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6318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docx

《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docx

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

陕西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仍为无色,则原无色溶液一定呈中性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点燃不纯的一氧化碳易发生爆炸,则点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验纯

2.下图形象说明了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碳12原子象西瓜一样大

B.氧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的1.4倍

C.碳12原子质量比氧原子质量大

D.氧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

的比值是16

3.下列关于碳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

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金刚石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各含下列离子H+、Cu2+、K+、NO3-、0H-中的三种离子(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

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无色澄清中性溶液。

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B.H+和OH-来自同一工厂

C.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D.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

A

一氧化碳和氢气

点燃上方罩干燥烧杯,观察内壁是否有水珠出现

B

KMnO4和石灰石

观察颜色、形状

C

白砂糖和食盐

取少量分别溶于水,观察溶解情况

D

铁和铝

加稀盐酸,观察固体表面气泡产生的快慢

A.A

B.B

C.C

D.D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收集氧气

C.

加热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7.下列成语涉及物质化学变化的是()

A.大浪淘沙

B.花香四溢

C.死灰复燃

D.水乳交融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制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9.化学课本中提供的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

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可以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

D.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能否置换某些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

10.在温室大棚中种植蔬菜,经常向棚内施放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病虫害

B.避免棚内发生火灾

C.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的温度

D.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二、填空题

11.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2)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70g的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不饱和”)。

12.

(1)请填写下列表格

化学符号

__________

5CH4

____________

P2O5

表示的意义

硫离子

___________

“五粮液”主要成分

数字2的意义:

______________

(2)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钢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

根据图1、图2完成下列内容。

①铟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②铟的化学性质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_______。

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周期。

(3)铟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铟的微观过程可表示为:

请将B框中的信息补充完整,你这样补充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若D为离子,则BD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4.某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下:

(1)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中含有_________种元素,其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

(2)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

(3)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

(4)某幼儿每日服用一定量该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若他每日摄入的口服液含15mg葡萄糖酸锌,则同时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mg

15.下列物质①木炭②硫③镁条④蜡烛⑤铁,它们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请把符合相应的反应现象的物质变化表达式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中:

A.有蓝紫色火焰产生的是____________,

B.没有火焰而产生耀眼白光的是_________,

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______________,

这五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

16.少年强则国强,科技兴则国兴。

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蚊龙潜海、磁浮(高铁)纵横……,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次又一次让世界见证“中国速度”!

(1)火箭、卫星、船舶等制造业常使用玻璃钢、塑料、钛合金等材料,其中玻璃钢属于____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2)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____________(填字母)。

A    熔点低、易加工B密度大、强度好C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好

(3)潜水器中的微型电子仪器常用银锌电池作电源,在放电时可把氧化银转化成银,则放电时银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________,放电时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三、实验题

17.根据下列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

(3)C装置也可用来收集氧气,如图放置时,氧气应从______(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C装置中充满水时,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_端通入。

(4)用A、B组合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直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加热时接触灯芯;② 铁夹未夹在试管中上部;③ 酒精灯中酒精超过了容积的2/3;

④ 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⑤氧气收集完毕后,未从水中移出导管。

(5)D所示装置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①红磷量不足;②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③装置气密性不好;④点燃红磷前未夹紧弹簧夹。

四、简答题

18.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二氧化碳通入水中________;其生成物能使紫色的______变成红色。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_____;它是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

________。

(5)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

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

19.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如图所示,A、B、C、D、E是

中的一种,其中“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B物质是______。

(2)若A物质是

,则C+E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若A物质是

,则C+E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

六、流程题

20.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上图中①是_____________池(填“蒸发”或“冷却”)。

(2)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某同学将该粗盐进行提纯。

①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进行过滤,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②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和_______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NaCl溶液;

③蒸发溶液,得到氯化钠固体。

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提纯过程中使用的烧碱可以通过纯碱和熟石灰反应得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1.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1)

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_____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

变质的原因是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2)

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

猜想一:

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

猜想二:

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_____。

(查阅资料)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_____生成

猜想_____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变红

(3)(提出问题3)

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

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