取决于浓度差、烃分子大小、储层物性

☆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差异聚集

当含油气盆地中存在多个水力学上相互连通的圈闭,且来自下倾方向的油气源充足时,油气在这一系列圈闭中聚集,沿运移方向各圈闭中发生烃类相态及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油气差异聚集

1)渗漏型(逸出型)油气聚集

2)溢出型油气聚集

★油气藏的形成基本地质条件

(1)充足的油气源条件

油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于生油岩的体积、有机质数量、类型和成熟度,以及生油岩排烃能力

有利条件:

☆生烃凹陷面积大、持续时间长

☆形成巨厚的多旋回生油层系及多生油期

☆有机质含量丰富、类型优越、热演化程度较高,排烃效率高

(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能及时运移到良好储集层中,同时盖层的质量好,能保证运移至储层中的油气不会逸散。

根据生储盖组合之间的沉积连续性可将其分为两大类:

☆连续沉积的生、储、盖组合

☆被断层或不整合面所分隔的不连续组合

(3)有效的圈闭

有效性:

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圈闭聚集油气的实际能力

影响圈闭有效性的因素

☆圈闭的大小—大

☆圈闭的形成时间—早

☆圈闭所处的位置—近

☆水动力强度及流体性质—静

☆圈闭形成时间

☆圈闭所在位置

☆水压梯度和流体性质

(4)必要的保存条件

☆地壳运动

※导致地壳上升剥蚀,油气逸散

※产生断层,提供油气运移通道或破坏油气藏

※导致溢出点抬高或地层倾斜方向变化,油气重新分布,形成次生油气藏

☆岩浆活动

※大规模岩浆岩的活动对油气藏的保存不利。

高温岩浆侵入油气藏,油气遭受烘烤,油气藏遭破坏

※在油气藏形成以前,岩浆活动可提供热源,有利于有机质成熟演化,岩浆冷凝后,可称为良好的储集体或遮挡条件

☆水动力环境

水动力强:

将油气冲走,携带氧气,使石油氧化变质,水洗作用,使原油变稠变重

——相对稳定、停滞的水动力环境,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生物降解作用

※油气藏埋藏较浅

※微生物有选择性消耗某些烃类组分

—原油变稠变重

★有利于油气藏保存的地质环境

☆地壳运动:

不剧烈

☆岩浆活动、水动力活动:

☆埋深:

不太浅

第六章圈闭与油气藏类型

(1)根据圈闭成因进行的油气藏类型划分方案。

☆圈闭成因分类:

将油气藏分为构造、地层、混合三大类型

☆按油气藏形态分类:

将油气藏分为层状、块状、不规则状等类型

(2)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以及复合油气藏的概念及其包含的具体类型和主要特点。

构造油气藏系指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地层油气藏因储集层纵向上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不整合有关的圈闭为地层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形成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由于沉积作用或成岩—后生作用,使地层岩性、物性发生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岩性圈闭,圈闭中聚集了油气—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由水动力或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存在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水动力圈闭,其中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后,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等单一因素起主导作用时,用单一因素归类油气藏,多种以上因素同时起控制作用时为复合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地质作用下,储集层呈拱起的背斜,其上方为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形成背斜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而形成

断层油气藏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沿断层附近储层物性变好

☆断层油气藏中油气水分布复杂

☆油气富集多在断层近油源一侧

岩体刺穿油气藏地下岩体(包括盐岩、膏岩、软泥以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入上方沉积岩层,使得储集层发生变形或变位,形成背斜圈闭和断层圈闭。

若上侵岩体刺穿上覆沉积岩层,使得储集层连续性遭到破坏,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形成岩体刺穿圈闭,在其中的油气聚集,则形成岩体刺穿油气藏。

基本特点:

油气在上倾方向一侧被刺穿岩体所限,其下倾方向油(气)水边界仍与规则等高线保持平行

裂缝性油气藏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构造)裂缝。

☆油气藏常呈块状

☆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井喷

☆储集层岩芯孔隙度、渗透率较低,但试井渗透率较高

☆同一油气藏不同井间产量相差悬殊

地层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位于不整合面以下,主要与潜伏剥蚀突起及潜伏剥蚀构造有关。

剥蚀突起或剥蚀构造被后来沉积的不渗透地层所覆盖,就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储集层为盆地基底古老地层时,通常称“潜山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储集层超覆在基岩、盆缘、不整合面上

特点

※油气分布受地层超覆面和底板不渗透层控制

※含油范围受地层超覆线与构造等高线交切的闭合面积控制

※以层状油气藏为主

岩性油气藏

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储层沿上倾方向岩性变化或者物性变差所致

透镜体油气藏储集层为透镜型或不规则型,四周为非渗透地层所限的油气藏

☆油气分布受砂体四周不渗透层控制,自成独立油气水系统,有时有底水

☆油质轻☆透镜状,不规则

物性封闭油气藏由于各种次生成岩作用使原始沉积的岩层孔隙性发生变化形成(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生物礁油气藏珊瑚、层孔虫、藻类等造礁生物原地堆积而成的碳酸盐岩建造。

良好储集条件的生物礁上覆不渗透岩层→聚集油气。

☆油气分布受生物礁四周不渗透层控制

☆有统一的油水界面

☆以块状油气藏为主

水动力油气藏

背斜型水动力油气藏

☆剖面上油水界面(气水界面)倾斜或弯曲

☆平面上与构造等高线相交,为低油气势区

构造鼻状型

☆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

☆在向储集层下倾方向的流水作用下,油水界面发生顺水流方向的倾斜或弯曲,满足α1<θo/w<α2时,在构造鼻或阶地的倾角变化处形成闭合的油气低势区

单斜型渗透率不同导致不同地区水流速度不同,使油气在局部地区聚集而形成

(3)理解并掌握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遮挡物——封闭作用

※油气运移的通道和破坏早期油气藏——开启性

断层带内封闭性取决于:

#断层性质—压性、压扭性,封闭性好

#断面产状—缓,封闭性强

#断距—小于泥岩厚度时,封闭性好

#断开地层岩性—塑性地层多时,封闭性好

#断层带内流体活动—流体内溶解物沉淀或沿断层带运移的油气被氧化、沥青化,封闭性好

第7章油气聚集单元与分布规律

☆油气田、油气聚集带、含油气盆地的概念

油气田指一定面积内,受单一局部构造或地层因素控制的所有油(气)藏的总和

油气聚集带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或岩性岩相变化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含油气盆地:

地壳上具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条件,并已发现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克拉通盆地的主要油气地质特征

前陆盆地

盆地结构特征:

A位于褶皱山系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

B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结构不对称

C沉降、沉积中心和边缘尖灭线不断迁移

D三部分:

1)褶皱-冲断带;2)深凹(坳)带;3)稳定前陆斜坡和前缘隆起

石油地质特征:

A烃源岩

岩石类型:

海相碳酸盐岩、页岩和陆相泥页岩

成熟的生油气中心:

靠近深坳带一侧

油气沿断层、不整合面或渗透层向上或克拉通一侧运移

B储集岩

下部:

海相碳酸盐岩为主体;上部:

陆相碎屑岩为主体

C主要圈闭类型

背斜构造圈闭、断层圈闭和地层圈闭

D油气分布

主要是受圈闭展布的控制。

平面上,油气围绕生油气中心呈条带状分布于平行造山带的构造带上。

因构造活跃,油气藏常遭破坏

裂谷盆地

盆地结构特征:

A大型岩石圈拉张破裂形成的纵长形断陷或坳陷

B拉张作用的结果,张性构造可以是在重力滑动、拉张、

挤压、扭动、上拱、差异负荷和压实等条件下形成

C断层控制盆地为主

石油地质特征:

A油气生成

从寒武系到下第三系都有烃源岩分布

岩性以泥岩、页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含有大量的水生生物为主的有机物质

烃源岩主要形成于裂谷盆地发育的主要时期

烃源岩厚度大、丰度高、分布广、类型多,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