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届高级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3174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届高级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届高级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届高级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届高级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届高级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届高级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docx

《高届高级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届高级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届高级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docx

高届高级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单元评估检测九生物与环境

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种群

1,2,3,27

2.群落

4,5,9,10

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2,13,14,15,16,17,29

4.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环境保护

22,23,25

5.综合考查

6,7,8,11,18,19,20,

21,24,26,28,30,3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一般不可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外来入侵生物种群增长曲线一直呈“J”型

D.可以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单子叶植物一般是蔓生,不容易区分株数等,一般不可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外来入侵生物种群增长曲线最终也趋于平衡,不会一直呈“J”型;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2.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C )

A.某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B.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

D.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

解析:

A中描述的是种群的迁入率。

B中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C中描述的是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中描述的是种群的性别比例。

3.某同学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用若干黄粒玉米种子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用50粒白玉米种子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则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 B )

A.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B.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C.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混合均匀→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D.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混合均匀→统计白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模拟标志重捕法实际操作时,因为“50粒白种子”表示初捕的个体数,因此应将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这样保证代表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不变。

重捕前将玉米粒混匀,再随机抓取,将表示重捕的白种子进行计数统计,由此计算出黄粒种子的总数,再求平均值,这样的操作符合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操作流程。

4.下表为对北方某地不同植被带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植被带

森林带

森林草甸带

草甸草原带

林分

类型

人工林

天然林

人工林

天然林

人工林

天然林

物种数

27

84

30

41

21

39

个体数

244

405

301

223

398

292

A.各植被带人工林的各种群密度均大于天然林

B.各植被带的天然林抵抗力稳定性均高于人工林

C.人工林的物种数和种群密度变化与人为干扰有关

D.人工林与天然林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解析: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表中的数值只反映出被调查区域内植物的物种数和所有植物种群的个体数,没有反映出每种植物的个体数,据此无法判断种群密度的大小;各植被带的天然林的物种数均高于人工林,说明各植被带的天然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均大于人工林,所以各植被带的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均高于人工林;人工林是人为建立的,其物种数和种群密度变化与人为干扰有关;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果,因此人工林与天然林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演替过程中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影响

B.群落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

C.连续降雨使某低洼地形成池塘,该地将会发生初生演替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

解析:

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种群代替另一个种群的过程,不是取而代之;连续降雨使某低洼地形成池塘,该地将会发生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在于起始条件不同。

6.某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D )

A.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都符合“J”型增长

模型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C.若将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的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

2∶1(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0.727倍

D.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

解析:

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一般都符合“S”型增长模型;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设当食物由A∶B为1∶1时,C的能量为x,需要的A为

x÷10%+

x÷10%÷10%=55x。

设当食物由A∶B为2∶1时,C的能量为y,需要的A为

y÷10%+

y÷10%÷10%=40y。

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55x=40y,则y=1.375x,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1.375倍;蚜虫、跳蝻属于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所以草地中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在对蚜虫和跳蝻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蚜虫、跳蝻与其天敌之间的信息传递。

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群落的空间结构可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B.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

C.同种生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依据同一地区某些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可推测种间关系

解析:

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不同的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8.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

B.引起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布的最终决定性因素都是光照

C.1∶1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

D.火山喷发后的演替一般属于初生演替

解析:

不同的种群中性别比例是不同的,由于长期的进化自然选择,有些种群的性别比例不是1∶1,如生殖季节的象海豹,雌性多于雄性,所以,1∶1的性别比例不一定最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9.研究人员调查了A、B、C三个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A.三个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种组成

B.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

C.调查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可采用样方法

D.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解析:

三个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

10.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6只带有标记。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000只/hm2

B.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C.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的物种丰富度

D.生态园防治鼠害可以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

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000÷40=100只/hm2;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根据公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的仓鼠的种群密度;生态园防治鼠害可以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利用率,而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

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B.稳定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一定将保持稳定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D.人为地一次性捕捉并杀死部分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并未改变

解析:

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种群的结构特征;稳定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环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将保持稳定;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人为地一次性捕捉并杀死部分家鼠后,由于环境条件并没有改变,所以其环境容纳量不改变。

12.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解析:

刚进入一个新环境中的物种,最初种群密度会显著增加,同时由于该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竞(斗)争也在加剧;甲的引进改变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即改变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就要投入与甲有竞争或捕食关系的生物,而土著食草鱼类不食甲,只食当地水草,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控制甲的蔓延;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底泥、水、空气、阳光等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13.如图是近年在某县实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关此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螺主要以植物为食)( C )

A.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

B.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同化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不都是分解者

解析:

鸭食物来源有野草和饲料,所同化的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

14.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

B.丁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乙同化得到的能量多

C.若湖泊受到DDT的污染,则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丁

D.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丁

解析:

据图分析,该食物网包括3条食物链,分别是甲→丁,甲→乙→丁,甲→乙→丙→丁;图中乙处于第二营养级,丁处于第二、三、四三个营养级,同时图中没有说明能量流动的比例,不能说明丁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乙同化得到的能量多;营养级越高富含的污染物越多,此湖泊中含有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丁。

15.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C )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生产者同化量往往小于消费者的同

化量

B.图中④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

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

解析:

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消费者的同化量往往大于生产者的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则④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其他营养级生物通过捕食获得能量,且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没有能量进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用相关营养级的同化量计算,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

16.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其中a~d代表能量值。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所示的各种生物成分组成一条食物链

B.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

C.能量c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在生态系统中,b的值不可能超过d的10倍

解析:

在不同的生物成分中不止一种生物,因此各种生物成分可组成多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能量c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b的值可能会超过d的10倍,即传递效率小于10%。

17.生态系统中M、N、P、Q四个种群组成食物链M→N→P→Q(M是生产者),某时间测得四个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分别是m、n、p、q。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种群P同化量大于种群N同化量的0.2倍时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生产者M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一定大于有机物总量m含有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n÷m)×100%

D.生态系统中,M、N、P、Q的相互影响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部分原因

解析:

储存在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只是同化量的一部分,不包括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部分,因此无法计算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

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依存

解析:

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

1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D )

A.丙和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B.若缺少甲和丁该生态系统将会崩溃

C.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D.照射在甲上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解析:

析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丙和乙都以甲为食,且丙捕食乙;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不可缺少的成分;碳循环是在每个生态系统独特的营养结构基础上实现的,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仅是接收到的太阳能很小的一部分。

20.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②③④造成的

C.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④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解析:

图中缺少A→CO2的呼吸过程,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温室效应主要由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会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这样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微生物的异化类型包括好氧型、厌氧型及兼性厌氧型,因此④表示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1.如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D )

A.“

桑”不能代表能量流动

B.模式图中不应有“

池塘”的箭头

C.鱼是次级消费者

D.该生态农业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

桑”代表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该池塘水体中还有其他的生产者,模式图中应有“

池塘”的箭头;图中显示鱼以蚕粪为食,是初级消费者;该生态农业促进了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2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都是双向的

解析:

未利用的能量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无关,生态系统之所以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3.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在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往返

B.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可逆的

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都是呈负相关的

D.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演替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

解析:

能量只能单向流动,只能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一般是呈负相关的,但是也有两者都很低的情况,比如沙漠和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的演替过程中,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演替方向的影响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24.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监测,结果见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栗瘿蜂在与长尾小蜂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

B.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C.调查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D.栗树同化的能量部分储存于有机物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解析:

板栗园内的栗瘿蜂数目增多,引起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后,又导致栗瘿蜂数目减少,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生物防治;栗瘿蜂和长尾小蜂属于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应该用标志重捕法;栗树同化的能量包括其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与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引进外来物种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C.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得以恢复

D.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解析:

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则难以恢复。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乔木

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

株·

hm-2

%

密度/

株·

hm-2

%

密度/

株·

hm-2

%

A

1267

100.00

0

0

0

0

B

50

31.06

55

34.16

56

34.78

C

50

4.95

80

7.92

880

87.1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

    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     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    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 。

 

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     法,理由是                  。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C树种中的老年树、成年树所占比例较小,而幼年树所占比例较大,属于增长型。

A树种全部为老年树,应为衰退型。

B树种的各年龄期所占比例差别不大,属于稳定型。

(2)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保证调查结论可靠。

调查种群密度松鼠种群密度时,之所以采用标志重捕法,是由于松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3)演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取代,即可能因为后一群落中的物种处于优势地位,或者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

环境。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

(1)C A B

(2)保证调查结论可靠(2分) 标志重捕(2分) 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3)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分)

27.(7分)如图是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以及在a点之后的三条变化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呈“J”型增长的种群而言,其λ值(当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的大小与种群密度   (填“有关”或“无关”)。

 

(2)a点之后,Ⅰ、Ⅱ和Ⅲ三条曲线对应环境的优越程度的大小关系是            ,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

 

(3)图中AB段,不考虑迁入、迁出,种群的出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

(4)捕捞经济性鱼类时,剩余量应在K/2左右,理由是

 

 。

 

解析:

(1)对“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而言,其λ值不变,但种群密度在不断增大,所以二者没有直接关系。

(2)若环境条件改变得比原来更优越,则K值会增大,如图中曲线Ⅰ,Ⅱ曲线是环境条件变得更差所致,曲线Ⅲ是环境受到破坏使种群无法适应而逐渐遭到淘汰,由此推断三条曲线所对应的环境条件的优越程度是依次减小,其判断的关键依据在于K值的变化。

(3)种群数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若不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当种群处于图中AB段时,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小,说明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4)捕捞经济性鱼类时,为了持续获得高产,则希望经济鱼类的增长速率始终维持在最大,即剩余量应在K/2左右,捕捞后的鱼类恢复速度最快。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无关

(2)Ⅰ>Ⅱ>Ⅲ K值越大,说明环境就越优越(2分)

(3)小于

(4)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最快(2分)

28.(8分)下表为物种、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群落

种群

物种

A

A1

A2

A3

A5

B

B2

B3

B4

C

C1

C3

C4

D

D1

D3

D5

(1)若D5为草原上的野驴种群,调查其种群密度最佳的方法是

         。

 

(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

分布最广的物种是    ;群落物种丰富度相对最高的是   。

 

(3)若Ⅲ为林木群落,该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 现象, 

其意义在于                     。

 

(4)若B3为某种鸟的种群,科学家对B3进行密度调查时,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其鸣唱,并对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获得了若干信息。

与传统的标志重捕法相比,该方法的突出优点是                        。

 

解析:

(1)野驴种群个体较大,分布范围较小,因此可采取逐个计数法。

(2)物种A在群落Ⅰ、Ⅱ、Ⅲ、Ⅴ均有分布,而B物种在Ⅱ、Ⅲ、Ⅳ有分布,C物种在Ⅰ、Ⅲ、Ⅳ有分布,D物种在Ⅰ、Ⅲ、Ⅴ有分布,由此可知分布最广的物种是A。

群落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Ⅰ中有3个物种,Ⅱ中有2个物种,Ⅲ中有4个物种,Ⅳ中有2个物种,Ⅴ中有2个物种,则群落Ⅲ中物种丰富度相对最高。

(3)林木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这种分层与林木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有关,即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4)传统的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对其进行抓捕且进行标记,有时标记物过于醒目,易被天敌捕食等,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对调查鸟群可能有损伤等,而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则可避免上述弊端等。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

(1)逐个计数法

(2)A Ⅲ

(3)分层 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2分)

(4)无损伤、低干扰(2分,答案合理即得分)

29.(8分)稻田土壤中营养元素计量比(C∶N∶P)对生物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N、P等都能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中循环,该生态系统指的是       。

 

(2)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①表示        过程;若①~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           来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

 

(3)稻田土壤是很多小动物的家园,为调查其丰富度,通常用  法。

 

(4)研究表明,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施用磷肥会使反硝化细菌数量增加,进而导致氮损失。

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上述稻田氮损失是否由反硝化细菌数量增加引起的(仅写设计思路)。

 

 

 。

 

解析: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