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4485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docx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docx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

友之道,以茶会人。

下面就跟随作者一起看看老师们的教育随笔吧。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第一篇】:

教育随笔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需要通过各个活动领域的实施得以实现。

尽管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各有侧重点和独特的价值,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性质和共同的价值追求。

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

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

《茶叶的聚会》这一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指导学生把该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劳动与技术实践环节,并将信息技术贯穿全过程。

如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茶文化方面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带领学生走进茶园学采茶,学种茶树,开展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实践,进行劳动与技术方面教育;鼓励学生走进社区不定期举行义务送茶活动,让在田间干活的农民,让路边开车口渴的人们能及时喝一口浓香四溢的凉茶,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做人的意义;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调查、考察和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删选和整理,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和答辩;鼓励学生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5000年茶文化,并在校园举行有关《茶叶的聚会》成果展示等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过程中,《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从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既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又较好地把握了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这种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既符合学生认识心理规律又体现课程综合化课改要求。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应人为地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机械地割裂开来,不能简单地把综合实践活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四门课程来教学。

要明确的是,按分科的方式对待综合课程是明显的错误。

这四个领域不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而是实践或活动的方式,如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的内容是学生的活动主题,是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提出来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

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活动的主题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过程,使各领域得到有效整合。

另外,《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理念。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第二篇】:

教育随笔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史书记载:

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庄子·盗跖篇》说:

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

至公元前1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

公元前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

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

茶与陶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我安排了三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

第二课时设计造型新颖的茶叶包装盒。

通过设计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课时掌握茶具的结构特征,发挥想象力,用粘土或彩泥制作出自己喜爱的茶具。

在第一课时中,我从“你们的父母爱喝茶吗?

引出话题,再抛出几个问题探讨:

“你们从报纸、网络或其他媒体上知道喝茶有哪些好处吗?

“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名茶吗?

“你们知道茶叶是怎么采摘的吗?

……

由此,我借助教学光盘,带领学生们了解了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

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等,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很浓,第二课时,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茶叶包装盒的设计,学生很认真地完成了作业,而且很精美。

不过也有不足,就是由于学生所见的茶叶包装盒不是很多,所以包装盒图案很精美,但是包装盒的形状不是很多种,大多是筒形、方形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提醒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精美的作品。

在第三课时,我安排了手工茶具制作。

课前让学生准备了学具袋中的陶泥,或者是橡皮泥。

学生的兴致很高。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一些不同年代、不同形状茶具的图片,给学生增添了感性的认识,并让学生了解了茶具的基本特点,然后再开始制作。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在学生中间巡视指导,发现了好的作品就及时表扬并提出更好的建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我就手把手的指导,通过一节课的动手制作,学生制作出了许多的陶泥作品,虽然不是特别的精致,但是充分展现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动手能力,他们还是非常高兴的。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第三篇】:

教育随笔

活动设计的理念:

以学生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出发,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热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创设情境,通过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知道茶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寻找解决的办法,逐步形成质疑、乐于探究的积极情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学会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寻找解决的办法,逐步形成质疑、乐于探究的积极情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品茶。

2、教师制作介绍茶的音像资料、制作相关课件。

课前谈话:

1、师:

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上了四节课了,是不是有点累了,口渴了吗?

老师带了一些茶叶来,我请你们喝茶,好吗?

(茶壶已放在桌上)同学们,你们喝到的只是一种茶,可是,桌子上还有很多茶叶可以让同学们去了解,你们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了解到各种茶的特点。

2、学生喝茶、品尝茶。

3、师:

看来,茶非常好喝,但我们马上就要上课了,只能暂且把茶杯放下,待到课后再去慢慢地品味。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第四篇】:

教育随笔

陆羽在《茶经》中将茶道的原则概括为:

“精行俭德”。

茶乃草中英,草本俭物,山中自长,随意可采之。

《茶经》卷下《六茶之饮》谓: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茶者,荼也。

《尔雅》有“苦荼”之句。

《茶经》云:

“茶茗久服,有力悦志。

”这是对茶功效的概括,也说明茶初期似乎是常用药的一种。

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载: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西汉王褒《僮约》有“烹荼尽具”,“武阳(四川属地)买荼”。

唐白居易《长恨歌》句:

“前月扶梁买茶去。

”唐扶梁就是今天景德镇。

宋徽宗说的更确切: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

”说明茶早期是南方的产物,“茶”、“荼”同形,茶当时主要有解毒(湿毒、瘴毒等)的药效。

《茶经》云:

“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

”因文人的参与就有了茶文化。

唐朝《封氏闻见记》记载: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生动的描绘。

可以肯定,唐朝中国茶事已盛,当时称茶宴,将茶作为宴文化的一个要素。

至若陆羽《茶经》出,茶文化遂规范。

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水有了静水和动水之分。

王安石一定要中流之水。

“须得阳羡茶以中峡水烹服。

”文人皇帝宋徽宗更以文化浸淫之:

“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明确地讲,茶亦非凡人可享之。

《红楼梦》中栊翠庵的神奇女子美尼姑妙玉更是高妙!

“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水须是“梅花雪”,收集梅花蕊上的雪,置于瓮中,埋地下五年后方可用以冲泡;茶杯要“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这已经是非人的享受了!

本来,在世界三大饮料(茶、可可、咖啡)中,茶是最简单、最廉价的。

正因为如此,中世纪茶成为世界向往中国的标志,美国的独立战争,茶是导火索。

近年来,由于利益的驱使,以文化的名义将中国茶业推向危险的悬崖!

茶叶价格动辄成千上万,泡一壶茶,讲究器具,宜兴紫砂老壶,动作要有什么“韩信点兵”、“关公巡城”等等可笑的名堂!

似乎当年义和团打洋鬼子一样。

等一杯茶泡出来,嗓子都等干了。

茶成为竞奢的道具,绝景的大红袍,几十万元一斤!

到底那四株茶树的茶叶和下面茶场的茶叶有什么不同,没有科学的解释,只有文化的忽悠!

名壶泡出来的茶和一般壶泡出来的有什么差别,这也许只有养壶的人才可以解释!

一斤茶叶,需要三重包装,从硬木到金属,明显违法的过度包装!

还要放在冰箱冷藏才可饮用。

必须清楚:

超越科学的茶文化是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但国内白领喝的饮料茶是英国品牌的立顿茶。

中国大陆茶叶生产量最大,但出口量最大的是印度,盈利最高的是台湾。

茶文化忽悠的是我们自己,坑的是生存艰难的茶农!

必须弘扬科学的茶文化,回归正本的茶道——精行俭德!

不可否认,两千多年的中国茶文化自有其神奇之处,也有现在科学尚不能解释的玄妙。

但茶产业的发展和生活中茶的饮用需要科学的文化,这是毋庸置疑的。

必须对茶文化进行甄别,可以保留玄妙的一类,那是“贵族生活”的体验文化,或可谓之“穿越的茶文化”!

让极少数人用百年老壶、深山泉水或经五年的梅蕊雪水去体验,像法国老酒庄品尝百年窖藏极好橡木桶装的葡萄酒一样。

科学的茶文化应该包括两类:

一是尽快促进茶饮料化,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一样,常温打开即饮,让民族品牌的茶饮料在全球市场同其它饮料竞争;二是生活饮茶的科学化。

毕竟茶是中国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也是国民待客、休闲、养生的重要内容。

茶的饮用方式在两千年间变化不断,早期是将茶叶放在口中咀嚼,后来是煮茶,像煲中药一样,唐时成茶宴,后又有分茶、斗茶、点茶、擂茶等等,泡茶是从明朝开始的。

但不管饮用方式如何变化,茶道“精行俭德”的精神是不变的。

陆羽不愧茶圣!

一个“精”字道出俭德的灵魂:

俭不是陋,而是精!

这个精,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科学性。

毋庸置疑,茶是最保健的饮料:

茶单宁抗癌;咖啡因提神、利尿;茶氨酸增强记忆。

常饮茶养生益智。

但要注意科学方式,一、冲泡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茶叶会变质;二、饭前不能大量喝茶,以免影响食欲;三、饭后不宜立即喝茶;四、泡茶过浓可能引起头痛、失眠、烦躁。

同时也要讲究时间的科学性。

早饮为“喝茶”,晚饮为“品茗“。

喝茶一般的茶类为绿茶或乌龙系列,喝者,生活之所需也!

新茶最佳;品者,缀意也!

观色尝味,涤心静意。

需性温味厚的红茶或老茶。

其次,茶的选择。

懂茶种、茶香,不同茶种有不同的性味和香气。

性味要看科学的说明。

总的来说,茶香不是浮香、熏香,也不是沉香,而是暗香,与梅一类。

可因人性格选择也!

另外,还须清楚,茶的前身是草药,要根据中医中药的常识选择茶种。

再次,器具的配合。

泡茶瓷器、陶器均可,器一定要做到洁、真,老更好。

洁者,洗净,外无污渍、内无宿渍,真是若要讲究,要真紫砂,老紫砂有沉味相和,故更佳。

最后,水清纯,烧沸即可,勿多次沸腾饮用。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第五篇】:

教育随笔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不愿提起的话题,每次说到的时候,都会把他轻轻带过,就怕别人问起这个一直都是我们中国茶人的伤痛!

逃避,还是逃避,过了那么多年,我们还是一样,一样落后于别人,我们还是一样怕这个问题,年复一年,还是在起点!

想想,我们是否应该好好的反思呢?

中国茶叶发展历史是悠久的,也是茶树的发源地。

我们可以从茶叶发展历史来看看:

一、三皇以前(BC2700多年以前)(即4700多年前)

《神农本草经》记载: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这是人类利用茶叶的最早开始。

二、西周(BC1100-770)

《华阳国志》记载:

周武王伐纣时,巴蜀已把茶作为贡品的最早记录。

据此我国对茶的记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三、东周(含春秋)(BC770-403)

《晏子春秋》记载:

晏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茶而已,表示春秋时茶已作为菜肴。

四、西汉(BC206-25)

1、《凡将篇》司马相如:

记载蜀地中草药材中有“沱荈”,是最早茶作为药的记述。

2、马王堆西汉墓出土文物中有槚的竹简文,木牌文与(茶陵)石官印,是茶作为陪葬物品较早的史料。

3、王褒《僮约》记载“烹茶尽具,武阳买茶”记述。

可见茶已经成为日常待客饮料,也说明了四川一带已有茶叶市场。

茶叶作为商品开始交易。

4,杨雄《蜀都赋》是最早提及茶的辞赋。

5,甘露禅师吴理真于四川蒙山植茶。

五、东汉(25-220)

华佗《食论》提及“苦荼久食,益意思”,是提及茶药理功能的较早记述。

六、三国(220—265)

1、张揖《广雅》提及“荆巴间采荼作饼…若饮先炙之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说明当时茶系作成饼块状,便于运输,又利于防潮。

饮用时捣末加入葱姜瀹饮,是较早提及茶叶制作及调饮的史料。

2、《三国志‧韦曜传》提及东吴国君孙皓密赐韦曜荼荈以当酒,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七、西晋(265—316)

1、张载《登成都楼诗》中有“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左思《娇女诗》中有“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孙楚《出歌》中有“姜桂荼荈出巴蜀”,等是较早咏及茶的诗。

2、杜育作的《荈赋》是现存最早以茶为主题吟咏茶事的赋文。

3、傅咸《司隶教》提及禁蜀姥卖茶粥;《江氏家传》提及西晋时摊贩卖茶;《晋四王起事》记述“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可见西晋时茗饮已普及,上至王公下及走卒。

4、郭璞注《尔雅》云:

「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

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

八、东晋(317—420)

《中兴书》提及陆纳以茶果宴请谢安;《晋书》:

「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燕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

都是以茶推行俭德。

弘君举《食檄》:

「寒温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

」规范以茶待客礼法,主客寒暄后,奉茶三杯,进茶食。

九、南北朝(420—581)

1、南齐武帝遣诏以荼代三牲为祭,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为我国最早以茶为祭礼的记载(493)

2、陶弘景(456--536)《杂录》记载:

“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丹丘子和黄山君都是传说中的神仙,可见当时视茶为养生仙饮。

3、《洛阳伽蓝记》载南齐王肃初降北魏,不喜羊肉、酪浆,每饮茶必一斗,惯食羊肉、酪浆后谓茶为酪奴。

北方士大夫就轻蔑地将茶称为酪奴,可见当时南方虽盛行饮茶,但北方尚未普及。

土耳其人至蒙古边境以物易茶。

(475)

十、隋(581—618)

《隋书》记载,文帝开皇年间(581--600)饮茶治头痛。

隋朝统一全国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更加便利,饮茶风尚进一步在北方传播。

十一、唐(618—907)

1、饮茶传入韩国(新罗)。

(632--646)

2、文成公主出嫁吐番松赞干布,教藏人喝茶。

(贞观15年,641)

3、《开元文字音义》引用「茶」字。

4、封演《封氏闻见记》载降魔师大兴禅教,推行打坐可以饮茶相伴。

(开元年间713--741)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于是茶道大行」,「自邹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

记述当时北方茶馆兴盛。

封演《封氏闻见记》载蒙古(回纥时期)驱马市茶,开了茶马交易先河。

(756--758)

5、王敷《茶酒论》论茶与酒,将茶饮与酒饮相匹配(玄宗天宝742—755)

6、唐代宗在顾渚山建贡茶院。

(大历5年,770)

7、怀海(720--814)制订《百丈清规》规范茶供养诸法,形成禅宗茶礼

8、颜真卿为陆羽三癸亭写《题杼山三癸亭》,为中国最早之茶亭。

(大历8年,773)

9、陆羽(733--804)着《茶经》,为世界上第一部茶业专著。

(日僧永忠奉茶嵯峨天皇,天皇下诏植茶进贡,形成弘仁茶风(810--824)。

10、唐德宗始创茶税,十取其一。

(建中4年,783)

11、唐德宗为喝吴兴紫笋而设「急程茶」。

(贞元5年,789)

12、吕温(774--813)等以茶代酒行「曲水流觞」。

13、日僧最澄携茶子回国,种于比叡山,是茶种传日最早记载。

(805)

14、皎然《饮茶歌》:

「孰知茶道全尔真」,最早提及「茶道」。

(760--840)

宪宗宰相李德裕(787--850)为喝惠山泉而设「水递」

15、入唐使金大廉持茶种子回国,新罗王使植地理山,为茶种传韩最早记载。

(828)

16、文宗对茶实行专营专卖。

(太和九年,835)

17、阿拉伯人Soliman编着有关茶的报告书,是最早的外国茶书(850)

18、僖宗赐法门寺自用鎏金银茶具,1987出土后现存陕西扶风法门寺。

(咸通15年,874)

19、张又新作《煎茶水记》,现存论泉最早专书,(约827)

20、苏廙作《十六汤品》,是论点茶技法最早专书。

以上就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感谢大家的浏览。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进行评论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